竹馬青梅三兩枝

第一百五十四章 來時浦口云隨棹,采罷江邊月滿樓

蕭君珩隔著兩步遠,跟在皇上的身后,皇上漫步在河邊。

一邊好奇的看著漁民的打撈收網,一邊欣賞河邊美景。

此時,一條停在河邊的漁船上,出來一個婦人,瞧著是漁民。

她瞧見了河邊站著的這一群人,瞧這穿著打扮,甚是名貴,想著大概是來做生意的富家人吧。

便甚是爽朗的招呼了起來“這幾位客官?您們,是打外地來的吧?若是不嫌棄,要不要試試咱們這兒,最出名最地道的河鮮?剛剛打撈上來的,您自個兒挑,最是新鮮不過的,現挑現煮,您瞧瞧如何?”

皇上甚覺有趣,便點了點頭,抬腳踏了上小船上。

貼身服侍的公公自是也跟了上去,然后便是蕭君珩還有兩名侍衛,其余的都站在河邊和小船邊,守衛著。

船艙里還出來了個男子,瞧著應該也是漁民,甚是熱情的招呼幾人道“您幾位貴客,不知道愛吃什么河鮮呢?這兒,咱們剛打上來的魚和螃蟹,您瞧著可好?”

皇上瞧了瞧他手里提著的水盆里,活蹦亂跳的魚,還有旁邊筐里的螃蟹,確實新鮮。

便笑著點點頭,道“你拿主意吧,朕。。咳咳。。正好腹內有些饑餓,你就做些拿手的菜肴來,便是了。”

漁民夫婦瞧著這看起來貴氣逼人的男子卻甚是隨和,便放下心來,高興的應了,便去另一邊船尾,開始準備起河鮮來。

一個小孩則幫著端了些茶水來,稚生稚氣的說道“客人,請用些水吧。”

皇上瞧著那小孩還只有四,五歲左右吧,卻甚是可愛懂事。

不由得摸了摸他的頭,甚是和藹的問道“小兒,你幾歲了呀?”

那小孩懵懵懂懂的瞪著一雙大眼睛,瞧著面前的陌生的客人,輕輕點點頭,包子樣的白白嫩嫩的臉上寫滿了稚氣,小聲的答道“我今年四歲了。”

此時,那位婦人也笑著端了些碗筷上來,小心的擺在小桌上。

見皇上似乎很是喜歡自己的兒子,也笑著說道“這是我的小兒子,剛滿了四歲,就讓他學著給客人們上些茶水,讓您見笑了。”

皇上笑著搖搖頭,贊道“這么小,就已經這么懂事了,真是難得。”

那婦人幫著倒了茶,放在了皇上的面前,笑道“咱們小老百姓們,家家戶戶的小孩,不都是這樣么?多個人啊,就多張口,還不幫著多干些活兒,哪成啊?”

皇上點點頭道“為人父母,把孩子教的懂事知禮,也是你們的福氣。”

接著又問道“你們一家都是漁民么?”

那婦人點點頭,答道“是啊,祖祖輩輩都是的呀。”

皇上接著問道“生活如何?可吃得飽?”

婦人笑道“自是可以的,咱們這嘉南州啊,雖說比不得別的地方,但是也算是不錯了,咱們老百姓,求個啥呀,不就求個吃飽飯,穿暖和,太太平平過日子么?咱們這兒,沒啥天災人禍的,吃的東西也多,大米白面也買得起,還能供孩子讀幾年私塾呢,知足啦。”

皇上聞言,甚是欣慰的點點頭,道“你說的很對。”

此時那婦人的丈夫,在船尾喚道“快些來幫忙吧。”

婦人聞言便道了聲抱歉,起身去船尾幫忙做菜了。

皇上則繼續跟小孩聊了幾句,又欣賞了一番河邊景色。

待到新鮮的飯菜端上來的時候,漁民夫婦則帶著孩子去了船尾用膳。

皇上便指著旁邊的凳子道“子如,你也坐下來吧,此時在外,不比京里,不必拘禮。”

蕭君珩推辭了一番,才在皇上的再三要求下,坐了下來,不過他將凳子推開,直接坐在了倉面上,比皇上矮了半個頭。

皇上瞧見蕭君珩此舉,心里甚是滿意。

身邊服侍的公公也暗誹道,果然是個聰明知進退的。

兩人也不多言,便用起膳來。

一邊用膳,皇上一邊說道“朕這些時日,南下私訪,不過是想體察民情,體驗民風而已。瞧瞧老百姓們可是安居樂業,衣食無憂。未曾想到,走到這里的時候,聽說有你蕭家的親戚在此,才去走了一遭,誰曾知道。。”

瞥了瞥面色僵硬的蕭君珩一眼,好笑的問道“所以,真是你家親戚么?”

蕭君珩嘆了口氣,無奈的跟皇上解釋起來來龍去脈。

皇上才大悟道“所以你們確實是親戚,只不過不怎的來往的,是嗎?”

蕭君珩點點頭,皇上笑著搖搖頭,道“我還奇怪,之前也從未聽你提起過有這門子親戚,再說,如此蠢鈍之人,哪里像你蕭家的親戚,真是可笑,可笑。”

蕭君珩不敢說些什么,只無奈的點點頭。

皇上又問道“那你是準備回安樂州了么?”

蕭君珩搖頭道“本來也是要出來巡視鋪子的,今兒既然來了,便順道去看看其他幾個州的鋪子如何了?順便采買些則個。”

皇上點頭,笑道“正好,朕也正想四周走走,正巧就跟著你,去看看吧。”

蕭君珩心里一驚,卻又哪敢推拒,只連忙稱是。

皇上這才滿意了,于是又和蕭君珩暢飲了幾杯從宮里帶來的君露酒,方才讓人給了飯錢,下了船,離開了。

漁民夫婦瞧著那幾錠金錠子,有些不敢相信和擔憂,小心問道“這個。。。官人。。不必如此多的。”

那人卻有禮的答道“我家主子說了,你們的飯菜很好,他很滿意,令公子如此聰慧,莫耽誤了,拿著這些個,好生送他去讀書吧,說不定,將來另有一番作為呢。”

說罷,便離開了。

漁民夫婦瞧著那金光閃閃的金錠子,再瞧瞧身邊一臉迷惑的小兒,眼里含淚朝著幾人離開的方向,拜了一拜。

翌日,皇上便在蕭君珩等的陪同下,搭坐著蕭家的大船,離開了嘉南州。

因為皇上是私訪,所以為了安全起見,行程不宜泄露,除非皇上想當地衙門接見,才會提前密函通知,比如在嘉南州的時候。

不過現在既然有了蕭君珩在側引路,便不需要了。

因此蕭君珩便沒有如往常一般,隔三差五的便命人回安樂州,送些小玩意兒或者信給傅蘭陵和晚晴,就是怕泄露了皇上行蹤,引得皇上不高興。

連日來,蕭君珩陪在皇上身側,陪著他流連在市井鄉間,看看稻谷長勢,查看他的子民是否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