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嬌

226:險些被擄生事端

薛成嬌此一去很久未歸。

崔瑛口中說的那份糯米油糕,早就被端了上來,可是她一個也沒吃。

謝鹿鳴見她面上隱有焦急神色,便開了口:“那位姑娘,是五姑娘的什么人?”

崔瑛隨口就道:“是我大伯母的外甥女。”

謝鹿鳴在心中盤旋了一陣,才明白那是什么人。

前陣子應天府內出了位縣主的事情,鬧的沸沸揚揚,他正巧路徑應天府,拜訪舊友,怎會不知?

“原來竟是清和縣主。”

崔瑛啊了一聲,楞了一下。

她從沒把薛成嬌當縣主看待過,在她眼里,薛成嬌還是初到應天府的那個薛成嬌,不是外人眼中的清和縣主。

此時謝鹿鳴提起,她才恍然明白。

原來在外人的眼中,早就沒什么薛家的薛成嬌,或是借住在崔家的薛成嬌了。

如今大家提起,她只是陛下親封的清和縣主薛成嬌了啊。

“是啊,前陣子才受了封的。”崔瑛心頭惘惘的,起了身往窗邊靠過去,半推開窗向樓下看。

她眼珠子轉的很快,似乎是在找什么人,可是一番巡視無果,臉上焦急的神色就更重了。

她有些坐立難安。

薛成嬌下去已經有一刻多鐘,買什么樣的糖人兒,也該買好了啊?

崔瑛不停地搓著手,來回的踱了兩步,咬了咬下唇,支使身邊的丫頭:“你出去一趟,去告訴燕懷,叫他領人進來四處找找成嬌。”

那丫頭看看她,又看看屋里的謝鹿鳴,一時未動。

謝鹿鳴心道這位崔五姑娘還真是不拘小節。

此時屋中便只有他們三人,再把丫頭打發出去,豈不是孤男寡女的?

雖說這是光天化日,又是在茶樓之中,可要傳出去,對姑娘家畢竟不好。

也無怪這丫頭不敢動了。

想著,他就起了身:“何必舍近求遠,我陪五姑娘下去找找吧。”

崔瑛怔了一下,心中又惦記薛成嬌,就說了一聲好。

二人待要出門去,便正好與一身狼狽的燕桑撞了個滿懷。

崔瑛走得急,不防備門口有人往里面沖,與她撞在一起,一個踉蹌就倒退了兩步。

謝鹿鳴跟在她身后,虛托了她一把,她才站穩住。

一抬眼見燕桑哭喪著臉,臉上還掛有淚。

崔瑛心里咯噔一聲,哪里還有罵人的心思。

她一把攥住了燕桑的胳膊:“出什么事了?成嬌呢?你怎么弄的這樣?哭什么?你跟著她下去,怎么一個人回來了,啊?”

焦急的情緒暴露無遺。

謝鹿鳴微微蹙眉:“五姑娘不要急,先聽她說。”

他說著,返身回到屋中,倒了杯茶握在手中。

崔瑛已經拉了燕桑返回此間,謝鹿鳴一扭臉,正好把茶杯遞了過去:“先喝杯水,壓壓驚。”

燕桑抬眼看過去,搖了搖頭不敢接。

謝鹿鳴說了聲無妨,把茶杯塞了過去。

崔瑛不禁更對他好感十足,只是眼下也沒心思想這些。

燕桑吃了兩口茶,才終于開了口:“我們去買糖人兒,回來的路上,姑娘又見有賣窩絲糖的,本來是想去多買一些,叫您今兒帶回家去好放起來吃,可是買完了糖,走了沒幾步,突然沖出來兩個陌生男子,大約三十來歲,搶了姑娘就走……”

“什么?”崔瑛尖叫了一聲,立時從凳子上彈了起來,“你是死人嗎?成嬌呢?成嬌現在怎么樣?”

“姑娘沒事……”燕桑咽了咽口水,“姑娘才被拉走沒幾步,就有人上來拿住了那兩個人。”

謝鹿鳴聽的倒吸一口涼氣:“是官差嗎?”

燕桑搖了搖頭:“不是衙門里的人,是劉大人府里的人。”

“誰?”崔瑛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劉光同嗎?”

謝鹿鳴眼底閃過一抹精光。

劉光同是什么人,他怎么會不知道。

這位縣主,是如何與這個曾權傾朝野的大太監牽扯在一起的?

燕桑點了點頭:“姑娘這會子到衙門去了,叫我回來告訴您一聲,就怕您著急。”

崔瑛聽說薛成嬌沒事,懸著的一顆心才稍稍放下來:“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有劉光同府上的人在?這么巧嗎?”

“只怕未必是巧合吧,”謝鹿鳴輕聲說道,目光放在了燕桑身上,“他們是為了保護縣主而來的,對吧?”

燕桑咳了一聲,咬了咬唇:“好像是大爺臨走之前,托付過劉大人,照看些崔家和我們姑娘。”

謝鹿鳴心中冷笑。

照看崔家?

那怎么方才崔瑛荷包被人搶了的時候,不見他們露面呢?

崔瑛卻沒想那么多,只是催燕桑:“快走,成嬌還指不定嚇成什么樣呢,我們去找她。”

燕桑噯了一聲,扭頭就要走。

崔瑛又想起謝鹿鳴來,有些尷尬的回頭看他:“本來是想好好請你吃個茶,若你得空,稍晚一些吃頓飯也沒什么,可是成嬌出了事,我得去找她了。”

“我陪五姑娘一起去吧。”謝鹿鳴自然聽出了她話中意思,只是全當不知一般,笑著說道。

崔瑛噯了一聲,眨了眨眼:“這不好吧?”

謝鹿鳴雙手一攤:“你們兩個姑娘家,如何應付官差問話呢?左右我無事,陪你去一趟也不值什么。”

崔瑛歪頭想了想,就沒再推辭。

幾個人出了門來,謝鹿鳴才回頭看了一眼跟在崔瑛身邊的丫頭,而后同崔瑛道:“叫她回去告訴家里一聲吧,你們家長房好歹要來個人,這個事情可大可小,也不是好鬧著玩的。”

崔瑛忙哦了一聲,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薛成嬌如今是縣主了,況且就算她沒這個封誥,也是出身尊貴的世家女。

這樣險些被人當街擄走,不管怎么樣,都不是一件小事。

這事兒還得告訴家里,叫大伯出面來料理,她們兩個小姑娘,是應付不過來的。

于是崔瑛點了點頭,同身后的丫頭吩咐道:“那你回去一趟,大概齊的跟大伯說一聲,可別叫大伯母和二哥哥知道,仔細要生出事端來。”

那丫頭聽了吩咐,忙點了頭應下,先他們幾人離去了。

而后三個人才出了門往外走。

等出了這一處,來到街口,燕桑扶著崔瑛上了馬車,謝鹿鳴的馬也就在這街口拴著。

他取了馬一躍而上,也不知是出于何種心態,竟與馬車比肩而行,一路上雖無話,可卻從沒離開車身旁邊半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