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福晉的奮斗

第三百十六章 養兵千日

定場地,科目,進度。

敏芝放心遙控整個夏訓過程,她只恨清朝太落后,不然像現代辦公室一樣時不時來個視屏會議什么的,豈不是事半功倍?奈何愿望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無圖無真相的結果總讓她抓狂,不能親臨現場,不知道任務執行程度究竟如何,她只能祈禱額爾濟和柯安夠聽話,夠聰明,知道在老王爺們面前該表現到什么程度。

事實證明,敏芝想得太多了,老王爺們從沒見過的訓練項目以及訓練場地,已經足夠讓他們嘆為觀止了,根本不用擔心表現問題,哪怕是最簡的蛙跳登山就已經讓他們嘴巴張成了0型。

當柯安繃著臉一本正經的解釋說這只是正式訓練前的熱身而已時,老頭子們都像看怪物一樣看看一望無垠的荒山,再看看已經完成熱身并列隊整齊的士兵們,果然長袖善舞一團和氣只是廉郡王戴了假面具而已。

在他們眼里嚴苛的體能訓練,敏芝看來都是初級階段,看過《沖出亞馬遜》的都知道,亞馬遜叢林的獵人學校才是真正地地獄訓練營。這要是讓老家伙們看見了,絕對是要連理抨擊慘無人道的。夏訓的前半段是表演為主鍛煉為輔,刀劍槍弓的兵器演練,老家伙們看到的是帶著護具真刀真槍的拼殺,一旦失手,雖不至死,也要受皮肉之苦。

前半段結束,所有的訓練科目都是步戰,沒有馬上項目,但是步兵才是基礎,有了最堅實的基礎,配以好馬或者火器,加以專業指導,他們可以適應各類兵種,關鍵是他們已經有的紀律意識,團隊意識令行禁止。在軟件和硬件各方面,都高出了滿蒙八旗其他部隊。也許皇上身邊的兩黃旗禁軍以及神秘的親衛隊比他們強。但是不要忘了,他們的這種模式,是可以大面積復制的。

科學的,系統化的訓練,加上流水作業的后勤保障使整支部隊規格提升不是一點點。更令王爺們服氣的是這支部隊六人一個小組,三十人一個小隊,九十人一個中隊,一百八十人為一個大隊,每個單位中除了組長和隊長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崗位,就是文書,這個職位是參考現代部隊中的司務長,文書指導員、政委的職位綜合捏起來的。這些人都是清一色根正苗紅的滿人或漢人包衣,除了負責小組后勤之外,還負責給他們統一思想,維持部隊的穩定性。文書這個位子是敏芝在訓練綱要中用紅圈圈勾出來的職位之一。還特別為它做了崗位描述。

除了編制不一樣,訓練方式和強度不一樣連他們身上穿的軍裝,訓練時帶的裝備也都不一樣清一色墨綠色的衣褲,沒有褂子,沒有袍,只在胸前有一塊護心鏡,連頭盔都不戴,每個人都把鞭子盤在頭頂上厚厚的,像頂了個帽子。當然這也是敏芝的主意未來這些人都要穿迷彩的作訓服,帶著鋼盔。長辮子是大問題。剪掉是不可能的不剪掉是很礙事的。

苦思冥想之下,被她想起親愛的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看到的晚清留學生們,把辮子盤在頭上,弄成富士山的形狀,還油光可鑒什么的。于是,才想出讓這些士兵也怕頭發一圈圈頂在頭上,疾步礙事,又有保護頭部的作用,只是敏芝很怨念,一天滿頭大汗下來,這些男人們洗頭是個麻煩事。洗頭就是要兩個人在邊上伺候著的嗎,那頭發長的,要不是前面剃掉了一半,出去絕對可以扮成人妖了。不知道大清的祖宗們是什么個想法,居然造出這個“別致”的造型。話說以前岳飛抗金的時候,金兵難道就已經留著半剌大辮子了?好像沒有吧?

視線轉向另一邊,避暑山莊里,康熙帶著兒子們游山玩水,好不愜意。私底下不斷的有情報送進來。而且還有圖有真相,康熙的情報機構多么強大,找幾個繪圖高手,把額爾濟手底下的士兵的穿著打扮,訓練項目全部畫了出來,一幅幅呈現在康熙面前,瞇著如果知道老爺子還有這種待遇,一定更加詛咒他。

更加令老爺子歡欣鼓舞的是,西藏班禪和聯名的求援函到了,藏王在戰斗中被葛爾丹侄子一箭射死了,葛爾丹長驅直入,兵臨紅山要求和班禪承認他為新的藏汗,不然他就血洗圣城。求援函八百里加急送到康熙手中,老爺子終于松了一口氣,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打打停停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終于到了收官階段。之前所有的隱忍等待,終于等到了補償的契機。

于是,像是早就算計好的,兵部吏部滿尚書以及理藩院主事這次全部跟到了熱河,康熙在行宮臨朝,成年皇子外帶這些個官員全部到齊,老爺子也不多說,直接把倉央嘉措的親筆信扔了下去,讓他們自己看。官員們當然不會發飆任何意見,他們是執行者不是決策者,全部眼巴巴地望著對面的一群黃帶子,皇上這是要考試啊,不是到皇子們誰得滿分呢?

和這回同時沉默,鐵公雞的名頭眾人皆知,打仗什么的,他一定是第一個反對的,天塌下來,一句沒錢頂著,有本事老爺子你再去搜刮的家底去,我這里反正是沒錢。

沉默的原因,恰是因為江南這會兒正在進行的夏訓,特帽子親王出馬組成的觀摩團,老婆才不會放在眼里,炸彈地雷一個個往外扔,絕對累死人不償命。現在老爺子得到的消息還不是最直觀的,等到鐵帽子王們回來一匯報,老爺子一定兩眼放綠光,指不定想什么招剝削自己呢!所以,現在還是不要主動找上門去求凌虐了,更何況,牧仁還在那里呢,自己還是保持沉默,免得又被老爺子釣上了勾。

偏巧的是,禎這次也選擇了沉默。西藏,比西川更加蠻荒的地方,語言不通,文化不同,加上高原氣候惡劣,窮山惡水的破地方,他才不想趟這趟渾水。要軍功,他斷斷續續十幾年在外面東征西討,軍功早就攢夠了的,好不容易額娘給他謀了兵部的差事,還沒玩轉呢,怎么舍得拋開?再者說了,他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多納妾多生兒子,其他的都不缺了,一根獨苗的慘淡才是最戳他心筋的。

他們三個不開口,小的那幾個如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就更不會開口了,場面一下子冷了下來。康熙見沒人說話,哼了一聲,把眾人嚇得頭更低了:“昔年策妄阿拉布坦剛剛兵進西川,兩位活佛和藏汗就曾有文書到京,表示愿意出兵助我大清平叛。如今······理藩院,距離收到活佛求援書又過去了數日,朕心甚憂爾等有何解決之策?”

和繼續沉默,禎目光看向四哥,俄看向,隨后也低下頭,那邊的幾位尚書大人,至始至終,頭就沒有抬起來過。

“理藩院······你們有什么看法?”康熙不問兵不問錢,先問外交部外交部長頭一抬:“啟稟啟稟皇上,臣以為,皇上當先給予正面回應,穩定西藏民心,西藏與我內陸多接壤,若西藏不能不能與我親善,我內陸必寢食難安!”

康熙點點頭:“藏王戰死,西藏的局勢已經迫在眉睫,奈何西川局勢初定,民心不穩,此時此時再動干戈,只怕會引來無窮禍事啊!”外交部長無語,這話說得兩面光,到底怎么做還是沒說,我是外交部的,皇上你好歹給我個態度,我好去放話啊。那邊一個是葛爾丹的侄子,與大清是世仇。

一邊說西藏兩大活佛,我四川境內也有許多信奉黃教的信徒,這避暑山莊還有很多黃教寺廟呢!人家可是咱的盟友啊!

且讓外交部長去著急上火,三大尚書六個人站在那里眉來眼去,誰都不敢說話,他們六個人除了吏部兩位有實權以外,兵部和戶部都是仰人鼻息的,主要還是看四和十四怎么表態,而吏部的兩位,滿尚書當然聽的,漢尚書新來不久,實權都在滿尚書那里,自然也是不敢多話

這么一來,還是三位皇子說了算,可三位皇子誰也不愿去當出頭椽子。座上老康一瞧,得,都乖了,以為不說話就那你們沒轍了?“十四,你久在西川,對一山之隔的藏區有多少了解?”十四見第一個就點到自己,非常無奈:“回皇阿瑪的話,兒子聽俘虜提過,只八個字蒙昧無知,窮鄉僻壤。”

康熙皺眉:“當真如此?朕怎么聽說,當地的土司極盡奢靡黃金鋪地,銀絲織被,難道這貧富竟是如此懸殊?窮則思變,這可大不妙-!”

理藩院這回聽出味道來,連忙附和:“皇上所言甚是,據臣了解,西藏民風彪悍,奴隸主對家奴極盡殘暴,導致富者用金磚砌墻,貧者娜是連一間草屋都住不起。葛爾丹侄子進藏時間一久。萬一引起民變,對我大清可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到底是外交部長,危言聳聽的一番話他是信手拈來,卻讓在場的其他人扛不住壓力了。該怎么辦,老爺子您發話吧。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