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817.資源爭奪各顯神通

搜小說:

正文

“老余,不是我說你,那邊開出來的價碼我也知道,如果硬要比較的話,說是現在華夏國內第一高價也說不定,反正我們越麓出版是給不了這么高的價錢,但我就冒昧地問你一句了你現在是缺錢的人嗎?華夏八十年代最年輕的文科教授,獲得這個稱號以后,第二天就被文化部直接任命為魔都戲劇學院的副院長了,其他那些頭銜,什么魔都市寫作學會會長,魔都市委咨詢策劃顧問,魔都十大學術精英,還有那些個聯大客座教授,國家圖書貢獻專家一類的名號,我就不提了,咱們這些個只要是圈內的人,哪個不知道哪個不明白?如果是為了版權稿費,那你也不用瞞我,大家都清楚,你現在不說是華夏作家收入的第一人,但前三總是沒有問題的吧?”

魔都市文聯的一個接待會所里面,露天花園中植物枝繁葉茂,剛剛過去的一場初夏陣雨,打落了成片的盛放花朵,白色粉色的花瓣,就這么滿滿鋪了一地,還有雨水尚未干透,被陽光照射上去,閃爍著星星點點珍珠鉆石般的璀璨光芒。

就在這樣一個靜謐到讓人忍不住就渾身懶惰下來,忍不住就要偷得浮生半rì閑的小花園六面,一位清瘦矍鑠的四十多歲中年人,正在不住嘴地沖另外一個差不多氣質的男子勸說著,看到對方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水沉吟不語的模樣,前者就繼續道:“當然,這也就是我們兩個之間說說,在外面的時候。這種話我肯定不會亂講。但現在沒有其他人在場,你也不要跟我繞圈子。我這些可都不是隨便亂說的吧?所以你現在根本就不差這點兒錢,干嘛還要答應那個什么陽一出版?百分之十四的版權點數。我們的確開不出來,可你也不需要是不是?那么拋開經濟利益方面的考量,他們陽一出版那點兒比得上我們越麓文化?這一次你要是把《文化苦旅》的再版權交給我們,別的不說,重新超熱這本書還有你這個人,根本就不是任何問題。怎么樣,現在我們社長的條件,你也都知道了,答應還是不答應。總要給個準信對不對。”

如果說之前兩人的談話,還沒有透露太多的信息,那么現在一個在華夏國內喜愛傳統的民眾有著赫赫聲名的圖書名字,就足以說明那個未開口男子的身份了——余秋宇,和楊一同為江南老鄉的圈前輩,名人,先行者,國際注明文化史學者,華夏當代著名的文藝理論家。除了寫作上面的成就外,一些有關理論的研究和學術成就,甚至在隔海相望的寶島圈子里面,也引發了無數熱潮。甚至很多海外的大學和文化機構,都邀請過這個華夏人出國講學報告,就連不列顛的《國際著名學者錄》、《世界名人錄》、《杰出貢獻著名錄》。都把他的名字收集在內。甚至于再等上七八年,華夏藝術研究院里面。還會專門因為他的成就,而設立一個“秋宇書院”的單位。而他就是這個擁有國內獨此一家別無分店書院的院長。

如果說普通人,多半只是因為在后世里第一屆華夏作家富豪榜上的排名而認識了他,那么圈內人對他在華夏當代界地位的認知,無疑就要更加清楚一些,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他的那本《文化苦旅》面世以后,一直到新世紀來臨以后的第一個十年間,無論是他的名字還是他的作品,都在相應的領域中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寶島,后面還有港島以及澳角,也都相繼認可了他的學術地位。

或許因為后世中這位家頻繁出沒在一些半娛樂活動的原因,所以招致了不少人對他的非議,但就目前的界成就以及界地位而言,說他是華夏國內的第一人,倒也算是當之無愧,沒有什么人可以隨便置喙了。

而此時此刻,無論是對面那人自報家門的“越麓文化”,還是從此人口中不時蹦出來的“陽一文化”,都已經為眼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做出了最好的說明——這位來自于越麓文化的……幾乎可以百分百肯定是編輯身份的人物,正在因為已然到期的《文化苦旅》出版權,而苦勸著這位國內界的頭號人物。

被那個越麓文化的編輯給一再勸慰,余秋宇這個已經是文化界響當當的人物,卻也不好繼續遲疑下去,就點點頭終于開口道:“但現在的問題是,我之前就已經答應了別人啊,老柳你要是早三個月跟我商量這個事情,那么不用說,就憑我們大家之間的交情,我那本書的再版權怎么都是要給你們運作的,可現在答應了人家的事情又怎么好去反悔?”

那邊那位“老柳”聞言,心里立時就明朗了三分,知道自己這個老朋友因為自己一而再的苦勸,事實上在內心里面也是開始有些動搖了,但礙于自己圈內身份和口碑,是以不好直接反悔和別人約定過的事情,哪怕只是口頭約定,然而作為一個文化人來講,無論這個人本身的風骨到底是夠足夠硬朗,但至少在表面上,也是要異常愛惜自己的羽毛才對,而非那種純粹的商人一般見利忘義動輒改換門庭。所以不慌不忙地搖搖頭以后,他就繼續道:“你也不能這么說嘛,雖然是口頭約定,但畢竟還沒有來得及簽訂白紙黑字的合同對不對?只要你自己點頭,那么其他的一些事情,自然有我們越麓文化去處理,就算陽一文化想要打官司,也有我們在前面擋著嘛,這一點你不用擔心的……”

看自己老朋友衣服無所謂的模樣,余秋宇就苦笑著連連搖頭:“我不是擔心要和對方理論,我是過不去自己的這道坎。”說著,這位國內界的大佬就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或許每一個成名人物的內心,都不可能有著純粹的黑與白,但對于他們這一類從事工作的人士來說,只要還沒有達到那種事關深思存亡的時刻,那么一些心理底線的堅持,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是現在,不管越麓文化開出了多么優厚的條件,可因為自己內心對于底線的堅持,讓他也不免疑慮重重。

“老余,你的心思我也知道,搞創作的人,最起碼的風骨還是需要保守一下,我也贊同你的觀點。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沒有用錢來砸你,也不是讓你見利忘義完全不管自己的名聲對不對?現在是我們越麓文化有求于你,希望你能夠不吝伸出援手,至少也要幫我們把成績做的好看一些。”那個清瘦的編輯就苦笑著嘆了口氣:“雖然我嘴上對那個陽一文化好像很是不屑的樣子,但你也清楚,他們最近兩年在國內圖書市場上的動作,實在是太顯眼了,完全就是不講道理。去年還好說,年終統計全國銷量前十的暢銷書,光是他們一個出版社就占據了四個席位,再加上進入了暢銷書門檻或者是就差那么臨門一腳的準暢銷書,如果光看市場眼光以及單本發行量,那么說那個陽一出版橫掃了我們國內的暢銷書市場也不為過。今年就更是過分了,這還半年都沒到呢,那邊那個妖孽年輕人的三本暢銷書,還有最新出來的《康熙皇帝》,還有其他作家著作,投稿在他們那里的暢銷書,就已經達到了六本!整整六本啊,這是什么概念?一本《格調》和一本《一路飛揚》,也是穩穩當當的暢銷書沒得跑,這一點大家都可以看清楚。所以說實話,我們現在的rì子不好過啊………”

“那些大的出版集團還好一些,你說商務印書館吧,因為主要業務全都在那些文史類和社科教育圖書上面,光是每年出版的字典,就足夠他們保證自己的業績了,還有魔都的三連出版社,也是弟子雄厚而且作家資源也不發愁,所以現在還勉強能站得住,可像我們這種,活命就靠商務印書館留下來的殘羹冷炙,要想吃飽吃好還得自己想辦法的出版機構,那一個不是對陽一出版眼紅的要命,那一個不是想要搶下些和陽一出版題材錯開的實力稿子,所以現在我不是讓你去言而無信,只是懇請能夠看在和我們合作這么多年的份上,別讓我們今年都過不去。”這個越麓文化的編輯,為了拿到《文化苦旅》的再版權,可謂是說盡了好話,甚至不惜自曝其短的求人,如果換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作家,說不定立時就要被他的這些說辭給打動,進而同意對方的要求。

但余秋宇在圈內已然是新一代大佬級別的人物,某些彎彎繞繞和深層次內幕,自然也都是知道的,越麓文化還有其他那些靠著“常銷書”過活,全憑“暢銷書”發財的中小型出版機構,現在的rì子的確不好過,但絕對沒有對方所說的這么慘兮兮。

看上去,似乎是那些有著暢銷書潛質的好書,全都被陽一出版給一網打盡了一樣,但其實國內的圖書消費市場近些年也一直在變大,而非是某些所謂的調查機構公布的數據那樣,說是華夏人已經越來越不愛讀書了。之所以有了這種說法,是因為現在那些dúlì作家和新生代作家的數量也是大大增加,出版物總量一年比一年更多,而圖書消費市場雖然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也在慢慢變大,卻趕不上每年新增加出版物的數量,這才造成了一種供大于求的假象。

不過這種問題說來說去,也還是那些滯銷圖書作品質量本身不過硬的原因,但凡真要是一本好書,事實上以華夏國內的人口基數,又怎么可能出現所謂的“華夏人越來越不愛讀書”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