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公公婆婆為什么這么節約?”王云霞問女兒孫清娜。
“老一輩的人都惜物。他們年齡雖然跟你和爸爸相差不多,心態卻跟我奶奶差不多。”
王云霞打了個哆嗦,還別說,這比喻恰當得很。以她對她婆婆的了解,她能想象,要是她的婆婆住進城里,也會用垃圾填滿公寓房的。
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對工業產品很膜拜,一只裝飲料的塑料瓶子都寶貝得很。三塊五塊錢看得比三百五百都大;真有三百五百放面前,婆婆可以為此放棄三千五千。
標準的心疼小錢勝過大錢。
王云霞搖搖頭,慶幸她自己很跟得上時代,活得很時髦。
日子以原本的面貌向前推進。
這天,難得病了半年的左爸爸心情好,左媽媽陪他去參加膠原蛋白肽保健品公司組織的上海周邊一日游。
到了人民廣場,左爸爸發現集合的人他只認識為數不多的幾個,也沒太在意,以為他半年不去,消費產品的人換了一批呢。
左媽媽心知肚明,也不說破。
一大堆老人開開心心彼此恭維,夸這個氣色好,夸那個顯精神。左媽媽心想,這些花得起上萬塊買保健品的老人,跟那些只花幾千塊買保健品的老人確實不一樣。他們更從容和氣一些。
正在偏僻的角落里觀察著,大巴到了,不少人爭著先上,想搶占喜歡的座位。
左爸爸很積極,要往前擁擠。
左媽媽懶得爭搶,人人都有位置,相差再大也大不出一輛車去,有什么好爭搶的。
左爸爸不滿左媽媽的高姿態,忍不住責備她,又找不出合適的詞,氣得直瞪眼。老夫妻倆在默默鬧別扭之際,車前門口忽然發生一陣喧嘩。
擠在車門口的人一下子散開了,接著露出會議組織者大聲講電話的聲音:“喂,喂,120嗎?我們在人民廣場公園東北角,有位老人昏倒了……”
左爸爸支著耳朵聽,聽完,習慣性“冊那”評論。
左媽媽卻心突突跳個不停。跌倒的老人不是別人,正是起勁地向她推薦膠原蛋白肽有多好多好的鄰居!
左媽媽覺得內心深處有什么信仰正在崩塌。
仔細品味,應該是對保健品的信仰。
回憶近幾年來購買的林林種種的保健品,真正說得上有用的,并不多。生完老二后從父親那里拿過一塊放了十幾年的阿膠,倒是真有補血功效。再就是凍干粉初吃的那幾年,覺得冬天不容易感冒了……
這兩樣,倒都是大廠里出的傳統保健品。
也許——左媽媽生出一種想法——左庸的建議是對的。到正規的藥店去購買傳統的保健品,雖貴,卻貴得有效。
因為有人突然昏倒,這次集會半途而廢。
其他的老人哀嘆著,抱怨著,最終各自散去。
左爸爸“冊那”、“冊那”了一路,怨氣最大。左媽媽聽得煩躁不堪,回到家后,就給為她服務的膠原蛋白肽銷售小邵打電話。
“小邵,我是左媽媽,三個月以前,我花了4萬塊從你這里購買了4箱膠原蛋白肽……你記得這事的,好好,我現在想退掉2箱……什么,不可以?只能換不能退?為什么……公司規定?這算什么規定?”
電話打完,左媽媽那叫一個郁悶!
郁悶無法排解,只好騎上她的破自行車去二兒子左庸家看大孫子歐元。
“小庸,你說保健品到底有用還是沒用?”左媽媽坐在左庸身旁,嘮家常一樣問左庸。
“小時候爸爸經常說‘藥補不如食補’,古代還有‘是藥三分毒’的俗語。要我說,指望保健品,不如指望品類豐富、均衡、健康的一日三餐養人。
真要追究起來,保健品有用肯定是有用的。要說什么保健品適合所有人,適合長期大量補充,我倒是不相信的。
凡事皆不可過量。最好是什么都吃一點,什么都別多吃。遵循’中庸’之道,才最安全保險。”左庸道。
“以后,你幫我留意,看看我和你爸爸適合吃什么保健品?”
“好呀。我們可以每年做個體檢,再根據體檢結果有針對性地補充。”
“好。”
橫亙在左庸和左媽媽之間的保健品的事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順利解決。
“媽媽,如果你一個人照顧我爸爸太累,可以勸我爸爸來我家住;或者,我幫你們安排一個鐘點工。”
左媽媽目光躲閃起來。左庸知道,父母給予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爸爸不會來他家住,是怕他自己受委屈。
媽媽不會答應請鐘點工,是不愿意有人碰她的那些寶貝破爛。
沒有關系,正如破裂的母子關系可以修復、棘手的保健品問題能夠解決,假以時日,同住一起或請鐘點工的問題,也會得到折中解決之道。
左庸不急,他從不缺耐心。
他現在想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養老二?
2015年暑假,左庸攜全家再次飛美。這次飛美,是為歐元而飛,帶他去親眼看看,在他一兩歲時生活過的地方。
自然包括探訪舊友。
林阿姨依舊元氣滿滿。
陳嬌不幸與第二任丈夫分道揚鑣。不過,她殷實的資產使她毫不在意離婚的事情。她試管嬰兒和代孕來的龍鳳胎只比歐元小三歲,看起來十分討人喜歡。
第二任丈夫最愛的狗已經到了狗界的耄耋之年,因為婚前財產協議的緣故,離婚后的丈夫并沒有分走太多財產,他又毫無理財意識,不兩年,就揮霍一空。最后落得居無定所,把老狗送回了陳嬌家,請陳嬌看在好合好散的份上,收養他的愛狗。
情深意重的模樣,跟托孤一個樣。
陳嬌反正院子大,養就養嘍。
這條狗,倒是陪著孩子們度過了他們的童年。如今,秋季再開學,他們已是四年級的學生。
帥氣的歐元贏得了陳嬌和林阿姨的爭搶擁抱,歐元靦腆地笑著,跟那雙胞胎在一起,倒自在很多,不多久,就開始飆起英語,彼此交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