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是我兒砸

第34章不背完,不給梯子

“今日上午是姜夫子講句讀和三字經,下午樗夫子講授論語,三字經我已經背的滾瓜爛熟,覺得很是無趣。”

云及嘟囔著嘴,又說道:“娘親樗夫子有單獨給我指點,這是不是就是另眼相待呢?”

黎清噗嗤一聲兒笑了,云及一本正經的說著:這是不是就是另眼相待呢?怎么就這么可愛呢,這孩子,瞧他這話說的。

“這件事你的同窗知曉么?”

“知曉。”

“樗夫子單獨指點你,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呢?還是隔離了人群呢”黎清問。

“是在休息的時候,大家都在。”

“那你為什么會認為他對你另眼相待呢?其實他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該指點的時候便會指點呢。”黎清翻著云及的書,這書是姜湯臣還在世的時候購買的。

早在二十年前活字印刷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這大大降低了書籍的價格,使得更多的百姓可以看到書本,學到文化。你可以說,活字印刷的發明直接推動了整個天齊朝文化水平的提升。

“我明白了。”云及點了點頭,又將夫子給他布置的作業給黎清看,黎清給他糾正了一些錯誤,完善了一下。

云及是個很有創造力的孩子,只消黎清稍微提點兩句,他便能舉一反三。而且他還有一個特別令人羨慕的技能,過目不忘。

這個應該是天生的,黎清記憶力很好是后天訓練的。她每每想到此,就對云及羨慕的不得了,但是又拿他沒辦法,誰叫孩子她們家的呢?

黎清每日要織布紡線,姜氏繡花。兩個大人偶爾去田里看看,拔一拔秧田里的草。菜園子里的菜也換了一批,種上了四季豆等搭架子的菜。桑田里的第二批桑葉孫二叔家也摘了去。

黎清去看過他們家的蠶寶寶,長勢喜人,就是味道稍許大了些。黎清終于知道為什么姜氏不養小動物了,怕是嫌棄味道大吧。再加上屋里有讀書人,同窗上門,看了不好,所以姜氏不養。

不過這幾天,姜氏居然放下了針線,開始做起了木工。

“娘,你在做甚”黎清問道。

“阿清,快把我房里的鋸子錘子都拿來,夏天來了呢,建個樹屋給云及孩兒玩兒。”

“樹屋”

黎清望著院子外面,院子外面不遠處的一棵巨大的樹。姜氏已經將大部分材料抗過去了,黎清轉身進屋拿了工具。

她心里盤算著,河邊的風景是極好的,然后在樹屋里乘涼,看著外面的河景。

想一想,美滋滋啊!

黎清已經將樹屋劃歸給自己了,姜氏口中的給云及玩兒,已經被她拋諸腦后了。

“娘,未來幫你。”

黎清的空間思維能力自然比姜氏強,她聽了姜氏對樹屋大體的描述之后,又提出了改造方案。

兩個人就這么忙活了四五天,終于將樹屋給建了起來。

里面大概有二米高,正方體形,可容納四人左右離地面有二米半的樣子,姜氏從屋里拿出了短梯,長度剛剛好。

這樹屋全用竹子做的,后院兒的竹子為了建造這個樹屋,砍去了一籠,留下坑坑洼洼的一下片,像極了癩瘡。

樹屋里面不僅能夠遮風避雨,還開了小窗,可以透光。

完美!

黎清覺得很有成就感,這是上輩子想做也做不了的事兒啊,今日給做成了。

翌日一早,姜氏清掃了樹屋的露水之后,便帶著云及過去了。黎清覺得姜氏今天的笑容怎么有點陰惻惻的呢

黎清看著云及歡歡喜喜的爬上了樹屋,心里咯噔一下,仿佛云開霧散了似的。

哈哈哈,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只見姜氏迅速跑回來,拿了云及的課業,又跑回去。

樹屋里放了桌子和凳子,就差云及孩兒和書了。

黎清走到樹屋底下,她捂著嘴笑。云及傻乎乎的從姜氏手中接過書本,剛轉身放到桌子上,回頭一看梯子沒了。

“奶奶,快給我梯子,我要下來。”云及喊道。他不要在樹屋里了,他還想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一塊玩兒呢,可是為什么沒有梯子

“梯子你娘親拿走了,她去桑田里采桑椹去了,沒有梯子哈。”

姜氏只不過是將梯子放到了樹屋的另一邊兒,云及壓根兒就看不見。

“哈哈哈哈。”黎清心里已經笑得不能自已,怎奈何要配合婆婆,所以憋著沒笑出聲來。

古代的某些母親,會用這樣的方式來約束自家孩子,讓他刻苦努力讀書。沒想到這樣的事情讓自己給碰上了,還是自家的娃娃啊。

“聽奶奶的話,好好讀書,你完成了今日的任務,我便拿梯子給你。”

云及:“……嗚嗚嗚,娘親快回來啊,我要梯子,嗚嗚嗚。”云及哭哭嚷嚷的。

“小白乖啊!你把書背完了,奶奶就把梯子拿回來給你。”姜氏站在樹底下哄著云及。

沒法子,太高了云及也怕跳下來,只好乖乖的讀書。

黎清真的跨上了籃子去桑田里采桑椹了,既然婆婆都這么說了,一定要言而有信,做一個好母親才是。

姜氏這么做是怕云及貪玩不小心出事了。上次的余溫還沒有過去,雖然村子里人為的危險因素已經沒有了,但是不可忘卻門前那條大河。

每隔幾年就有好些娃娃死在水里面,那些父母啊苦天喊地也喊不回來他們的孩子了。

其實沒必要這么擔心,云及是個乖孩子,他懂得分寸。

姜家桑田里的桑樹長勢很喜人,前兩天才被勒去了葉子,這兩天就開始新發芽。

桑葚如葡萄一般,紫黑紫黑的,一捏全是紫色的醬汁,很飽滿。然后黎清看到幾只蟲子的尸體躺在她的手上。

還要吃么

真香。

轉眼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是個很隆重的節日。從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一共歷行五天,這是最基本的。

五月初一,姜氏便開始去山上采集花卉插在自家院子里的瓦罐兒里。不僅僅是姜家,整個天齊朝家家戶戶都如此,這時候花農門賺得個盈滿萬貫。

請記住本書域名:。來讀讀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idu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