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是我兒砸

第196章洛鴻運生氣了

云及出門盯了一會兒黎清方才站過的角落,他覺得那處似乎有人,但是這后院是封閉的,除了一個水缸,還有小灶,什么也沒有,出口只有一個。

不可能有人的,是他最近魔障多想了。

洛鴻運拄著拐杖,親自將方懷旭送出了山門。

“錦仁公止步,晚輩豈能讓長輩送,就到此吧。”方懷旭滿臉虔誠與尊敬,對洛鴻運弓腰抱手一禮。

“無妨,方大人乃賢才之人,老夫欣賞,送一送才能表示老夫的一片心呀。”洛鴻運單手支著拐杖,很是艱難的對方懷旭回了禮。

方懷旭見洛鴻運確實沒有幾天前那么意氣風發,方懷旭情不自禁的點點頭。忽然他意識到不對,高興也不應該當著一個將死之人的面啊,于是又謙虛道:“哪里哪里,錦仁公這是折煞我了,您才是大德之人,我在您老面前愧不敢當啊。”

“方大人不必太過自謙,我這雙渾濁的老眼尚且能看清,你將來呀,還有一番大作為啊。”洛鴻運的心早已經毫無波瀾,能夠這樣坦然面對要殺自己的人,這世上能有幾人做到?

“那就借錦仁公吉言了。”方懷旭對這話很是受用,便不在裝,干干脆脆的說道。

洛鴻運站在半山腰上的觀景亭上,目送著方懷旭的船漸行漸遠。就在那一刻,他臉上的笑容消失的一干二凈。

他拒絕了關茗鈺的攙扶,安默喜見狀趕緊上前,不知怎么的他覺得這幾天老師的身體似乎不太好,他這幾日忙著書院的一些接待事宜,沒太關注自家老師。

關茗鈺看著自己空空的雙手,愣在原地。

老師今日是怎么了?

“將書院的學生都叫到辯論之地,我有事情要宣布。”洛鴻運對安默喜吩咐了任務,又拒絕了小廝的攙扶,自己一個人拄著拐杖慢慢走著。

云及和管尚軒在飯堂吃了飯,便接到了這個消息。

書院里所有的書生都往辯論場而去,很快平常見不到人的石板路上涌現出一批書生。

“怎么回事,突然就要召集起來呢?”

“誰知道呢,趕緊去就是了。”

管尚軒和云及也在奔跑,云及雖然知道老師要搞大動靜兒了,但是他沒想到會這般迅速。

按理說,為了保險起見,應該等方懷旭走遠之后,再大刀闊斧的,免得引起反噬。

“都到齊了嗎?”安默喜站在臺上,看著門口已經沒有人入場,大概估測了一下場上的人。除去一些閉關不問世事的苦讀書生

,大部分都在這里了。

底下嘰嘰喳喳的一片,安默喜見狀,十分不喜,于是帶了幾分氣憤高聲道:“安靜。”

下面的人立刻噤若寒蟬。

安默喜將洛鴻運扶上臺來,洛鴻運今日一改常態,臉上一絲絲笑容也不見,給人一種壓迫感。

“山長怎么看起來很生氣的樣子?難道是我們這幾天表現不好,給書院丟臉了?”周小花小聲嘟囔道。

這話雖然說的小聲,但他周圍的書生都聽了個清楚。

難道周小花說的是真的?

“這次找你們來……”安默喜看向了洛鴻運。

洛鴻運擺擺手,接著說道:“我洛陽書院建院幾十年,在這幾十年里,成為了天齊四大書院之一,這其中廢了我洛鴻運多少心血,你們未可知。”

關茗鈺心中一片慌亂。

老師說這些話是什么意思?

難道是已經發現了他……

“洛陽書院直到今日,我依舊是山長,我心之所想,想必你們這些后生都知道。”洛鴻運不急不躁的慢慢說著。長者之風與儒者威嚴顯現的淋漓盡致。

“學著立心之本,蓋用心也,心術不正,便學無所成,若是將來有幸成名,也只會成為萬人唾罵的對象,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我輩之基業,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此乃君子之守正,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我輩之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輩要學。”

關茗鈺還記得上一次洛鴻運講這樣的話,是在他分任堂長會長等書院職位的時候。

這是書院的院訓,關茗鈺在心中祈禱。不要是夫子發現了他不仁義的行徑,若是如此,他還有何顏面見這位亦父亦師的老者?

“我洛陽書院開山院訓在此,可是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是嚴格遵循這些的?又有多少人是問心無愧?捫心自問,舉起你們的手來。”

洛鴻運掃視著下方的書生。

這些人都是他的學生,他們當中的有些人變質,是他造成的這樣的結果,他該反省。

書院是時候有一位副山長了,他老了,一個人解決不了問題。

他昨日連夜修書一封,讓小廝送去樂旭十里塘,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樗里疾是個十分何合適的人,他已經聲淚俱下,去求這個曾經的學生了。

底下的學生一片沉默,能夠自信的舉起手的在這幾百個書生當中,

只有區區三分之一,剩下的稀稀拉拉有些人書生舉起了手。

場面一下子層次不齊。

云及和管尚軒等人猶豫了片刻也舉起了手。

“看看,看看你們的良心,難道這樣子的你們不覺得羞愧嗎?午夜夢回的時候,見到了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不覺的不孝嗎?年輕人,何必太勢利?”洛鴻運一激動,手上的拐杖被他扔下了臺子。

立刻有學生給撿了起來。

那學生愣然的站在原地,遞上去也不是,走也不是。

原來山長已經看清楚了。

大部分的人都羞愧的低下了頭。

“我洛陽書院,容不下那些心有雜念,妄想獲利的學生。”洛鴻運這次是真的生氣了。

所有人都只見過洛鴻運微笑慈祥的樣子,或者時而嚴肅,那也是在講學時。

這次洛鴻運是真的生氣了。

黎清還是第一次見到古代大儒,這滿身的氣質確實和旁人不同。

但是學問廣博,但這書院經營確實不過關呀。

可能是書院建院比較晚,其它三大書院的基本上已經建院百年。

洛陽書院靠什么而聞名是錦州名氣與洛鴻運自身而聞名。

三五第一小說網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