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議題是貨幣改革的問題。/首/發/經/典/小/說/(拼音第一個字母)拜現代網絡所賜,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各種職業的現代人幾乎都有點經濟學的皮毛,而且這些皮毛還分作不同的經濟理論。在宿舍區,未來的經濟架構、貨幣政策是蛋疼的穿越眾們僅次于是官爵、繼承和女人問題之后第四大議題。很多人和當年泡論壇一樣,為自己根本就不太懂的東西用各式各樣是似而非的理論論戰著,口沫橫飛,直到要動手。
但是對程棟來說,這些理論對財政金融委員會來說都毫無意義。雖然只要學過一些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社會基本上是一個自然經濟的社會,自給自足是主流,商品交換很不發達。
但是直到他們來到這個時空的臨高,真正接觸到了當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目睹了當時的社會和商業環境,穿越眾們才發覺自己是來到了一個多么“自然經濟”的時代。尤其是臨高這樣偏僻的純農業縣。雖然明末號稱是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時代,但在臨高,不要說資本主義,連最簡單的商品交換都少得可憐。
全縣總共只有十四個市,這十四個市規模之小,還比不上許多人原先時空里的居民小區的集貿市場,有的市干脆連房子也沒有,只有一塊泥地和幾間草棚。在已經小得可憐的市場流通里,也是以實物交換為主。無論是農民向地主交租還是田主向衙門納糧,都用糧食。大多數農民、地主都過著自產自銷的生活,只有極少數商品會去市場購買――即使這樣的交易,很多是用實物交換,比如家織土布、山里的特產之類的東西。連衙門支付給衙役們、小吏的報酬也是用糧食布匹。
因此,本地不要說象電影電視里那樣出手“銀票”,連銀子都很少見。有限的貨幣流通里以各式各樣的銅錢為主。根據財政部的統計,市面上有較多流通的銅錢有唐錢、宋錢和明錢,甚至遠到漢代的五銖錢也在流通。
這樣一來,穿越者政權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缺少足夠的支付手段。穿越者手中有足夠的白銀和黃金,不管是從原時空帶來的,還是在本時空出賣商品、打大戶搞來得,僅財政金融委員會目前直接掌握的庫存就有975白銀120公斤,各種銀錠、銀餅、碎銀、銀器銀首飾合計700多公斤,合本時空庫平銀二萬多兩。另有二萬多枚西班牙里亞爾、銀比索為主的各國銀幣。黃金合計儲備二百多兩。除此之外,尚有銅錢五千多貫。
這樣一筆巨大的財富,穿越者卻.很難使用――穿越者在本地更多的是小額支出:支付工資、購買原料和食品,這些商業交易很少能用到白銀,銅錢反而成了消耗最多的貨幣。而穿越者把銅錢看作是金屬原料,想盡量減少這方面的支出。
結果就是執委會下屬的各個.部門在涉及到對外支付的時候就想出了各式各樣的方式,鄔德在勞工隊和公社首先使用工分券,接著出現了更直接的米票和鹽票。而工分券在本質上也是一種糧食本位貨幣。最后,婦女福利社在開張之后推出使用穿越者的記賬工資點數購買商品的做法又使得這個狀態更復雜了。
這么一來,財務部門就發覺自己陷入了混亂的狀.態之下,各部門無論是匯報上來的預算、支付的賬目還是來報銷的款項,都有不同的單位,有用“兩”“文”的,有用“斤”的,也有用“點”和“分”。加上不同價值的換算,程棟手下的會計們差點要抓狂了。因此財政部門是堅決要求統一貨幣。有了統一的貨幣,才談得上建立起貨幣兌換和財務體系。
執委會最先提出的貨幣制度是銀本位制度,發行.銀元,每個銀元相當于明代的半庫平兩。
穿越者手中有足夠的白銀儲備,而且未來這樣.的白銀儲備還會增加,發行銀元有充足的物質保證。
其次,考慮到大.明寶鈔臭名昭著的聲望,恐怕商人和百姓都不會喜歡紙幣,流通推廣起來會有很大的困難。
從這點來看,銀元體系似乎是比較合適的。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發行銀元的時機不夠成熟。
臨高林本身經濟不發達,市場規模小,物資出產也不豐富。即使發行半庫平兩的銀元,購買力也實在嫌高了一些,畢竟臨高的米價才不過一兩三錢,半庫平兩,差不多就能買到三十六公斤大米。對于小額支付來說依然太大。穿越政權就勢必造成繼續發行輔幣。
為了取得信譽,穿越者的鑄幣勢就必須制造精良,但是市場上的另一個規律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可以想象穿越者一旦向市場投放了質地優良的鑄幣,中國人傳統上喜愛囤積金銀甚至優質銅錢的習慣更會象一個黑洞一樣吞噬這些錢幣。一時間不但統治不了市場,倒很有可能會被周邊涌來的劣幣所吞沒――畢竟穿越者控制的只是一個小小的臨高。
綜合考慮到最后執委會還是決定在統治區發行糧本位的鈔票,這種紙幣被定名為“臨高糧食流通券”,之所以不用通寶之類的名字純屬是為了避免刺激官府.錢券、錢籌這些代幣券,中國古代的商家一直自行發行過,官府極少干涉。
它在形式上以“元”作為單位,以免和過去的“文”、“兩”、“錢”之類的單位造成混淆。臨高流通券的基本單位是元,每一元相當于大米500克。元下面則是“分”,一元合一百分。
只要穿越政權手里掌握有足夠的糧食,這種紙幣的信用就能得到保證--穿越者對自己的農業還是有充分的信心的。
從長遠看,糧本位只是權益之計,但是就眼下的水平,這個體制還是屬于較為安全和可接受的――畢竟穿越者在本地已經建立起了相當的信譽度。推行這種“糧票”應該不會有很大的難度。
“我還是懷疑紙幣能不能用出去。”海軍的李海平在討論會上覺得這事情不大kao譜,“別和我說宋、元流通紙幣,人那是政府行為。政府再濫,在沒濫到家的時候還是有信用的。我們憑什么讓老百姓相信呢?”
文德嗣解釋說,“只要有地方能夠足額的兌換出等價物,老百姓是能夠接受的。英鎊還有含金量的時候人人都知道一個金磅可兌換多少黃金,但是實際上是不會有人去拿它兌換黃金的,人們只要知道這張鈔票拿到英格蘭銀行能夠兌換黃金就足夠了。”
“但是我們的對外貿易支付用什么呢?”商業部門的人發出了質疑,“人不認你的鈔票,也不要你的大米啊。都是黑眼睛看白銀子的。”
“呵呵,還是想著銀子。我們要銀子做什么,去海南島外面買東西?那為什么不直接讓人把物資運來?還要用白銀轉一次手,不嫌麻煩?我們不是西班牙人,拿不出好東西,只有kao銀子去買。我們有吸引人的貨物,商人們自然就會追逐利潤而來。直接易貨好了。”燕雀志說。因為他是金融學本科畢業,懂會計業務,所以已經被程棟調到了財政金融委員會來任職了。
“實際上我也認為增加臨高本地的白銀儲備的意義不是很大。”文德嗣說,“臨高這個小地方,銀子多了就貶值了。至于現在的對外采購,在廣州我們有十幾萬的款子可用,而且廣州站以后也會源源不絕的補充。采購支付沒什么難的。”
“真要用到錢的話,我們用銀比索支付也可以對付了。”程棟說,“這種錢在沿海很受歡迎,流通方便。”
“那要是外人來到我們的統治區,按什么匯率進行兌換呢?”
程棟說:“我解釋一下貨幣政策。”
穿越政權暫時沒有打算讓流通券徹底取代本地市場上的全部貨幣。這個以目前的能力來說是力有未逮。穿越者只是將其作為一種支付和結算手段。已經在流通的銀子、銅錢將會繼續流通。它們之間兌換率以米價作為參考。假定米價是每公石(100公斤)1庫平兩,那么1庫平兩就可兌換臨高流通券200元。
“不過這是理論上的說法。在幾年之內,我們的流通券和各種雜銀雜錢之間不做兌換。”
程棟解釋說,之所以不做兌換是因為明代的幣制極度紊亂,私鑄現象嚴重,無論銀還是錢,成色繁雜到難以想象,很難估計其正確價值,兌換的難度太大了。
有人提問:“我想知道我們有多大能力實際上操縱臨高的米市?既然以大米為抵押物,米價的起伏就會造成貨幣實際購買力的漲落吧?”
“這的確是個問題。”程棟承認。糧食不比金銀這樣的貴金屬――價值相對穩定。糧食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但是我認為就全臨高范圍來說,穿越政府是完全有能力控制米價的。”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