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穿越戰國做皇帝小說>穿越戰國做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穿越戰國做皇帝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穿越戰國做皇帝-第十七章 這,就是連發弩?
更新時間:2011-03-19  作者: 常憶曉南湖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常憶曉南湖 | 穿越戰國做皇帝 
正文如下:
(因排版混亂,本章重新上傳,給您帶來不便,敬請各位書友諒解!)

(求收藏,求評價,求推薦!各位書友,如果覺得本書還值得一讀,就收藏評價推薦一下吧!小生咱來者不拒!您的支持是我寫作的動力!)

回首間,公孫元驀然發覺密室里多了三人。疲憊至極的公孫元揉揉已昏花的眼睛,待睜眼辨清來人,急忙對著趙括彎身行禮:“不知司馬大人駕到,公孫元失禮了!”

趙括連忙趕上一步,伸出雙手托起了公孫元彎下的身子,用滿是贊賞的聲音說道:“公孫技師忠于職守,本司馬甚為欣慰。來,讓本司馬看看你這弓弩如何。”

趙括費力地掂起地上的兩尺來長的弓弩,一股沉重感瞬間爬上手臂。“這弩,怕是要有二十來斤重吧!”趙括心里揣度著。

“榆木弩身,不易干裂變形,但略顯滯重。”公孫元見趙括吃力的樣子,急忙解釋道。

趙括端起弓弩,細細地把玩著。只見那弓弩的箭槽、木托、青銅弩機被公孫元擦得油光發亮,中藥淬煮過的牛筋緊繃著,看起來滿是力道。趙括心里對公孫元的敬業連聲贊嘆:“這才是一級技師的作品!”

“司馬大人,還讓在下先把這弩箭裝上。”見趙括要試弩,公孫元急忙把弩箭遞了過來。

趙括只見那青銅打造的弩箭,粗細長短和前世里的大頭鋼釘相仿,心想:“這弩箭未免太秀氣了些,殺傷力不知如何?”,趙括接過弩箭,雙手上下翻飛,動作毫無遲滯,眨眼間的功夫,熟練地裝上了三支弩箭。

趙括一連串熟練的動作,看得公孫元大為詫異,心想:“這位司馬大人真是神人,裝起弩箭來,竟然比我還利索。”其實,趙括對弓弩的喜愛和熟悉,“一級技師”公孫元完全想象不到。

前世里趙括剛淘到那二手弓弩時,夜里睡覺都當寶貝似地藏在被窩里。天性喜愛弓弩的趙括,閑時就琢磨弓弩的結構,那弩機買來沒幾天,趙括拆了裝,裝了又拆,把那二手弓弩玩得倍兒熟,熟能生巧,這公孫元造的簡單連發弩,對趙括來說還不是小意思。

趙括提著連發弩,帶著一行人走到了后院。木器營密室的后院,空蕩蕩的,十分的僻靜,偌大的院中,孤零零地豎著幾根一人高的木樁,幾塊畫滿同心圓的四方形的木板,牢牢釘在木樁上,這里就是趙括吩咐工匠們建造的靶場了。

趙括雙手端起弓弩,平舉著努力地瞄準木板,用力拉開機括,那牛筋弓弦緊繃地張了起來。趙括輕輕扣動弩刀(扳機),“嗖——”第一聲,一只弩箭發射出去。“彭!”一聲悶響,那弩箭牢牢地釘在了木板上。趙括接連扣動弩刀,四只弩箭相繼飛嘯而出。把一旁的太子和樂禾看得連聲叫好。兩人第一次見識到這連發弩的威力,覺得這弩機竟能連發四箭,實在不可思議。

沒想到趙括卻微微搖了搖頭,顯然對這弓弩并不滿意。趙括目測了一下這弩箭的發射距離,大概有二十米左右的樣子。這手中的弩箭威力和他設想的相去甚遠。前世里見識過美式連發弓弩的趙括,對手中這只弓弩有些失望:“弓弩主要用于近戰,看目前手中的弩機,發射距離太短。以此弓弩對抗步兵,最多能發射兩撥,八只弩箭;如果是對陣騎兵;第一波弩箭發射完,怕是再也沒有揚威機會了。那弩箭太細,也太輕,連面前三寸的木板都穿不透,如果射不中要害,對敵人確實造不成多大的殺傷。瞧瞧手上的這玩意,哪有一點‘強弩敵千軍’的味道呀!”

見趙括搖頭不語的樣子,公孫元心里一陣忐忑不安,費了數日的功夫,竟然這弓弩還是讓司馬大人不滿意,這可如何是好。

“公孫技師,你辛苦了!”趙括見公孫元情緒低落,不想打消這位親手提拔的一級技師的積極性,忙出言相慰。

“司馬大人,不知這弓弩,還有什么可精進之處?”公孫元誠懇地詢問道。

趙括卻一直在苦苦思索著:“這便攜式弩機,如何提高威力。床弩、弩炮,那還很遙遠,能把這近戰便攜弩的威力發揮出來,才是眼下的當務之急。”

突然趙括腦海中一個念頭閃現出來,急忙開口問道:“公孫技師,這弓弩你可能造出三道箭槽來?”

“三道箭槽?”公孫元默默地自言自語,接過弩機,一點點地打量。

“這射程,能否再遠一些?牛筋弓弦能否再粗壯些,要么用雙股的牛筋?”趙括對這弓弩的射程,尤為不滿。

“還有,這弩機能不能加上個瞄準器,對就在這里。”趙括加上一句,指著弓弩的頂端。

“這弩箭曾否再粗壯鋒利些?”趙括覺得這輕飄飄的弩箭只能給豁出命來的敵軍撓癢癢。

趙括一連串的發問,讓公孫元應接不暇。公孫元審視著手中的弓弩,目光堅毅而沉重,仿佛要把那弓弩看出油來。

“司馬大人,容在下好好想想。司馬大人要的東西,我公孫元拼了老命也要給您造出來。”公孫元堅決地回答道。

公孫元如此回答,讓趙括心里一陣爽慰:“我趙括提拔的人,就是干脆利落!”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趙括每次給軍器坊的匠人訓話,這句前世的“鐵人口號”都是保留節目。趙括不得不承認,這句簡單的口號確實能鼓舞干勁,看看臺下聽訓工匠們滿臉的激動就明白了。

“公孫技師。本司馬適才提及的事項,你是否還記得?”趙括問道。

“在下謹記司馬大人的教誨!”公孫元謙恭地答道。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還是記在黑板上牢靠!把每一項的進度都要標出來。”趙括不厭其煩地吩咐著。

趙括早已把黑板引進了軍器坊各營,手把手地教會了幾位小吏和老師傅如何做記錄,如何記錄進度,趙括試著在這兩千多年前的趙國軍器坊,把目視化管理一步步推廣開來。不知不覺間,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工業文明,已無聲地滋潤了古老的手工作坊。

研發的方向已經指明,趙括馬上告辭,他不想再浪費公孫元研發弓弩的寶貴時間了。前世的趙括,對那事無巨細都要過問的臺干深惡痛絕,連操作工的水杯怎么擺放都要過問,哪還有時間去干大事?自以為高明的臺干,在趙括眼中看來,不過是羅嗦、惡毒得如巫婆一般的變態老男人!

趙括以為,身為軍器坊的一把手,自己還是做做策劃、指導,具體的事物放給基層的小吏、技師,自己還是少干涉為好。這些日子,眼見著樂禾一天天成長起來,自己教的那套基本的管理方法,已會靈活運用,趙括不禁喜上眉梢,心想:“再過些日子,樂禾這自己的親信,就可擔大任了!我趙括,也可以清閑一些了。”雖然跨越了千年,但趙括外企小白領的那份慵懶,還是深深地印在骨子里。能偷閑時不偷閑,趙括可不是那樣的傻瓜蛋。

“樂禾,你過來一下!”趙括把樂禾叫道身前,簡單交代了幾句,樂禾已心領神會。

交代完畢,趙括轉身對太子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那天子見慣了趙括古怪的手勢,早就見怪不怪了。當下得意地昂著頭,踱著八字步,慢悠悠地晃出了軍器坊。

望著司馬大人對“書童”如此恭敬得模樣,再看那“書童”坦然承受的神情,機靈的樂禾已經猜到:這書童肯定不是尋常少年!

不過,樂禾再聰明,怎么也不會想到:剛才那瘦弱少年,竟然就是當今的趙國太子、儲君趙丹。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