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穿越戰國做皇帝小說>穿越戰國做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穿越戰國做皇帝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穿越戰國做皇帝-第七十九章 圍城
更新時間:2011-03-19  作者: 常憶曉南湖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常憶曉南湖 | 穿越戰國做皇帝 
正文如下:
(謝謝書友蜀山白發翁的慷慨打賞,您催更的,小生努力完成。再次拜謝各位書友的大力支持!)

少將軍趙括不辭辛勞,身先士卒,率領著四萬趙軍將士們,沿著猛虎營事先探得的小道,咬著牙翻越了險峻的太行山......歷經兩日兩夜艱苦卓絕的急行軍,終于,四萬大軍如連片的紅云一般,卷向了燕國下都—武陽城。

這“圍點打援”戰術,首要在于要將武陽城這個“點”圍得如同鐵桶一般,讓城內的燕軍放棄一己之力自保的奢望。圍困武陽城,實乃不容有失的重任。

少將軍趙括自告奮勇,攬下了這圍城的首要之任。趙括有著自己的打算,一者自己的“圍點打援”戰術,趙括欲親自激活;二者想接著此戰,讓御林軍積累攻城的經驗,為數年后的秦趙舉國大戰做好儲備。

只是要圍困這戰國之世著名的大城,想讓堅城之內的守軍感受到波濤洶涌一般的威壓,僅靠趙括萬人御林軍顯然氣勢不足。

馬服君趙奢,出于完全之考慮,從大軍中臨時抽調了二萬七千步兵、三千騎兵,合計三萬將士,統歸少將軍趙括指揮。

馬服君給兒子的命令倒也干脆利落:“死死圍困武陽城,攻城要以雷霆萬鈞之勢,攻得讓城內的燕國守軍喘不過起來,攻得要讓這燕國的下都血流成河!”

那日拂曉,天色微明之時,趙括帶領的四萬趙軍,已浩浩蕩蕩兵臨武陽城下。

馬背上,疲憊的趙括頓時精神一震,穿越男趙括,望著遠處巍峨的大城,心想:“武陽,這戰國的名城,曾經考古的重大發現,果然名不虛傳。”

距離武陽城約三里的位置,少將軍趙括命令大軍止步,步騎嚴陣以待,不可放松警惕。

趙括爬上一處高聳入云山坡,接著拂曉的晨曦,目測了一下武陽城的規模,只見前方的大城,東西長約八公里、南北寬約四公里,方圓三十二公里的大城,在戰國之世,也算是屈指可數。

這武陽城,因居于武水之陽而得名,燕桓侯時期始建。但趙括面前這宏大的規模,實乃出自燕昭王的手筆。雄才大略的燕昭王在位期間,對武陽城數次大規模擴建,以之作為僅次于薊城的燕國政治、經濟中心和軍備要地。

望著前方雄闊的武陽城,趙括心底一陣陣難以抑制的激動襲來:“歷史的洪流,正漸漸循著自己設計的路線,滾滾而行。或數日、或數月,自己統帥的這四萬大軍,將要死死地圍困住這巍峨的大城。穿越而來的雄心壯志不是幻夢一場,我趙括就要靠著這一仗打出御林軍的威風來!”

“申陽!”趙括待心情平復下來,陡然一聲高喝,開始了排兵布陣。這武陽城的詳備軍事地圖,趙括早已在心中記得滾瓜爛熟。不過親臨現場后,趙括不由得感嘆:“皮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御林軍步騎方陣,全速開往武陽東門,一里半外扎營,敢輕敵冒進者,斬!”趙括斬釘截鐵地發布著圍城的第一號命令。

“諾!”百夫長申陽高聲應道。

此時的申陽,以百夫長之職,臨時統帥了八千余名將士。那晚與燕軍哨探營初次接陣后,經過血與火的考驗,申陽這趙括發掘的干將,愈發成熟起來。

望著心腹愛將申陽面色堅毅如久經戰陣的將軍,趙括面色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自己這伯樂,果然沒有看走眼,原來發現人才、看著人才成長的感覺,竟然如此美妙!”

趙括傾力打造的御林軍,將作為這次攻城的主力。御林軍身處武陽城的東門外,亦將背對從薊城趕來援兵,如馬服君打援的戰斗進展不順,這御林軍將置身于腹背受敵之地。如此重任,御林軍當仁不讓。

緊接著,少將軍趙括號令連連,頃刻間的功夫,四萬趙軍圍城的命令,已發布完畢,其余馬服君支援的三萬余將士,被趙括分別布陣在了武陽城另外兩座城門—南門和西門外。(注:據考古發現,武陽城今有三座城門。)

這次圍困武陽,乃是趙括“圍點打援”戰術的關鍵。大軍圍城,必須圍得水泄不通,圍得讓城內死氣沉沉。只有如此之“圍”,才能誘來欲打之“援”。

只是這武陽城乃燕國重鎮,城墻堅固、城河寬闊,防御森嚴。趙括縱有四萬大軍,再加上c花ng弩、投石機等攻城器械,急切之間,一時也難以攻下!

此時,初步的鋪排,趙括寧求穩妥。

這次圍城,趙括想先和武陽守軍玩玩心理戰,攻城之前,先把守軍的心理防線打垮。

而這心理戰的關鍵任務,趙括交給了猛虎營千夫長陳不群。

聽完趙括的命令,那陳不群先是一臉的詫異。待活動腦筋,稍一思考,陳不群一臉的喜色,心底連連夸贊:“還是少將軍高明!”

布置好心理戰,趙括倒顯出了一幅悠閑的姿態。趙括要做的是:先圍而不攻,讓城內沉不住氣的先亂起來。亂起來之后,我圍城的趙軍方有機可乘。

示人以悠閑穿越男趙括,其實在搜腸刮肚,努力回憶著歷史上那些攻城的經典戰例。趙括期待著靈光閃現,以巧力擊垮這看似堅固的武陽城。

先玩投石機,再架云梯、上攻城槌強攻?趙括不想用這些笨法子。

御林軍的每個將士,可都是趙括的心頭之肉。若因攻城而折損大批御林軍將士,此等賠本的買賣,趙括堅決不做。

與趙括一般悠閑的還有武陽太守張昌。

俗話說:“千金難買一晨睡。”

此時的張昌,正享受著美滋滋的晨睡。外間微亮的晨曦映照下,張昌正做著美夢,夢中的他,正在與數名柔情似水的越姬抵死纏mian。

“報!急報!”

突然,門外一聲高呼傳來,被驚擾美夢的張昌頓時火冒三丈。

“一大清早的,你嚎喪啊,你!”太守張昌,對著門外報信的兵士,一通臭罵。

那生著兩撇老鼠須的兵士,被張昌一同大吼,登時嚇得兩股戰戰:“這太守可是殺人不眨眼的家伙,還是小心點伺候!”偏偏這城外軍情緊急,這兵士又不得不報,一時間,原本蠟黃的臉竟然漲得如豬肝一般。

“張太守可曾醒來?”正在這時,門外又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

聽到這聲音,那報信的兵士如蒙大赦,慶幸地心想“這王茂將軍,來得可真是時候。”

聽到王茂洪亮的聲音,太守張昌頓時一個激靈爬起身來,手忙腳亂地穿著衣衫,嘴上應道:“將軍稍待,張昌這就穿戴完畢!”。

猴急的張昌擔心道:“這武陽守將王茂,可是高陽君榮蚠得意心腹,如果把他給怠慢了,那后果不堪設想。”

“王將軍,何事如此緊急,竟勞駕將軍親臨寒舍!”那衣衫不整的張昌,一臉的恭維,賠笑迎著已闖進臥室的王茂。

“張太守,快,我武陽城被大軍圍困了!”王茂扯著粗嗓門,一聲疾喝。

這消息恰如晴天炸雷一般,讓張昌頓時愣在當場:“何方大軍,竟然圍困我武陽城,高陽君不是正率領三十萬大軍,蠶食趙國的代郡么?如果是趙軍,怎么來得如此之快,一點預兆的消息都沒有?”

眼看著張昌之故在此發愣,王茂心下火急火燎,一把扯過張昌的衣衫,拉著這武陽太守,直奔城墻而去。

待登上城墻,看清城外的一幕后,張昌、王茂登時心底寒氣直冒。

只見武陽城外山野間,觸目所及處盡是趙軍那絳紅的旗幟。千余面軍旗隨風飄舞,遠遠望去,宛若連片的紅云。

這些數以千計的絳紅軍旗,正是趙括的杰作。

臨出征前,趙括令軍器坊連日趕造,以備這曠日持久的趙燕大戰。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這軍旗說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場。

正所謂有備無患,此時這千余面絳紅軍旗,此時已被趙括巧妙地應用起來。

部署圍城之后,趙括心生一計,密令稍遲趕來的猛虎營陳不群將這千余面趙軍旗幟,插遍武陽城周圍的山野,用這虛張聲勢之計,好好震懾一下武陽城的守軍。

趙括虛張聲勢的心理戰,此時已收到了效果。

武陽守將王茂,望著城外那攝人心魄的紅云,心底情不自禁地一陣哆嗦。王茂粗略地估計了一下,圍城的趙軍應該不下十萬之眾。

“趙人這次下了血本了,這圍困之軍,不下十萬之數!”守將王茂的聲音,不自覺地低沉起來。

“十萬?”

聽到這個數字,張昌心底陡然一沉。此時,輪到這昔日殺人不眨眼的太守張昌兩股戰戰了。

這武陽城內還有著他偌大的家業呢:寬闊的宅院、琳瑯滿足的珠寶玉器、柔情似水的越姬......眼下,這武陽城竟被趙國十五萬大軍團團圍困,一旦城破,那屠城的厄運在所難逃,他張昌又怎能不瑟瑟發抖。

王茂斜瞥了一眼猶自發抖不止的張昌,頓時心里滿是鄙夷。

王茂垂首略略沉思:“太守勿憂,這武陽城乃我我燕國下都,歷經數百年的經營,城高墻厚,城內糧草、兵器充足,堅守半年不成問題!”

“將軍,真能守住!”那張昌聽聞守城有望,忙努力止著哆嗦連聲問道。

“我武陽守軍萬人,城內十余萬民眾逢三抽一,當可聚齊三萬余精壯,有此四萬人防守,我這武陽城固若金湯。”王茂連聲給自己打著氣,同時也是給這不成器的太守吃下一顆定心丸。心想:“看著張昌熊包的模樣,平日的威風哪里去了!別趙軍還未攻城,城內自家就亂了起來。”

不過守將王茂真的高估了張昌,城外十萬趙軍氣勢洶洶,往日飛揚跋扈的張昌,此時那脆弱的心理防線幾乎已被擊垮。

平日間,這太守張昌,在武陽城可是橫行霸道。張昌跺跺腳,武陽城的地面都要抖上幾抖。

除了那些為數有限的世家貴族,城內的百姓有幾家沒受過張昌的欺負。

此時,張昌心虛了:“逢三抽一,募丁壯助大軍守城,見鬼去吧!若這武陽城亂將起來,且不說那破城的趙軍,單是這城內那些平日受自己欺壓的百姓,一旦紅了眼還不會撕了自己。”

那日下城后,回道府內的張昌坐立不安,急匆匆叫來了夫人,心懷鬼胎的太守夫婦,沒想著如何堅守城池,此時竟然密商著如何出逃、出逃后又投奔何方。

待夫妻二人議定之后,張昌倒顯出了些太守的模樣,整個府邸外松內緊。張夫人秘密安排家丁,盡快收拾府邸的細軟;張昌暗地里謀劃這出逃的一應事宜。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