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穿越戰國做皇帝小說>穿越戰國做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穿越戰國做皇帝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穿越戰國做皇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河套種糧
更新時間:2011-03-19  作者: 常憶曉南湖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常憶曉南湖 | 穿越戰國做皇帝 
正文如下:
“大將軍”呂不韋這下著實震驚了,他真的聽清楚了,大將軍說的是兩萬余百姓,而不是刑徒。饒是他經商列國也曾見過不少風浪,此時,他還是忍不住雙眸收緊,驚訝地張大了嘴巴,滿臉的不可思議毫不掩飾地呈現在趙括面前。

驚訝的呂不韋心想:“對面的這位少年大將軍,剛過舞勺之齡,談笑間,困擾不韋已久的勞力問題,竟然就這么輕松地被他解決了。大將軍這除了天賦奇才,還能有什么解釋?!”

但是,此時的呂不韋雖然年輕,畢竟是戰國時代的牛人一個。那天生的沉穩心性實非一般人能比。他察覺到自己失態后,趕緊調諧心緒,呂不韋轉眼間,又變幻出了恭謹的表情。

此事,怪不得呂不韋震驚。大將軍趙括奇襲注人,不過剛剛歸來,趙國邯鄲城中得知趙括御林軍大勝歸來的,不過是趙王丹、趙太后、平原君、御林軍幾位心腹干將而已。

這不韋一路風塵仆仆,從河套趕來直奔馬服君府,哪有機會聽聞注人大捷之事,他自然也不會得知,大將軍趙括已經搶來了兩萬余注人百姓。

不韋明白大將軍趙括每每論及軍國大事,乃十分嚴謹有序,既然大將軍已經發話,說有兩萬余注人百姓于他墾荒,那絕不是戲言。

想到此處,不韋忙對趙括深深一揖,身子幾乎要趴伏在長案上。鄭重地言道,“不韋,謝過大將軍,有此兩萬余勞力,開墾大軍如同虎生雙翼,墾荒河套,不韋當彈精竭慮,早日為建起大將軍一座富甲天下的大糧倉。”

“呵呵些許小事而已,不韋不必如此客套!”趙括伸手托起了呂不韋,隨后愜意地舉爵小酌,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舉重若輕的神色來,“不韋,目下已整飭好的耕地,明春可以下種了,不韋打算種植何種主糧。”

“大將軍明鑒,不韋正在四下里購置糧種,打算在這河套耕地,以粟、麥為主,兼種梁、麻。”呂不韋神色一凜。沉聲答道。既然已經入了趙括的賭局,呂不韋想抽身已是沒有了機會,但但這些糧食的種子,耗費了他小半的家資,說不心疼,那完全是騙人的鬼話。

“粟、麥為主糧”趙括沉吟著,贊許地朝呂不韋點了點頭。呂不韋所說的這些農作物,對趙括來說并不陌生。重生前,自幼在黃河岸邊一鄉村長大的他,那黃橙橙的小米,正是他的最愛。

“大將軍,河套之地,水源充足、土地肥汰接著,呂不韋又將糧食種植的大致計劃”概略地做了一番稟報,把趙括聽得微微頜首,望向呂不韋的眼光,溫暖了許多。

從墾荒、到種糧,這史上的竊國大盜,不知不覺間,已被趙括改造成了這戰國之世的邊疆農場主。趙括心頭的成就感,頓時油然而生。就在昌不韋條理分明的敘述聲中,趙括又一次領略了華夏的農業文明。

在華夏大地,人文初祖黃帝“治五氣、藝五谷”先民們的主食自古有“五谷”之稱,這“五谷”乃秦、稷、麥、麻、蔽,以五谷引申出的成語、佳句數不勝數,例如五谷豐登、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等等。

西周以前,乃華夏農業文化初啟階段,糧食種植以秦、稷為主。自平王東遷,華夏進入東周春秋、戰國之世,先民們的農作物漸漸轉變為以粟、麥為主。

昌不韋所言之粟,實乃梁與粟的統稱,所謂細梁為粟,俗稱為谷子。穗大、毛長并且粒粗的是梁,穗毛短并且粒細的是粟。初看苗如茅草。粟米粥、粟米團子、粟米蒸餅為戰國時期人們的重要主食,文武官吏的俸祿,列國多以粟米充抵。以石為單位計算。平常年景,每畝可產粟一石半約合今四十一公斤。

昌不韋所言之麥,實為小麥。有春小麥和冬小麥之分,在河套地區,多是種植春小麥,四個月內可成熟。小麥的籽實概圓形,磨成面粉后戰國已經發明石轉磨,可做成蒸餅、烙餅、湯餅等多種面食。

這二人邊喝邊聊,時間過得飛快,不覺間天色已黑。呂不韋聊興甚濃,關鍵是他看到趙括雙眼中放出異樣的神采,顯然對自己提到的農耕稼稿之事,甚感興趣。癡心篤行的墾荒事業,能被大將軍趙括如此看重,加之勞力之缺暫時無憂,呂不韋心懷大慰。

聽完呂不韋對種糧的謀劃,趙括又縱覽大局,高屋建佤地給了他幾條指示。一者,河套之地現屬云中郡管轄,趙括明示呂不韋就墾荒之事,和云中郡守妥善協調;二者,大將軍李牧常駐云中邊地,呂不韋應和李牧多加聯絡,以備緊急之事;三者,林胡雖已臣服大趙,但不得不防。

呂不韋神色肅然,細細地品味著趙括的幾條指示,愈發覺得墾荒河套牽涉甚多,干系重大,他身上的擔子更是重了起來。

“不韋呀待到明年秋季,本將軍要親臨河套,包攬豐收的景色,來嘗嘗河套那香甜的粟米粥了!”趙括爽朗地一笑,舉起酒爵,和呂不韋繼續品嘗齊國葡萄酒。

一爵飲下,趙括還不忘叮囑一句:“河套所產之糧,禁止釀酒。若有違者,本將軍嚴懲不貸!”

酒雖味美,但釀酒最是耗要糧食。此時,大戰在即,來日大糧倉河套所產之糧,趙括早已排好了用場,每一粒糧食都不允許浪費。這句話,趙括說得聲色俱厲,聽得呂不韋連連頓首稱是。

當夜,醉意朦朧的呂不韋,被留宿在馬服君府廂房中。

趙括一夜美夢連連,只覺自己的睡房仿佛變成了粟米大倉,那黃橙橙的粟米,害得趙括流了一夜口水。第二日,趙括早早起來,一番晨練過后,神清氣爽的他,跨上棗紅色的戰馬,拍馬直奔邯鄲郊外御林軍大營而去。奇襲注人大勝而歸,趙括要聽陳不群、苗邦詳盡的回報,將這足以傳世的經典戰例寫進《趙括兵法》。

而呂不韋,則在趙括的幕僚毛遂的引領下,匆匆趕往大河北岸,欣喜地接手了兩萬余注人百姓。隨后,豪情萬丈的呂不韋帶領著浩浩蕩蕩的墾荒大軍,迤邐往河套的方向趕去。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