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穿越戰國做皇帝小說>穿越戰國做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穿越戰國做皇帝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穿越戰國做皇帝-第一百八十四章 化胡入趙
更新時間:2011-03-19  作者: 常憶曉南湖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常憶曉南湖 | 穿越戰國做皇帝 
正文如下:
云中西坂,暮色蒼茫,夕陽下的春日西坂,如同一副名家精心勾勒的濃重水墨山水畫。

長發披肩的大將軍趙括,昂然挺身站立在一處山坡高處,望著西方天際如血的殘陽,他深深吸入一口清新的冷氣,緩緩張開雙臂,似乎想將這如畫的江山盡攬懷中。

趙國北地三郡——云中、雁門、代,以云中所在位置最為kao西,越過黃河、翻過石長城,就是浩瀚的大草原了。趙括心頭閃現著歷史的記憶,此時大草原上匈奴部族正在血腥地兼并,一位匈奴的大英雄即將拖穎而出一統匈奴。

匈奴坐大后,屢屢侵擾華夏的百姓。在原本的歷史上歷經秦、西漢,一直到東漢,蒙恬、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竇憲、班超等一個個名將橫空出世,累累白骨遍布大草原,前后用了數百的時間,才徹底解決了匈奴之患。

“匈奴——”大將軍趙括沉吟著,他心想經此誅滅林胡一役,希望那大草原上的匈奴能暫且收斂一些。要知此時,大趙第一要務乃爭霸中原諸侯,趙括縱然想鏟除匈奴大患,但此時也只能先暫且忍耐。

“哼——”大將軍趙括冷冷地哼了一聲,心下暗道,“先讓你猖狂數年,有李牧大將軍駐防,料你匈奴也翻不起大浪來。待來日我趙括一統中原后,再興兵一舉鏟除你這匈奴大患!”

望著身前大將軍趙括屹立如松的身形,千夫長陳不群、申陽、苗邦和呂不韋穩穩地立在身后,不敢稍有動作,生怕打斷了趙括的思路。數道敬服的目光,齊齊注視著夕陽籠罩的大將軍趙括。

“云中川,黃河下。天似穹廬兮,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望著眼前一派蒼涼的景色,大將軍趙括詩興大發,稍稍思索后,他從記憶中尋出一首,應著眼前的景色略加修改,朗聲吟出。

此時,尚無敕勒川、陰山之名,大將軍趙括將原詩句中的敕勒川和陰山,分別改成了云中川和黃河。其實,在大將軍趙括的心頭,那什么敕勒川,那什么陰山,日后全是華夏的國土。

“天似穹廬兮,籠蓋四野……”綢衫紗帽的呂不韋,默默吟誦著趙括的詩句,心下對大將軍趙括的詩才感佩不已。觸景生情的他,又想起趙括墾荒河套、在這近于荒廢之地營造糧倉的大手筆,呂不韋情不自禁為自己能參與到這宏偉的壯舉中而感到驕傲。

力抗暴秦、一統中原、鏟除匈奴,這一切宏偉的戰略,無不需要戰無不勝的大軍、源源不斷的糧草補給。對這一點,大將軍趙括心底甚為清楚。

大將軍趙括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將思緒從匈奴,從大草原,從詩歌中收了回來。眼下的第一要務,乃收編林胡降卒,徹底化胡入趙,以增強御林軍的戰力,充實墾荒河套的大軍。今日趙括將四位心腹愛將召集起來,可不僅僅是讓他們陪著欣賞這西坂雄渾壯闊的美景,謀劃化胡入趙之策,趙括需要這幾位心腹愛將群策群力。

“諸位,連日來忙著收編林胡降卒,辛苦了!”大將軍趙括將視線從茫茫西坂的蒼涼景色中收了回來,目光在千夫長陳不群、申陽、苗邦和呂不韋面上掃來掃去。

望著大將軍趙括一臉的肅然之色,這幾位趙括的心腹愛將禁不住心下一凜。一股寒風吹得他們倍加清醒,他們頓時明白,大將軍趙括又有重要的事務要交代了。

“為大將軍效勞,不敢言苦。”千夫長陳不群、申陽、苗邦和呂不韋拱起雙手,齊聲應道。隨后四人垂下手來,靜靜地立著,等待著大將軍趙括的下文。

一臉血色夕陽的大將軍趙括,緩緩地捋了捋那披肩的長發,神情莊重地言道:“此番,我御林軍收編林胡降卒兩千五百余精壯,墾荒河套的百姓,也一舉增添了兩千生力軍。對這些林胡降卒,四位愛將可有什么妥善歸化之策?”

大將軍趙括雖未把話說明,但趙括話音剛落,陳不群等四人頓時明白,大將軍趙括這是在擔心這些林胡降卒日后能否真正地歸順大趙、為我所用。今日,帶著四人爬上西坂的山坡,大將軍這是問策來了。

四人對大將軍之問,心下甚為贊同。畢竟這些林胡降卒非我族類,不管是加入御林軍征戰,還是歸入墾荒河套百姓從事農牧之業,都是艱險無比,日后若遇有挫折,難保其不生出異心。

剎那間,陳不群等四人沉默了下來,一個個皺起眉頭思索著,老半天的時間沒有說話。呼呼的的風聲中,只聞大將軍趙括及四位心腹愛將粗重、沉穩的呼吸聲。云中西坂的山坡上,五人苦苦的思索中,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滯了。

“林胡降卒,譬如一把雙刃之劍。善用之,妙處無窮,用之不善,鋒利之刃亦會傷己。”大將軍趙括向著四位心腹愛將,負手而立,緩緩地踱著方步,沉聲言道。

這雙刃劍之比,乃陳不群等四人首次聽聞,細細想來,心下覺得甚為形象。四人聽著趙括雙刃劍之說,連連點頭。在四人中呂不韋謀慮深遠,陳不群心思機敏,他們已經料到大將軍趙括對林胡歸化之事,想來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此時,只是引導者四位愛將將計策確定下來而已。

呂不韋、陳不群的猜測是正確的,大將軍趙括稍后,就要拋磚引玉,步步深入地引出化胡入趙三策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踱著方步的大將軍趙括,自言自語地言道,“利自當頭,何人能不為所動,正所謂利令智昏也!諸位愛將可曾聞之?”

“哦——以利誘之,以來日積功拖除隸籍、乃至封爵之利,換林胡降卒投降歸順之誠心,大將軍此策,高明!”千夫長陳不群,接著大將軍趙括的話頭,將利誘之策朗聲說了出來。

大將軍趙括眼含深意地望著陳不群,微微頷首,心想這陳不群果然心思機敏,僅就此點而言,已具執掌一軍的大將之才。趙括心下想著,隨即聲調鏗鏘地言道:“化胡入趙,其策之一乃利誘也,誠如千夫長陳不群所言,此利乃拖除隸籍、爵位封賞。”

“大將軍此策,大善!”趙括話音剛落,千夫長陳不群、申陽、苗邦、呂不韋等四人齊聲應和,對此利誘之策,四位心腹愛將均無異議。

“呵呵——”大將軍趙括冷冷地笑了,他這個穿越者深信:萬物皆變,唯人性不變。那趨利避害乃人之本性,面對拖除隸籍、爵位封賞之利誘,林胡降卒若不動心,那除非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數日收編林胡降卒,經過初步了解下來,趙括得知,降卒們多為部族中的奴隸。奴隸,在林胡部族的大小首領眼中看來,他們不過是會說話的牲口而已。至于那什么爵位,對以前的他們而言,那根本是不切實際的奢望。此時如此慷慨,如此巨大的利誘近在眼前,趙括不相信他們不效死以逐利。

“然,人性本惡。軍紀如山,刑殺阻赫,乃遏制人性之惡之利器也!”大將軍趙括冷肅的目光,在四位心腹愛將臉上掃來掃去,一句人性本惡的剖析,說得毫無感彩、冷冰冰至極。

千夫長陳不群等四人,被趙括冷冰冰的目光,掃得心頭陡寒。似乎只是這一眼,大將軍趙括已經將天下蕓蕓眾生全都看透了一般。四人紛紛收斂了鋒芒,不敢和趙括對視。

趙括緩緩地捋著長發,看著四位心腹愛將的反應,心想:這胡蘿卜已經有了,接下來要談談本大將軍大棒政策了,有了大棒,那胡蘿卜豈不是更香。

胡蘿卜加大棒,這兩千多年后工業化時代的管理經驗,被趙括活靈活現地搬到了戰國之世。大將軍趙括謀劃著:以拖除隸籍、爵位封賞的胡蘿卜利誘林胡降卒,以軍紀刑罰震懾膽敢叛變作亂者,二者相輔相成,以促使林胡降卒歸化。

“軍紀刑罰,乃非常之舉。林胡非我族類,雖有利誘在前,日久難保不生異心,嚴刑峻法在前,欲圖作亂者,也要好好地掂量一番了。”沉穩有度的千夫長申陽,重重地點著頭,將大將軍趙括化胡入趙的第二策,簡潔地總結了一番。

勁步營千夫長申陽,平日里為人木衲,只有在嚴格的訓練、血腥的拼殺中才能看到他神勇乍現的一刻。統領五千勁步營的他,對軍紀刑殺之威、之效,體會甚深,趙括的大棒政策一出,申陽第一個應和。

“我大趙,不同于其他中原諸侯,除華夏族外,尚有林胡、白狄、東胡等部族,日后那匈奴部族也將陸續歸順,化胡入趙,干系重大。以刑殺止叛亂,此為化胡入趙之第二策。”大將軍趙括朗聲言道。

“大將軍英明,有此二策,以利誘之,以刑止亂,料想那些林胡降卒,豈敢不誠心歸順我大趙乎?”在千夫長苗邦、陳不群、申陽和呂不韋齊齊拱手,朗聲答話。在他們看來,大將軍趙括這相輔相成的化胡入趙兩策,已是足夠。

“呵呵——”大將軍趙括捋著長發,淡然地一笑,心想本將軍這兩策,不過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而已。胡蘿卜加大棒,想那兩千多年后,已經經過了不知多少管理大師的論證,其效果自然指日可待。

不過,大將軍趙括明白,再好的策略若要有效的實施,還是需要嚴密的組織來保證,更需要得力的人才來推行。稍稍思索后,大將軍趙括又開口言道:“諸位,化胡入趙之策,御林軍千夫長、百夫長、什長,需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日后,若有林胡降卒再作亂,爾等將難逃株連。”

說道此處,大將軍趙括目光一寒,冷冷地注視著千夫長陳不群等四位心腹愛將。“株連”之策,大將軍趙括將這最狠的一招道了出來。林胡降卒一人作亂,千夫長、百夫長、什長盡受株連端的厲害。

想當年商鞅變法,最為狠毒的一招就是“連坐”,不過大將軍趙括的“株連”,與之大有不同,已經做了進一步的演化。辨其真意,乃是兩千多年后盛行的“一把手負責制”。

為了真正實現化胡入趙,為了胡蘿卜加大棒策略的真正有效實施,趙括決定以“株連”之策,將御林軍中的骨干——千夫長、百夫長、什長都調動起來,讓他們感受到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盡用手頭的組織和人才保障。

趙括嘴角微微上翹,lou出了一絲冷笑,靜靜地看著四位心腹愛將的神色。只見千夫長陳不群,凜然不懼地迎著趙括的目光,眼神中滿是果決的殺伐決斷;千夫長苗邦望著腳下的大地,眼神中滿是敬服的震撼;千夫長申陽,則略略沉吟著,沉沉思考著大將軍趙括的“株連”之策。

待看到面色凝重的呂不韋,大將軍趙括又補充說道:“不韋呀,墾荒河套的百姓人數日眾,且這河套本為林胡舊地。不韋責任重大,這‘株連’之策更應堅決執行。”

“諾!”呂不韋聞言,沉聲應諾,隨后慷慨激昂地言道,“大將軍放心,墾荒河套雖千難萬險,但不韋當殫精竭慮,不負大將軍所托。”

“彩!”大將軍趙括昂聲稱贊,“不韋雖為出身商賈之家,但這份慷慨豪情,猶勝百戰之將,有不韋在此,墾荒河套、歸化林胡降卒,本大將軍就放心了!”

呼——西坂高坡上,一股裹挾著寒意的北風吹過,將大將軍趙括那披肩長發吹得迎風飛舞。

大將軍趙括對面,千夫長陳不群等四位心腹愛將,“啪!”地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昂聲應道:“謹遵大將軍之命,推行化胡入趙之策,我等愿為大將軍效死!”

“彩!呵呵——這才是本將軍的愛將應有的風采!”趙括爽朗地笑著,接連拍著四位心腹愛將的肩膀,心下大為快慰。

如血的夕陽,將三人朦朧的影子拉得老長,慷慨談笑間,大將軍趙括已將化胡入趙三策,莊重地做了鋪排。更關鍵的是,大將軍趙括寥寥數語,將四位心腹愛將的心思,牢牢地統一了起來。

日后,趙國事實如山的歷史證明,大將軍趙括的化胡入趙三策,收到了奇效。此三策施行后,歸降趙國的游牧部族,叛亂者寥寥無幾,趙括的國力,特別是軍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強。

百余年后,一位名垂青史的華夏國史官,親臨云中憑吊,對華夏帝國太祖趙括的化胡入趙三策感慨不已。面對著茫茫西坂,這位史官鄭重地在隨身書簡上寫道:“太祖化胡入趙三策一出,歷經數年之演化,游牧部族紛紛歸降,先大趙國力與日俱增。此誠為太祖一統華夏之奇策也!”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