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穿越戰國做皇帝小說>穿越戰國做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穿越戰國做皇帝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穿越戰國做皇帝-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決陣前
更新時間:2011-05-06  作者: 常憶曉南湖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常憶曉南湖 | 穿越戰國做皇帝 
正文如下:
穿越戰國做皇帝正文

穿越戰國做皇帝正文。

“中軍司馬,速傳本將軍令,列陣迎敵”上將軍趙括一聲暴喝,便喝令中軍司馬將軍令傳了下去。()他早已料到秦軍分路進攻之戰法,更是早早交代各營大將時刻警惕、小心防備。故而,聞得秦軍大舉分路來攻,卻是不慌不忙、沉穩有度。

那秦軍來得雖快,但得上將軍趙括嚴令之趙軍,早已是防備森嚴、將士警惕。武安君白起若是想打趙軍一個措手不及,此時卻已失去了戰機,不過是癡心妄想而已。

便在上將軍趙括軍令一下,寧靜的趙軍大營登時疾而不亂、整肅有序地高速運轉起來,只是短短一頓飯的功夫,趙軍那一眼望不到盡頭之防線,已是列成了一個個殺氣凜然的步騎戰陣。

上將軍趙括肅然下令迎敵后,便飛身沖出了帳外,頓時感受到腳下大地一陣陣地顫動。

秦軍二十余萬大軍出動,趙軍二十余萬大軍列陣備戰,雙方合計起來投入兵力接近五十萬,這五十萬人腳踏大地,再加上馬蹄的擊踏,那動靜可是相當地震撼。甚至連那云車望樓,都跟著微微顫動起來。

上將軍趙括淡然一笑,便瀟灑地“蹭蹭蹭——”幾步竄上了云車望樓,待身形穩住后,便手搭涼棚,往秦軍殺來之方向望去。只見遠處煙塵滾滾之下,三道黑色的長龍,氣勢駭人地隆隆殺來。當中一條黑色長龍中,秦軍那面碩大的玄色大旗已是隱約可見。

便在那時,只見上將軍趙括大手一揮,隨后大將申陽便唰地劈落那面紅色令旗,緊接著,那“嗚嗚嗚——”的號角聲,已是連片響起。耳聽著蒼涼激越的號角聲,在望著那云車上挺身而立、氣度沉穩的上將軍趙括,趙軍將士們登時精神大振。

“大趙必勝,必勝——”二十余萬趙軍將士,高舉著手中的武器,便是齊聲大喊起來,聲浪一波又一波,沿著趙軍一個個營頭、一個個步騎戰陣,洶涌著擴散開來,四野里回響聲不絕于耳,直震得眾將士心頭陣陣熱血沸騰。

辰時之中,那高懸南天之日頭已經開始發威。那萬道日光裹挾著絲絲的熱量,無情地灑向山川大地,似乎要將老馬嶺炙烤得燃燒起來。酷熱的日頭下,三路秦軍共計二十余萬,穿過峽谷、趟過溪流、越過山原,向著趙軍大營殺氣騰騰地沖來。

烈日下行軍,乃是對士卒們意志之考驗。急速行軍的秦軍士卒們,一個個熱得滿身大汗,那黑色之軍服早已被熱汗浸透,如同死蛇一般裹纏著身子,每行一步,便覺難受加重了一分。

縱然如此,秦軍之行軍隊伍依舊是整齊且肅然,只聽那“撲通撲通——”的腳步聲和“噠噠噠——”的馬蹄聲,未聞士卒們一聲抱怨。但從此等嚴肅軍紀、齊整軍容來看,秦軍銳士天下無敵之名,絕非幸得。

“大秦銳士們,給老夫加速前進”端坐在戰馬上的武安君白起,揚著馬鞭高喊著,不停地秦軍士卒們打著氣,鼓舞著士卒們的戰心斗志。聽得武安君白起之軍令,秦軍士卒們更是咬著牙,加快了腳步。

此番秦軍出動,行軍速度甚快,只是小半個時辰的功夫,那遠處的趙軍大營已是在望。

秦軍中軍大陣,由武安君白起親自統領,又加速疾行了一會兒,白起便舉手示意,讓中軍司馬傳令大軍緩行,同時變幻陣型、準備沖殺。

白起手搭涼棚,望著前方遠處陣容齊整、殺氣凜然的趙軍步騎戰陣,登時便是心頭肅然。暗暗嘆道:“這逼得老夫出戰之趙括小兒,果然非等閑之輩。別的不說,單看此陣勢如此嚴整,其兵家之才、其統帥趙軍之戰力,由此可見一斑”

一邊心下嘆著,白起一邊在心下默默地估算著秦軍行進的速度和兩軍之距離,待相距趙軍約兩千步時,便下令大軍徐徐止步。

前番王龁領軍出戰、yin趙軍至老馬嶺山下之時,曾見識過趙軍射程超遠之重型連發床弩的厲害。白起早已將此回報記在心頭,于是乎,隔著兩千步的距離,便下令大軍止步了。

只見武安君白起大手一揮,那軍令司馬的玄色令旗唰地劈落,已減速緩行之秦軍士卒,登時頓住了腳步。頃刻間,四野里竟是一派沉寂,但聞“恢律律——”的戰馬嘶鳴聲和呼呼的風聲。

對面趙軍戰陣中,那高聳的望樓云車正在被將士們緩緩地推動。云車上的上將軍趙括,徐徐地理著那為山風吹亂的披肩長發,一對朗目射出兩道森寒的目光。極目遠眺的他,不停地在遠處秦軍戰陣中搜索著。待看到那繡著如斗般秦國大篆體“白”字的玄色軍旗,登時便是精神一振,忙聚攏目光往軍旗下掃去。

隱約間,趙括便可望見軍旗下一個偉岸的身形,正端坐于戰馬上,雖然隔著兩千余步,但是視力頗佳之趙括,竟是模模糊糊地看清了此人之輪廓。

“哦——”一時間,上將軍趙括的心頭陡生出些許的緊張來:“白起?那就是人稱戰神之白起?殺人無數之白起?為秦國拓地千里被封為武安君之白起?”

心下略覺緊張的趙括,忙收攏心神,深深地吸了數口略顯燥熱之空氣,心頭便在默念那“每逢大事要靜氣”之座右銘,連念數遍后,那些許之緊張漸漸消散,終于漸漸地沉定下來。

此乃上將軍趙括首次見識武安君白起之廬山真面目,盡管隔著這么遠,但趙括依然可以感受到白起老匹夫那股子懾人的殺氣。面對如此威名赫赫之人屠,若說趙括心底一點不緊張,那才是騙人之鬼話也。

就在這一刻間,上將軍趙括微微地瞇著眼睛,又將自己全盤之戰術謀劃在腦海中盡數過了一遍,自覺已經思慮地周全。待想到此番白起不得已大軍出動、速求決戰乃是拜自己所逼迫,趙括心頭登時一陣愜意的快感襲來,不知不覺間,放松的趙括面上浮現出了幾絲笑容。

人言:笑乃醫病、醫心之良方也。此話果然不假,這發自內心地一笑之后,上將軍趙括徹底地放松了下來,便將身心調整到了外松內緊之最佳臨戰狀態。

秦軍戰陣中,那武安君白起似乎從趙軍嚴整的戰陣中察覺了一絲異常,以他百戰名將之本能,嗅到了些許危險之氣息。他那閃爍著寒芒的三角眼,敏銳地捕捉到了趙軍戰陣中那高聳的云車望樓,登時便是冷聲一哼,躍下馬背。

只見那武安君白起身形利落地“咚咚咚——”三兩步便爬上了云車望樓,大手一擺,令秦軍士卒快速推行至戰陣前方。

此時,武安君白起和上將軍趙括相距約兩千一百步之距離,在明晃晃日光之照耀下,白起開眼望去,那趙括那少年硬挺的身姿、飄揚的長發已是依稀可見。

“呼呼——”一股山風吹過,將白起胸前那灰敗的長須忽地吹拂起來。只見那白起不緊不慢地理了理長須,舉起水囊灌了幾口清水后,便是數聲咳嗽,清了清嗓子。

這就是人稱天賦奇才的馬服子趙括?這就是被趙王委以重任統帥五十萬趙軍之趙括?這就是出招怪異、步步搶先、逼迫老夫出戰突圍之上將軍趙括?武安君白起心下有些恨恨地想著,竟是面色一沉,發出了一陣冷笑。

便在這剎那間,武安君白起心思微轉,竟是決定要給對面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趙括小兒來個下馬威。

所謂軍心戰志者,有賴于主帥之威嚴氣勢也。平日里沉默寡言之白起,實則胸中自有萬千韜略;加之整日里和秦昭王嬴稷、應侯范雎兩位當世大才,坐論天下大勢,白起自信論起戰事、論起大爭,當可壓那趙括小兒一頭。

這大戰將起之時,白起決心來一番疾言厲色,滅一滅趙括之威風,滅一滅趙軍之威風。

只見那武安君白起裂了裂扁闊的大嘴,便是一句大吼沖口而出:“對面可是趙括乎?老夫久聞馬服子大名,今日幸得一會,幸甚至哉”

武安君白起此話聽來甚為客氣,然則,若細細一品,其心頭不屑之意已是昭然若揭。白起避而不談趙括之上將軍之軍職,而呼之馬服子,顯然便以言辭,將上將軍趙括貶為后生小輩,貶為僅僅靠著父親之蔭庇、趙王的寵信、而竊得高位之無知少年。

上將軍趙括聞言卻是眉頭微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想也沒想便朗聲喊話過去:“呵呵——當世人屠武安君,真是聞名不如見面哉趙括亦幸得一會,幸會,幸會——”

此時的趙括,唇邊攏了一個鐵皮做的圓筒,權當做擴音器。這聲喊話趙括本就運足了丹田之氣,加上這簡易擴音之放大效果,聽來是中氣十足、甚為嘹亮。

趙括這話,回的是不卑不亢,卻又是綿里藏針。方才武安君白起一聲大吼,趙括便明白了這是他在開戰前想要滅滅自己的威風。既然白起稱呼自己為馬服子,那么趙括也就毫不客氣地回了一個“人屠”之稱號,短短一言之交鋒,兩人竟是打了個平手,不過趙括后發制人、略占上風而已。

聽到“人屠”這頗為形象之稱謂,那武安君白起卻是冷冷一笑,并不以為忤。蓋因殺降屠城,在白起看來乃尋常之事。自其成名以來,每每掛帥領軍出征,戰則必勝,戰則斬首數萬。白起可謂是雙手早已沾滿了鮮血,并且那血腥已經浸透到了骨子里,著實當得人屠之名。

只見那武安君白起竟是大嘴一張,“哈哈哈——”一連串地大笑,待收住笑聲,便沙啞著嗓音,高聲喊道:“以本君料來,馬服子乃識時務之輩,當知我大秦一統天下,乃是天命所歸。若是如此,馬服子何必興此無名之師,豈不是悖逆天意乎?”

哼這武安君白起平日里惜言若金,今日里竟來此高論,看來是真的想殺殺我趙括之氣勢,好你個白起老匹夫,今日就讓你見識一下本將之辯才

念及此處,上將軍趙括便朗聲回道:“趙括奉王命,率軍助盟邦守土衛國,以維系天下大義,何謂無名?方今之時,周天子尚在其位,暴秦大興不義之兵、殘虐攻伐諸侯,視周天子如無物,此舉,有違天道乎?”

那白起聞言,登時老臉一沉。心道:人言這馬服子能言善辯,果然厲害但白起平日里這秦昭王嬴稷、應侯范雎多有商討大謀,自以為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又豈甘心被趙括如此詰問。

只見那白起緩緩地捋著胸前那隨風飄揚之長須,理順思緒后,大嘴一張便放聲言道:“好個伶牙俐齒而又不識時務之小兒。豈不聞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將歸于有德之人乎?”

“自韓、趙、魏三家分晉以來,天下爭橫,攻伐不斷,而周天子坐視不問,如此天子,名存實亡乎?”

“方今天下,秦、楚、齊、魏、韓、趙,七雄并立,烽煙四起、血流漂櫓,天下有傾覆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而我大秦掃清、席卷八荒,興兵以匡扶天下之大義。方今秦王,更是雄才大略、天下歸心。此乃天命所歸乎?”

“夫觀我大秦,耕戰者,不論國人、野人,積功皆可得爵位;關中、巴蜀土地肥沃,人皆豐衣足食。反觀爾等山東六國,老貴族庸庸碌碌卻坐享高爵;耕戰者勞苦拼命,卻兩手空空,觀此,可見人心向背乎?”

“馬服子徒具才名,卻看不清這天下大勢、人心向背,何乃強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順天者昌,順人心者昌,逆天者亡,逆人心者亡。”

“今我大秦雄兵百萬、猛將如云,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馬服子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我王心胸闊達、廣納賢才,馬服子來日亦不失高爵之封。如斯,則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武安君白起大嘴一張便滔滔不絕。今日得白起端的是超常發揮,煌煌大言聽來是有理有據,直將這許多年來心頭所想,堂而皇之地道了出來,以天命、人心之論,竟將侵略韓國上黨之戰,說成了順應天命人心大義之舉。

數言既出,武安君白起頓覺心懷大暢,那處處被動、憋了數日之悶氣竟是一掃而空。更有妙處,白起之言聲震四野,可謂是大漲了秦國之威風,大漲了秦軍之士氣。

白起話音剛落,只見秦軍士卒紛紛舉起手中之長戈、長劍,只見四野里寒光閃閃、銳器如林。頃刻間,秦軍士卒們竟是齊聲高呼:“武安君大才——秦軍威武——大秦無敵——”

(誠摯感謝訂閱正版的書友們寫本書不容易,訂閱很慘淡,有條件的書友們還是訂閱正版,給小生些動力吧那些無恥的盜版者,速速滾蛋滾蛋滾蛋)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