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張遼新傳小說>張遼新傳最新章節列表 >張遼新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張遼新傳-第117章 (上)
更新時間:2010-08-24  作者: 楊家大郎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家大郎 | 張遼新傳 
正文如下:
當曹操走出心理誤區后,他立時變成了原來的那個精明強干、英明神武的曹孟德。他首先給楊彪寫了回信,心中的內容無非是能得朝廷和太尉賞識,非常榮幸,若朝廷有事相召,必會盡力而為云云。總之通篇都是廢話,卻又讓人找不出把柄。

接著曹操就在第二天召集部下會議,當著荀彧的面讓郭嘉手下的情報人員加強對司隸、雍州的情報工作,表面上是為了及時掌握長安的情況,好為朝廷效力。實際上這些情報完全能讓曹軍掌握司隸一帶的西涼軍的虛實,將來西進時也可以對癥下藥。

最后曹操就開始大嘆世事的艱難,如今軍糧不濟,各軍當約束士兵,不得和周邊勢力發生戰斗。而其余眾人,亦當努力。總是是說的天花亂墜,要大家為了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而奮發。

武將們自然沒得話說,只要不出兵西進,迎接別人來摘果子,他們就沒什么意見。何況昨天曹洪也悄悄拜訪的張遼,今天會議前又和其余的武將們一通嘀咕,他們這里當然順利。

荀彧和郭嘉也可以肯定張遼在其中起了作用,但兩人的想法又有所不同。

荀彧認為張遼也和他一樣,是忠于漢室的將軍。誰讓張遼整天的將陳湯將軍的名言掛在嘴邊,雖然有對當今皇帝不敬的言語,但荀彧還是認為這不過是張遼對皇帝怒其不爭而發的怨言。

郭嘉則比荀彧他們更加了解張遼,他知道張遼骨子里根本就是一個無視權威的人,因為張遼始終在宣揚“利益論”和“叢林法則”,一個終日信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人是不可能去為現在的皇帝效忠的。現在曹操的行為不過是正視現實,在等待機會罷了。但這后面,一定有張遼的影子,誰讓昨天曹操去了張遼家呢。

如此一來,曹操的麾下皆大歡喜,個人都覺得達到了目的。也只有冷眼旁觀的程昱、郭嘉二人才知道,真正的贏家是曹操本人。

就這樣,曹操暫時避過了以此有可能曹成曹營內部分裂的事件,同時也讓他看到了自己內部對世家文人的依賴,于是,曹操更加渴望著兗州的公學能盡快的為他培養出大量的后輩官員了。與此同時,曹操也再度重申了他的“招賢令”,吸引天下欲施展才華的人前來兗州。

但是曹軍如今的糧草儲備確實已經達到了警戒線,根本就無力進行大得戰斗,甚至是長距離的行軍也受到了影響。這是因為曹軍接連吞并徐州和青州,光是兩州的士兵整編和遣散就消耗了曹軍在兗州積蓄的大批糧草,而青州投降黃巾的安置,也讓曹軍消耗了自己的糧草儲備,而且曹操為了增加治下的人口數量,還下令讓手下四處招攬流民。也虧得曹操在進入郯城后就任命了糜竺為從事,專門負責曹軍的糧草和商務,在糜竺的四處調配下,曹軍才沒有發生糧草危機。糜竺也憑借此事,成為曹操心中的能臣干吏。

此時的曹軍雖然糧草有了保證,但肉食卻不再像原來那樣充分供應,畢竟多了兩州的地盤,卻沒有讓這兩州的百姓都完全的過上兗州百姓那樣生活,自然肉食就減少了。而曹軍中唯一不缺少肉食的軍隊現在就是正在膠州灣組建之中的曹營水軍。他們靠海吃海,海中的魚蝦海鮮,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事物。

“文則兄,老甘我原來可從來沒吃過這海里的東西。這些日子可算是讓我吃了個夠。”在膠州灣的曹軍水師大營中,甘寧對于禁說到,

這時已是晚上,士兵們結束了一天的訓練,而他們這些軍官則在大營中吃著新鮮的海味,喝著附近鄉民自釀的水酒,交流著各自的情況。

“這也多虧了文遠將軍。若非文遠將軍琢磨出這些海味的烹飪方法,誰又會知道這些海里的東西在去掉腥味后會如此好吃。”于禁對張遼這個比自己年輕的將軍卻很是敬佩,就連平時的稱呼都很尊敬的用張遼的表字。

“也對。文遠老弟也是個讀過書的人,這讀書人的腦子就是會琢磨。還說什么吃、了海里的東西可以補……點……也不知道是個什么東西。”甘寧端著就被搖晃著腦袋說。

“是補碘。說是可以預防大脖子病的。”甘寧身邊一個十余歲的什長接口說道。

“去,丁奉,就你小子懂。”甘寧把眼一瞪,對著丁奉說。

丁奉倒也不害怕,他笑嘻嘻的說道:“我這可是給張將軍府上送海味兒的時候,張將軍親口對我說的。張將軍他對這船上的東西還是很懂行的,他還知道古時候泰西之地的人如何在大海上作戰的呢。什么時候我們能真正到海上作戰,那該有多好!”

“去去去!你個小鬼懂什么。大海上有那么容易作戰的嘛?先不說別的,單說風浪就是大江上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光為了讓士兵們熟悉海上的生活我們就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若真要讓水師成軍,天知道還要多少時日!”甘寧對丁奉的的不知輕重頗為生氣。

“呵呵,文遠將軍博覽群書,又在北方接觸過泰西的商人,自然對這些知之甚多。這在我軍之中早已不是秘密,我也曾聽他說過泰西之地的一些故事,很有些意思。”于禁笑著拉住了想對丁奉發火的甘寧。

于禁算是跟過張遼一段時間,在進言讓曹操組建水軍的意見被曹操采納后,張遼也和于禁交流過水軍的一些注意事項。煩著呢個張遼從后世獲得的很多資料都是公開的,尤其是冷兵器時代在地中海的上千年的海戰。雖然張遼無法復制出最先進的戰船,但無論是攻擊方式還是注意事項,張遼都能讓于禁提前做好準備。雖然這會讓人有一種生而知之的天才的怪異感覺,但為了曹軍數十萬將士不至于再重蹈歷史上赤壁的覆轍,張遼還是不再顧忌了,大不了到時候將這些東西一股腦推個那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西秦(羅馬)商人就是了。

于禁對甘寧說:“文遠將軍曾對我說過,泰西之地……”

于禁將張遼曾對他描述過的地中海的情況想甘寧做了說明,最后于禁還說:“據文遠將軍說,這地中海雖然連結大洋,但其風浪依然無法于真正的海洋中的風浪相比,而咱們這可是在真正的大海上訓練,只要能練出強兵,將來進入大江中作戰,那不過是小菜一碟。”

甘寧本身就是縱橫大江的水賊,自然知道于禁所言不假,可他愿意進入水軍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張遼告訴他的秦始皇當年曾在牟平縣以東的芝罘島射中過的大魚。

“呵呵。老甘可聽文遠說過海里有大魚,當年始皇帝就射中過的。文遠說那種魚其實叫鯨,是海里最大的魚,但是在近海難得一見,倒是深海中極多,而且還是一群群的。文遠還說,那鯨的肉能吃,鯨油能制蠟,鯨皮做的水靠保暖性極好。最重要的是那鯨的體內有種東西,就是傳說中的龍涎香,那玩意可是值老錢了。(這里是上料記錯了,龍涎香是抹香鯨體內的分泌物,并不是所有的鯨類都有的。)”甘寧興奮的說著,絲毫也沒有注意到于禁的臉色有點變。

其實不奇怪,于禁作為一個世家子弟,自然知道和始皇帝相提并論的危險,也知道士人對海大魚的重視,那可是達到了“一魚死代表一王死”的地步。這也怪張遼沒有提前和于禁說清楚海中的鯨魚數量其實比大漢朝所有的皇帝數量還多的事實,但就算說了,于禁也未必會相信張遼的話。

“興霸兄,此言以后休要再提!”于禁急急的阻止甘寧繼續說下去。

“嗯?”甘寧睜著有些朦朧的雙眼看著于禁,但轉念之間,甘寧就明白了于禁的意思,畢竟他甘寧也不是沒讀過書的莽夫。

“哈哈哈!”甘寧想明白了于禁的用意后放聲大笑,雖然在江湖中歷經風雨的甘寧并不欣賞于禁的謹慎小心,但于禁對他的關心甘寧還是很感動的,畢竟兩人相識還不到半年。

“文則兄,你的意思我老甘全明白。放心吧,今后老甘嘴上會有把門的。”

“興霸兄明白就好。有些話不能亂說,否則不但自己會出事,就連文遠將軍也會受到牽連的。”于禁悄悄的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

但是于禁不知道的是,張遼本人就經常性的口出狂言,之前就有稱呼當今皇帝為“忍者神龜”的先例,如今更是在自家的酒席上大談海鮮的美味,其中自然也說到了關于鯨魚的話題。

如此一來,讓他的新老師鄭玄不高興了,就和張遼辯論起來。要說鄭玄也是年紀大了,整個一個老小孩的脾氣,非說海中的大魚代表王者。而張遼則說這種魚在海中生物的比例雖然不大,但數量并不少。倒是后讓水軍多捕幾條送來就是。鄭玄卻說魚死則王者殤。張遼也是卯上了,說到時候讓于禁、甘寧多捕個數十條大魚,看看大漢是不是有這么多王爺能死了。

這一番話又讓在座的一陣心驚肉跳。但是卻讓鄭玄開始正視張遼的問題,對海中的這種被張遼稱作鯨的大魚產生了興趣。當即就要叫人送他到青州去,去看著水軍捕撈大魚。

這下可是把張遼、曹操等人急壞了,老人家幾十歲的人了,那里還經得起顛簸。曹操和荀彧等一個勁的埋怨張遼,張遼也不住的想老師賠罪。最后,曹操說等甘寧他們捕到大魚后親自將其送到兗州讓老人家研究,這事才算完。

不過,事后張遼被曹操、曹嵩和張母一通埋怨是少不了的。至此,他也不敢再在鄭玄面前發表什么驚世駭俗的言論了,免得再生事端。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