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興家小說>興家最新章節列表 >興家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興家-第十三章 偶遇
更新時間:2011-03-19  作者: 萬鐘一心   本書關鍵詞: 歷史時空 | 萬鐘一心 | 興家 
正文如下:
接下來的兩三天,蕭大成便在莊子上四處奔走,讓莊子上的其他人盡快將田地里的莊稼收上來。可是包括蕭氏一族的族長在內,幾乎沒有人相信他的言語,甚至有很多人當他是失心瘋。無論蕭大成如何解釋,如何哀求,甚至是威脅恐嚇,大多數人還是無動于衷。

讓蕭惠歡感到欣慰的是,父親不僅通知了南邊的蕭氏本莊,同時也通知了北邊的莊子。北莊的那位張鵬,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竟然相信了父親的話,帶著北莊的人開始搶收高粱。這下子南莊的人坐不住了,若只是蕭大成一個人這樣,那或許是因為他得了失心瘋。可若是北邊莊子的人都跟著這樣做,那就有問題了,總不可能北莊的人也集體得了失心瘋吧?

見到這樣的形勢,蕭惠歡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腦門:我怎么這么傻呀?流言可用啊……

很快,南莊這邊開始流傳起一個消息,說是八月二十,小清河上游的天會塌下來,馬上要鬧大澇。南莊的蕭家族人們一下子開始似信非信,再結合北莊那邊的動靜一看。頓時覺得不能再干等下去,雖說水稻還在凝漿,可高粱已經可以收割了。少一成的收成便少一成吧,好過一成都沒有……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蕭惠歡被忙得夠嗆。蕭家全體出動,連七八歲的蕭惠濤也被母親強行拉到地里幫忙。三十多畝地里的高粱,割下穗子,收回院子里脫粒,然后晾曬。這些活計做完了,日子便已經到了八月十二。這之后,蕭母又帶著蕭惠生和蕭惠歡兄妹,幫著蕭大成一起,收割水田里的水稻。五畝水田,硬是在中秋節這天收割完畢。之后又忙著晾曬,裝袋,進倉,連中秋節都只是囫圇著過的……

過完中秋節,蕭大成決定趁著現在天旱路好走,將收上來的高粱運進縣城里賣了,換成銀子踏踏實實的揣在兜里。蕭惠歡想著過一段時間便要入族學,得去買些筆墨之類的東西,正好趁此機會,見識一下這個時候的縣城是何等模樣,于是便提出想和父親一起進城的想法。

蕭大成自然是滿口答應,于是,八月十八這天一大早。蕭大成借了族里的兩輛牛車,帶著蕭惠生和蕭惠歡,將今年地里收上來的六十多石高粱籽裝上車,又裝了兩石稻子,一起運進縣城準備賣掉。那兩石稻子不是賣的,而是作為公糧上繳給縣府……

蕭家莊地處洪澤縣的南邊,離洪澤縣城約莫五十多里。從蕭家莊的莊子門口出去再走個二三里地,便是從洪澤縣城通往其他州府的管道。牛車上了官道之后便好走了很多,蕭惠歡不用趕車,便俏生生的坐在裝高粱的麻袋上,和大哥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不時的問這問那。雖然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一兩年了,可她還是頭一次進縣城呢,當然要了解一下……

好在她這副本尊以前也沒進過縣城,倒是絲毫不擔心露陷,于是開始慢慢的打聽消息:

“大哥,咱們這些高粱,運進城里賣給誰呢?這高粱又不好吃……”蕭惠歡的靈魂剛占據這副身體的時候,曾經吃過兩次高粱面,味道實在是不怎么樣,粗糙不說,還帶著一股子重重的堿味,所以她有此一問。

蕭惠生雖然年紀也不大,可他已經跟著父親來了好多次縣城,聽見妹妹這樣問,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妹子你沒進過縣城,也難怪你不知道,那大哥就跟你說說。咱們洪澤縣的所有高粱,都是賣給沈家的。不過沈家買這個高粱,可不是拿來吃的,而是用來釀酒。沈家的高粱酒,不但在咱們洪澤縣,便是在整個清明王朝,也是鼎鼎有名的……”

蕭惠歡注意到,自己這位大哥在說這些話的時候,臉上竟然有一股子自豪的意味,這讓蕭惠歡直犯迷糊:沈家的高粱酒有名,跟蕭家莊的蕭惠生有半毛錢的關系?

這樣想著,蕭惠歡便問道:“大哥,這沈家的高粱酒舉國聞名,你為何如此開心的模樣?”

蕭惠生正待回答,在前面趕著另一輛牛車的蕭大成卻笑呵呵的轉過頭來說道:

“歡兒,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就因為沈家的高粱酒舉國聞名,甚至討得了皇室中人的喜歡,所以咱們洪澤縣才可以種高粱。其他的縣府,旱地里都很少有人種高粱的,大多數都是種小麥,玉米之類的。這些東西的產量不高不說,也賣不到高粱這樣的好價錢。所以呀,咱們洪澤縣的父老們,都是托了沈家的福。正因為沈家的高粱酒有名,所以咱們才能一直種高粱,賣高粱,每年才能比其他縣府的莊戶人家,多賺那幾兩銀子呢……”

蕭惠歡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無非就是一個釀酒的產業鏈,沈家的高粱酒打出了名氣,連帶著便讓整個洪澤縣的農民跟著賺了銀子:

“這么說來,這個沈家倒是我們洪澤縣的恩人了,對吧爹?”

蕭大成呵呵笑著連連點頭:“可以這么說,你可不知道,連縣太爺見到沈家的家主大人,都是客客氣氣的呢……”

那是當然,這個沈家能為洪澤縣帶來豐厚的錢財,當官兒的自然要客客氣氣的,財神爺嘛……蕭惠歡心中如此想著。

五十多里路,牛車走了大概四個小時。臨近中午的時候,蕭惠歡父女三人,終于駕著牛車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沈府!

從一進入縣城大門的時候起,蕭惠歡便在仔細的打量著這個時空的縣城。和以前自己在電視上看到的沒什么區別:青磚鑄就的城墻,城樓上有持刀拿槍的兵丁警戒;進入城門之后,便是一條筆直的青石大街,街道寬約五丈,也就是十五六米的樣子。街道的兩旁是鱗次櫛比的樓面,高的五六層,低的兩三層。臨街的門面上面,都掛著各種各樣的牌子或是幡布,那是各個商家招徠顧客的招牌。不過和電視上稍稍有點不同的是,街道上的人流稀稀拉拉,并沒有那種人流如織,揮袖如云,灑汗成雨的壯觀場面。后來一問才知道:今日不逢集……

馬車在沈府門口停下來,父親和大哥到門房去做登記。留下蕭惠歡在門口看著牛車,趁此機會,蕭惠歡細細的打量起這棟豪華的宅子來。

大宅門原來就是這副景致啊!這是蕭惠歡的第一個感嘆,高達一丈有余的青磚圍墻,向兩邊延伸出去至少一里地。大門口擺放著一對白色石獅,兩尊石獅的中間,夾著一條七階的階梯。從階梯上去,便是沈府的大門。

這已經不能稱之為大門了,簡直應該叫做……牌坊,對,就是牌坊。兩根長寬起碼兩米的大理石柱子筆直向上,托起一個小小的閣樓。在閣樓的正中間,“沈府”兩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一看就是出自名家手筆。兩根大理石柱子上面,用同樣的筆跡,雕刻著一副對聯,蕭惠歡輕輕的將其讀了出來:

“惠通鄰里,門迎春夏秋冬福;誠待世賢,戶納東南西北財……”

“咦?沒想到莊戶人家的女子,竟然也識字?”蕭惠歡的話音剛落,便聽見身后傳來一聲略帶著驚訝的聲音。心中暗叫一聲糟糕,連忙轉過身來一看:

只見一個年約十四五歲的半大男子,身上穿著一身略顯老舊的綢衫,手上拿著一把描金折扇,正不斷的搖搖晃晃。這男子的臉上還帶著方才的那種驚訝,漆黑發亮的雙眸當中更多的卻是探究,還有那么一絲絲耐人尋味的好奇……

(號外號外,男主出場了,,求長評,求收藏,不然就把男主寫成一個丑八怪,哇咔咔……)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