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宋閥小說>宋閥最新章節列表 >宋閥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宋閥-第八百五十六章
更新時間:2012-09-18  作者: 宋默然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宋默然 | 宋閥 
正文如下:

對于遼軍突襲金肅的挑釁舉動,大宋朝廷決定淡化處理。

/授意主政川陜的宣撫判官劉光世與契丹人交涉,敦促其撤出駐軍交還城池。因西軍多年以來由徐衛統率,有“便宜行事”大權在握的前提下,西軍時常主動出擊,而朝廷都是事后知情。秦檜為免西軍有過激行動,嚴令劉光世約束諸路大帥,但有過激行為者,軍法從事,嚴懲不怠!

命令一傳到陜西,諸路嘩然!西軍這些年來征戰四方,無堅不摧,無固不破,只占便宜不吃虧。這回遼軍打上門來,還將部隊繳械放還,此種行動早已激起了西軍的憤慨。現在朝廷居然命令西軍不得有過激行動,只是讓宣撫司與遼人交涉!這是什么道理?

鄜延帥徐洪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向劉光世抗爭,指出遼人的舉動形同宣戰。今若不還以顏色,則外夷非但輕視西軍,更會蔑視朝廷。這回一姑息,將來后患無窮!至少應當命鄜延軍進攻金肅,奪回城池,報這一箭之仇,好叫契丹人曉得,大宋眼睛里不揉沙,睚眥必報!

劉光世身負朝廷嚴令,哪敢同意?他同時也知道,徐洪是徐衛的堂兄,軍中綽號“赤髯虎”,資歷老、戰功大、地位高。所以也不敢太托大,再三向鄜延帥司解釋這是朝廷的良苦用心,為了避免干戈,不使事態惡化,所以要交涉。

徐洪哪里肯聽?反復請戰!劉光世見狀,也有些火光。如今我是川陜長官西軍統帥,你就算是徐衛的堂兄,怎么著也得給我幾分面吧?軍令怎么著也還是要聽吧?你這再三頂撞,不是讓我下不來臺么?一怒之下,下嚴令給鄜延經略安撫司,有敢再言請戰,擅自行動者,以違背節制論處!

命令到了延安,鄜延將士群情激憤。但你憤歸憤,劉太尉眼下是西軍最高長官,倘若動起真格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徐洪無奈之下,不再進言。但仍令鄜延軍提高警惕,密切關注遼軍動向。

為了盡快平息事態,將這件麻煩了結了。劉光世委托宣撫司參謀軍事馬擴“重操舊業”,再次作為川陜方面的使者前往興慶府面見蕭朵魯不,就遼軍進攻金肅一事交涉,要求蕭朵魯不交還土地城池,以及所繳武器裝備。

馬擴雖然是專業搞“外交”的,但是朝廷的行為已經這件事情定下了調。沒有武力威脅在后頭,怎么搞外交?我就算去了興慶府,蕭朵魯不也不會把我當瓣蒜!于是,以身體原因為借口,婉拒差遣。

劉光世一見,也不敢用強。馬擴是徐衛的舊班底,無論在軍中還是在宣撫司都有相當聲望。他既不去,那就罷了,劉羽去總行吧?哪知,劉彥修同樣一堆借口,也拒絕出使興慶。這兩個不去,那張慶和吳拱就更消說了。

劉光世此時才發現,宣撫司一攤人,他根本指揮不動!平日里無事時倒是一團和氣,真事到臨頭了,誰也不買他的賬!但朝廷派下來的任務,不完成不行,拖延不辦也不行。實在沒辦法,他只能找不屬于徐衛系統的官員。

找來找去,還真沒有!宣撫司上上下下,哪個不是徐衛栽培提拔起來的?徐衛不在,這些人都唯張、馬、劉、吳馬首是瞻,你叫誰都不好使。無奈,劉光世盯止了興元知府。這興元知府,原來是成都知府,因他在成都時常與徐衛唱反調,紫金虎一怒之下,將興元知府與成都知府對調,將他弄到自己身邊來,我叫你不老實!

此人不屬于徐衛一黨,劉光世跟他一接洽,他立馬同意。交待了一下知府衙門的公務,立即就北上夏境,前去與蕭朵魯不交涉。你道這興元知府為什么如此積極?首先,就如前面所說,他不是徐衛系統的人,本身就對徐衛不滿,現在劉光世來了,他自然是持支持態度的;其次,他任興元知府,與徐衛在一城設衙理事。時常看到遼人的使者到興元府來,對川陜方面是十分客氣的。便以為自己去,遼人也會以禮相待,不敢造次。

于是出了邊境,向駐扎在邊界上的遼軍通報了相關情況,一路向興慶府行進。路上,只見夏境之民,不論種族,到處都在開荒生產。他也不以為意,真想著使命。到了興慶府,昔日夏國的都城,便越發有輕慢之意。為何?他原在成都任職,天府之國的繁榮富庶提高了他的眼界,哪怕后來到了興元,那也是大城市。現在一看興慶府,還是原來夏國的都城,居然就這副模樣?城不大,房不高,街市又窄又臟又亂,百姓個個蓬頭垢面,人不人,鬼不鬼,實在不堪。

蕭朵魯不聞聽有川陜使者來到,也不敢大意,畢竟徐衛雖然去職了,但他的余威仍在。遂下令以禮相待,請進館驛先住下,言明次日就相見。

第二天,雙方在蕭朵魯不的總管司衙門見了面。蕭總管到過興元幾次,對徐衛那套宣持司的人馬非常熟悉。不管是張浚、馬擴、張慶,早已認得熟了。現在看到這位官員卻眼生,請教之下,原來是興元知府。

得知身份之后,蕭總管以為,既是興元知府,那肯定是徐衛的心腹。不然,何以留在身邊任職?于是便禮敬于他。

那興元知府見狀,便抖出威風來。先是嚴厲指責遼軍進攻金肅的無禮舉動,聲明現在宋遼雖然不是同盟關系,但雙方井水不犯河水,一直相安無事,何故挑起事端?后來,便提出大宋朝廷的要求,敦促契丹人交還土城城池和武器裝備。

蕭朵魯不因敬他,說以話說得比較軟。指出,宋遼原是兄弟之國,金賊作亂,兩國之間有些齷齪。但是,時過境遷,誰也不想提了。及至后來你們徐宣撫力主倡導,又結成同盟,一致對金。成果也很豐碩,滅亡了黨項,平分其土地。只等著積蓄力量,擊敗女真。哪知此時,你方擅自背棄盟約,與女真人單方面議和。這已是非常無禮的舉動!可你們仍嫌不足,與女真人卿卿我我,明面上,暗地里,都動作不斷。

我要取東勝、河清、金肅等地,你們徐宣撫說要。我敬重他抗金名帥,禮讓三分,便叫你們取去。可你們取來,卻是為了還給女真人,這不是把我們契丹人當猴兒耍么?沒有這么干的!

近來更了不得了!邊境榷場,那是西夏還在時就開放的。我們契丹人入主夏境,一直與川陜保持密切的貿易往來,各取所需,互利互惠。徐宣撫曾經跟我當面說過,哪怕宋遼不再是同盟關系了,大家還是朋友,這買賣歸買賣。

但現在怎么回事?你們一夜之間,關閉所有榷場,禁絕邊境貿易。這是怎么個情況?莫非是真要跟女真人搞在一起,一致來對付我大遼么?

蕭朵魯不一通說辭,興元知府壓根沒聽進去。他原是四川的官員,哪知道這里頭的道道?于是回應蕭總管說,這些舉動,都是朝廷的命令,是大宋的內政,外人不必過問。你說你當初跟徐宣撫有約,那對不住,現在他已經不是宣撫使了。如今主政川陜的是劉宣判,徐昂原來那些,都作不得數。還是不把把話題扯遠了,金肅軍,你就說還,還是不還?

一聽這話,蕭總管才知道會錯了意。合著,你不是徐衛的人吶?那我這跟你客氣半天個什么勁?

搞清楚了這一點,蕭朵魯不就沒那么客氣了。問興元知府道,你說現在主政的是什么劉宣判對吧?就是原來那環慶經略安撫使么?興元知府說是。

蕭朵魯不又問,就是當日將我使者亂棒打出衙門,驅逐出境那位么?興元知府也知道這事,當下并不回應,只說那使出言無狀,有辱大宋天和朝廷,因此怎樣。

朵魯不大怒!拍案怒斥道,宋遼本為兄弟,我家賊作亂,你們不幫忙就罷了,還趁火打劫!跟女真人結盟!發十萬大軍來攻我燕云!被我德宗皇帝一陣戰敗,攆到雄州乃止!這種背信棄義的小人行動,實為君所不齒!

女真人占了遼境之后,如約跟你分燕云了么?沒有吧?人家轉眼就變臉,大軍南下,踏得你南朝山河,支離破碎!這叫什么知道嗎?這便叫自作自受!后頭你們撐不住了,又來求我們要結盟。我契丹人顧全大局,再度和你們聯手,哪知,小人就是小人,你們又一次背盟!生出孔孟這等圣賢的國度,竟然如此下作!你們還配稱什么禮儀仁義之邦?

如今,你居然還有臉來問我討要金肅!告訴你!我奪了金肅還是輕的!回去告訴劉光世,如果再有任何挑釁和敵意的舉動,我決不善罷甘休!

當日,你們亂棒打出我的使者,無禮至極!但我們大遼,是尊崇孔孟,最講仁義禮儀的,我今天不為難你,你走吧!

那興元知府,興沖沖而來,滿以為自己占領著道德至高點,定要說得契丹人臉紅心慚,還回金肅。哪知,讓蕭朵魯不一頓話,訓得無地自容,啞口無言。慌亂之下,以袖遮面,狼狽而出。

一路緊趕慢趕,跑回陜西,見了劉光世,只說遼人甚是無禮,拒絕歸還,并且還語出威脅,十分可惡!劉光世雖然震怒,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如實向朝廷上報。契丹人的態度如此強硬,我方必須得小心防備。有鑒于此,他下令鄜延、涇原、熙河三路帥司嚴加戒備,同時,封閉邊境,禁絕往來!

在這種當口,劉光世都還沒有忘記他的嫡系部隊。事態稍一緩和,他就將裁撤環慶經略安撫提上議事日程,八月,他正式下令,撤銷環慶經略安撫司建制。其舊有防區,保安軍和慶陽府,歸劃鄜延經略安撫司負責,定邊軍和環慶,劃歸涇原經略安撫司負責。其原有駐軍,并不打散,整軍并入由宣持司直轄的兩興安撫司。

王彥統率的兩興安撫司原有多少人馬?三萬人。環慶軍有多少兵力?將近四萬。如今一合并,七萬人馬全部歸宣撫司直接節制,也就是說,歸劉光世親自統率,占西軍總兵力的四分之一。要知道,西軍正規軍,也不過就二十七萬步騎。

而且,兩興安撫司,就設在興元府,歸宣撫司直接管轄。王彥,又是徐衛的老部下,所以他的部隊不管兵員素質還是武器裝備上來講,都跟其他經略安撫司的精銳部隊一般無二,比環慶軍只好不差。

劉光世這一手,就想掌控七萬精兵,徐衛的算盤都不一定打得有這么精。

此事一出,又惹惱了鄜延和涇原兩位大帥。鄜延經略安撫司和涇原經略安撫司,在宋代陜西歷史上來說,一直都是較大的兩個帥司。其防區面積和防守范圍本來就寬,你現在把環慶軍抽走,把防區劃給他們,而他們的兵力并沒有增長,所以就必然增加鄜延和涇原兩司的壓力,必然就要迫使他們分散兵力,承擔更大的責任。

鄜延帥徐洪,此前已經因為對遼戰和的問題跟劉光世鬧得不愉快,這回只憋著氣,一聲不言語。涇原帥徐成,按說是個小字輩的,可徐家大房在涇原已經三代人了,說句不好聽的,就跟土皇帝一般。徐衛在,徐成這個作侄兒沒話說,讓干啥就干啥。現在徐衛去職,在徐成眼里,你劉光世是算哪根毛?你把防區往我一扔,讓我派兵駐守?對不住,我沒那么兵!你說我涇原路在陜西諸路中兵力最強?還有統計?那你怎么不說我還正面對著遼軍呢?

劉光世可不管你兩位徐家大帥有怨言,他只管抽走了部隊,扔下空空的環慶路。反正防區空著,我命令也下了,不信你們敢不管。

結果,被他算中了。不管是鄜延徐洪,還是涇原徐成,都不敢讓環慶空著。防務問題沒有小事,情緒歸情緒,萬一敵人來個趁虛而入,到時候哭都來不及。于是,徐洪派部將領軍進駐保安軍,徐成見五叔動了,隨后也派軍進駐環州和定邊軍。叔侄兩個雖然迫于無奈,只能如此,但心里,早把劉光世祖宗八輩都掏出來罵了個干凈。

劉光世聞訊后頗為得意,你兩個不是徐衛一家人么?如今我作主,我叫你牛!

環慶軍南下以后,一部扎在興元府北面的鳳州,一部扎在興元府西面的興州。這兩個地方,本來都已經駐扎著王彥兩興安撫司的部隊。劉光世讓王彥的部隊干什么?修營房,建軍寨,給新來的部隊搭窩。

王彥是個爆脾氣,一聽這命令就罵娘!就要沖到宣撫司去跟劉光世理論!去你媽地!我原是徐宣撫親掌的部隊,打仗都極少動用,你讓我去給你蓋房?搞工程?你他娘的怎么不讓環慶軍自己干?怎么著?杮撿軟的捏?陜西諸路其他大帥你不敢惹,你專來欺負我是吧?直娘賊!我跟你沒完!

可好歹想著徐衛臨去時對他囑咐,說再難,你都要把部隊盯住,不要出差。()于是乎,王彥忍住這口鳥氣,執行命令。

部隊安頓下來,緊接著就是改組兩興安撫司。兩興安撫司的全稱是“興(元府)、興(州)、鳳(州)、洋(州)安撫司”,是當年出于戰爭需要,設立在“蜀口”的“預備役”部隊。為的是防止戰局崩壞,金軍沿嘉陵江進入四川。是當年西軍的最后一道防線。

后來,戰局逆轉,徐衛率領西軍趕走了女真人。王彥的部隊也沒地方可去,其他地盤兄弟部隊都占滿了。于是徐衛將其改組為現狀,定為宣撫司直屬部隊。聽著,好像是徐衛的嫡系親軍,其實西軍都知道,紫金虎的親軍,是張憲節制的秦鳳軍和楊彥節制的永興軍。前者,是徐衛一手創建,根就是當年大名府帶出來的鄉勇營。后者,完全是從虎兒軍分出來的,其實是一脈。

劉光世想改組有兩興安撫司,就必然要涉及到利益的沖突和考量。部隊的最高長官是他,這不用說。但他畢竟是川陜長官,不可能天天跟軍營里打轉。得要有一個人,一個信得過的人,代替他掌握這七萬部隊。

可環顧左右,竟找不出這樣的人來。環慶軍,最開始的大帥是王似,后來王似給革了職,改成了曲端。后來曲端又被端,才換成了劉光世。所以,環慶軍的成分非常復雜,有王似的老底班,有曲端一造的舊部,劉光世這么些年在環慶,就愣沒弄出自己的人馬來。起先,為了對抗曲端舊部,他不得不借重徐衛安排到環慶來的劉锜李彥仙等人。

可現在,這兩人是不敢用了。其他敢用的,又難以擔當此大任。思前想后,他又向朝廷提出了一個建議。

這一日,宣撫司諸官到達衙門時,劉光世早早打了招呼,上午大家聚一聚,議一件要緊的事情。具體是什么事,他沒有說。但張慶等人猜測,可能與兩興安撫司有關。等到王彥出現在宣撫司時,他們知道猜中了。

為彰顯正式,劉宣判特意選在宣撫司正堂上會聚諸官。自他宣判以下,參謀、參議、總領、主管機宜,乃至干辦公事、準備差使、準備差遣,齊聚一堂。自然,還有兩興安撫使王彥王才。

因川陜宣撫司主官同時也是本地的最高軍事長官,因此這升堂很有架勢。文武兩班分列進入,牙兵們全副武裝侍立在側。劉光世紫袍金帶,大馬金刀坐于帥案之后,諸官向他行禮之后,方才落座。

這場面其實很尷尬,因為除劉光世一人外,其他人跟他都不是一路。下面的人都等著看,看他有什么把戲要耍。近來,因為涉遼事件,他與宣撫司諸幕僚表面上的那一團和氣,也受到了影響。大家漸漸開始手底下見真招了。

劉光世明白這一點,所以也不會曲意奉承,坐定之后,以他幾十年軍旅生涯鍛煉了同來的洪亮聲音道:“今日召集你等赴節堂,是有一件緊要的事相商。值事官,唱名!”

下面諸官面面相覷,唱名?如此這般鄭重其事,是作給誰看呢?值事的干辦公事拿了名冊一一唱過,所有宣撫司幕僚都在,獨缺一位干辦公事。便是那從徐家莊開始,便追隨徐衛的曹干事。

“曹干事何在?”劉光世在堂上冷聲問道。

下面一片安靜,沒誰搭理他。劉光世見狀,也不惱,自顧言道:“本司點卯,無故遲到缺席者,按軍法從事。”

下面仍沒有任何反應,因為沒有誰把他的話當回事。按軍法,主帥點卯,無故遲至缺席者,杖二十。曹干事雖然官職卑微,可他是徐宣撫當年從大名府帶出來的舊人。論資歷,本司里也不見得有幾個比他高的,你倒是打給我們看看?

劉光世說完話后,干咳兩聲,道出了正題:“裁撤環慶經略安撫司,是經過朝廷批復,圣上御準的。今諸事已畢,環慶帥司所轄部隊也到達鳳州和興州駐扎。自今往后,便沒有環慶軍之謂,皆屬宣撫司直轄。此前,有兩興安撫司作為宣撫司直屬軍司存在。為避免機構重疊,兩軍當合作一處。”

“但是,兩興安撫司原有步騎三萬人。倘若再加入原環慶軍,將近七萬兵力,已經超過陜西諸路的經略安撫司,與安撫司建制不相稱。我意,撤銷兩興安撫司建制,別置一司以節制統率這七萬軍隊。為此,我已向朝廷提出建議,你等有何看法?”

這話一出來,王彥頓時就一股怒火往腦袋上沖!先前,你讓老的兩興軍去給你環慶部隊修營房,建軍寨,老認了。現在是怎樣?你還想撤銷兩興安撫司建制,另置一司?你是沒把我王某人當回事啊?你是沒把徐宣撫當回事啊?

想到這里,就要起來狂噴,張慶早盯著他。一見他想起身,便拿眼色制止。徐衛的老部隊里,上上下下都知道,張慶就是他的大管家。因此,張三在軍上頗有聲望,便是王彥這種脾氣,也不得不讓他三分。見張慶急使眼色,他壓了滿腔怒火,只把牙關緊咬。

馬充也是個直來直去的人,當即道:“太尉要另置一司,節制這七萬馬步軍。不知,這一司駐防何地?”

劉光世看著他回答道:“自然是駐扎在宣撫司駐地周邊,這又何必問?否則,如何叫宣撫司直轄?”

馬擴又道:“陜西諸路帥司,分駐各地,是為戰事需要,所以如此。其轄下部隊,莫不是駐于道路要沖,山林險要之處。這宣撫司周邊,已是強軍林立,宣判置七萬兵力于此,這是何必?”

劉光世當然不會說,我是想把這七萬精兵控制在自己手里。他冠冕堂皇地回答道:“置司在興元,是將這七萬步騎,作為后備力量。倘若戰事起,哪一路需要,便投往該處,以備不時之需。”

“這又怪了。”馬擴很像一個“打假斗士”,跟劉光世較起真來。“若說后備兵力,關中的永興經略安撫司,隴右的秦鳳經略安撫司,都是作為諸路策應存在的。太尉集七萬兵力于興元周邊,除非是敵人已克關中,直逼四川,否則……”

劉光世面不改色,問道:“否則怎樣?”

“否則,便有多此一舉之嫌。”馬擴并未退讓。

劉光世聽了,并沒有表態,又問其他人:“你們還有何看法?”

張慶一張黑臉上,也看不出來任何表情,問道:“太尉,倘若另置一司,卑職倒很想知道這一司的建制。是增設一個經略安撫司么?”

劉光世不多說,只兩個字:“不是。”

“如果不是增設一個經略安撫司,那恕卑職孤陋寡聞,還有什么機構能夠統轄下七萬精銳步騎?”張慶道。

劉羽此時也道:“如今金人勢力,已經完全撤過黃河。河東亦在我掌控之中。跟我們接壤的,唯契丹而已。若說要防邊,已有沿邊三帥司。置司興元?下官委實不解。”

劉光世看來是被這些人逼得下不來臺,好一陣沒有言語,臉上的神情越發地難看。良久,他悶聲道:“我意,撤銷兩興安撫司建制,所部與原環慶軍并作一處。改編整頓,直隸宣撫司。”

“這么說?不是另置一司?而是直接由宣撫司節制指揮?既如此,那還要鄜延、永興、涇原、秦鳳、熙河諸路作甚?一并撤銷,所部統一歸宣撫司直轄節制,豈不甚便?”馬擴抬起了杠。

劉光世聽出來了,直視著馬充道:“馬參謀不必玩笑,我將這七萬步騎由宣撫司直轄,是作為一種威懾。以求,緊要關頭,宣撫司不受任何力量左右掣肘。”他這話含沙射影,頗有些要挑事的味道在。

昔年,徐衛還沒有統率西軍時,這支大宋最精銳的軍隊在非常之多的陋習。比如徐紹王庶兩位主政陜西時,經常有大帥不遵從節制,讓調兵不調兵,讓出戰不出戰,而宣撫司本身作為一個非常設性機構,又沒有自己直轄的軍隊,只能干瞪眼睛。

后來,徐紹便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從諸司抽兵組成宣撫司直轄部隊。為的,就是要命的時刻,不受諸路大帥的鳥氣。

可那不知是哪一年的黃歷了,劉光世舊話重提,其意,便是影射,陜西諸路是徐衛經營多年的,他不一定指揮得動。手里控制著七萬精兵,緊要關頭,可以不受諸帥掣肘,不讓他們扯后腿。

這里頭的淵源,張慶最是清楚,因此道:“昔年,如曲端等輩,擁兵自重,畏禍避戰,讓宣撫司十分被動。可如今,哪還有這等狗屁的事情?卑職只看到,前線將士紛紛請纓,而本司以顧全大局為由,嚴令按兵不動。也沒見有誰,敢違背劉宣判的鈞旨。”

“今日不會,不代表明日不會。我以帥臣身份,受朝廷任命,主管川陜軍政,以前的同袍們難免有些不服的。倘若宣撫司不直轄相當兵力,萬一事起,有大帥挾私怨而廢公義,如之奈何?”劉光世問道。

下面張慶馬擴等都不言語,王彥聽到這里,實在是按捺不住。抗聲道:“宣判集七萬精兵,超過陜西任何一路!卻置于興元周圍,不戍邊,不作戰,難道只為護著宣判么?”

劉光世臉色一變,眼中一閃,拍案怒道:“王安撫!節堂之上,你要注意言辭!我若不看你是軍中宿將,定當懲辦!”

王彥那股怒火直欲沖破天靈蓋,將牙一咬,撐著椅扶手竄起來,大聲道:“我兩興安撫司鎮守漢中,拱衛宣撫已久,從無差池!宣判將環慶軍撤來,便是多此一舉!你如今主管川陜軍政,西軍盡歸你節制,還怕兵權旁落不成!”

這官場上的人,無論文武,臉皮一定要厚。哪怕昨晚一起嫖宿,今天見了面,仍舊要憂國憂民,互唱高調,斷不能把那層窗戶紙捅破。王彥就犯了這個錯誤,在場的人,哪一個不知道劉光世的心思?人家都不說,你非要來道破,不是自找沒趣么?不是劉光世下不了臺么?

果然!劉太尉惱羞成怒,一張老臉漲得通紅!氣得胡須都顫抖起來,似乎連呼吸也停止了!好大一陣,一口氣嗆出來,厲聲喝道:“王彥!休要倚仗你是徐太尉舊部!便把誰都不放在眼里!如今我權代川陜長官,你便是我部下!膽敢咆哮節堂!左右!”

那堂前牙兵一聽召喚,都往里來,卻不約而同地停在門檻外。

張慶見事情鬧得有些不可收拾,遂道:“才兄,在這節堂重地,長官為尊。你豈可肆意?咱們知道你只是性情暴躁,但長官不知道。還以為你是有意蔑視。快坐下,稍安勿躁。”

王彥恨得牙根直咬得生疼,但聽張慶這么說,硬生生把火壓下去,瞪大著雙眼,一屁股坐到椅上。

張慶又回頭對劉光世笑道:“太尉,就事論事而已,又何必牽扯到徐太尉?如今,他已經辭去一切實職,歸隱山林,又關他什么事?”言之下意,徐衛最冤,躺著也中槍。

劉光世聽了他這話,又見王彥坐回去了,倘若真要較起勁來,局面未免難以收拾,只能不言不語,怒哼一聲。張慶見了,朝外揮揮手,牙兵們自然退去。

經此一鬧,堂上氣氛更加尷尬。許久,眾官都默不作聲。劉光世見再說下去,也說不出什么來。左右,今日商議不過是個幌,只是將事情告知這班人而已。遂道:“罷了,今日暫且如此,都各司其職吧。”語畢,憤然起身,拂袖而去。眾官起身相送畢,張慶看著王彥搖了搖頭,又手指外面,示意他去吧,于是,不歡而散。

張慶等人回到各自房中辦公,本也無事。到了臨近中午時,他忽聽外頭喧鬧,正巧一名準備差使從他門前匆匆經過,他遂喚住問道:“外頭何事喧嘩?”

“參議,曹干事公辦回來,劉宣判讓軍士拿了,正要打軍棍呢!”那人回答道。

張慶聽了眉頭一挑!當即起身出去,只見中庭里,曹干事長身而立,將臉撇向一旁。四名軍士,兩人抬了條凳,兩人各執軍棍,正僵持著。馬擴已經到了,劉羽和吳拱也隨后出來。

“怎么回事?”馬擴問道。

一名軍漢苦著臉回答道:“參謀官人,劉太尉鈞旨,節堂議事,曹干事無故缺席,要打二十軍棍。”

馬擴一雙濃眉擰作一團,心說這是借題發揮呢。在節堂上受了王彥的氣沒處撒,正好,曹干事撞到了刀口上。側身看向張慶,也是一般的形容。

“諸位官人,這……如何……”那軍士作難道。

正在此時,劉光世從里頭出來,見現場這情況,朗聲道:“怎么?軍法是兒戲么?從前也是這樣?”

張慶聽他有所指,狠了心,將頭一揚:“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那軍士聽了張參議發話,小聲對曹干事道:“干辦,得罪了。”

曹干事到底是徐衛的老兵了,雖然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想著也絕不給徐宣撫丟人,當即自己把幞頭一摘,腰帶一扯,脫了官袍,全扔到軍漢手里。然后,往那登上一趴,昂然道:“只管打來,少一棍,我不與你甘休!我若叫一聲,不算好漢!”

張慶嘴里“嘖”一聲,將頭側身一邊,今天是怎么了?碰到的都他媽驢脾氣!

兩名軍士抱著曹干事衣冠退到旁邊,兩名執棍軍士又說一聲“得罪了”,便一左一右,掄起軍棍打下來。這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不是衙門里衙役的專長,軍士們也會。看起來,那軍棍掄得跟農夫用連枷打場一般,其實落下去中途便已泄了七分力,打在腿股之間,聽得啪啪作響,其實沒有照實打。

但是,人畢竟是血肉之軀。那軍棍的分量又不輕,軍士們再留情,也還是痛的。好在,曹干事年未弱冠便追隨紫金虎起義,幾十年下來,戰場上血海里滾了幾滾都活下來了,這二十軍棍算條俅。愣是一聲不吭,眉頭不皺。

旁邊張慶等人,都不去看,只聽得“啪啪”二十棍打完。再去看劉光世時,已經沒影了。

打完,兩軍士趕緊送了衣冠上來,替曹干事穿戴好。那執軍棍的站在旁邊,也惶恐得退。曹干事愛戴完畢,上前兩步,一腳踹在一名軍士的側腿上,罵道:“驢日的!第十棍怎沒收住韁?硬是實打實打在老腚上!”

那軍士賠笑道:“官人饒恕則個,一時慌了,沒收住。”

“滾滾滾!”曹干事揮手道。軍士們自帶了家伙,一哄而散。

曹干事上得前來,對張慶等人作揖道:“長官們現在可以跟小人說說,今天究竟是冒犯了哪路神仙?府城西北角城墻年久失修,地基陷了,興元府請本司派員同往視察。小人出門公干,回來就挨軍棍?”

張慶嘆了口氣,拍著他肩膀道:“你休委屈,你這二十棍,是替王才挨的。有事,找他去,讓他賠你。”

當日下午散值,王彥老早就派人到宣撫司守著,一見人出來,便請了張慶馬擴兩個到府上吃酒。張馬二人都知道,吃酒是假,商議對策是真。倒也不推托,讓來人回去傳話,他們回府換了衣裳便來。

兩興安撫司因為置司在興元,作為主官,王彥的家也安在興元城里。跟馬擴府上離得不遠。因此,張慶去的時候,正好瞧見王彥在廳上上竄下跳地跟馬擴訴苦。

見張參議到,王彥好似一個苦主,連虛禮客套也免了,上來就道:“兄弟你來得正好!你且說說,今日在堂上,劉光世那個驢日的是不是扯虎皮作大旗,當雞毛當令箭?西軍中,早沒他劉家什么事了,陜西諸路里,他劉光世算根雞毛啊?從前誰拿正眼瞧他?我去他娘的!欺到老頭上來了?還口口聲聲牽扯相公進來!什么東西?”

張慶見他實在憤慨,笑道:“你是請我們吃酒來了,還是聽你訴苦?要不然我們擺一公堂,讓你府上仆人充了三班衙役,請充兄升了堂,我作個筆吏,讓你說個盡興?”

王彥“嗨”一聲:“這什么時候了,你還有心開玩笑?”

馬擴也在后頭道:“才兄,這酒到底還吃不吃了?不吃,我回家吃飯去!”

王彥無奈,扯了張慶道:“好好好!早備下酒席了!旁邊請,旁邊請!我知道,不讓你倆喝盡興,就說不到正題上!”

張慶看著馬擴笑道:“這人,他自己說請咱們來吃酒,倒怪在我們身上了。算了算了,充兄,我們還是走罷!”

網:,。

的書迷同時還在看:

_吧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