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化工大唐小說>化工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化工大唐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化工大唐-帝國碰撞 第五十四章 全民教育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 殷揚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殷揚 | 化工大唐 
正文如下:
第四卷帝國碰撞第五十四章全民教育

學能可以轉化成電能,只是一時間沒有準備,現在不及了,不如抽象點。即使有些抽象,以他們的理解力,也不是問題,。

陳晚榮看著金仙公主道:“公主,你一頭秀,黑亮飄逸,極是美麗。”

金仙公主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玉真公主卻是嘴一撇,狠狠的瞪了陳晚榮一眼。

陳晚榮不去理睬她,接著道:“每當公主梳妝之后,梳子要是靠近比較輕的東西,比如紙屑、綢子都類的,就會現紙屑會沾在梳子上,而綢子會有些飄逸,原因何在?就在于梳子上帶有電了。”

“啊!那就是電?我們怎么沒有看見?”古人都是蓄,梳妝不僅僅是女人的事情,男人也會梳妝,都有這種經歷,不由得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陳晚榮把他們的吃驚模樣看在眼里,微微一笑道:“電是看不見的,可以感受得到。梳頭是摩擦生電,電量很少,感覺不太明顯。當然啦,電應用非常廣泛,如是研究成功,完全可以取代蒸汽機,是很好的動力。因而,我們需要的電很多,不能靠梳頭似的摩擦生電,得靠其他的方法得到。”

“什么方法?你快說!”眾人無不是驚奇得伸長了脖子。

他們是良工,是科學家,最關心的當然是方法了,這可是超乎想象的事情,個個激動不已,呼吸都有些急促。

陳晚榮接著道:“我們軍器監造水泥,沒有動力,就使用水力。說起來有些巧合,得到電的方式很多,不過,最便宜,最方便的還是用水力。你們可能覺得奇怪,流淌的水怎么能變成電能,供我們使用呢?”

“不是奇怪,是很很很很……奇怪!”葉天衡一口氣不知道說了多少個“很”字,以此來表達他的疑問。

這話說到眾人心里去了。不住點頭。

陳晚榮微微一笑道:“大師別急。我現在就說給你們知曉。把水力變成電能。這需要機械。這機械就是電機。分為定子、轉子、端蓋、機座和軸承這些部分。我現在說。只是大致模樣。具體地還得靠你們去研究。我們現在有了機床。要制造電機。已經有了基礎。”

接下來按照記憶所及。把電機地組成、原理逐一解釋。

幸好當年學物理時沒有開小差。還記得清楚。要不然。真是誤人誤己了。

電機地制造難度不小。物理教材上那點知識遠遠不能滿足要求。不過。指明方向足夠了。就是這點知識也是把眾人聽得直掉眼珠。等到陳晚榮講完。個個張大了嘴巴。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諸位。有何感想?”陳晚榮問一句。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個個興奮得站起身來,葉天衡不住抹額頭上地冷汗:“天啊!要不是我親耳聽見,真不相信還有如此奇妙的東西。不要說造出來,就是聽聽,這輩子也滿足了!太滿足了!”

這話是大伙的心聲,七嘴八舌的附和,一時間,屋里嗡嗡之聲不絕,個個興奮難已。

眾人的興奮勁頭還沒有消失,陳晚榮接下來的話讓他們更加興奮:“有了電,僅僅是個開始,我們還得應用好。怎么應用電呢?這就得制造出設備,給我們提供便利。電是很好的動能,我們可以制造出電機,有了電,再有了電機,我們就可以制造出電動機車,不必再用蒸汽機來推動了。”

梁令瓚有些迷糊:“陳將軍,電有如此多地用處,究竟是用電還是用蒸汽機呢?”

陳晚榮解釋道:“依我看,電雖然好用,不過,其技術難度也大得太多,沒有數十年的努力,恐怕不能完成。是以,我認為還是先用蒸汽機的好。電我們得研究了,等到技術條件成熟的時候,再來用電也不遲。”

依陳晚榮的估計,即使有他指點方向,要想把電搞出來,沒有長時間的努力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時間,短則十數年,長則四五十年,甚至更長。

時間的長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這事做起來了。

“哦!”梁令瓚明白過來,只哦了一聲,不再說話。

陳晚榮接著道:“電除了可以用作動力以外,還可以用來照明。其亮度比起我們現在用的油燈明亮得多了,可以這樣說,要是這屋里有一盞電燈地話,即使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這屋里也會亮如白晝。”

即使把電機造出來,要是沒有與之配套的應用技術,也是白費,不過是個擺設。只有為電找到用途,電學才能篷勃展。正是因為如此,陳晚榮才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解釋電的應用。

梁令瓚他們的問題少,陳晚榮是有問必答,竭盡所能讓他們理解。等到陳晚榮講完,早就不知道喝了多少杯茶水了。

等到眾人反應過來,天都快黑了,眾人這才各自回家。陳晚榮和司馬承禎一起回府,晚上還要和他商討關于新型炸藥的事情。

二人剛到府里,就見鄭晴和青萼肩并肩的站在門口,脖子伸得老長,不住張望。陳晚榮跳下馬,一把摟住鄭晴的纖腰,調笑一句:“媳婦兒,你是不是在等我呀?”

白了陳晚榮一眼,忙把臉扭到一邊。司馬承禎眼

裝沒有看見。

鄭晴微一掙扎,沒有掙脫,就沒有再掙,臉蛋紅紅的,輕聲嗔怪道:“放手,這里有人。”

“有人又怎么了?我和媳婦兒親近,誰能說甚呢?”陳晚榮地臉皮夠厚。

“臉皮真厚!”鄭晴右手一揚,輕輕一下拍在陳晚榮臉上,白了他一眼。

陳晚榮見捉弄得夠了,這才放開她,笑道:“媳婦兒,這么久沒見我,想不想我?”

“去!狗嘴吐不出象牙!”鄭晴羞得低下了頭。

陳晚榮拉著她的玉手,這才和司馬承禎一道進屋。陳老實夫婦笑呵呵的迎上來,陳老實遠遠就嚷起來:“晚榮,你現在才回來,你得向再榮學學,再榮早就回來了。”

陳王氏一如既往的維護陳晚榮:“當家的,你少說幾句,晚榮那是有事。哪象你,成天在家里窩著,什么事也不干,一副沒出息樣!”

“我哪里沒出息了?”陳老實很不服氣。

陳王氏不客氣地回答:“你哪里都沒出息!”

陳再榮笑嘻嘻的過來,向司馬承禎請安問好:“徒兒見過師父。”

“再榮,免禮!”司馬承禎很是疼愛地拉著陳再榮的手,左瞧瞧,右看看,非常開心:“再榮,你這次活捉默啜,功勞非細,為師為你高興!”

當年一時興起收了陳再榮這么一個弟子,沒成想,現在地陳再榮居然如此露臉,他這個做師傅的也跟著沾光,笑得一張嘴哪里合得攏了。

這頭還沒有鬧完,只聽鄭建秋地聲音響起:“晚榮,你可算是回來了!”

陳晚榮一瞧,只見鄭建秋夫婦笑呵呵的從外面進來,不用想也知道,他們是掐著點兒過來看女婿的。陳晚榮忙見禮:“見過岳父!見過岳母!”

鄭建秋忙攔住,親熱的拉著陳晚榮的手,道:“晚榮啊,我就說你回到長安,事兒多,不會直接回府,得等到天黑了來,才見得著你地人。你岳母不信,我說準了吧?”

鄭周氏呵呵一笑,沒有其他的表示。想得到,兩夫婦肯定為見陳晚榮一事沒少爭嘴。

鄭建秋在陳晚榮肩頭拍拍道:“晚榮是做大事的,哪會象我們這般戀著家呢!晚榮,岳父有沒有說對?”

陳晚榮笑道:“岳父說哪去了,我是有事脫不開身。早就想回來看看,只是事務太多,沒辦法。”

“男兒漢,就是要這樣!”鄭建秋大拇指一豎,贊不絕口。

鄭晴忙把眾人請進屋里,奉上茶水,坐到陳晚榮身邊,很是溫柔的打量著陳晚榮,她有千言萬語要對陳晚榮說,但現在不是時候。

原本是要和司馬承禎說說有關新型炸藥的事情,現在是沒有機會了,只能陪著鄭建秋他們說話。這也錯,親情讓人溫馨。

正說著,有人在外面埋怨:“這個陳晚榮,有客人來了,居然不出來迎接,一點禮節也沒有。”

“皇上來了!”眾人一聽就知道是李隆基到了,忙去迎接。

李隆基笑呵呵的進來,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高力士緊跟在他身后。眾人忙見禮,李隆基擺手道:“你們瞧瞧,朕今天是微服微訪,不必拘禮了。”

沒說假話,他沒有穿皇袍,只穿了一身便衣,一副輕松之態。

見過禮,請他們坐下。陳晚榮有點好奇,還沒有問出來,李隆基倒先話了:“陳晚榮,你今天在軍器監說的那幾樣物事是不是真的?”

陳晚榮朝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一望,閃閃眼睛,這才道:“皇上,臣句句是實話,若有半句虛言,甘愿伏法。”

“別說得那么嚴重,朕是想確認一下。”李隆基直奔主題道:“你說的都是真的話,無論如何也要做出來,這可是造福天下地大事呀。這蒸汽機車,一車的運載量那么大,那可是很省事的好東西,不論困難有多大,都得完成。你想呀,有了蒸汽機車,以后軍隊就不用愁補給不上了,一車就運幾十萬斤。這事比天大,鐵路一定要建!”

李隆基目光深遠,雖然沒有見過火車,也是知道火車的作用有多大。別的不說,用來補給軍隊,就是立竿見影的事情。有了火車,就不必再象以前那樣,動不動就出動數十萬人來運輸,這成本相差太遠了。

有他這話,陳晚榮的信心更足了,道:“皇上請放,臣一定盡力。”

李隆基接著道:“還有你說的電,有那么多的用途,也得想辦法做出來。朕相信,只要假以時日,這些都會實現,問題是,這需要很多人手,你打算在哪里去找人手?國子監不可能再抽人了,縣館也抽不了。縣館要是再抽調的話,軍隊以后在哪里去找人呢?你說地東西雖好,可也不能動搖軍隊的根基。”

唐朝縣館要為軍隊輸送人才,唐軍的軍官大多數是受過教育地縣館生員,這關系到國家的穩定,李隆基肯定不會去冒這個險。

略一停頓,李隆基眉頭一皺道:“即使照你說地,把大食和大秦的人才弄到長安來,這也不夠吧。光是現在地活,人手就很吃緊了。他們到來,頂多就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而已。”

人手地確是個大問題,一個困擾人的問題。金仙公主

公主一雙眼睛死盯著陳晚榮,很明顯,她們也在為

這事,陳晚榮還真沒有想過,當時只是認為此次去西域,時間會很長,應該把這些事情安排一下,其他地也沒有去想。

聽了李隆基的話,不由得直皺眉頭。李隆基看在眼里,道:“要是沒有人手,一切都是空談。”

“有了!”陳晚榮雙手重重一擊,道:“皇上,我們可以自己培養!”

李隆基搖頭道:“這事,朕想過了,這要很長時間,遠水不解近渴。”

陳晚榮卻一本正經道:“皇上說的沒錯,即使現在培養地話,也來不及了。不過,這不要緊,因為這些東西還不知道什么時間能做出來呢,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也許更長。皇上請想,這么長的時間,我們現在著手培養,數年以后,不是就有大批的人才可以用使用么?”

李隆基點頭道:“話是不錯,此議可行。朕就下旨,再挑些聰明的童子,由你們培養。”

陳晚榮卻搖手道:“皇上,萬萬不可!”

“這有何不可?我們軍器監不是這么做的么?”玉真公主有些心急,忍不住說了出來。

陳晚榮解釋道:“皇上,您請想啊,光是蒸汽機車和電這兩樣就需要很多人手。這些做好了以后,我們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科技是永遠進步的,不會有止步的時候,這人才是越多越好。我們為了做一件事,就去挑選一批人來培養,如此做下去,永遠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件事情是解決了,等到下一件事情,又得如此,這辦法不好。”

直言皇帝的辦法不好,是很犯忌的事情,不過,李隆基根本就沒在意,反倒是虛心就教:“那你說該怎么辦?”

陳晚榮出主意道:“皇上,依臣所知,大唐讀書成風,五尺童子都以不言詩書為恥,這很好啊。臣是想,可以讓所有地百姓都來學習,他們中的佼佼,就可以進入更高一層的學校來學習。大唐選仕,不是有國子監么?國子監的生員來自縣館,縣館的生員來自民間的優秀子弟。

“科技這一塊,我們也可以這么來做。當然,詩書存在了幾千年,百姓出口就能誦。科技不能如此,因為要保密。即使如此,我們也可以把一些基本的知識編成教材,讓他們學習。在鄉村間辦起學校,讓適齡童子都去學。學有所成,可以挑到縣館學習,然后再從縣館挑到科技大學來學習。”

這辦法很新鮮,李隆基的眼睛一下子睜大了,盯著陳晚榮,想了想道:“好是好,只是,這規模也太大了吧!”

“就是要規模大,這才能叫全民教育!我一定要抓住這機會,推進全民教育!有了全民教育,何愁沒有人才?”陳晚榮非常振奮,暗中告誡自己。

陳晚榮決心刺激一下李隆基:“皇上,您不會是怕了吧?”

“怕?朕有何可怕的?”李隆基的聲音提得老高,帶著怒意。

陳晚榮才不去理睬他地怒氣,接著道:“皇上圣明!萬事皆不難,怕的是有心人!只要皇上決心去做,一定能做好!皇上請想,真要這樣做了,大唐還愁沒有人才?還愁做不出蒸汽機車和電么?”

這事太大了,李隆基并沒有馬上表態,而是沉思起來。想了一陣,這才道:“就這么辦!不過,一時之間在哪里去找這么多教人的先生呢?”

對這事,陳晚榮早就成竹在胸了:“皇上,臣以為這事不難。我們軍器監不是培養了一批人么?臣可以要他們中愿意教書育人的去擔負此事。”

“主意是不錯,只是他們也才沒學多少時間,這能成么?”李隆基仍有顧慮。

“這事,臣會把好關的。”陳晚榮很有信心。

即使他們地水平不好,那也比沒有強。想想新中國才成立時,為了辦學,沒有老師,只能把讀過幾天私塾的人弄去教書,還一教就是一輩子。到現在,大學生壓馬路,失業多地是。

不是怕不好,是怕沒去做!

李隆基點評道:“從西域找人才,固然可以解決一時之急,也不是長久之道。你現在說的,才是根本,可以永久性地解決這一問題。朕回去就下旨,立即執行!”

事情到此,應該打住了,然而,陳晚榮卻沒有滿足:“皇上,臣還沒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李隆基很是爽快。

陳晚榮并沒有馬上說:“皇上,這事干系重大,還請皇上恕罪,臣才敢說。”

李隆基眉頭一皺,道:“無論你說什么,朕都恕你無罪!”

“謝皇上!”陳晚榮很是振奮,聲音提高了:“皇上,臣是想,招收生員的時候,不僅僅要男子,女子也可以啊。別地不說,就說兩位公主,在軍器監也不讓須眉呢。女子里面,也有不讓須眉的奇女子,她們也不能落下。”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在軍器監的表現有目共睹,深得眾人的贊賞,這是活生生的例子,李隆基打量二人一眼,眉頭擰在一起了。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