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生之十福晉小說>重生之十福晉最新章節列表 >重生之十福晉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生之十福晉-第五百九十五章 順利
更新時間:2011-05-12  作者: 子一十四   本書關鍵詞: 歷史時空 | 子一十四 | 重生之十福晉 
正文如下:
重生之十福晉正文

重生之十福晉正文。

表揚康熙的中央文件很快就發遍了全國,雖然寫得文騶騶的,但卻依舊竭盡吹噓拍馬之能事,誰說拍馬屁的文章就一定會肉麻俗氣的?反正其木格看了半天,覺得檔次貌似比《愛蓮說》還高那么一點。()

當然,其木格的評語遭到了老十的鄙視,“皇阿瑪的老臉都紅了呢。”言下之意就是可見這文章寫得有多么的夸張,以至于讓康熙都不好意思了。

當然了,既然康熙都紅老臉了,自然是堅決不同意將此文發下去的,任憑弘暄怎么勸,康熙就是不松口,眼看康熙的功德就要這么沉沒于歷史的長河中了,哪知老十卻非常執拗的固執己見,第二天在早朝上就叫張廷玉聲情并茂的將這篇錦繡文章給群臣中誦讀了一遍,然后直接叫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全國各個地方衙門,要求各衙門必須將此文章貼到各個城門口和衙門前的布告欄上去,而且衙門里的文字工作者必須給目不識丁的民眾朗讀并負責解釋,為期兩個月,據說,為此氣得康熙十天沒見老十…

安居島也不例外的收到了老十的這道圣旨,海關衙門忙不迭的趕緊將文章給貼了出來,還別出心裁的安排了西班牙語通譯和法語通譯站在碼頭和衙門前的布告欄旁給洋人講解,打算將康熙的功德傳到西洋去,真真是帶著腦袋在辦差啊。

而九阿哥此時正帶著弘參和弘歷在碼頭搭起的帳篷里給國債認購人開會。

在截止日最后統計出來的金額再創新高,一共860萬兩,其中洋人只占了120萬兩,南洋漢人占了200萬兩,余下的全是廣東和福建商人籌集的。

但是,十三是堅決不同意發行那么多的國債,在太和殿上書老十,堅決要求將國債的最大發行限額控制在500萬兩以內,“皇上,國債畢竟是頭一次發行,而且還涉及到了廣東、福建的商人,如果處理不好,朝廷丟了臉面倒是小事,失信于民可就不好了。”

老十很想將860萬兩都全拿了,便道:“也就多360萬兩,其實也不多嘛…”

十三道:“皇上,360萬兩可是500萬兩的十之七了,不是小數。”

老十雖然覺得十三很礙眼,但卻沒法反駁,本來360萬白銀就不是個小數,只好怏怏的叫十三到養心殿私下再做討論。

于是,散朝后,十三便跟著老十去了養心殿。

不想,老十一進養心殿就道:“360萬兩不是個小數,朝廷又缺銀子,你想個法子讓朕能在不失信于民的情況下將這錢收穩妥了。”然后不等十三出聲就將人打發了。

回到儲秀宮,老十還沖其木格嘰歪道:“以為朝廷的俸祿那么好拿啊,哼”

其木格不是學經濟的,只知道后世國家財政赤字好像要控制在某個范圍內,但是,這個范圍到底是多少,怎么算的,是一概不知,因此,只好閉緊了嘴巴,聽老十罵十三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他還好意思給爺說,360萬不是小數要是3萬6,爺絕不要,眉頭都不皺一下”

雖然老十這個老板有點無良,但十三這個員工卻很是兢兢業業,第三天就到養心殿告訴老十,他想出了一個法子,沒準可以姑且一試,“朝廷一直沒明確的說國債承兌期限是多久,不如將這360萬兩設置成5年期的,利息再稍微高點就是…”

老十一聽,是啊,光想著今年借銀子,明年還了,怎么沒想到可以拖個五年呢?

不過,老十卻對十三不放心,總覺得十三不可能這么認真的幫他,便沒當場敲板,而是叫十三去信和九阿哥商議。

十三沒說什么,立馬就給九阿哥修書一封,派人火速送去了安居島。

九阿哥接了信一看,頓時豁然開朗,當下熬了兩個晚上,擬定好了一個章程。

九阿哥是這么打算的,每人認購的20為一年期國債,30為三年期國債,50為五年期國債,不同期限的利息自然也不一樣,三種國債捆綁銷售,不單賣,不同意的可以退出,當然了,預認金是不退的。

弘歷聽了后,心算了一下,然后便問道:“九伯,你是不是希望他們都不認購啊,那就能白得172萬兩銀子呢,可是如此一來,朝廷以后再發國債就沒人買了。”

弘參沒好氣的瞅了弘歷一眼,弘歷立馬噤聲了。

九阿哥帶著弘歷到安居島后,弘參自己就先給九阿哥跪著賠了半天的不是,請九阿哥處罰他這個不成器的侄兒,然后得了九阿哥的諒解后,才紅著臉起了身。

然后弘參私下里又就將弘歷好好的教訓了一頓,然后第二天又帶著弘歷給九阿哥陪了個不是,弘參對弘歷說:“你如果對親近的人隨隨便便、沒心沒肺的,日后誰還和你親近?合著和你好就該倒霉是吧?日后和九伯說話多動一下腦子,九伯畢竟不是皇阿瑪,皇阿瑪生了你,活該被你氣,可九伯憑什么?”

因此,弘歷這幾天和九阿哥說話時真的認真思考過的,盡量不會產生得罪人的歧義了,才開口,讓九阿哥很是不習慣,不過因為忙,倒也沒精力去過問。

不想,弘歷今天還是沒忍住,很隱晦的說九阿哥目光短淺了,其實弘歷是沒這個意思的,他說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是真的想和九阿哥探討的,但是,弘參卻還是很不客氣的瞅弘歷了,自己這個弟弟必須得學著點說話藝術才行。

弘歷雖然不明白自己這話錯在哪兒,但卻沒爭執,準備下來私底下問弘參。

而九阿哥卻不樂意了,“弘參,你瞪弘歷干嘛?”

弘參忙道:“九伯,我沒瞪他。”

弘歷也道:“二哥沒瞪我,他只是在瞅我而已。”

九阿哥癟癟嘴,“弘參,你別跟個小大人似的管著弘歷,將弘歷這小子的天性都快磨沒了。”

弘參笑道:“九伯,我不是怕日后吃大虧嘛,呵呵。”

九阿哥笑道:“他有你們這幫精明的哥哥們看護著,能吃得了虧才怪”

弘歷忙道:“九伯,二哥是想讓我以后也能看護著他們,不讓他們吃虧,我不能老讓他們一直看護啊,得有往有來。”

九阿哥搖搖頭,心想,弘歷這小子說個好話都不中聽,瞧將兄弟情說得多市儈,便道:“算了,不和你們扯了,弘歷,你告訴九伯,為什么你認為我會希望他們都不認購呢?”

弘歷道:“大頭都成五年期了,大家肯定不樂意了,得提心吊膽5年呢。”

九阿哥想了想,遂決定將五年期和一年期的比例給調了個個,雖然朝廷明年的財政壓力大了些,但眼光的確得長遠不是。

因此,九阿哥便沖弘參重新交代了一番,當然,對弘歷也交代了一句,叫他屆時乖乖的在一旁站著就是,一定要記住閉緊嘴巴。

在會議上,先是弘參講話,說朝廷有的是銀子,不缺錢,大清朝廷富得流油,既然朝廷是個大富人,那為什么要發行國債呢?

那是因為朝廷想讓老百姓多份入息,畢竟如今許多錢莊只是象征性的給點利息,一些有點小錢的人便去琢磨放高利貸,害國害民還害自己,因此,朝廷便決定發行國債,讓大伙手頭的閑錢能有個安全的去處。

但是,朝廷本來只打算先試點發行100萬兩的,畢竟國債是個新鮮事務,得摸著石頭過河,但無奈大伙太積極了,自己可是在九阿哥和老十跟前說了幾大車的好話,朝廷才勉為其難的決定按大伙兒的認購數發行。

然后便請大伙熱烈歡迎九阿哥講話。

九阿哥這才很矜持的開了口,先著重夸了夸朝廷的信譽,然后便公布了捆綁銷售方案,還說顧念到商人資金流的問題,準許國債轉讓,反正朝廷只認原始票據,也就是說,只要轉讓手續合法,大家是可以讓國債流動起來的,當然,為了避免產生糾紛,國債不能私下轉讓,必須到衙門辦理手續,目前就暫定安居島的海關衙門,具體章程隨后公布。最后還強調了,制定三種期限的國債說穿了也是對朝廷、對大家負責,否則費這個事干嘛,朝廷又不是傻子,難道不知道用明年發的債來支付今年的債券啊?言下之意就是告訴大伙兒,朝廷可是對大家仁至義盡了,你們別給臉不要臉。

聽得大伙那叫一個郁悶,還不好怪弘參太多事,也沒法沖朝廷說,求求你了,別那么負責行不…

因此,此次大會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九阿哥在沒人出聲反對的情況下,通知大伙明天去海關衙門交錢辦手續。

然后九阿哥便喜滋滋的帶著弘參和弘豐出來了,一出帳篷,就見不遠處碼頭上圍了一群人,叫人一問,才知道是表彰康熙的公文到了。

而那些散會的與會者也三三兩兩的朝人群走去。

弘歷笑呵呵的想跟著去湊熱鬧,被九阿哥攔下了,“既然是公文,你還怕看不到?”

不想,到了海關衙門,卻發現海關衙門門前也是圍了一大群人,九阿哥拉住想擠進去的弘歷,直接回了老十他們的別院,當然,也不忘叫人送一份表揚信來。

表揚信送到的時候,九阿哥正在喝茶,便叫弘參念,當然這個任務被弘歷搶了去。

然后,九阿哥便噴茶了…不是弘歷念了錯別字,開玩笑,弘歷雖然寫文章稍微差點,但漢字基本功那還是打得很扎實的

弘參也張大嘴巴,似笑非笑,只有弘歷很投入的繼續念著…

念完了,后知后覺的弘歷也問了句,“皇阿瑪是不是將皇瑪法夸得有點過了?”

關鍵是康熙如今還活著呢,這么個夸法,貌似和泱泱中華數千年的傳統不大符啊…

九阿哥則在想,合著十弟還有這諂媚的本事啊,自己以前怎么沒瞧出來呢?

而弘參則問了句,“九伯,咱們的請功折子要不要將功勞歸到皇瑪法頭上啊?”

弘歷則道:“最好還加上皇阿瑪,反正一個也是拍,兩個也是拍…”

請大家繼續多多支持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