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牧唐小說>牧唐最新章節列表 >牧唐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牧唐-第298章 安葬
更新時間:2010-01-01  作者: 柳一條   本書關鍵詞: 兩晉隋唐 | 歷史 | 大唐 | 重生 | 農民 | 柳一條 | 重生之大唐農夫 | 柳一條 | 牧唐 
正文如下:
第298章安葬

“父皇!”豫章公主在內侍總管李然的帶領下,輕身步入了李世民的書房,輕叫了一聲。

此刻,李世民正坐在書案前,處理各地傳來的災情奏折,眉頭緊鎖。

這些,全都是八百里加急的急奏,隨著時間的流逝,各地的水患情況已是越來越明顯,再過不得幾日,只怕是就要決口泄洪了,李世民有些頭疼,洪水一開,必是便波千里,朝里要撥款賑災不說,洪區的百姓又不知要死上凡幾,還有那災后的疫病,也不知柳一條的方子到底是否可行。

聽到豫章公主的呼喚,李世民輕抬起頭,見著這丫頭的雙眼竟紅腫得厲害,知道她定是為太子妃的事情痛哭過,不由得輕嘆了口氣,從謠言傳出的那一刻起,李世民便知道,侯寧兒那丫頭必是逃脫不了這個結局,只是沒想到她會這般快,這般激烈而已。

還有那個侯君集,此番將他放走,也不知是對是錯?

“過來坐吧,”李世民輕揮了下手,示意豫章坐到他的旁邊,把手中的奏折放下,扭頭輕看了豫章一眼,道:“剛才可是去了東宮?”

“嗯,寧兒姐姐殯天,兒臣心中難過,又掛記著太子哥哥,便去了,順便也拜忌了下寧兒姐姐。”豫章公主輕身坐到李世民的身邊,軟軟地依在李世民懷里,輕輕地伸手抱著李世民的胳膊,哀聲說道:“父皇,你說。好端端地,寧兒姐姐怎么就會自殺了呢?太子哥哥現在就呆坐在寧兒姐姐的靈柩前,一整天都不說上一句話,兒臣看著心疼得厲害。”

說著,豫章公主地眼睛里面又流出了淚水。

“太子與太子妃的感情一向很好,太子妃此番驟然離去,太子如此,也在情理之中。再過上一段時間就好了。茹兒不必擔心。”李世民輕拍了拍豫章的后背。拭去她臉上的淚水,輕聲說道:“這兩天你若是有空,就往東宮多走動走動,去多陪陪他,勸勸他,你們兄妹的感情一向很好,你的話。或許會有些作用。”

“嗯,兒臣知道了。”豫章公主輕點了點頭。

“現在正值暑期,雖有雨水臨降,可天氣依然有些熱氣,比不得冬春兩季,剛才朕已吩咐禮部,盡快將太子妃入殮皇陵,入土為安。免得在宮里停放得久了。會生出一些事端。”李世民輕聲說道:“葬禮定在兩天之后,一會兒你去跟太子說上一聲,讓他心里好有個準備。到時莫要在眾臣面前,失了威儀。”

“是,父皇,”豫章在李世民的懷里輕應了一聲,前幾天還活生生的一個人,過兩天就要入土下葬,豫章地心里面,總是有一股難言地傷感,有些不能接受,尤其地,侯寧兒還是那般的年青歲小。

輕抹了下臉上的淚水,豫章睜開眼睛,看到桌案上已經摞成了快一尺厚的奏折,還有很多沒有批注,知道李世民正在處理國事,便懂事地不再在此打擾,輕身向李世民行了一禮后,便輕挪著腳步,走了出去。

殿外,雨水連綿,豫章由小僮在一邊陪著,一路地,便又來到了東宮之內。

經過李世民剛才的一番勸解,豫章心里已經好受了許多,不經外面守衛的稟報,她與小僮便直接地進了太子妃靈柩所在的房間,李承乾依然呆坐在靈柩地旁邊,看著靈柩之中,被冰塊環繞著的侯寧兒,不言不語。

就在昨夜,當他得知侯寧兒竟飲毒酒自盡的消息后,李承乾并沒有覺得意外,這種結果對她來說,是諸多結局中最好的一個。不過,在內心里面,李承乾竟第一次覺得,原來他并舍不得她。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間的情緣,并不是說斷就能斷的。

有些東西,只有在失去了,才會懂得去珍惜。

不過,失去的,終歸已經失去,就算是你再怎么想去珍惜,卻也已是無用。

豫章把小僮留在門外,輕步走到李承乾的身旁,與他站在一起,默默地陪在他地身邊。

“太子哥哥,”看著棺醇中安詳地侯寧兒,豫章輕輕地向李承乾說道:“剛才我到父皇那了,父皇說,兩天后便要把寧兒姐姐葬入皇陵,入土為安。不然依著現在的天氣,即使有冰塊守護,怕是也不會長久。”

“嗯,父皇說得是。”李承乾面無表情地輕點了點頭,眼睛卻一直都沒離開過太子妃的面容。

把目光從靈柩中移出,豫章看著她地太子哥哥,感覺才一晚上的時間,她的太子哥哥似乎,變了很多。

憂郁,深沉,穩重,再沒了往日那般的自得與浮躁,她竟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些許父皇的身影,真正地有了幾分一國儲君的架勢。

或許是太子哥哥真的長大了吧,豫章在心里面這樣對自己說道。

“茹兒,你先回去吧,我只是想靜靜地呆在這里多看她一會兒,過了今天,明天,日后再想看她,便是再沒機會了。”李承乾輕扭過頭,看了豫章一眼,輕輕地對她說道。

“不,我想在這兒陪著太子哥哥。”豫章有些倔強地向著李承乾搖了搖頭,不愿離開。

“我也想多陪寧兒姐姐一會兒。”拉著李承乾的手,豫章的目光又落到了棺醇里侯寧兒的身上,侯寧兒雖是中毒身亡,不過臉上卻依然紅潤依舊,并沒有像一般尸體那般的蒼白,瘀青。

所以,看著她,豫章也并不會覺著害怕。

李承乾聞言,又看了豫章一眼,然后便又把目光回向了侯寧兒的臉上,不再多作言語,兄妹兩個,就這樣在一個躺著尸體的靈柩旁邊,靜靜地站著。

“現在,最重要的是眼前的災局,”岑文本端起茶杯,看了面前的李一眼,道:“所以,殿下的目光現在不應只是放在那柳一條和侯君集身上,多想想該如何為皇上分憂,才是正事。”

“可是,先生,”李恪抬頭看著岑文本說道:“侯君集此番一走,來日必會成為大患,難道先生就不擔心嗎?”

太子妃已死,侯君集在大唐已是再無所戀,若是侯君集沒有去找柳一條報仇,而是遠離大唐,避走西域,依著他的練軍本事,讓他混跡在西域各國,實不是大唐之福。

李恪實在是想不明白,這樣的人,一向英明的父皇,為何會將之放走?

“殿下說得或是有理,不過,侯君集會怎么樣,微臣不清楚,但是微臣卻知道,若是朝庭不能及時地控制水患,賑濟災民,此番一劫,我大唐必會是元氣大傷,突厥,吐蕃,高冒,這些蕃外諸國也會伺機而動,那才是真正的大患。”岑文本輕喝了一口茶水,道:“所以現在,在皇上的眼里,萬事都沒有眼前的這場水患重要,所以,殿下的心思,也應都放在這個上面。”

“另外,太子妃殯天,太子必是抽調不出時間來管理前幾日的那個防治疫病之方,今天晚上,殿下不妨到宮里請旨,以為皇上和太子殿下分憂為名,將這份差事討要過來。”輕輕地將茶碗放于桌上,岑文本接著說道:“那個方子是柳一條所開,可信度極高,若是真的有效,那殿下此行所積下的恩德與民心,必是不可估量。”

“嗯,先生所言甚是!”李恪的眼前一亮,拳頭不由得緊了緊,看了岑文本一眼,輕聲向他問道:“那依先生之見,父皇他會不會將這個差事交于本王呢?”

“兩兩之數,”岑文本輕聲說道:“那張方子,原本是皇上為太子殿下積累民心,表彰功德之用,若非情非得已,皇上不會將這個差事交給旁人,所以,能不能成功,這就要看太子殿下能不能盡快地恢復過來。總之,殿下若是去了,總是有著幾分的機會,即使最后不成,也會給皇上留下一個愿意為他分憂的印象,對殿下沒有壞處。”

“多謝先生教誨,學生知道該怎么做了。”李恪坐直了身體,拱手向岑文本禮了一禮。

“這是微臣當做的,殿下不必多禮。”岑文本輕點了點頭,李恪不是愚笨之人,算得上是一個好學生。

輕站起身,岑文本彎身向李恪行了一禮,道:“時辰不早了,微臣還有公務在身,不便在此久呆,微臣告辭了。”

“學生送先生出去!”李恪也站起身,撐開油紙傘,一路遮著岑文本,將他送到了府門前。...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