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宦海風云記小說>宦海風云記最新章節列表 >宦海風云記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宦海風云記-0408這個秋天涼得快
更新時間:2011-09-19  作者: 溫嶺閑人   本書關鍵詞: 官場沉浮 | 常寧 | 懷舊 | 斗計 | 變遷 | 改革 | 魔咒 | 漂泊扇子 | 溫嶺閑人 | 宦海風云記 
正文如下:
0408這個秋天涼得快

星期一,總是機關里每個星期最為忙碌的一天。

在忙忙碌碌中,機關里所有的人,要做的共同一件事,就是看當天送到的報紙,在之江省的基層,普及面和發行量最大的,應該算是之江日報了,按照規定,每個辦公室都是有的,有錢的單位和重要的部門,更是人手一份。

自從有了長途客運的夜班車,象青陽縣這樣的離省城較遠的地方,一般都能看到昨天發行的的之江日報,尤其是縣委大院,縣郵電局專門安排專職郵遞員,會在第一時間內,將屬于縣委大院的郵件和報紙送到門衛張師傅那里。

孫華洋記著常寧的話,到了辦公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秘書焦玉要報紙。

在機關里,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文件是死的,一個文件下來后,總是發揮著它的應有效率,總是在歷史的記錄中增加一筆,直到相關的下一個文件出爐,才會結束上一個文件的使命。

而報紙卻是流動的文件,是每天都在散發著政治信號的活文件,能讀懂文件,固然是從政者的基本功,而讀懂報紙,從那些鉛字里找出政治風向和政策變化,才是政治家應有的本領。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機關里待了將近二十年的孫華洋,這點本事當然是有的,何況常寧在昨天還提醒過他了。

一拿到報紙,僅僅只掃了一眼,孫華洋的精神立即興奮起來,王國維用的是真實名字和身份,而作為編者按用的編者名字,他是那么的熟悉和親切,東之江,正是王群驥剛調來之江工作時,讓他幫忙取的專用筆名。

孫華洋推掉了幾個電話和幾個會見預約,專門用一個多小時,仔細拜讀了王國維的談話,幾個模糊的政治信號,在他腦海里慢慢的變成了明確的結論。

首先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王群驥和王國維的接近和聯合,進而說明兩個人,在青陽問題上達成了某種程度的共識和默契,王國維關于團結問題和實事求是的論述,事實上是公開為青陽望海龍門三個縣叫屈抱怨,隱隱的表達了對三縣合一的支持,至于對小半仙常寧的保護,就顯得更加裸了,拿鄭家制造的慘案說事,分明警告正在東山再起的鄭家,你自己的屁股還沒有擦干凈,你想搞青陽縣的代表人物常寧,別人就會找你鄭家清算還未算清的舊帳。

孫華洋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更加堅定了和常寧合作的決心,王國維的談話更象是一篇宣言書,宣告之江省政壇一股新力量的崛起,這股力量是那樣的強大,以致于省委書記王群驥都要捧場。

這年頭缺錢,但不缺聰明人,孫華洋在慶幸自己沒有和常寧作對的時候,地委書記郭昌銘的電話就打過來了。

“華洋,就跟你說一件事啊,地委已經取消了對常寧同志停職反省的決定,請你通知他,他可以回到他的工作崗位上去了。”

兩個人心照不宣,加上又是曾經的工作搭擋,任何解釋都是多余的。

“老郭啊,總得給小常打人的事做個結論吧,省得留個尾巴,讓人家有秋后算帳的機會嘛。”

郭昌銘聞言,無聲的一笑,心說孫華洋現在肯定是鐵了心,要和小半仙常寧搭擋抗衡青州的鄭家了。

“這個么,我和穆長虹趙躍進碰過頭,初步形成了一個結論,準備在下一次常委會上討論通過,當然,你可以把這個初步結論告訴常寧同志,盡管事出有因,可打人總是不對的嘛,黨內警告處分,全地區通報批評,外加賠償營養費五百元,這個決定不算過分吧。”

孫華洋一聽就笑出了聲,對小半仙來說,這是真正的隔靴搔癢了。

“老郭,我可以保證,小半仙知道這個決定以后,一定會捧腹大笑的。”

郭昌銘打著哈哈,心里卻有些酸楚,你孫華洋在青陽縣是混得風生水起,可我在青州度日如年,穆長虹靠不住,現在好不容易和鄭家搭上了線,卻又被王國維的一篇文章給砸糊了。

果然,常寧接了孫華洋的電話后,靠在自家客廳的沙發上捧腹直樂,當然,孫華洋是看不到的,人家小半仙在自得其樂呢。

天空下著細雨,大地披著迷霧,入秋以后的雨,每一場都會帶來涼爽,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秋天涼得特別的快。

院子前的農田里,秋玉米郁郁蔥蔥,茁壯成長,這應該是常寧在這里種的最后一季玉米了,因為明年他就將搬離這里,要住到外公住過的范家岙去。

越野車在綿綿秋雨中跑得飛快,常寧對窗外的開發區視而不見,他的心思,已經全部集中在三縣合一的計劃上。

孫華洋聽從了常寧的勸說,為了防備自己的秘書焦玉才,他來到了鄧志軍的辦公室里,常寧趕到的時候,付書記丁穎和紀委書記柳白明早就在座了。

柳白明望著孫華洋說道:“孫書記,我們根據你的指示,不公開的對焦玉才做了一次調查,初步證明小常的判斷是對的,焦玉才過去和鄭志偉的關糸就相當密切,自從鄭志偉回到青州工作以后,兩人的來往特別的多,尤其是最近一個階段,他經常前往青州,我們的同志親眼看到,他曾多次進出鄭志偉的家。”

“老柳,謝謝你,多虧小常提醒,多虧你的幫忙啊。”孫華洋點著頭,接過柳白明遞來的材料,隨手翻了翻后嘆道,“幸虧沒出什么事啊,看來,我要換秘書了。”

常寧微笑著說道:“孫書記,既然當初鄭志偉良苦用心,咱們何必壞人家的好事呢,只要咱們小心一點,區區焦玉才有個屁用啊。”

孫華洋會心一笑,同意了常寧的建議,其實常寧通過尤麗,早就提醒過焦玉才的事,他也早就有所防范了。

柳白明起身告辭,常寧急忙拉住了他,笑著說道,“老柳,你又不是焦玉才,走什么走啊,這本來是個書記碰頭會,能擴大到我參加,你當然也能參加嘛。”

孫華洋和鄧志軍也點了點頭,示意柳白明留下來,常寧越俎代庖作了主,孫華洋也不好說什么。

“那,那我就當一回聽眾吧。”柳白明坐回到原位,沖著常寧感激的一笑,有了這份信任,兩個人的關系又拉近了許多。

常寧從隨身帶的公文包里拿出一疊資料,交給身邊的丁穎,丁穎分成幾份,遞給了長沙發上的三個人。

“孫書記,你上次不是說我的計劃只有一半嗎?喏,這就是另外一半。”

孫華洋笑道:“小常,這些資料可是寶貝啊,保密工作很重要,我建議還是交給老鄧保管吧。”

鄧志軍點點頭,笑著問道:“小常,你就簡單給我們說一下,要實現三縣合一的目標,我們需要做哪些工作,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各位領導,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搶在青州地區的撤地設市計劃實施之前,啟動我們的三縣合一計劃,最起碼要讓兩邊的兩個計劃并駕齊驅,同時啟動,否則,等撤地設市的計劃啟動后,我們再申請三縣合一,就不可能得到批準了。”

孫華洋點著頭,思忖了一會說道:“小常你說到點子上了,根據我得到的消息,明年的撤地設市和撤縣設市工作,在今年的國慶節后開始,年底之前是省級初步審查,元旦之后是民政部組織的復審,春節前后是國務院組織的終審,現在我們要抓緊時間,先爭取省民政廳的立項,然后通過省人民政府組織的初審。”

“呵呵,那很簡單么。”常寧笑著說道,“跑省里的事,當然是孫書記你親自負責了,你只要將王書記的招牌一掛,保證一路暢通,馬到成功。”

孫華洋笑道:“這倒沒問題,可是,現在的辦事規矩,空著手去就只能空著手回,咱們得緊跟形勢啊。”

“這更不成問題了,”鄧志軍說道,“小常是管財政的,讓他搞個計劃,列入明年的財政預算,小常管錢,孫書記用錢,我簽字批錢,這不全齊了嘛。”

這時丁穎提議道:“孫書記,鄧縣長,就三縣合一的問題,我們是不是可以召開一次常委會議,就是三個縣的聯合常委會議?”

“丁付書記的提議很正確嘛,”孫華洋說道,“我看就定在明天吧,先把申請三縣合一的報告定下來,然后我馬上去省里活動。”

這個擴大了的書記碰頭會,開得很熱烈很成功,常寧跟在丁穎后面,順便拐進了她的辦公室。

“小常,入秋了,你也該添點秋冬的衣服了。”丁穎陪著常寧坐下,一邊幫他整理襯衣的衣角,一邊關切的說道。

常寧習慣的往沙發上一靠,瞅著丁穎苦笑起來。

“唉,俗話說得好啊,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扛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你看看你看看,劉姐和常常兩個,現在管理公司管上了癮,對我不關心嘍,方姐又是遠水難解近渴,丁姐你又住在城里,還說什么衣服,家里連飯都沒人做呢?”

“嗯,我幫你買,”丁穎柔聲說道,頓了頓又繼續說道:

“小常,你知道嗎?常常她,她有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