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小說>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第二十章 先上車后補票
更新時間:2011-05-21  作者: 宋初云   本書關鍵詞: 女主穿越 | 宋初云 |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正文如下:
“可不就是這樣!聽說眼下都已經有兩個多月了!”

大嬸乙邊說邊往一對新人那兒努了努嘴:“那杜六娘平日里穿的衣裙,大多喜歡把腰給勒得緊緊的,讓人能夠看到她那水蛇般的細腰!現下你們且仔細看看,看看她今兒穿的喜服是不是有些寬松過頭了?可不就是為了掩蓋住那已懷了孩子的肚子!”

“才兩個多月哪能顯懷?不過以杜六娘那風騷性子,還真能干出那樣的丑事兒來!”大嬸甲一邊拿眼打量穿著一身大紅喜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杜六娘,一邊酸溜溜的感嘆道。

大嬸乙的臉上也有著嫉妒的神色,嘴里的話兒也有些酸味::“也不曉得張四郎是真心喜歡杜六娘,還是被杜六娘那狐媚子使了手段給勾了去……”

“你管人家用了什么手段,總之這杜六娘有本事勾到張四郎、嫁到張家來,這輩子可就不愁吃、不愁穿了!”大嬸丁這話說得也有些不是味兒。

一旁馬上就有人再接了句:“我看若不是杜六娘沒過門就懷了張家老四的種,我看張家老爺子也不會答應她進門!這杜六娘還真是平白得了福氣,嫁到了我們村里的大戶,能嫁到張家這樣的人家當夫人,她這輩子算是值了!”

“我呸!指不定她肚子里懷的還不是張家老四的種呢!咱村里誰不曉得那杜六娘的名聲?平日里偷偷上她家吃茶閑聊的人,我看沒十個也有八個吧?誰曉得那孩子是不是那八個男人其中一人的?”大嬸丁先是不屑的啐了杜六娘一口,隨后壓低聲音擠兌了杜六娘一番。

大嬸乙聞言,則神神秘秘的再補了一個重大八卦:“誰曉得事情的真假?不過聽說張家老四是破了杜六娘身子的人,所以杜家才會叫嚷著讓張家趕緊把杜六娘娶進門去,否則就要把事情捅到官府去,讓官老爺還他們杜家一個公道!”

“敢情鬧了半天,這張四郎是吃了頭一嘴兒的人,所以才要負起這個責任啊!可惜這張四郎大概不曉得那杜六娘還有好幾個相好的,要不他也不會答應娶杜六娘了!”大嬸丁撇嘴說道,似乎十分同情張祖。

那幾個婦人聽了大嬸丁的話后,都心有靈犀的捂著嘴笑了起來,再看向一身喜服的張祖時,目光里便多了幾分憐憫和幸災樂禍……

一旁的妙兒把那幾個三姑六婆的話都聽到耳里后,忍不住感嘆了句———還是大嬸丁那句話說得精辟且一語中的!杜月兒肚子里的孩子親爹是誰,還真是件誰也摸不準的事!在沒有高科技的北宋,也許這孩子的爹是誰、只有老天爺才知曉。

隨后妙兒迅速的綜合了剛剛聽來的八卦消息,很快就解開了一直壓在心底的謎團———看來張祖突然匆忙趕回家并提出要把杜月兒娶進門,乃是因為杜月兒不小心懷上了,讓他們之間的奸情再也隱瞞不下去了。

看來“先上車后補票”這樣的事兒,在北宋也會出現,不是二十一世紀的專利!在這一點上,宋人和現代人還真是沒代溝、零差距啊……

一想到這兒,張妙兒忍不住邪惡的猜想孩子的親爹究竟是哪個,難道是那一日那個緊隨張祖后頭、到杜家和杜月兒偷情的男人?

若真是他,那張祖可就不光天天戴著一頂綠油油的帽子四下走動了,還白白的替別人養了孩子。加上張祖以后一年當中有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頭跑船、不在家中,因此可以預見張祖今后頭上的綠帽子只會多不會少……

妙兒如此胡亂YY了一番后,一不小心又睡了過去。待妙兒醒來時,張祖和杜月兒那對新人已經被送入了洞房了,妙兒四下“打探”了下,才發現眼下婚禮正好進行到鬧洞房這個儀式。

宋人鬧洞房時,講究讓“金童玉女”到新床的大紅背面上滾上一滾、圖個吉利,因此妙兒一醒來就被劉嬸抱到新房的新床上,和張三郎一起意思、意思的滾了一把。隨后劉嬸便順勢抱著妙兒留在了新房里,讓妙兒有幸參與了鬧洞房這一儀式,并又聽到了不少八卦、長了不少見識。

所謂“洞房”,為新人初夜之所,為何要鬧呢?

原來宋人因風俗習慣,在鬧洞房這一習俗上有這樣三個觀念———一為“不打不鬧不熱鬧”,二為“人不鬧鬼鬧”,三為“鬧得越歡過得越久長”。

于是乎,有了這樣三個觀念后,誰不想圖個吉利呢?

于是宋人娶親,往往十分看重鬧洞房這一儀式,并往往會失了分寸鬧得有些過分……

話說這鬧洞房雖然有時會鬧得有些過分、讓新婚夫婦感到難堪,但其實鬧洞房是親朋好友對新婚夫妻的一種祝賀方式。此習俗最早始于漢代先秦時期,而關于鬧房習俗的來歷,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

傳說“鬧洞房”這一習俗源于驅邪避災———相傳,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個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隨在一伙迎親隊伍之后。紫微星看出這是妖魔惡鬼想伺機作惡,于是就跟蹤迎親隊伍到了新郎家,果然見那女子已先到了新郎家,并躲進洞房里。

于是當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進入洞房時,紫微星便守著新房門不讓他們進去,說里面藏著妖魔惡鬼。眾人聞言便拜請紫微星指點除妖方法,紫微星便提議道:“妖魔惡鬼最怕人多,因人多勢眾陽氣就會旺盛,妖魔惡鬼自然也就不敢行兇作惡了。”

于是,新郎便請前來參加喜宴客人們一起聚到洞房里嬉戲說笑,用笑聲和人勢驅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時分,邪鬼終于逃走了。

此后,鬧洞房這一習俗便慢慢的流傳了下來。而鬧洞房習俗除了讓娶親時氣氛變得更加歡樂喜慶外,也有著驅邪避災、增強人勢的意思。

宋人對鬧洞房習俗也十分講究,張家更是早在迎親的頭一天,就請了兩名女童手執紅燭將新房各個角落都照了一遍;除此之外,張家還花了大價錢從城里請來了吹打班子,在新房內吹打了一番以求吉利;張祖更是按照風俗習慣,提前在新房里睡了一夜。

而到了拜堂行禮這一日,張祖把杜月兒牽進新房后,仍然要做一些驅逐房內邪氣的事兒———只見張祖進屋后,先是象征性的向新房四角各射了一箭,隨后手執單刀朝每個角落虛砍了一刀。

此時在新房里圍觀的親朋好友,則齊聲唱道:“一砍妖,二砍怪,三砍惡鬼壞腦袋,四砍喪神快離開,笑看麒麟送子來。”

這些舉動和驅邪的歌謠妙兒還是頭一回見識到,自是感到十分新奇,忍不住睜著一雙烏溜溜的眼珠子看個不停。甚至尤氏讓劉嬸把妙兒抱出新房時,妙兒還使出了必殺技來表示抗議……

而尤氏生怕妙兒在這樣的日子里、哭多了會讓人覺得不吉利,于是只能無奈的讓妙兒依舊留在新房里,于是妙兒也就得以繼續觀看宋人鬧洞房的過程。

隨后妙兒發現作為新郎的大嫂,尤氏很快就從外面托了個盤子進來,妙兒仔細一看,發現那盤子上鋪著鮮艷的紅紙,紅紙上則放著一把銅板子兒,并栗子、棗子、花生、桂圓等物事。一旁的張三郎見狀便撲著上前想要抓盤里的果子吃,當下就被尤氏唬著臉給訓斥了一番,隨后便讓禾花把張三郎拉到一旁去。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