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都市奇人錄小說>都市奇人錄最新章節列表 >都市奇人錄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都市奇人錄-239章 論心
更新時間:2011-07-28  作者: 杏林春暖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都市奇人錄 | 杏林春暖 | 杏林春暖 | 都市奇人錄 
正文如下:
239章論心

顧飛從李克士那里出來,回到了學校。碰到了李慕菊。顧飛笑著對李慕菊說道:“你聽說了么,李克士得了一種怪病,人面瘡。”

李慕菊說道:“早聽說了,他活該。”

顧飛說道:“他好像是你打住院的吧,你不去看看他?”

李慕菊說道:“要我去看他,下輩子,我只不過一拳把他的肋骨打斷了,他那個人面瘡跟我沒關系。”

顧飛笑道:“隨你,我剛去看過他了,還跟他帶了本金剛經。”

李慕菊說道:“就他,你指望他能讀得進佛經去?”

顧飛說道:“佛祖說過,人人都有佛性,看他造化吧。”

顧飛剛想歇一歇,電話又響了,電話里傳來徒弟孫老的聲音,“顧飛師傅,有時間么?我有些問題想請教你。”

顧飛說道:“有時間,你在哪?”

孫老說道:“我在辦公室。”

顧飛說道:“好的,等下,我這就到。”

辦公室里就倆人,顧飛笑著對孫仙芝說道:“隱芝啊,找我什么事?”

隱芝說道:“你太忙,我今天好不容易找個機會,想你讓你教教我修道。”

顧飛笑了:“修道啊。上次不是跟你說過了么,要靜坐,修道莫過于清凈二字。看過太上清靜經么?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譴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譴也。能譴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于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圣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造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顧飛接著說道:“是不是靜不下去?靜不下去的時候就去讀太上清靜經。慢慢的心就靜了,修道不要急于求成,是看一個人的天資和道緣的,沒有天資和緣分去求道可謂是緣木求魚,竹籃打水一場空。”

隱芝說道:“那我有沒有緣分?”

顧飛笑道:“你說呢?你要是沒有緣分能遇到我么?”

隱芝說道:“那我以后每天都去看清凈經。”

顧飛搖頭道:“我只不過告訴你一個方法,你卻把它變成一項工作,一項累贅,自己給自己找活干,這樣你如何能悟道?悟道不是跟自己找麻煩,跟自己過不去,,給自己增加負擔。相反,修道是給自己減壓,減輕負擔,減輕約束。所以,世人修道最大的難點是把修道看做是一項工作,一項任務去做,世俗的思維以及把你們牢牢約束住了。把什么事情都當做工作,把什么事情都當做任務。有人問修道幾天能到什么程度?連這都問出來,修道不是任務,不是工程,不是邏輯,千萬不要用你的想法去想象修道。”

隱芝說道:“我現在就是把自己給局限住了,老是用邏輯之類的思維去看修道,結果弄得很煩躁,一點效果也體驗不到。問題是現在的社會,全是你說的那種思維構建的,要拋開很難啊。”

顧飛笑道:“這就是修道難的原因,難就在于拋棄自己從出生來所受到的教育和認知,從新體驗這個宇宙,所以道德經說道赤子之心,必須用兒童那種沒有收到后天污染的眼光來看待的這個世界,赤字之心就是道心,也就是沒受到污染的兒童之心。這樣的心才能去修道,才能去真正的領悟天地間的奧秘。所以說成人的智慧和悟性不如兒童,智慧和悟性不是指你記憶多少東西,明白所謂的多少世俗道理,而是那種一塵不染的心境。所以說從修道方面大家要跟小孩子學習,尤其是嬰兒學習,他們才是你的老師。”

隱芝說道:“竟然要向嬰兒學習?這個我還真沒想到過。看來我要多看看我的孫子去了。”

顧飛笑道:“人類的弱點就是這一點,老是容易自以為是。以為年齡的增長,力量,身高各方面都在成長,就認為自己勝過嬰兒,其實你勝過嬰兒的只是表面上的一些東西,那些東西才是真正約束你的東西,你越依賴什么,那么這個事物就會越束縛你。最后,你的思維被無數的社會規則給束縛住,這樣下去你還誤什么道。其實無數先賢就是給我們講的這個道理。拋開約束,回歸嬰兒,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隱芝突然跪倒說道:“多謝師父教誨。”

顧飛笑著對隱芝說道:“我只所以給你起這個名號,那是因為只有隱世才有真正的靈芝生長,不隨波逐流,默默隱于世界,芝蘭終將成為玉英。你的道緣便在此二字當中。”

顧飛讓隱芝起來,說道:“修道其實很簡單,就是用兒童之心看待這個世界,看待以后我們以大人的眼光所忽略的事情。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其實也往往蘊含著至道。這個就要你去發掘了,從生活中的小事去感悟。細細的去體會生活。這點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難。因為現在的生活節奏已經緊緊的把我們關在了監獄里,我們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全然為了生活而日出晚歸,一直的奔波。這樣看起來,其實是一種很無奈的活著,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全部被所包裹,永不停息,永遠看不到勁頭。我們活著我們給自己建造的牢籠里,這算不上真正的活著。但是現實的我們不得不這樣做,不這樣做,我們很可能連飯都吃不飽,家里老小誰養呢?這就是一種現實中的無奈。”

隱芝嘆道:“就因為這種情況,所以修行人往往避世擺脫這種惡性循環,讓自己處在一個遠離人煙的地方。這是不得已的苦衷啊。其實我覺得能不避世的還是最好不要避世,不是有種說法紅塵練心么?”

顧飛笑道:“說著簡單,做著難。練著練著就會又沉浸在里面去了,不能自拔。因為周圍大家都這樣做,而人類有著很強的從眾心理,自己要是跟別人格格不入,往往精神壓力很大。周圍人的眼光和評論往往令人精神崩潰,所以,做到這一點千難萬難啊,不進行那種苦行僧式的修行方式根本難以達到練心的目的。這種修行比避世更加難上百倍。”

隱芝點頭道:“確實,我想的太過簡單了,俗世修行比避世難度更大,至少我現在就做不到。”

顧飛說道:“這些其實都是靠緣分,人的一生往往帶有使命的,做好自己,問心無愧也就罷了,至于別人各有各的命數,不好說啊,現在的世道能顧好自己就不錯了。你現在就是慢慢的思考我給你說的這些話,有空多看看道家經典,慢慢的來,時間到了,自然會領悟。”

隱芝說道:“恩,我明白,我會慢慢來的,不想以前那樣急于求成,那樣做根本沒意義的。現在我明白了。修道修的就是心。修的就是嬰兒之心。”

顧飛道:“還有一本書,我覺得你也應該看一看。”

隱芝說道:“什么書?”

顧飛道:“黃庭內景經。此經以虛無為主,故用‘黃庭’標之耳。其景者,神也。其經有十三神,皆身中之內景名字。”景。實即象。內景又作“內境”,即身內五臟六腑之臟象。本書繼承《太平經》和《老子河上公章句》五臟有神說,以論五臟六腑神的形式,詳論五臟六腑功能,闡述了養生內修的基本理論。亦為道教著名經典之一。收入《道藏》和《云笈七簽》。有多種注本。其實黃庭經就是道家的身體解剖書,是過去道士的必讀之書,據說讀上萬遍,就可以升天。”

隱芝說道:“那么神奇啊,這本書到底有什么獨特的地方呢?跟清靜經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顧飛笑道:“清凈經總論修行,提出了一個大綱,屬于修仙的總綱。而黃庭經化簡為繁,詳細的說明了在不同的空間,人的身體構造。”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