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都市奇人錄小說>都市奇人錄最新章節列表 >都市奇人錄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都市奇人錄-396章 藥性局限
更新時間:2012-02-05  作者: 杏林春暖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都市奇人錄 | 杏林春暖 | 杏林春暖 | 都市奇人錄 
正文如下:
都市奇人錄第一卷潛龍臥淵396章藥性局限

單清說道:“那其余三個診斷呢?

顧飛說道:“聞是搏聽聲辨病。只需聽病人聲音,變可知病變臟腑,病變程度,已經如何用藥都心中有數了。這個達到也是非常困難。從聲音中能辨別出復雜的病情變化,這種能力目前也基本絕跡了。

相術有聽音而知人一說,相術來說,一個人的聲音反應了多種的貴賤吉兇,從聲音來判斷此人的貴賤禍福。道醫同源”從聲音中也是可以知道說話人的身體情況的。比如聲音低微者,往往氣不足。聲音高亢者往往氣有余。聲音低微而言語清晰入耳者無妨,高亢而有金石之聲者也無妨”這兩個都代表貴格,身體也沒事。就怕聲音低微而入耳飄渺”

聲音高亢沙啞刺耳,這都是賤格,身體也往往有隱疾。聲音斷病主要是體現在細微處,見微知著者是也。現在的人達不到聞而知之謂之圣的境界。”

單清說道:“我以前以為望和聞最簡單呢,不就是望望氣色,聽聽聲音之類的,沒想到還有這樣一說。”

顧飛笑道:“這個可不是我說的,是難經說的。難經成書年代也極早了。所以難經是中醫十分寶貴的資料。這部經典把四診分為等級,望和聞最高,分別是神仙和圣人之流的水平。不是凡人所能達到的。只有后面的問和切才是我們學中醫的所要考慮的。后世中醫一個勁的強調四診合參其實是很無聊的事情”因為你根本達不到那種高度,合參個什么?你去問問一些臨netg比較有經驗的名醫生,他們診斷真的是四診合參嗎,他們可能表面的上做做樣子”實際上心里面的診斷方法根本不是教科書寫的那樣,四診合參。其實中醫的很多東西都是做給外行看的,外人不懂啊,就覺得如果看一個醫生,那個醫生”如果這個醫生不摸脈的話,外行就覺得這個人是裝樣子,不是中醫內行。所以為了讓患者相信,大部分中醫就要摸脈,裝裝樣子。其實他的診斷根本不是從脈象上獲得信息的。外行對中醫有很多誤解的地方,認為把脈最難。會把脈的醫生就是好醫生。所以作為一個中醫有時候身不由己,為了讓患者相信”有時候不得不裝裝樣子。”

單清說道:“你的意思是只會把脈的中醫,不算是好中醫?”

顧飛搖頭道:“不是這樣意思。中醫診斷”古代分為四個階層,分別對應神”圣,工,巧。所以脈被劃分為技巧類,也就是說通過學習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技能。所以相對來說”把脈是最容易掌握的。

但是目前的中醫大部分是五流水平”連脈象都掌握不了,談何其他的。”

單清問道:“問診呢7”

顧飛說道:“問診被稱為工,這里的工就是正規的醫生的意思。

達到工的水平就代表正是被認可了。而脈診巧的層次離工還差一步”

有投機取巧之嫌,所以算不上正規的中醫。為什么這么說呢?所謂問著,是通過病人的癥狀而推知其源流,比如對于病理有非常深的認識才能達到。比如傷寒論中”脈象為很次要的地位,而問診占主要。也就是說”通過病人的口述就完全可以開藥了。掌握了六經辯證之理,知道病的源流,就可以對癥下藥。

所以說,很多情況下,是不需要知道脈如何的”直接通過問診就可以判斷病情了。只要是傷寒大家都可以達到問而知之的程度。所以學好傷寒論,可以達到工的層次。”

單清說道:“那脈診呢?為什么不能達到工的層次?”

顧飛說道:“單純的根據脈象開藥”其實就是一種技巧,比如根本什么脈象,用什么藥,都是類似的經驗方。這樣的醫生都說經驗用藥。出現這個脈象了,他就會根據這個脈象去用藥”這個形勢是固定的。所以被稱作技巧。這個跟工廠的工人沒啥區別的”所以這類醫生往往把握不住病的本質,單純的技巧用藥,治愈率也比較低。所以只能說屬于中醫的最下等。當然我這個說法是古代難經的觀點,現在的很多人可能都不會認同我這種說法。因為現在的中醫衰敗了,能到達巧的地步就是一名不錯的中醫了,而達到工的地步就是大醫國醫了。所以,同學們不要對其他隨便說我今天講的內容,會引起別人反感的。”

單清笑道:“一個四診,沒想到有那么多的內容。確實在今天來說,能到巧的地步就不容易了。不需要強求太多了。”

那個提問題的女同學問道:“照你這么說,那中醫教科書上說的四診合參是錯誤的了?”

顧飛笑道:“這個問題我不是已經說了么,四診可以合參,面對面看病人,合參沒什么不好的。但是看病也不是需要非要合參,離開合參就看不了病了。單個的分開來診斷,只要水平到了也一樣。明白么?這個四診不是死板的東西”不是必須非要一塊看的,當然中醫初學還是合參的好,到了一定程度就不用那么麻煩了。”

單清苦笑道:“你別糾結了,顧飛就這樣,他的答案全都讓人意想不到。顛覆教科書的內容的。你們還有什么問題么?”

另一個女同學問道:“中醫里的十八反和十九畏懼,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一起用,什么情況下不可以一起用?”

顧飛笑道:“你先給我背背十八反和十九畏吧。”

那個女同學開始熟練的背了起來: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具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雞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笈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

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

杉民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享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燒炙博莫相依硫磺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顧飛笑道:“背的很熟啊”可惜呀,你背這些東西沒什么意義的。

這個十八反十九畏”應該是元朝左右時期才開始流傳的。在傷寒論里面,有專門甘草跟甘遂一塊配伍的方子,而別思邈的千金方中,也有很多一起配伍這些禁忌藥的方子。現實當中我也常用烏頭配半夏,治療風濕性類的疾病效果很好。所以這些東西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不論是藥理上,還是現代儀器化驗其成分上都說不出原因來,所以這個東西不知道是哪個醫生提出的,可惜啊,竟然被歷代醫生視為經典,輕易不敢越雷池,真是可笑啊。你仔細看看這些藥物,其實大部分都是有毒性的藥物,有些甚至有劇毒。這類的藥物”不管什么時候用都要謹慎,跟十八反沒有關系。這種沒根據,沒道理的東西,偏偏流傳了下來。也說明漢唐以后,中醫的衰敗。中醫的衰敗的標準是什么?就是脫離經典,胡亂編造理論。不論從醫理上”還是藥理上,都出現了這種情況。狼毒,砒霜,烏頭這類劇毒藥物,有點常識的人也會知道”

不管什么十八反,十九畏,也是不能隨便就用的,用不好要出人命的。

所以你提的這個問題,真的意義不大。該用的時候就用,不該用的時候就不要用,不需要考慮什么禁忌。”

那個女生說道:“暈死,竟然是這樣的答案。你的回答完全跟教科書不一樣。”

顧飛笑道:“我的答案要是跟教科書一樣,你們還找我干啥。

中醫大學教科書就是約束中醫的工具,學生們背了一肚子條條框框,一肚子的禁忌”這也不能用,那也不能用”那你還看什么病?當什么醫生?所以中醫教科書的東西不要太當真,看看就行了,考試的時候用。真要是看病的時候,你要是再用,那么就是典型的庸醫了。這樣說我給你的忠告。”

十八反,十九畏的說法”在歷史上出現的奇怪。明明唐代的時候,醫書里面沒有這些禁忌,到了明清時期不知不覺就流行起來,以至于現在的教科書還在延續這種觀點,甚至還寫進了藥典。凡是觸犯了這些禁忌的方子,必須醫生本人簽字,藥店才給抓。真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為啥早期經典沒出現的東西,后期出現了?這些沒根據的說法,藥典竟然也采用,根本不是實事求是的做法。所以中醫的藥典需要改草,這種中醫的誤區比比皆是。明清以后,以誤傳誤,以訛傳訛,導致中醫衰敗很

(C)網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