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都市奇人錄小說>都市奇人錄最新章節列表 >都市奇人錄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都市奇人錄-445章 水涵天外,地為天包
更新時間:2012-03-03  作者: 杏林春暖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都市奇人錄 | 杏林春暖 | 杏林春暖 | 都市奇人錄 
正文如下:
正文445章水涵天外,地為天包

445章水涵天外,地為天包

經過了脈診儀考試之后,大四的期末考試終于結束了。大家終于可以輕松一下了。但是,作為大四的醫科類本科學生而言,考試只是一個開胃菜而已。下一步面臨的就是實習了。對了,這就是醫科大學五年來說,唯一的一年臨床實習。這個實習自然要去醫院了。

作為實習來講,一般的本科類院校都有其附屬醫院,學生們可以去附屬醫院免費實習。假如沒有附屬醫院的學校的專科類學生,要去別的醫院實習是要交費用的。這個意思就是,你去干活,當下手,那還得是花錢才能去的,不然都沒這個機會,這就是大四的實習。這個實習是很重要的,實習的評分是帶你實習的老師給評的。所以說跟實習老師打好關系很重要,不然評你一個不及格的話,那么你就交代這上面了。畢業證也沒你的,要想畢業,還要再實習一年。就是這么嚴格,學校里面的各種規章制度,不嚴的時候是不嚴,要是嚴起來能要人的命。不少大學生就是因為畢業證問題,跳樓自殺的。一個小小的證件逼死人啊。還有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的畢業證,都有卡人的現象。往往是論文不過關,就拖著不給你畢業證。上個大學不易啊,要闖過種種關卡。越知名的大學,越嚴格。

這種嚴格主要是體現在考試成績上,已經平時學生的出勤之類的表現上。這種用成績來卡人的教育制度真的有必要么?現在,顧飛就正在跟李慕菊討論這個問題。

李慕菊笑道:“沒覺得考試多難啊,尤其是醫科類的考試,把所以的書本全記下來不就完了。考試題目都可以在課本上找到答案的,我還沒發現我不會的題目呢。呵呵。”

顧飛說道:“全背下來?真的假的。那么厚的書,怎么可能全背下來?”

李慕菊說道:“很難么?我看一遍就記下來了啊。沒什么啊,我不明白同學們為什么要考前去背書,這么簡單的內容,看一遍不就記下來了?”

顧飛楞道:“你的意思是說,所有的書,你只有看一遍就全部記憶下來?”

李慕菊說道:“是啊。這有什么好驚訝的。”

顧飛說道:“暈,你認為別人都跟你一樣么?背上個好幾遍,過一會就忘,十成內容能記得五成就不容易了,尤其是細節問題,忘記的更多。你這個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

李慕菊嘆道:“很奇怪么?自然我出生那一刻起,一直到現在,所發生的所有事情一件都沒有忘記。我本來覺得沒什么特別的,到了后來才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向我這樣的。”

顧飛說道:“你才是真正的天才,別的所謂的天才跟你一比,簡直差遠了。”

李慕菊笑道:“別拍我的馬屁啊。只不過是記憶好的罷了,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我還羨慕你一身本事呢。”

顧飛說道:“緣分天定,其實不需要羨慕的。今日之果必有前日之因啊。”

李慕菊笑道:“三國時期的張松據說也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可見這個能力不是我獨有的,應該屬于人的一種潛力吧。就是大部分人沒有開發出來罷了。人的各種能力都沒有被開發出來。”

顧飛說道:“其實我們中國的古代文化就是史前文化,根本不是現代能想象的。所以對人體的理解上,也更深層次,更本質。往往視為封建迷信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精華之所在。”

李慕菊說道:“很多人反駁啊,比如說古代人認為是天圓地方,這個結論就不正確。”

顧飛笑道“天圓地方根本就不是指的古人對這個地球的看法,現在的專家都是一些假聰明。這個聰明用不對地方。所謂的天圓地方,跟道家的說法有關系。”

李慕菊說道:“你解釋解釋?”

顧飛說道:“這個的本源跟易經有關。這個天圓指的是天行健,自強不息。也就是天道如同一個圓,無首無尾,運行不息,沒有沒有終點,不會停息。這個才是天圓的本意。至于地方,象征地藏德,厚德載物。這個方代表規矩,代表行為規范,代表德,代表為人以德為本,處事方正,有規矩。所以為什么古代的錢幣也是方圓的組合,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錢幣作為最重要的國家之命脈,古人以方圓的道理來構建的,所以這個錢幣可不是隨便就造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深刻的道理。所以現代風水上,經常用到古代錢幣,這都是有道理孕育其中的。所以這里的天方地圓壓根跟地球的形狀沒有一點關系,是后人誤解才造成的.”

李慕菊點頭道:“我明白了。天方地圓原來是這個意思。看來那些專家們又外行了。”

顧飛笑道:“其實更為吃驚的還在后面呢,有本書,叫做三教同原錄,這本書的內容才叫震撼。這本書的成書在明代作用,至于書的準確時間已經不可考了。我把震驚的內容說出來你聽聽:黃老乃問天地之形體,金色人答曰:“凡物之生,必由胎卵。胎卵象圓而生于水,故水涵天外,地為天包,厥外惟寂,厥中惟靈。天一生水,如人身之有血也;地二生火,如人身之有氣也。水火既生,則有風雪施行于其間。陰陽迭為消長,日月錯行代明,有寒溫暑涼四時之候,有東南西北中五方之位。如人之血脈精氣運行于藏府,形骸肢節得以轉利。此天地之形體與人相應者也。天地由太極之清濁以分,人身必得人之血氣而有。鴻蒙始判,人道未立,何由血氣孕育?故天地以陰陽之元氣氤氳交密,先化汝五人于五方。”

李慕菊說道“水涵天外,地為天包。這豈不是跟在太空外看地球一模一樣?”

顧飛說道:“開篇說的就是天地之形體是如何的,這個金色人是何方神圣不得而知,但是這個水涵天外,地為天包簡直太經典了。在明朝,你能相信有人知道地球真正的形態了么?”ro。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