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錦醫衛小說>錦醫衛最新章節列表 >錦醫衛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錦醫衛-1007章 原來如此
更新時間:2013-02-14  作者: 貓跳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錦醫衛 
正文如下:
正文1007章原來如此

秦林發覺自己可能搞錯了什么,因為剛才他和顏悅色的去問士兵軍中伙食如何,旁邊的幾個小軍官立刻神色大變,跪著發誓說絕對沒有貪墨克扣士卒的口糧,如有一粒入私囊,甘受軍法處置。

不甘心就此罷休,他又把態度放得非常和藹可親,去問另一個士兵想不想家,結果士兵嚇得滿頭大汗的跪在地上,磕著頭說我是世代軍戶出身,絕對不會當逃兵。

總之,秦督帥在所有士兵和軍官的眼里,都好像一頭可怕的史前怪獸,別說他自己郁悶,就連扮成親兵跟在旁邊的白霜華,見此情形也笑得肚子疼。

直到鄧子龍和劉綎趕到,兩位將軍也是惶恐又著急,秦林從他們的反應看出來,也許自己真的沒搞對。

他再三聲明,絕對沒有針對任何人,只是向士兵噓寒問暖,然后朝旁邊走,又招了招手讓兩位將軍跟過去。

劉綎還在一個勁兒的請罪,鄧子龍更是不放心,隨著秦林走到旁邊,低聲道:“是末將荒謬了!奉督帥鈞旨率軍來援,末將唯恐行轅有失,所以提兵火急趕來,沒有來得及準備孝敬督帥的禮物,末將該死,末將該死!”

可憐鄧子龍出生入死幾十年,這會兒還誠惶誠恐的低著頭,須發如雪的腦袋幾乎垂到了胸口。

想當年鄧子龍也曾意氣風發過,可結果如何?打了一輩子的仗,到頭來參將做到老,現實早就磨平了他的棱角,或許只有在戰場上,才能見到他老而彌辣的一面吧!

秦林聽到這里,無奈的連連苦笑,真不知該如何說才好。

“哼,朝廷大將,想的都是這些蠅營狗茍么?”白霜華一直跟著秦林。聞言忍不住笑道:“鄧子龍你忒也門縫里看人。這位秦督帥府中金山銀海,重開絲綢之路是他主持,五十萬銀子送給皇帝充內帑,五峰海商也是他家的,東西兩洋貿易的厚利盡入囊中,哪稀罕你那三瓜兩棗!”

當年鄧子龍率軍平定湘西白蓮教起義,白蓮教曾經試圖暗殺他,是秦林予以破壞;如今時移勢易。白霜華不再是白蓮教主,鄧子龍也從平內亂轉為御外侮,白霜華自然不會再設法殺他,但言語間也不會有多客氣。

反而是這種態度,讓鄧子龍相信了她說的是真話,老將軍吃驚的睜大了眼睛。兀自不放心的追問:“末將惶恐,秦督帥……”

秦林郁悶的擺了擺手,再三解釋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表現愛兵如子,提振提振士氣。

“愛兵如子?”鄧子龍的表情變得非常古怪。

劉綎和鄧子龍稍有不同,他畢竟和秦林自昆明出發同行了幾天,思前想后覺得秦林的脾氣確實很好,至少對屬下很不錯,于是試探著反問:“不知秦督帥以為。應該如何愛兵如子?”

“身先士卒,同甘共苦!”秦林理直氣壯的答道。不僅古書上這么說的,看到戚繼光、俞大猷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就算咱們秦督帥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督帥萬萬不可……”鄧子龍和劉綎脫口而出,然后察覺到不應該在督帥面前失禮,又把下頭的話吞了回去。

秦林眉頭一剔,心中自有三分不快。但看著兩位將軍欲言又止的神態就很快警醒。誠懇的向他們詢問原因。

鄧子龍還在猶豫,劉綎已察覺秦林確實不懂。陪著笑說:“督帥有所不知,過去文臣的督師,那都是士林中極有文名的老先生,咱們領兵將官有事呈請,尚且擔心言語粗俗沖撞了,底下軍官士卒更不敢煩瀆清聽,所以督帥好意詢問,他們反而嚇得魂飛魄散,唯恐冒犯督帥的虎威。”

原來大凡文臣督師,都是領著尚書、侍郎、都御史的銜頭,一個個眼高于頂,和領兵主將指點機宜,就已十分不耐,誰肯和目不識丁的大頭兵說話?

鄧子龍見秦林并沒有生氣,想想畢竟有在蘄州的那份交情在,也就干脆豁出去了:“至于督帥說身先士卒,更是駭人聽聞。督帥是一軍之首腦,自當在中軍籌謀方略、決斷機宜,有吾輩為督帥之爪牙,率軍沖鋒陷陣便足矣。誰敢叫督帥親冒矢石?萬一有什么傷損,吾輩萬死不能辭其咎!”

秦林無語,無論是策動四路大軍出塞進逼土默川,還是配合戚繼光伏擊圖門汗、董狐貍,他都沒有自己督率軍隊,并不具備這方面的經驗,想來劉綎和鄧子龍久經沙場,所說是不會錯的了。

“那么,我這個欽差督帥豈不是沒什么用處,坐在中軍帳無所事事了?”秦林自嘲的笑笑。

怎么會沒用?劉綎和鄧子龍都極為驚訝,兩雙眼睛睜得老大,異口同聲的道:“督帥何出此言?督帥代天巡狩、監軍押陣,飛檄四方征調糧草民夫,戰前籌劃方略,戰時臨機決斷,戰后記點斬首和俘獲,向朝廷稟報升賞……若無督帥在此,末將等斷不敢與莽應里決戰!”

兩位將軍見秦林真的不懂,就和他仔細解釋,在朝廷現行體系中督師大臣的作用非常之大。

比如說征調地方的糧食和民夫,以他們倆的本事那是絕對沒法應付永昌府的這些官紳豪強,唯獨秦林坐鎮行轅,地方官府和士紳不敢怠慢,才有源源不斷的民夫和糧草接濟。

同時,戰爭期間秦林要代表朝廷行使監軍權力,根據將士的表現做出生殺黜涉的決定。

戰后,記點斬俘繳獲,上報兵部為立功將士請求封賞同樣是督帥的職權,另外各軍在戰爭期間花銷的軍費、消耗的兵器甲杖,也要由秦林審核認可之后,才能到戶部核準報銷。

“當年在浙東和倭寇大戰,因為斬獲的人頭差了十三顆,末將被御史彈劾虛報戰功,差點下獄論罪……”鄧子龍說著說著就神色黯然,不過很快就開心的笑了:“這次聞得是秦督帥坐鎮,末將喜不自勝,心頭那點小九九也不瞞人,督帥在朝中何等威風。不是尋常人物可比的,料想此戰之后,再沒有誰來雞蛋里挑骨頭。”

劉綎也笑瞇瞇的道:“鄧老叔說的不錯。末將歷次打仗,從來沒有打敗過,唯獨戰后報銷時受夠了戶部司員的閑氣,不知自掏腰包賠補了多少!現在好了,秦督帥在京師威風大、手面闊,畫過押的報銷。看戶部哪個狗東西敢駁回來?”

因為秦林這個督帥的分量夠重,行事有種種方便,所以鄧子龍和劉綎非常樂意在他帳下聽用。

原來如此,秦林這下明白了,他又問道:“那么,我怎么做。才能讓將士們覺得放心,肯出力打仗呢?”

答案是盡量從容不迫,表現得對戰事漠不關心,甚至裝出勝敗都無所謂的樣子,將士們就會認為這位督帥來頭很大,在朝中的根腳極深,那么打了勝仗自己應得的封賞不會打折扣,如果吃了敗仗,有督帥頂在前頭。朝廷不會過于遷怒,就算戰死沙場,督帥也有向朝廷請到豐厚典恤的能力。

相反,如果督帥表現得過于關心勝敗,將士們就擔心他根腳不夠深,一旦戰事稍有不利就自身難保,那么到時候誰來替大家擋住朝廷的雷霆震怒,誰來替犧牲者留下的孤兒寡母請求典恤?

鄧子龍表示,從來督師的文臣都會留在中軍帳附庸風雅。峨冠博帶的和幕府中的夫子們吟詩作對。這樣做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能給將士們帶來信心。讓他們相信督師的地位夠高、根基夠深。

當然,這和瞎指揮無關,比如英宗朝的大太監王振自我感覺太良好,搞起外行指導內行的一套,就弄出了土木之變。

劉綎補充說,當年王陽明督帥大軍,除了定下大的戰略之外,就是整天待在中軍帳練氣功,沒事兒還要在深更半夜發出怪叫,結果將士們都相信他胸有成竹,于是士氣大振,打敗了反叛的寧王。

所以他提出建議,秦林可以仿效王陽明,在中軍位置練練氣功,假如嫌馬背上不好打坐,也可以和兩位師爺做幾首詩,或者干點別的什么和戰爭無關的事情,就算這樣做不能大幅度提升士氣,也能讓將士們安心,待會兒打仗自然有進無退。

秦林總算弄明白了,督師最大的實際作用,是軍隊和朝廷之間的一道橋梁,既代表朝廷監督軍隊,又為軍隊協調和地方關系,征調民夫糧草,并在戰后替他們爭取封賞和典恤。

在明朝的官僚體系中,督師是個戰爭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如果缺了他,戰爭根本就無法進行。

朱元璋建立明朝,封的頭號功臣不是戰無不勝的徐達常遇春,不是神機妙算的劉伯溫,而是籌措糧草、簡拔人才、處理庶務的李善長,自有他的一番道理。

秦林目前這個督帥角色,就類似于當年的李善長。

“那好吧,”秦林答應了劉綎。

但他既沒有去和孫承宗、徐光啟作詩,也沒有練什么氣功,而是騎著馬走到乘著白象的思忘憂身邊。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