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古代幸福生活小說>古代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古代幸福生活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古代幸福生活-第三百四十九章,開演(十三)
更新時間:2011-06-28  作者: 一個木頭   本書關鍵詞: 古代言情 | 一個木頭 | 古代幸福生活 
正文如下:
古代幸福生活

第三百四十九章,開演(十三)

作者:一個木頭類別:女頻耽美總點擊:642推薦票數:5最后更新:2012/2/25

連載中

第三百四十九章,開演(十三)

山陽郡主告辭了出來,小蜀王在家里等著她。山陽郡主就告訴他說話的內容:“王妃聽了,意思還好,只是這一次不成。”

小蜀王聽了也還行,笑道:“有勞妹妹再去,一次當然是說不成的。”

兄妹兩個人在家里說話,王府里玉妙喚了朱祿來,細細地問他小蜀王的事情。

朱祿本來就知道一些,王妃說過了要聽,去打聽了不少。回來回話:“夷人滋擾也是有的。小蜀王自小無能,并沒有什么治理上的才能出來。夷人先開始只是不買他的帳,后來就發展到收成時來打搶。蜀地吏治就這樣一步步敗壞下來。

兵部對于有封地的王爺,郡王,都是有常規軍需供給的。小蜀王也還算有些雄心,只是眼力不行,屢屢認錯了。

有一次弄了一個笑話,他一心想弄好,平時多結交了江湖上的能人異士,只是苦于不能認人,大多都是騙錢的。弄來了一個自稱是異人的,夜深了從房上跳下來,手里提了一個革囊,往外滴了血。

對小蜀王說是有深仇與厚恩,深仇已報,在革囊里,現在去報厚恩,需要五百兩銀子,明天一早回來,就用藥把革囊里的東西消散了。”

聽到了,這里沈玉妙不由得一笑,對這兄妹二人已經是有點認識了。朱祿也一笑,繼續道:“小蜀王就取了銀子給他,然后讓人把革囊收好,一心等了這位異人高士來作手段,結果等了三天,革囊里都臭了,為了宣揚自己能結交能人,又請了不少親友,都認定了小蜀王上當了,結果打開了革囊一看,里面是一個豬頭。”

玉妙捂了嘴,也笑得不行。朱祿說到了這里,也笑得不行,忍了笑繼續說下去:“當時請的人不少,一傳十,十傳百,人人都知道小蜀王是個繡花枕頭了,這事傳到了京里,又有蜀地接二連三報不平穩的折子,皇上大怒,小蜀王的軍需也拿的就艱難了。這一項銀子根本就等于了沒有。”

玉妙回想了,自己只有古書里看過類似的故事,沒有想到出現在眼前,活生生的是件真事,想來這位郡王爺,也真是不聰明。

朱祿還有下文,笑道:“那位房上跳下來的異人,后來又到處行騙,被王爺一頓亂棍趕了出去,休養好了傷,又到了北平王處,被北平王拿了,送了性命。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少,小蜀王后來求兵馬不容易也是受這件事所累。”

玉妙聽完了,站了起來對朱祿道:“你跟我來。”走到表哥擺放了刀劍地圖的那一間去,在上面看了蜀地的位置,其實不看心里也大概明白了,四川的方位總還是知道的。

站在地圖前,有些納悶,山陽郡主想幫了哥哥,應該嫁北平王,或者是找表哥才對。嫁的靖海王最不著邊。

表哥與北平王都有封地與蜀地相連,最方便的還是北平王。朱祿在地圖上說了一下,笑道:“王爺愛才,聽說了他這個樣子,當然是不會幫他的。不過他來求一回,就送幾百兩銀子罷了。”

玉妙就笑了笑,一位郡王,弄成了打秋風的。幾百兩銀子能買幾匹馬的,好做什么的,難怪要打禁運物資的主意了。這話還不能對朱祿說。

玉妙回來后,讓朱祿先出去候著,喊了小丫頭卉兒進來:“磨墨,我要寫信。”卉兒就跑去磨了墨,看了王妃執筆,就在一面看著。

玉妙提筆給朱宣寫了一封信,把山陽郡主的話一一寫上。軍馬,鋼鐵往邊境外運,賣給誰一目了然。

表哥在和吐蕃打仗,這軍馬,鋼鐵到了外面,再用來打我表哥,還來求我的手書,天底下怎么有這樣笨的人。

卉兒站在旁邊看了王妃寫字,就笑著逢迎:“王妃的字真好看,難怪王爺特意請了先生呢。”玉妙一笑,表哥總是說不長進,一開始寫,因為有底子還覺得好,后來就隨便練了,不過看了平整。

寫完了,才喊了外面候著的朱祿,讓眾人都出去,把山陽郡主的話對朱祿說了一遍,最后道:“這信你快些讓人送給表哥去。聽你說小蜀王和慕容夫人走得近,慕容夫人又認識晉王,這事情里面不知道牽扯了哪些人,你留意了,我這里也不驚動他們。等表哥信來,再作處理。”

朱祿一聽表情就嚴峻了,道:“不想這些人,還有這樣的壞主意去。西昌侯夫人,一向與吐蕃走的近,這軍馬運出去,只會賣給吐蕃去。”

玉妙道:“我只是不明白,說了小蜀王這人不怎么才干,帶上他作什么,不會帶別的有本事的人?”

朱祿也想不明白,猜了一回道:“別人沒這么缺錢用,再說,實在出不去,從蜀地走,只是繞了彎子也能出得去,不過現在蜀地夷人作亂,夷人地界上又密林癉氣,想過也不容易。只是有這個可能罷了。”

玉妙道:“這信來回快馬不知道要多久?”朱祿想了一想道:“可以用信鴿,只是被人打了,這信就不成了。”

玉妙拿起信來,又看了一看,道:“就用信鴿,我重新再寫一封來,我想快點聽聽表哥是什么意思?”

朱祿外面候了,取了信,用信鴿發了一封,又用快馬送了另一封。此后山陽郡主來,玉妙都是笑聽了,并沒有多的話。

半個月后,信鴿先帶回了朱宣的回信,寫得也很隱晦,而且不象平時的來信下,會蓋上自己的小印,只是那熟悉的筆跡,一看能看得出來。

朱宣信里寫道:“女眷來往,但有所求,可言語答應之。”玉妙看了就一笑,手書不要寫,表哥是這個意思,然后想一想,還有別的意思呢。

山陽郡主來求我,錢還是小事,最重要的還是兵馬?表哥讓我答應了她,看來也是和朱祿說的一樣,擔心這些軍馬,銅鐵從蜀地出去,看來表哥要發兵馬助他?。

朱祿站在一旁,看了王妃拿了信笑,就陪笑問了一句:“王爺信里怎么說?”玉妙就笑著對他說了,信卻不能給他看。

下面就是夸獎的話:“卿卿大懂事,心甚慰之。前方屢捷,內有白色錦裘一襲,已著人送往京里。想卿著之,必然佳麗。平素須謹遵母親教導,必言正行方,免父母憂心。偶有閑瑕,時時思念……”

朱宣給玉妙寫完了信,讓人送了出去。又拿起來玉妙的信看了一遍,笑著搖了搖頭,這孩子的字就沒有再長進過,也不能怪她。

玩的事情太多,閑事也太多,能想起來扛了筆坐一會兒就不錯了。這扛了筆是朱宣笑話玉妙時說的,她一邊拈了筆,一邊還要與丫頭們說話,說話的時候就拿筆支了肘豎在耳旁,亞似扛了什么東西,這樣能長進才叫奇怪。

不過看了信溫馨的很,看了信就想妙姐兒,一個人拿了信又看了一會兒,才折好了收好了,帳外士兵們通報:“常將軍求見”

朱宣道:“進來。”常將軍管理的地方就與蜀地相連,進來以后就恭立了,朱宣就吩咐他:“你去信回去,派一支輕騎去小蜀王那里,告訴他,我不得親自前來,馬上麥子要收成了,這人馬助了他管理蜀地。”

然后交待了一句:“看好了蜀地,不準許有禁運的東西運出去。”常將軍一聽就心領神會了。

朱宣看了常將軍出去了,隨意一笑,小蜀王經常與我通信,每封信里都求軍馬,這一次趁了他的心了。

接了妙姐兒的信以后,給北平王也去了信,讓他也出人馬幫助了小蜀王,不然以后有了什么好處又要背地里攻擊了我,說我幫人不白幫了。

小蜀王手里就沒有幾個州縣,這一點兒我還看不上眼。等我打完了仗,再來同他算這禁運的仗去,只要他敢運。

然后升帳召集了將軍們,嚴詞重申了:“出入邊境的人要看緊了,打仗的時候,有敢偷運禁運物資的人,抓到了就地斬首,提人頭來見我。如果放跑了,哼哼,”朱宣冷笑了一聲:“那就提自己的頭來見我”

退出了朱宣的大帳以后,呂明文覺得事情有些難辦了,晉王上封信里要自己把了邊境出入,可是朱王爺的兵將并沒有那么好說話。

尤其是那位陪了自己的薛將軍,天天一臉的和氣相,其實難說話的很,而且糾纏,跟了自己寸步不丟,還弄得象是和自己多么知己,走到哪里都帶了自己去,滿面笑容:“王爺交待了,現有了監軍,凡事都要監軍在。”

看著象是變相的看著。

朱王爺有了這些話倒也不奇怪,軍中三天一會,每一次會議到最后都會嚴令,禁運物資不許運,違令者斬。這句話天天在聽。

邊境出入的墻上都張貼了布告,也是寫這些東西。呂明文現在是發現了,這個監軍象是不太好做。

以前想好的,朱王爺這個人從來沒有好臉色,一定會處處阻隔,沒有想到,他事事看了象是順從的很,與他以前的冷硬為人實在是不太象。

呂明文就忘了一點,朱宣有一個名稱就叫:詭詐。而且也能服低的那一種人。至少演起戲來也不差。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