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古代幸福生活小說>古代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古代幸福生活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古代幸福生活-第兩百章,幫忙(一)
更新時間:2012-01-29  作者: 一個木頭   本書關鍵詞: 古代言情 | 一個木頭 | 古代幸福生活 
正文如下:
第兩百章,幫忙(一)

古代幸福生活第兩百章,幫忙(一)

()有這么多人陪著,一整天里玉妙沒有想起來瑤池,就是想起來了也沒有時間去找她。眼前的人太多,與陶秀珠有太多的話要說,高陽公主又總是想和玉妙說話。

到了晚上走的時候,陶秀珠私下里拉了玉妙的手不樂意:“我只想和你單獨的說話,我有好多新聞要對你說,怎么有這么些人一整天都在面前。明天你來我們家嗎?”

玉妙就笑了,對陶秀珠道:“剛來這幾天,還不知道姨媽,表哥讓不讓我會別的客去。等過了這幾天,我約了你,去西山看你的房子去。也隨便看看我的。”

提起了房子,陶秀珠很是得意道:“就這么說定了,我只等你三,四天,再不來約我,我就自己來了。我的房子早就叫我媽收拾了,別的親戚們要來看,我不肯,我要先陪你去看。你的房子我也去看過了,蓋得差不多了,正在粉刷收拾呢。”

兩個人就笑著分了手。玉妙是送到了二門外才回來的。回了房里,太夫人已經在了,正在讓人去安頓新接來的母女的住處。

玉妙就坐下來聽她們說話。房里現坐了幾位年紀大的親戚女眷在,都笑著和玉妙說話。又陪了太夫人為那對母女嘆息。

“七堂兄做了一件糊涂事,害得女眷都跟著進了女監,不知道有沒有挨打。”

太夫人笑一笑道:“事情一出來,我就讓人去照看了,要受委屈,也就是冷房涼炕的。吃的我也讓人每天去送呢。”

說到了這里,就問玉妙:“一天在房里都吃了什么?”玉妙就一一回答了,說:“姨媽的廚子煮的湯好吃的很。”

太夫人就樂了,道:“明天還讓他做去。”玉妙點頭笑道:“好,就是高陽公主也說好吃。”

太夫人心想,沒有想到會和高陽公主結交起來,高陽公主成親一年左右,和駙馬總是不同房,而且看不起他。駙馬也是無可奈何,兩個人都年紀不大,天天就慪氣去了。

然后又說那對母女,還是一片嘆息聲:“本來是訂了親的,沒有想到事情一出來,就賴了婚。真是讓人痛心。”

太夫人另有看法,道:“這樣的人早一點看出來倒好,要是成了親出了這種事情,姑娘以后還嫁給誰呢。”

另一個親戚知道一些眉目道:“原以為這件事大得不得了,又見王爺不在京里。太夫人安排了人照顧,他們總不知道,以為王府會不管這件事,就退了婚,又攀上了別人。現在看到王爺回來,也管這件事情,聽說又有些后悔。現在知道接了府里來住,心里不知道怎么樣后悔呢。”

又有一個人笑道:“那也后悔不來了,就這么短短幾天的工夫,他們退了親,又重新找了一家,象是怕七堂嫂母女出了女監一定會找去理論一樣。”

太夫人聽著這些話,看到玉妙坐在一邊悶悶的,就笑道:“先睡去。這些話很不好聽,可是我只想著那娘兒倆了,就忘了不要讓你聽。”

玉妙也不愿意聽,真的是不好聽。不過她也和太夫人是一樣的心思,幸好是早退了親,要是成了親再出這種事情,那還不是一紙休書。

聽太夫人讓自己進去,就站起來行了禮,走進去。若花帶了人先打發了玉妙睡下來。在床前陪了玉妙說話。

過了一會兒,隱隱聽到外面有哭聲。若花去看了一看,回來告訴玉妙:“七老爺的家眷們接了來,正在給太夫人叩頭道謝呢。都跪著不肯起來,只是哭著這幾天的遭遇。姑娘幸好進來了,不好聽的。”

若花還是去年在京里見過了七老爺的家眷,過年了來給太夫人請安的。當時也要見玉妙,太夫人就沒有讓見,讓年紀小,大了再見。這一點上,太夫人和王爺是一樣的想法。

去年見的時候還花枝一樣的,剛才看一眼,臉色臘黃的,頭發也亂蓬蓬的,若花嘆氣。

過了一會兒若花又去聽了,回來對玉妙道:“說要給姑娘請安,太夫人說睡了,明天再來。看樣子,明天姑娘要見見她們了。”

玉妙沒有說話,就點點頭,若花又一直陪著她,直到太夫人進來。

第二天上午的時候,太夫人出去了,果然人回了說:“三房里七老爺的家眷來給姑娘請安,太夫人說可以見見。”

玉妙和文錦,書錦坐在錦榻上,就站了起來等著,門簾打開了來,一對母女走進來,進來不抬頭,先給玉妙跪下叩頭,玉妙忙讓丫頭們扶了起來,請她們坐下來,這才認真的看了她們。

這母女兩個也看她。母親秦氏是個中年婦人,女兒朱蘭芳也是五官端正,只是兩個人臉上都帶悲憤之色,想是才從女監里出來的原因。身上只穿了藍色的舊衣,玉妙覺得不方便問她們的傷心事,就只陪了坐著說閑話。

秦氏母女就看了眼前這位傳聞之久的沈家鳳凰,不止一個人背地里喊她是鳳凰了。這位沈鳳凰年紀小小的,中等個頭,個子不高,眉目如畫,膚光如雪。

穿一件繡滿了花的紅色錦衣,腳下小皮靴,靴子上鑲著亮晶晶的不是珍珠就是玉石,頭發上金燦燦的一頭花翠,耳朵上戴的是祖母綠的寶石墜子。秦氏母女都想起了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父親只是貪了那么一點錢就進了大獄,真是冤枉。

秦氏母女一直覺得這件事情是冤枉的。朱宣和太夫人知道了一點真相,覺得剛接了來,不方便說,就一直沒有說。

三房的七老爺是從外面窯子里弄了女人,那個女人懷了身孕,七老爺為了保孩子,給那個女人贖身,就貪了錢。這件事情是不冤枉,讓朱宣警惕的是,這件事情一扯出來,就牽扯了一大堆的官員,每個人貪污的理由都不一樣,皇上這一次大動作,不知道意欲何為。

當然皇上不是沖了我來的,軍功得財,這是應該的。朱宣也明白這一點。但是君心難測,不得不防。

朱宣也見了秦氏母女,就說了一句:“七堂叔的罪名未定之前,母親來安排你們的住處。”就讓她們走了。

秦氏母女也叩頭道謝了,還不敢同朱宣客氣,朱宣說是七堂叔,她們只能道謝:“多謝王爺的大恩大德。”

朱宣對了外人,永遠是面無表情端坐著。而且親戚們喊自己王爺也很習慣。京里的親戚們沒有一個敢喊他表哥或堂哥的。他板了臉還是很能讓人保持距離。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