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古代幸福生活小說>古代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古代幸福生活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古代幸福生活-第五百七十七章,溫情(十二)
更新時間:2012-07-05  作者: 一個木頭   本書關鍵詞: 古代言情 | 一個木頭 | 古代幸福生活 
正文如下:
類別:

第五百七十七章,溫情(十二)

有了孩子的江秀雅這樣嬌憨,只會讓淮王心動,坐過來的淮王把江秀雅抱在懷里解衣,手上是溫柔,說話仍然是陰柔:“不喝就不喝吧,你有兒子了,就不要我了。你說的原也沒有錯,我是生你氣了,你再有身子,給你一碗藥不得喝也得喝,到時候你就后悔這一會兒不喝藥了。”

江秀雅只是嘻笑當作是玩笑話的樣子,身子已經半裸,春情無限的江秀雅伸出手臂來對淮王道:“你要哪個丫頭我就讓你要那個,你請封趙姨娘的兒子我也沒的說,就是王爺說的,我有兒子了,母子相依,王爺你嘛,少來幾次也使得。”

聽過也是嘻笑的淮王道:“我愛來就來,不來你也管不了,”伸出手來在江秀雅豐滿的身子上擰一把,道:“我以前只愛丫頭,不想生過孩子到更有趣。”

江秀雅不以為意地笑著道:“王爺是想夸趙姨娘吧。”淮王眼睛只盯著江秀雅的身子,道:“她胖了不少,你怎么倒不胖?”看著比原來還要讓人動心。不管怎么樣,南平王送來的這個王妃真的是絕色。

“王爺對著我說倒也罷了,在趙姨娘那里說話要小心,”江秀雅裝好心提醒淮王:“給你生了孩子,你還要嫌她胖,我聽著都不舒服。”

夫妻兩個人纏綿一會兒,淮王才問江秀雅:“你和北平王妃那么熟悉,聽到他對于兩位皇子是怎么個看法?”

“哪兩位皇子?”江秀雅隨便問一句,看著淮王的嘴角噙笑不已,這才裝作明白過來:“王爺說的是五皇子和六皇子吧,這還用問嗎?皇后病了一年多,六皇子早就不得勢了。”

淮王想想北平王那張黑臉,抱著江秀雅問道:“北平王以前和六皇子走得近,你在他府上住了那么久,有沒有看到六皇子的人,”然后再打趣一句:“你不會是只往南平王府里傳消息吧。”

丫頭們在淮王面前為江王妃報屈,說南平王妃下午來看過春蘭,淮王酒醉進家后,先在二門外面的偏廳上坐一會兒涼快涼快,喝了醒酒湯這才進來,侍候用醒酒湯的丫頭等不及地就把下午南平王妃來說出來,當然為江王妃負屈真實是想阻攔淮王不要請封次子。

淮王聽過以后覺得比醒酒湯還要提神,這兩位王妃是狼狽為奸,一丘之貉,我房里丫頭平時看著機靈,這樣的事情當然是看不明白,我請封次子,只怕美人兒要不高興好些天才是。

江秀雅只裝糊涂,身上不著寸縷,拉過一條薄被來遮蓋一下,這才對淮王回答得很正經:“南平王府里沒有探子,要我這樣的蠢人嗎?”淮王繼續打趣:“你這樣的蠢人,所以送到我這里來了。”

燭光下看起來般配無比的夫妻兩個笑臉兒對著笑臉兒,江秀雅繼續裝糊涂:“也看到過有幾個京里來的人,不過是……”一一說出來,淮王聽過都是六皇子過了明路的人,以前就往北平王那里去。

對著這錦帳中秀色,淮王收起剛才的調笑,眉間有沉思,與南平王是互相利用,可是在皇嗣的問題上,南平王從來也沒有表過態具體是支持哪一位,以淮王對南平王的了解,不會象外面的傳言中所想的,覺得南平王府跟鄭貴妃結了兒女親家就會支持五皇子。

“可真是能等呀,”淮王不自覺的說出來一句,南平王一直就不說,十幾年來沒有聽過他在皇嗣上說一句話出來,難道他是在等拼殺過后,哪一個存活下來才支持哪一個。進京里來的淮王也是頻頻被皇子們相邀,這個問題也是一樣頭疼,看好哪一個才是,看錯真命天子,就會象晉王一樣,在皇上登基以后,包括晉王皇叔的人,也都是一般的過著。

外頭看起來是皇叔,其實里子如何自己心里最清楚。江秀雅抱著薄被挑著眉毛歪著臉兒看著淮王,淮王從沉思中醒來這才一笑:“看我冷落了你,今天本來是來溫存你的。”

江秀雅在心里撇撇嘴,有溫存別人是讓人先喝藥的,有溫存別人是告訴別人你有了身子就不要的,我嫁的這位丈夫口是心非,一向是超出常人。

難怪他不要孩子,江秀雅也是無意中探知淮王的心思,人人羨慕的皇族血脈在淮王心里覺得一般,才沒有動過有孩子的念頭,不過一下子有了兩個,也是出于淮王的意料之外。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過就是如此,妙姐兒和朱宣并肩往太夫人院子里走去,先看到的就是一地菊花。

想想朱宣隨意在房里說的一句:“又要賞菊花了,倒象為了花活著,看看花就知道是什么季節。”朱宣倒象是賞膩了的樣子,妙姐兒自己在心里尋思,看人會不會看膩,以前還出門去,三天五天必有一夜是在外面過,現在天天回來,夫妻間能說什么呢?

今天吃什么,今天做什么,自己說出來都覺得無趣不再新奇,何況是聽的人。妙姐兒晚上見到朱宣,難免是有些心不在焉。

走在妙姐兒身邊的朱宣也是在這件事情,表哥晚晚在房里,妙姐兒象是總走神想別的,以前出去過一夜再回來,還可以看到妙姐兒嗔怪的小臉兒,有時候是強裝出來的笑臉,眼睛里也帶著指責。

現在倒好,表哥晚晚回來,眼看著又要被妙姐兒欺負了,快拿表哥不當一回事了。朱宣心里也是心不在焉,最愛賞花的妙姐兒看到花都沒有精神,看到表哥是不是比看花還要沒有精神?

朱宣想起來朱明朱輝的摯友盧瑞說的幾句話,盧瑞說自己的妻子沁蘭:“我要是天天在家,就看她不耐煩;我要去出去呆一天,她就會追問哪里去了,至少可以出去躲一天煩,而且回來裝的溫存也有幾分。”

精于此道的南平王當然更明白女人心思,天天陪著不香甜,這要是在封地上,可以去軍中躲幾天,在京里沒事去大營里也沒有意思,讓皇子們看了,還以為有什么異動,朱宣覺得心里有幾分悶氣。

身旁的妙姐兒也是悶悶不樂地開了口,仰起小臉兒對朱宣道:“表哥,”也在想心事的朱宣“嗯”一聲,讓妙姐兒看著更是氣悶,表哥象是看我看煩了一樣。

“我們回封地去,你再去軍中也帶了我去吧。”妙姐兒在想換一個環境會不會好些,最近這幾天里先是因為和高陽公主生分,再就是家里的客人方氏父母都在,妙姐兒聽到一些閑言,再加上朱宣的心不在焉,總是覺得悶悶的。

朱宣沒有說話,只是看了妙姐兒一眼,表哥去軍中清靜一下,妙姐兒也要跟去,跟去也是夫妻對坐無話,跟在家里一樣。朱宣就沒有說什么。

太夫人房里先迎出來的是四個孩子和朱明朱輝方氏申氏,朱宣和妙姐兒一樣,除了長輩幾乎是都要出迎。

房里拘促不安的方氏父母因為官職的原因,聽丫頭們說:“王爺王妃來了。”也是站了起來,可是老侯爺和太夫人阻止了:“坐著吧,來到是客,私下里王爺王妃不拘這樣的禮。”方氏父母只是站著候著王爺王妃走進來。

這是一對玉人,來的時候先是去西山見過了,覺得朱明之英俊遠不如朱宣的氣勢,沈王妃有如民間傳言一樣,有如妲已。妙姐兒總是最時新的衣服樣式,從來上下一身新,一件半舊的衣服都出來穿出來房外過,讓人看了不能不這樣想一下。

朱宣和妙姐兒坐下來,大家才一起坐下來,還是太夫人、老侯爺在和方氏父母說話的多,妙姐兒是不怎么說話,朱宣沒什么說的,出來以前,妙姐兒就交待過了:“表哥少說問政績的話,讓親戚們回話象是官場上奏對一樣;另外也別問民生,聽著象是盤查官員。”

“我一句話都不說,”朱宣這樣回答一句,決定進來少說話,必竟妙姐兒說的也是實情。一旁的端慧郡主聽著太夫人說話時,突然插了一句:“二叔是要辦喜事嗎?喜糖要和魏家的一樣才好。”

魏家長孫成親,太夫人帶著端慧去吃喜酒,端慧郡主覺得那喜糖好吃,可是沒頭沒腦袋的來這么一句,讓房里的大人都嚇了一跳。

朱明是沒有忍住,昨天和方氏爭吵的不耐煩臉色出來了;方氏是臉紅了,以為別人都知道了自己給朱明納青桃的妹妹青杏的事情;太夫人和老侯爺,朱宣和妙姐兒一起對著端慧郡主沉下臉來,房里還有客人,嬌生慣養的小郡主當是在祖父母面前一樣插了這么一句。

“又胡說了”朱宣先對著女兒斥責一句,端慧郡主一向對于父親的冷臉是嬉皮笑臉慣了,倚著母親還在笑:“不是胡說,我聽到青桃說的,勸她自己妹妹給二叔當姨娘。”

妙姐兒也聽不下去了,也是一聲斥責:“端慧”端慧郡主看看母親也變了臉,再看看父親更是生氣了,吩咐人道:“點一炷香去,帶小郡主去跪著。”

再瞄一眼身邊的妙姐兒,剛才的怒容變成求情的眼色,朱宣再對妙姐兒瞪一眼,還來求情,今年回京的南平王看到孩子們都大了,早就教訓得比較多,當然在中間攔下來的多是祖母,偶爾也有妙姐兒。

過了一會兒房里的尷尬才恢復幾分,朱明先說話了,當然是先對著自己的父母和大哥:“兒子房里沒有孩子,是一件要緊的事情。但是再納姨娘,只要可靠的人,接了岳父母來,是想著多年不見,接來團聚,岳父母的人兒子不要。”

昨天晚上朱明和方氏就為了這個爭吵一場,妙姐兒和太夫人都略有耳聞。方氏從娘家的嫡長女到南平王府的二夫人,一般第二個孩子相較于長子和幼子來說,都是疼愛度相差,第一個孩子當然是引人關注,最后一個孩子則是懷中寶,方氏也覺得自己心里有多少委屈,再加上沒有孩子。

妙姐兒是可以理解方氏的心情,多少盡力去理解一下,太夫人只要夫妻和睦,岳父母千里迢迢上京送來一個人當然是感動,可是方氏房里先有了青桃,娘家再送來一個人,朱明的房里立即強弱就要分出來,就是說話方氏以后都要多一張口,這是太夫人不愿意看到的。

朱明不同意要青杏也正是這個原因,平時也會帶一句出來說青桃:“夫人的歪主意,多是與你有關,”再來一個青桃的妹妹,朱明是堅決不要。

這件事情本來是方氏打算今天晚上討大嫂一個主意,大嫂不是幫了年青的女眷,總是為著夫妻和睦不是,方氏想讓妙姐兒幫著說句話,不想今天被端慧郡主給說出來。

朱明也是想晚上回大哥,不到萬不得已,朱明不想對朱宣說自己妻子不好,可是這一次,插手太過了,朱明也忍無可忍。

生活之中,有時候大家各有委屈,只是看是在什么時候揭露出來,什么時候又消散罷了。今天算是一下子揭到了底,方氏聽著朱明這樣說,立即就哭了過來給太夫人跪下來:“就沒有孩子,媳婦自己心里也含愧,把青桃給了二爺不想也是個沒福氣的,家里挑不出人來,外面現買又擔心進來不安生,這才給家里去信,讓父母親帶一個人過來,是父母親面前呆過多年的,給了二爺,房里也安生。不想二爺不體諒我這一片苦心。”

妙姐兒再往朱宣臉上看一眼,果不其然看到朱宣臉色更沉,從方氏說家里挑不出人來,朱宣和妙姐兒都能聽明白,這又要說朱壽了。就是太夫人也聽明白了,申氏更是低下頭來,不關已事不說話。

“你起來,”太夫人當著親家父母在這里臉上也掛不住,先喚一聲妙姐兒:“家里這么些人,你平日是怎么當家的,就不為二爺房里上上心,你們都挑不出來,我來挑一個給二爺送去。”妙姐兒趕快站起來垂首聽太夫人說話,申氏朱明朱輝孩子們都一起站起來。朱宣端過身邊的茶碗來,覺得這件事情有這么為難嗎?還千里迢迢送一個人來,又不是在京里住著近幫著拿主意,只為送一個房里人就大老遠的來了。

發作過妙姐兒,太夫人這才重新拿出笑容對著方氏父母道:“有勞親家上心,這么遠的路給二爺送個人來,我們家里人倒是不少,不中意的人也是有的。”方氏父母也尷尬起來,跪在地上的方氏只能是哭,一時說錯話,又正好在人前。

剛才就站起來的朱明過來對太夫人行禮道:“母親不用責備,就責備也是扭不過她的心來,家里這么多人,怎么就挑不出來一個人來。”

“你那相中了誰?我今天就作主把人給你,你這就帶了去吧。”太夫人面帶微笑看著朱明。方氏和方氏的父母一起看著朱明,朱明當然是挑過的,自從昨天方氏說要納青杏的時候,兩個人爭吵過后,朱明在書房里睡一夜,早就想好了人,此時正好問太夫人:“就是母親房里的二等丫頭秀柳,求母親把她給我。”

太夫人含笑聽完,已經看到方氏要有話說,太夫人轉過臉來對著方氏和藹地道:“你有話起來對我說,長輩們都在,王爺王妃也在,你只管說就是。”

“是,秀柳是母親身邊的丫頭,媳婦不能送人來服侍母親,不能要母親房里的人。”方氏這句話剛說出來,朱明今天是橫下心來撕破臉,也跟著一句道:“母親房里的人,你應該最放心才是。”

妙姐兒看著朱宣這一會兒悠閑地喝茶的樣子,他今天真的是沒有說話,除了斥責女兒以外,剛才還是沉著臉,這一會兒倒變得悠閑起來。然后接受到申氏從旁邊投來的眼光。

努力與大嫂接上眼神的申氏示意一下旁邊還有方氏的父母親在,今天弄這一出申氏感同身受,如果此時主角是申氏,在父母面前丟這樣的人,申氏心想,我不如去死了算了。看看大嫂,明明是接收到自己的眼神,又轉過臉去只裝作看不到。

妙姐兒被扯在里面被太夫人當著眾人說了一句,妙姐兒不想管這件事情,隨便怎么折騰去吧,方氏打著為朱明進人的借口為自己安排一個人進家里,朱明看破這樣的意圖所以不同意,這是夫妻之間的事情,再說還有父母親在,沈王妃含笑又用眼角看看朱宣,不是表哥也在,我總是到最后才說話的人。

太夫人已經讓喊了秀柳過來,長得并不是過人的俊俏,五官端正,粗眉大眼,就是身子也不是窈窕樣子,而是有幾分健壯,這原是太夫人房里的粗使丫頭忠心耿耿才升上來的。

聽著秀柳回答:“我愿意。”并沒有扭捏之態也沒有過分羞澀,只是抬起眼來在朱明身上看一眼,引起房中一片輕笑聲,就是朱宣也忍不住扯一下嘴角,這丫頭倒是有趣。

“好,”太夫人此時是呵呵笑了,對朱明和方氏是笑容可親:“雖然不是生得多好,看這身子應該是個能生的,房里進人不就是為孩子,是這個道理兒吧。”然后把眼睛看著妙姐兒。

妙姐兒趕快笑道:“母親說的是,既然母親今天就要給二爺,不如我帶了去收拾一下再送去,總不能就這樣就去了。”

“還是你想的周到,”太夫人推一推剛才叫到榻前看膚色的秀柳,道:“跟了王妃去吧,收拾好了就送去吧,”這又交待妙姐兒:“晚上好好備桌酒,大家一起熱鬧一下才是。”

看著房里熱鬧景象,方氏決定拼一拼:“母親,有兩個人更靠得住一些,母親賞了丫頭,晚上給二爺,媳婦求母親恩典,正好把青杏也一起收拾了給二爺。”

這樣的一個難題并沒有難住太夫人,太夫人只是略想一下,就含笑了:“你考慮得周到,就這么定了吧,秀柳讓妙姐兒帶去扎裹,二夫人把青杏也收拾了,晚上一起熱鬧一回。”

朱宣往外面一下子就打發走兩個姨娘,朱明往房里一下子就進了兩個姨娘。

這事情安排停當,太夫人推說要歇著,讓小輩們都回房去,晚上等著吃酒就行,大家才各自回去。

身后多了一個秀柳,妙姐兒和朱宣回到房里,先看到的是正在跪香的端慧小郡主,正在哭,朱宣先哼一聲:“是聽到我和你母親回來了才哭的,還是一直就在哭?你這個愛哭的毛病,跟你母親一樣。”

然后才道:“起來吧,下次大人說話不許再亂插話。”妙姐兒在竹榻上坐下來,看著端慧走到身邊來,小聲的嘟囔:“父親不疼端慧了。”

“哪里不疼你,你也長大了,以后不許再這樣。”妙姐兒也是說端慧,讓人擰了巾帕來給端慧擦擦臉,才輕嘆一口氣道:“你要是不胡說,這事情還瞞著呢。”

朱宣看著女兒擦干凈臉,眼睛里有委屈只是看自己,接著妙姐兒話道:“能瞞幾天,房里都是她的人才好,再分一個家出來才好呢。”

給端慧郡主重新洗過臉,抱在懷里拍著的妙姐兒看著端慧閉上眼在睡,才交待瑞雪:“把秀柳交給祝媽媽,讓她們好生收拾一下,拿兩件衣服給她換上,晚上送到二爺房里去。”

說這幾句話的功夫,端慧郡主在懷里已經睡著了,夫妻兩個人坐著又沒有話說,榻上丟著朱宣明天晚上看的一本書,執在手上看一會兒,耳邊傳來妙姐兒小聲哼著兒歌的聲音。平時能靜心看下去,朱宣覺得看不下去,抬起眼睛來找話說:“我還是太疼端慧,今天沒有打她。”

“這丫頭大了,表哥也應該管管才是。”房里的安靜不象是以前覺得有默契在流動,反而讓人沉悶,能說幾句話也好,妙姐兒拍著端慧看著她睡熟,又想笑起來:“表哥你看,這就是小孩子,說睡就睡。”

看著朱宣哼一聲:“你不是也一樣。”妙姐兒再哼幾句兒歌,然后悵然:“端慧今天算是受委屈了,長這么大第一次被表哥這樣責備。”

平時是閑話的話這樣說起來也覺得百般的不對勁兒,妙姐兒只能沖著朱宣笑一笑,把端慧送到丫頭們身上:“放到床上去。”

夫妻之間的異樣兩個人都能感覺得出來,為了緩和一下氣氛,朱宣先笑了一下,對妙姐兒道:“最近見過你那個親戚嗎?要死要活的那個……”

這句話引起來妙姐兒嬌嗔一下:“表哥,什么是要死要活的那個,”朱宣嘿嘿笑一下,覺得這樣談話或許能象以前一樣覺得夫妻是有默契的:“那就是生不如死的那一個。”

“生不如死的是余麗娟,人家現在好著呢;表哥說的是沁蘭吧,”雖然朱宣沒有說清楚,妙姐兒還是猜到了。

朱宣如卸重負的樣子:“就是她,”再看看妙姐兒又是象剛才那樣子,再逗她夫妻生活依然是平淡下來,妙姐兒只是隨意問一句:“表哥提沁蘭是要說什么?”對朱宣這樣的心思,妙姐兒是覺得可以猜出來了,肯定又是說沁蘭不好。

“就是盧瑞的笑話,”朱宣沒有話可說,把盧瑞的笑話說給妙姐兒聽,聽完以后,妙姐兒敏銳地在朱宣臉上掃一眼,這正中她的心事。一個天天出去慣的人,一下子沉寂能呆得住幾天?能坐得住跟在家里呆得住是兩回事,有時候朱宣也沒有話說了,妙姐兒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這一點上。

兩個人又重新轉為沉寂,打破這沉悶的是丫頭們來回話:“太夫人來請王爺王妃前面去呢,”不知不覺中,外面晚霞片片,夫妻兩個人同時訝然了:“原來到晚飯時候了。”這才相視一笑,站起來往外面走。

房里傳來小郡主的哈欠聲:“母親,我醒了。”然后丫頭們進去過上一會兒,端慧郡主走出來,把睡覺前的傷心忘了不少,徑直就奔著父親去了,朱宣伏身抱起女兒來,聽到端慧郡主不滿地在耳邊道:“父親,不疼我了。”

父女兩個人大眼瞪小眼看一下,端慧抱緊父親的脖子,把頭一扭:“端慧不親。”平時抱起來都是要親一下,今天端慧郡主不親。

“為什么不親?”朱宣抱著女兒往外走,一面揭穿她:“你認真跪了嗎?那香是弄斷的半根吧?”

端慧郡主懶洋洋地才道:“好吧,好吧,那就親一口,以后只親母親。”這一次教訓的是母親:“這孩子也不小了,不能再和父親這樣親親了。”親面頰也不行。

聽到這話愕然的是朱宣,懷里是端慧小小的身子抱在手上最是舒服,下午教訓女兒只是當著人覺得這樣胡說父母下不來臺,這一會兒朱宣才認真想起來,女兒快要長大了,長成人也不能再這樣和父親親昵才是。讓朱宣心里難過一下。

再看看妙姐兒的身子,倒是再生一個出來才好,兒子也行,朱宣輕輕的嘆一口氣,一路走一路哄端慧郡主多親一下:“給你買好玩的,親一下帶你出去逛去。只帶你一個人出去,母親也丟家里。”決定趁女兒年紀小的時候多哄兩下的朱宣開始哄騙自己的女兒:“給什么才再親一下……”

在后面走著的妙姐兒心里只是沉思,表哥能在家里安生幾天……

齊人之福不過一妻一妾罷了,二爺朱明一個晚上要納兩個姨娘,從太夫人房里出來,朱明只回到書房里去,找一本書來清心好好看一看。

一旁的朱輝只是笑:“二哥,你的書拿倒了。”朱明的眼睛明明就在書頁上,還是把書合上看一看,這才醒悟過來,合上書對朱輝道:“不想看,有老婆真是煩,以前只有姨娘的時候房里清靜的很。”

天天就和朱明在一起,又是一母同胞,朱輝對于哥哥說煩清楚的很,只是想笑:“二嫂多賢惠,一下子就給二哥進兩個人,二哥應該領情才是。”但是朱輝有不明白的地方:“二哥是幾時相中那個秀柳?”

以朱輝對朱明的了解,絕對不是好色看丫頭的人。朱明也是實話實說:“我聽人說,身子壯實的能生孩子,一堆人都象腰一扭就斷一樣,我就相中她看著健壯。”

“就是為這個原因不想要青杏?”朱輝眼前浮現出青桃的妹妹,方氏為了讓青杏人人面前熟,讓自己的母親吃飯的時候身后站著的就是青杏,一家人都見過這位馬上成為姨娘的人。

朱明覺得心里煩上來了,對朱輝也打聽道:“三弟妹也把丫頭給了你,她們兩個人是不是也結成一幫對付姨娘,”這句話一說立即覺得口誤,朱明朱輝兩個人一起往房外看一眼,見沒有人朱明這才壓低聲音道:“我是說我房里的那兩個人,以前是主仆,現在更象是在結黨一樣。”

“我房里倒沒有這樣事情,”朱輝對朱明道:“二嫂是和大嫂在攀比,人比人氣死人。我是先上過眼藥的,對我房里的早就說過,我雖然不象大哥那樣寵起來沒個夠,至少我也不象大哥訓起來讓別人看著都不舒服。”這么些年,兩位一開始不喜歡妙姐兒的表哥總算是說了一句公道話。

朱明冷哼一聲道:“我要是象大哥對大嫂那樣管頭管到腳,早就亂成一團了。”再想想那個青杏,還是一個小姑娘,青色的衣衫,稚嫩的面龐,朱明覺得滑稽:“我都三十多了,納一個小姑娘,感覺我象那起子好色人一樣,倒是秀柳看著壯實,至少我覺得壓不壞吧。”

“二哥我告訴你,那個秀柳是個有志氣,”朱輝對著朱明悄聲說一句:“還是早幾年,我看著她把朱壽罵一頓,想來是朱壽找上她,她沒有要。他們只顧說話,都沒有看到我。”

提起來朱壽,朱明這才臉上有笑容,對朱輝道:“這奴才也罷了,說我房里要進人,朱壽要幫我張羅呢,我問他為什么最近看著老實了,嘿,這個奴才居然臉都紅了,他還有今天。”兄弟兩個人象是在說別人的事情一樣說著朱壽,兩個庶出的公子在王府里從來不多行一步,以前看過多少次朱壽的笑話,被人追在后面心里恨,兩個人還覺得挺可樂。

“二爺,”青桃在門口站定,笑吟吟地道:“喜宴備好,請二爺三爺過去呢,二爺倒要回去換換衣服才是。”

朱明朱輝一起走出來,朱明看看自己身上的一件藍色繡了點點菊花的長衫:“這還夠花嗎?又不是娶老婆。”青桃聽著話音不好,就跟在后面走也不說話。

還是朱輝解了圍:“兩個丫頭一個是親愛老爺夫人給的,一個是母親房里的,二哥還是去換換衣服吧。”

朱明這才跟著青桃回去,朱輝自己往飯廳上走,剛走開兩步,就聽到身后一陣惱怒的聲音:“就你們事情最多。”朱輝回身來看時,只看到朱明是怒氣沖沖的拂袖走開,青桃也紅了臉尷尬的跟在后面:“這是夫人的話。”

回到房里的朱明全然沒有臉上有喜色的樣子,一進到房里就喚人:“衣服呢,衣服拿來,這群奴才,都眼睛里沒人。”

方氏卻不在,陪著父母親在前面飯廳上,還是青桃閃身進來取過衣服來服侍,朱明冷著臉兒換了衣服,對青桃只說一句話:“今天晚上,我先到秀柳房里去,偏不理你妹妹,這是我的房里,還是變成你家了。就差你爹娘一古腦兒都來了。”

青桃一聽就哭了,用手帕捂住嘴:“是夫人讓我告訴二爺的,我能不說嗎?”朱明照臉上就啐一口:“她讓你說,你就說,我現在讓你也去告訴她去,晚上你妹妹就早些睡吧,讓我看到燈還亮著,我就不客氣了,我晚上只在秀柳房里。再也不理你們。”

然后越想越生氣,給我納的姨娘,我晚上去哪里也要管著,從來沒有打過人的朱明抬腿就是一腳踢到正在哭的青桃的肋骨上,看著青桃哎喲一聲,朱明才罵道:“裝也沒有用,以后就不進你妹妹房里。這院子里什么人都可以當家了。”然后整整衣服轉身就出去了。

房里是下午收拾得喜氣洋洋,青桃覺得身上踢的地方疼得不行,可是今天晚上自己一定要在要張羅。等朱明出去了,跟著青桃的一個小丫頭才趕快走進來扶起青桃來,也是嚇得不行:“從沒有見過二爺打過人。”

青桃只哭了兩聲,就忍淚道:“算了,我們做奴才的,只是白填在里面受罪罷了。”對著鏡子照一下妝容不改,還要去張羅才行。

想想自己為了方氏也算是盡心,看二爺這樣的聲氣,就是青杏進來了,如果沒有孩子也是在這里不行,青桃只能幽幽嘆一口氣。

心里怒氣升騰的朱明到了前面,當然是裝得沒事人一樣,心里煩著呢,當著父母親的面還要裝高興,好不容易把這場酒宴對付過去,沒好氣地回房里去了。

一件紫衣羅衫從身后蓋在妙姐兒身上,朱宣洗過后出來就看到妙姐兒坐在廊下的風中,對著院子里出神。

“你想家了?”朱宣在妙姐兒身旁坐下來,伸出手來摟住妙姐兒的肩頭,這一陣子莫名的夫妻之間象是煩躁,朱宣也會明白。

大家天天在一起,話說了又說,雖然事情多,可是天天這樣,也是覺得沒有張力,妙姐兒是心里猜測朱宣,朱宣又在心里猜測妙姐兒。

此時看到妙姐兒若有所思對著夜空里,朱宣覺得自己找到了原因:“妙姐兒想家了?”輕輕的嗯一聲,妙姐兒還真的是有點兒想家,主要是受和公主生分的影響,再認真想一想,如果端慧生在現代,也是一樣會有這樣的困擾。

“可憐的孩子,”朱宣把妙姐兒摟到懷里拍一會兒,然后才道:“我前天會了武昌侯,”妙姐兒隨意地問一句:“和他說的什么?”

朱宣的笑聲在背后響起來:“你聽了應該會感激表哥的吧?表哥對武昌侯說了妙姐兒的心事。”

我的心事?愣了一下的沈玉妙這才想起來自己的心事是什么,她轉過身來,在朱宣的黑眸里找了找,才失笑道:“武昌侯聽了有沒有覺得荒謬?”

“荒謬什么,為孩子著想不是應該的,你不用再擔心了,武昌侯覺得我們提出來的也對,”朱宣笑一笑,抱著妙姐兒的手臂緊上一緊,看著她一聲驚呼,然后兩個人一起笑一下。

沈玉妙至此覺得心滿意足,緊緊摟住朱宣:“表哥你真好。”在這樣的制度下面,做父親的肯為女兒這樣的事情去同親家說,也只有朱宣一個人了。

“再對表哥說一說你以前的事情?”朱宣抱起妙姐兒往房里走:“我記得你說過女孩子可以有事情做,也可以上學堂,妙姐兒,”朱宣認真的問出來一句:“以前有喜歡的人嗎?”

沈玉妙樂顛顛地摟著朱宣:“沒有,表哥,還沒有來得及喜歡上別人呢,就落入你的魔掌了。”然后俏皮地加一句:“不喜歡你都不行。”

朱宣這才松一口氣的樣子,然后是妙姐兒認真的問了朱宣:“表哥,你這幾天里象是不高興?是不是沒有出去,在家里呆不習慣?”

“或許吧,”朱宣想想這話也有點兒道理,然后反問回去:“是不是表哥天天在家里陪你,你不喜歡?”

審美疲勞?沈玉妙賴在朱宣懷里一個人樂不可去,兩個人都覺得對方有些不對,都在猜測對方,夫妻一生,不就是一直在互相猜測對方的感覺和心思,做到相濡以沫的人有多少。

“沒有,我喜歡。”沈玉妙決定不說,就這么下去,直到夫妻相濡以沫的那一天。看著朱宣眼睛里還有詢問,妙姐兒突然覺得這幾天悶悶不樂實在可笑。

一個人笑得賊兮兮的,一個人對著看只是納悶:“說喜歡,也聽不出來喜歡的樣子。”今天晚上象是睡不著的樣子,兩個人索性在竹榻上依偎著說話,說來說去就是家里人。

“二弟早就對我說過,如果再沒有孩子,要過繼三房里的孩子,我肯定是不給他過繼的。”朱宣對著妙姐兒竊竊私語。朱明早就有安排,只是朱輝這孩子也只一個。

“然后二弟前兩天又說了,如果沒有孩子,過繼孫子也成。”朱宣繼續低聲私語:“我也不給他,倒是妙姐兒,世子年紀也快長成了,再過個幾年房里就可以安排人……”

沈玉妙只能是無奈了:“表哥,你……兒子還是個孩子,親事你挑來挑去,這都不說了,不讓文昊房里有人,兒子房里有人,怎么見公主?”有不少時候,是不明白朱宣心里是怎么想的。

“是嗎?”朱宣到這個時候才想起來,對妙姐兒道:“別的兒子們如果親家有說法,我可以接受,世子不行,世子房里一定要有人。”

妙姐兒只能提醒一下朱宣:“表哥,你以前的姨娘都不是事先安排的,”都是朱宣自己外面弄來的。

提起來這件事情,朱宣更加的振振有詞:“可是你來以前也是有人吧。”覺得再繞下去,遲早自己先暈掉的妙姐兒只是笑著結束這個話題:“文昊房里沒有,兒子們房里也不能有,再說世子的親事,表哥你倒底要挑到什么時候?”

一想起來恨死人,妙姐兒用自己尖尖的指甲在朱宣胸膛上點出一個小小的白印子:“你再挑不好,我就自己訂一個媳婦,我也等著抱孫子呢。”

兒子還沒有長大,就想著抱孫子,天底下最著急的父母不知道朱宣和妙姐兒算不算一個。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