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隨身種田小說>隨身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隨身種田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隨身種田-【043章】 人心浮動
更新時間:2011-08-17  作者: 壯鄉小仨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鄉土 | 隨身種田 | 壯鄉小仨 | 壯鄉小仨 | 隨身種田 
正文如下:
‘俏江南’在上梁村的行動并沒有瞞過縣城中大大小小的餐館,青山縣能有多大,消息在當天就傳開了。

‘俏江南’歷來持青山縣餐飲業牛耳,它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無數人的心思。若是說先前‘俏江南’收購劉睿的蔬菜只是悄無聲息的話,現在的動作可謂是石破天驚。

相互在青山縣餐飲市場上肉搏了很多年,其他餐廳的老板都是知根知底,最近市場上出現的一些苗頭很多人都看出端倪。這回‘俏江南’出招,大家一聯想,很快就分析出了其中的前因后果。

鄭大海之所以讓孫皓大張旗鼓地前往上梁村,是因為他知道這種事情在青山縣根本就瞞不住。像個娘們一樣遮遮掩掩,并不是‘俏江南’的行事風格,因此鄭大海索性讓孫皓把聲勢造大一點。

鄭大海知道,‘俏江南’開了先河之后,縣城里的其他餐廳也肯定會陸續跟進,把上梁村乃至青云鎮變成新的食材供應基地。作為先行一步的‘俏江南’就得和上梁村委和村民們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將來的采購競爭中搶得先機。

‘俏江南’一動起來,其他的餐廳也跟在后面開始進入上梁村、下梁村乃至整個青云鎮收購各種食材。其中,香菇、木耳、竹蓀、山雞、野兔、竹鼠等等山珍野味最受歡迎,成為了交易中最常出現的品種。

一連幾天,整個青云鎮似乎就變成了一個喧囂的市場,各個餐廳的采購人員如同瘋狗一般到處鉆,幾乎是每家每戶都到了個遍。因為背靠著小青山,很多農家都有著進山撿山貨的習慣,再加上平時風干的野兔之類,家里的藏品倒是挺豐盛的。

餐館們的大采購就如同是過境的龍卷風一樣,把村民們家里珍藏的各種山貨都收刮得一干二凈,倒是讓村民們的口袋鼓了一點。

有些村民這是興高采烈地拿著多出的收入改善家庭伙食,給婆娘和孩子們扯衣裳,或者是賣點生產物資。但也有的村民看出了其中的玄機,開始平整自家在小鏡湖邊上的肥沃田土,要不就是開始把那些蒙塵許久的漁具收拾出來,準備大干一場。

這個時候,王華國等村委會的成員也都明白‘俏江南’等餐飲企業的想法,他們就是想借著這樣一個收購山貨的行動,逐漸地把小鏡湖一帶變成食材供應基地。沿著小鏡湖岸邊有著很多肥沃的沙質田土,這可是種植蔬菜最好的土壤,若是能夠改種蔬菜,將會大大緩解縣城蔬菜供應緊張的局面。

小鏡湖遼闊的水面以及小桐江清澈的水質都非常適合養殖大量的水禽,只要兩個村子有一部分農戶在水面上養殖水禽,那將會是非常可觀的產量。

與此同時,江湖里那些野生的湖鮮河魚也都是城里餐館非常受歡迎的食材,只要開了先例,嘗到甜頭的村民自然會下湖捕魚,豐富市場。

當然了,遼闊蒼莽的小青山自然也是餐飲企業們緊盯著的目標。

以往,雖然也有著不少的村民會進山去采山貨,但一直沒有形成規模,也沒有形成相應的品牌。究其原因,大抵上還是因為二道販子的存在,拼命壓低的價格使得村民們的積極性受到挫傷。村民們也不可能花上大半天的功夫,到城里買點山貨,得的錢還不夠來回的精力呢。

這一次,各大餐飲企業直接就把收購點開到了農戶的家門口,這樣價格既高了不少,又可以讓農戶們省下很多事情。可謂一舉兩得。至于那些二道販子的情緒,誰去管他?

在一般的情況下,菜籃子工程都會是政府著重關注的焦點,但是政府部門的反應歷來不如這些企業快速。一察覺到蔬菜供應的緊張,市場上就立即反應了出來,這下大伙的目標就都定在小鏡湖岸邊這片土地上了。

能在縣城把餐飲開得風生水起,基本上都是青山縣的頭面人物,大家幾個老板私底下一商量,隱隱地就達成了共識。當然了,他們不會自己出資對小鏡湖周邊進行開發,只要做好引導就行了。

他們只要放出風聲,那些機靈的村民自然會馬上行動起來,讓他們不用花一分錢,就能擁有一個規模不小的原料基地。

村委會的干部們在知道這樣的細節之后,一反常態沒有像往常那樣出面組織村民們大搞轟轟烈烈的生產,而是和餐飲企業接觸,了解他們所需要的蔬菜品種。之后,村委會和餐飲企業一起,把他們所需要的各種食材品種、規格和品質都羅列出來,讓村民們自行去把握,種植或者飼養自己拿手的品種。

哪怕是沒有種植技術,也可以下河捕魚,挖挖泥鰍黃鱔之內的,增加家里的一點收入。

一開始的時候,上梁村的村民還有點不太適應老支書不在旁邊指點,沒有帶著大伙干的情況,有些猶猶豫豫。后來聽說這一次老支書徹底放權之后,大伙立即就拋開一切,爭先恐后的忙活起來了。

知道這一次沒有人干涉,村民的主觀能動性前所未有地高漲。

他們不是進城去找技術員咨詢有關的種植技術和品種,就是在家里做好各種生產前的準備,忙得是不亦樂乎。

轉眼之間,小鏡湖邊上的田土被開出了好多,一條條菜畦整齊地排列在湖邊,像是等待檢閱的部隊方陣。幾天功夫而已,湖面上就出現了好幾座用竹子、浮筒和模板修筑的鴨棚,而且還有一些在陸陸續續的施工之中。

看著村民們如此積極行動,王華國的心中難掩失落的情緒,他這個時候真的明白,過去的時代已經結束。這個認識更是讓他有緊迫感,要盡快地扶持劉睿上位,也只有更年輕、更敏銳的心態才能帶領著村民更好的適應這個時代。

在上梁村、下梁村靠近小鏡湖的簡易碼頭上,一些已經很少出現在湖面上的鷹船接二連三地停靠在碼頭上。

別看青山縣山多,但是在桐江河谷地區河網如織,再加上小鏡湖等小湖泊,北部的各種人工水庫,每年漁業生產產量很大。

前些年,因為交通不便,青山縣的漁產也只能在青山縣的范圍內消化,供大于求,根本就賣不出好價格。很多靠著打漁為生的村民紛紛把自己的家什收拾上岸,或是種田或是進城打工,很少有人再把下河打漁當成了主業。

剩下就是一些沒有什么生活壓力的老漁民,駕駛著鷹船、帶著三兩只魚鷹,在湖面上下下網,自娛自樂罷了。

但是,山外面的巨大變化終究是影響到了上梁村,急速膨脹的需求促使很多漁民再一次拿起自己的有些生疏的漁具,再一次踏上征程。

這樣的變化,或許是對村民收入是一個有益的補充,但是對于生活在小鏡湖、桐江之中的野生魚類來說,未嘗不是一場災難?

不過,孰是孰非誰又能說得清楚?

這個世界,自然保護和人類開發之間總是存在著種種的矛盾,幾乎無可調和。

或許,別的地方可以在經濟發展和自然保護之間做出很好的平衡,也取得很不錯的效果,但是在上梁村,已經窮怕了的村民哪里還會考慮到這個問題?

村子里鬧得沸沸揚揚的事情對劉睿平靜的生活沒有產生任何的影響,他每天早上仍舊是早起摘菜,然后釀酒、送貨,一有時間就在后院挖樹坑。

或許是山貨收購的行動分散了村民的注意力,或者是食材供應基地的事情比劉家的菜園更讓人激動,這兩天來劉家轉悠的鄉親們明顯減少,倒是讓劉家清靜了許多。

這幾天,劉睿趁著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把一些小番茄苗和營養杯弄進神農空間里,然后在里面用意念控制,完成了假植的過程。有了這樣一個作弊器,劉睿居然很快地把一萬多株小番茄苗全部假植到營養杯之中。

一萬多個營養杯密密麻麻地擺放在院壩邊的遮陽棚下,黑色的泥土、白色的薄膜和綠色的葉子,對比鮮明,看過去蔚為壯觀!

對于劉睿的驚人效率,張桂芝和劉家宏面面相覷,也不知道兒子究竟怎么辦到的?

假植到營養杯之后,只要每天早晚淋上空間泉水,平時注意不讓太陽暴曬,防止家禽牲畜和鳥兒過來禍害,等到小番茄苗長大之后,就可以定植到大田里了。

相對于可以利用空間作弊的假植,在后院挖樹坑可算是上是體力活了,若是碰上一般的泥土還算輕松。可惜,劉家后院大多是夾雜著山石的土壤,偶爾還會碰上一些殘留的老樹根,實在是讓劉睿頭疼無比!

不過還好,自從擁有了神農空間之后,劉睿就感覺自己的體力在緩慢地增加,恢復力也是有所提高。若是換成以前的自己,幾百個樹坑,別說在十天之內干完,就是一個月也是干不完!而且每天干完活手上老繭、水泡馬上長出來,肌肉也會酸痛不已。

但是,劉睿盯著自己白嫩的雙手,怎么看都不像是干農活的手。

難不成這個神農空間還有其他自己所不知道的神奇功效?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