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隨身種田小說>隨身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隨身種田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隨身種田-【107章】 美味佳肴
更新時間:2011-08-21  作者: 壯鄉小仨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鄉土 | 隨身種田 | 壯鄉小仨 | 壯鄉小仨 | 隨身種田 
正文如下:
107章美味佳肴

107章美味佳肴

夕陽從西邊的群山悄然落下,通紅的火燒云在預示著明天也許會是一個好天氣。((豆丁())(豆丁原創論壇(Bbs.Docin))數十萬的))十月份的小青山,并不是雨季,考察組進山兩天也沒有遇到下雨,這給考察組的行動帶來了極大的的便利。

夏天的時候,受到從小青山東南方向吹來的海洋季風影響,整個小青山在大部分的時間都會籠罩在雨霧之中,那個時候,小青山就是一個難以通行的禁區。高溫、潮濕、山洪、瘧蚊,……,還有更多的危險都會讓小青山的深處變成令人望而生畏的所在。

無數的鳥兒在河邊的樹林上空盤旋,清脆的鳥鳴在四周響徹,讓原本有點寂靜的河谷變得有些熱鬧了起來。得益于小青山之中茂密的植被以及豐富的食物,這里的鳥類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是令人驚訝的。

一路上,考察組的成員們就不斷地在近距離接觸了大量的鳥類,小青山簡直就是一個鳥的天堂。啄木鳥、黃鸝鳥、麻雀、山雀、翠鳥,……,各種常見鳥類都是隨處可見,考察組的成員甚至還發現了冠斑犀鳥這樣的稀有觀賞鳥類。

有著巨大且和犀牛角形似的嘴巴,造型獨特的冠斑犀鳥是一種典型的熱帶森林鳥類,在國內僅見于西雙版納等少數地方。冠斑犀鳥一生只有一個配偶,一旦對方死去,另外一只絕不會茍且偷生仰或是另尋新歡,而是會在憂傷之中絕食而亡,因此被人們稱為‘鐘情鳥’。

無論是在民間的古老傳說還是在學術研究上,冠斑犀鳥都有著相當重要的篇幅,并不是一些可有可無的鳥類。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成員之一,冠斑犀鳥每一次被發現,都會給觀鳥愛好者帶來不小的轟動。((豆丁())(豆丁原創論壇(Bbs.Docin))數十萬的))

冠斑犀鳥的出現,也在另外一個角度證明,小青山之中存在面積不小的熱帶雨林。

一路上,考察組成員的行軍就是伴隨著鳥兒們或是低沉或是高昂的叫聲,在枯燥的行進過程之中,鳥鳴是一種很好的調劑品。

哪怕就是現在,考察組在這片高地安營扎寨,在小河下游一百多米的地方,一群白鷺和鸛鳥正踱著優雅的步子,在淺水處覓食。它們彎腰低頭,時不時從水中甩出一條小魚小蝦,然后準確地用長長的嘴接住。它們的動作是如此輕柔,擁有和藝術家一般的美感,和周圍的環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這群涉禽駐足的水域,十幾頭大大小小剛剛從樹林里鉆出的水鹿正在歡暢地啃食著肥美的水草,不時地發出一些滿足的叫聲。對于這些水鹿來說,白天在幽暗的森林休息,傍晚的時候到河里暢游一番,并且美美地飽餐一頓,那就是最美妙的生活。

看到涉禽和水鹿們正悠然自得地在水中覓食、嬉戲,韓正寶等人也沒有不識趣地打擾它們,而是悄悄地躲在不遠處的竹林,用攝像設備記錄下了這一切。

等到夕陽的余暉逐漸消失在天邊之后,考察組在竹林宿營地的晚餐也終于開始了,雖然餐具有些簡陋,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劉睿他們的興致。

趙亮捕撈回來的幾只野生鯽魚被燉成了魚湯,猶如牛奶般雪白的湯汁上面,撒著徐文昌在河邊草地上找來的翠綠野蔥。裊裊升起的熱氣帶著濃郁的香味,就如同是整條河流的精華都濃縮在其中,讓人一聞之下就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劉睿趁著剛才起鍋的時候,已經嘗了一小碗,鮮美的魚湯暖洋洋的,從嘴巴一直流進胃部,驅走了一整天的疲勞。((豆丁())(豆丁原創論壇(Bbs.Docin))數十萬的))

雖然現在已經是十月份了,但是徐文昌還是在附近的竹林里找到不少剛剛破土而出的竹筍,變成了晚餐的的菜肴之一。幾只竹鼠收拾干凈之后,被剁成小塊,然后和那些新鮮的竹筍一起,變成了一道很有大山風味的竹鼠燒筍片。

這一次進山,為了保證能吃上美味可口的熱食,隊員們背負的輜重中就包括了不少的調味品。各種調料包括料酒、醬油等等都被裝在特殊的調味包之中,它們保證了考察組哪怕是在野外,都能做出和家里一樣的美味。

除了竹筍之外,徐文昌還在附近找到了不少的蕨菜,這種生命力旺盛的蕨類植物,在小青山的范圍之內隨處可見。就這樣,考察組的晚餐葷素搭配得很合理。甚至,在河谷的邊沿,隊員們還找到了一串已經成熟的野生芭蕉,作為飯后水果。

和農田里那些用化肥澆灌,然后又用乙烯催熟高產香蕉相比,這些野生芭蕉雖然個頭小一點,賣相不佳,但是味道更佳純正濃郁。剛才劉睿吃了一個,甘甜爽滑,香氣四溢,可以稱得上水果佳品。

“四叔,你的叫花雞要好了沒有?”看到其他的菜肴都已經準備就緒,劉睿不由地有點期待王華安所說的叫花雞。

以前初中學過一篇課文,里面的主人公就在興安嶺的森林中度過了難忘的經歷,那里面就有‘泥巴雞’的做法。后來看過《射雕英雄傳》之后,劉睿就知道這種用泥巴裹住之后,烘烤而成的美味有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叫花雞’。

以前劉睿也曾經在小鏡湖邊的沙灘和劉智、彤彤實驗過‘叫花雞’的做法,但是因為經驗的問題,一直沒有成功。劉睿一直想著,哪一天自己能夠學會這道名菜的做法,有機會的時候就可以大飽口福了。這一次王華安在制作‘叫花雞’的過程中,劉睿幾乎是全程參與了,勤學好問的他很輕松地就從黃華安的嘴里知道了其中的做法。

“馬上就好”正在把地上篝火移走的王華安頭也不回地回答。

做這種‘叫花雞’的美味,除了山雞、竹雞或者鷓鴣等等珍禽作為主食材以外,各種輔助的材料也是必不可少。其中,最重要的輔料就是質感細膩的黃泥或者紅泥,只有這些粘土才能均勻、有效地傳遞熱量,并且阻隔香氣的消散。

王華安上次進山和昨天都沒有能找到合適的封泥,哪怕是心里很惦記著‘叫花雞’,也只能是干等著了。今天下午在河邊宿營,找到了足夠的合適材料,王華安怎么會不立即行動起來呢?

從竹林中捕抓的竹雞收拾干凈之后,王華安往竹雞的肚子里面塞進了從林子里找到的竹蓀、蘑菇,還有自己在家里就調配好的調料和白酒。沒有荷葉,王華安自然有其他的辦法,照樣能讓‘叫花雞’味道鮮美。

在小青山的河谷地區,野生的芭蕉樹隨處可見,王華安很快就收集了足夠的芭蕉葉,把那些處理好的竹雞挨個地包裹得嚴嚴實實。緊接著,王華安又在外面裹上一層厚厚的粘土,然后放進了已經預熱的地坑之中。

有過無數次烘烤‘叫花雞’的王華安經驗自然是無比豐富,在他看來,有這么多的材料,肯定能做出最美味的‘叫花雞’。

在野外野炊,自然是不會有什么豪華的餐桌,考察組也只是在營地中央的空地上鋪開一張塑料布,然后在周圍隨地坐下就準備開飯了。

在餐布的中央,一大鍋牛奶般的魚湯自然是非常吸引眼球的;那盆被糖色著色得亮晶晶的竹鼠筍片雖然賣相不足,但是撲鼻的濃香還是讓考察組的成員眼睛一亮。在旁邊的盤子里,余善為親自動手烤的幾條烤魚被烤得金黃,也正是它們的存在,使得空氣中一直留有特別的烤魚香氣。

蕨菜和其他一些野菜在徐文昌的帶領下,很快就被人們從深山老

林之中發掘出來,產生一場需求劇烈的自然變化,綠油油的蔬菜都是原汁原味。

現在餐布上已經擺滿了中間,大部分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該春節前趕在諺語暗里地犯罪,當然了,只是劉睿的生意有些失望。

“‘叫花雞’出爐了”等到地上的篝火被移開,王華安開始拿著竹片在挖掩埋叫花雞的小坑。

王華安的動作很快,轉眼就把掩埋的十個泥團毫發無損地挖了出來,它們在餐布的旁邊一字擺開。和當初濕潤的泥土不同的是,這些封泥已經是失去了大量的水分,變成了硬殼子的存在。

王華安拿著棍子,開始把叫花雞的泥團給敲開,頓時那些看上起絲毫溫度都沒有的泥團頓時裂開,讓劉睿又看到了另外一個景象。除掉外層的封泥之后,那些被密封已久的熱量頓時蓬勃發展,轉眼間就蒸騰而起,在宿營地里飄散。

烘烤家禽的美妙味道夾雜著一道芭蕉葉的清香,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王華安的動作很快,一進入節奏之后,手上的竹棍就已經是把地面上的泥團都敲開了。

劉睿小心翼翼地把熱氣騰騰的‘叫花雞’從芭蕉葉里轉移到碗里,每個人都能得到一只散發著油光、顏色金黃的‘叫花雞’。

也顧不上燙嘴,劉睿對準竹雞的大腿咬了下去,頓時就感覺到油水四濺,一股濃郁的香氣充盈了自己的嘴巴。雞肉非常鮮嫩,有點入口即化的感覺,細細咀嚼之下,還隱隱有一種芭蕉葉的清香。正是這股清香,沖淡了一般烤雞那種煙火味,變得清淡而又美味了不少。

對于劉睿來說,這樣的體會還真的不多。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