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隨身種田小說>隨身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隨身種田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隨身種田-【162章】 候鳥觀測
更新時間:2011-10-02  作者: 壯鄉小仨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鄉土 | 隨身種田 | 壯鄉小仨 | 壯鄉小仨 | 隨身種田 
正文如下:
正文162章候鳥觀測

隨身種田正文162章候鳥觀測

候鳥觀測

自從第一批大雁出現在小鏡湖的上空之后,就好像是拉開了候鳥回歸的序幕,緊接著大批的候鳥開始回到了小鏡湖附近的蘆葦

仿佛在一夜之間,梁村就變成了候鳥的世界,野鴨、大雁、鷺鳥、鴛鴦還有天鵝,……,種類繁多的候鳥一下子就給梁村帶來了勃勃生機。

原本陰涼的北風到來讓梁村之中多出了幾份蕭瑟的氣息,但是候鳥大規模的到來,讓這片山水重新煥發出了更強的生命氣息。

候鳥大規模地抵達梁村周邊的山林、湖泊,多少讓梁村原本有點蕭瑟的冬天又重新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清越的啼叫和那些紛飛的身影,一如前面數十年一樣,變成了梁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在梁村人的眼里鏡湖、蘆葦蕩和候鳥就是村子的象征,梁村之所以和別的地方有所不同,就是因為這些美麗的景色。雖然現在這些景致還不能給梁村帶來實質性的收益,但是光憑賞心悅目的效果,就足以讓人們對它們倍加呵護。

時間正逐漸逼近農歷新年,氣溫也是逐漸降低,但是湖邊依舊可見一些青翠的蒿草還有尚未完全枯萎的蘆葦,讓人感覺到冬天似乎還沒有到來。當然了,隨風飄散的蘆花在空中紛紛攘攘,就如同是漫天雪花,一如北方的景致。只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像而已,并不是真的。

這就是南方和北方最大的不同,北方的冬天大抵上都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冰雪天地,幾乎所有的植被的樹葉都已經是掉光,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條。除了人類,就很少能夠看到有活物在野外活動,所有的動物都卷縮在巢穴之中,等待chūn天的到來。但是在梁村這樣的熱帶地區,哪怕是最冷的寒冬臘月,最低氣溫也很少有零上五度左右,可謂是溫暖如

如此溫暖的氣候,造就了梁村四季如chūn的場景,進入了新年之后,依舊是一副生機盎然的模樣,候鳥的到來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站在高處,就能看到梁村周圍的山上依舊是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濤隨風而動,發出陣陣聲響。山林間、曠野上,野草開始枯萎,但是黃褐色的干草底下,一些嫩綠色的生命正在倔強的生長,試圖更快地看到陽光。

那些隨處可見的小雛菊雖然有些已經凋零,當仍舊有些還在綻放的小雛菊看起來雖然柔弱,但卻透射出一絲生命的魅力。生命力極強的小雛菊就代表了南方的很多植物,雖然看上去并不大氣,但是在柔弱中仍舊有一種堅持的力量。

或許,這就是南方的性格吧。

村民們對于候鳥紛飛的場景早已經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因此候鳥陸續出現的時候,大家并沒有任何的驚奇。候鳥們在蘆葦蕩起起落落,展翅翱翔,對于正在湖邊勞作的村民來說,只是勞動之余的一個調劑品。

但是對于余善為等人來說鏡湖周邊蘆葦蕩的壯觀景象卻擁有了更多的含義在其中,不由地都興奮了起來。他們立即從倉庫中取出各種長焦鏡頭和高清晰的拍攝儀器,在湖邊找起了拍攝地點,準備把這些候鳥拍攝下來。

余善為等人經過數十年的科考體驗,早已經是把研究都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和骨髓之中,以后機會就不會輕易錯過。

自從經歷了上一次不太成功的科考活動之后,劉睿就很少到研究院的駐地去,他每天都忙著養豬場、酒坊的事情,閑暇的時間就自己看點資料。對于最近考察隊的變化,他并不是很清楚,研究院似乎從他的生活中淡出了一般。

這段時間以來,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又組織好幾次規模大小不一的考察活動,基本上把小青山外圍區域的情況摸清了。從植被分布、野生動物的種類、地質條件的變化,還有氣候的變遷等等各種細節都被研究院的專業人員細心地標注在考察報告上,成為了小青山區域申請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重要依據。

雖然只是在小青山的外圍進行考察,但是其中的豐富物種還是讓研究院參與科考活動的工作人員大開眼界。對于他們來說,在有生之年能夠參與這樣規模的科考活動,見到這么多的珍稀動植物,足以成為他們履歷上濃重的一筆。

珙桐、望天樹、桫欏和各種珍稀蕨類,無論是哪一種單獨存在都可以成為植物園中受人矚目的焦點,但是在小青山,它們只是普通植物罷了。另外,各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的蹤跡在小青山區域之內層出不窮,雖然考察隊并沒有能捕獲任何一種一級動物,但是光憑著大量的影像資料以及間接證據,還是能確認小青山之中存在大量的珍稀動物。

因此,隨著考察活動的不斷深入,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就越發激動,他們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幾乎是把小青山的外圍山脈走了個遍,記錄下小青山山山水水和所見到的每一種珍稀物種。

隨著申請資料遞交上去之后,研究院的考察活動初步告一段落,原本上百的研究人員陸陸續續地撤離了梁村,返回了京城。尤其是那些學生,臨近期末,自然是要回去準備期末考試,把在小青山考察的論文遞交給自己的導師。其他的工作人員也都相繼返回京城休新年假期,只有一些留守人員在糧站看家。

一時之間,原本熱鬧的糧站人去樓空,倒是讓梁村的人覺得有點不太習慣。

進駐梁村幾個月以來,研究院的還是給梁村帶來的不少變化和好處,讓村民們都已經有點習慣于他們的存在。不說別的,就是研究院每天和村民購買的新鮮蔬菜瓜果和家禽,也是讓村民們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研究院帶來的那臺小型放映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放電影,讓村民們過足了電影癮,特別是小孩子們,總算是看到了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如今糧站變得冷冷清清,很是讓村民們有點不太適應。

新年過后,余善為等人在聽留守人員的匯報,說是小鏡湖區域來了大量的候鳥,這才匆匆地結束休假,返回了梁村。

先前,在梁村進行考察的時候,余善為也聽村民們講起小鏡湖周邊每年都會有不少的候鳥前來越冬,但是他們并沒有當一回事。在余善為等人看來,或許村民們的講述多少會有點失實的地方鏡湖這樣的地方,有候鳥出沒是正常的,但不至于會有大量珍稀的鳥兒出現。

再加上前段時間,研究院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小青山區域的考察之上,對于小鏡湖的關注并不是很多,難免有所遺漏。現在,接到留守人員的報告和一些拍攝的照片之后,在北京的余善為再也坐不住,連夜返回了梁村,主持對小鏡湖候鳥的觀測活動。

余善為在小鏡湖邊上找了一個鴨棚,經過簡單改造之后就變成了觀測、拍攝候鳥的前進基地所在。

這個鴨棚原本是村民們修建起來準備在小鏡湖之中養鴨用的,但是隨著小鏡湖禁漁以及暫時禁止商業養殖之后,這個鴨棚就被荒廢了。這個鴨棚正好靠近蘆葦正對著湖心可謂是觀察候鳥的最佳地點。

余善為先是找來竹涼席,把原先有點光禿禿的鴨棚給圍了起來,讓路過的候鳥再也看不到里面的人影,減少它們驚慌的幾率。此外,余善為還架設了不同高度的架子,在涼席上開出了不少的觀察孔,可以全方位地觀察從鴨棚周圍經過的候鳥。

從倉庫中取出的高清晰攝像設備按照拍攝要求都安裝在鴨棚之內,全部打開,以便隨時拍攝那些曼妙的身影。

候鳥們并不清楚,在自己生活的周圍已經多出了無數的眼睛在注視著它們的一舉一動,它們仍舊是在按照自己的生活節奏享受這片青山綠水。從遙遠的北方來到梁村,候鳥們都歷經了千山萬水,途中也曾經遭遇了狂風暴雨的洗禮,甚至還有人類的威脅。它們憑借著超強的體力。頑強的意志還有一點點運氣,順利地抵達了這片夢想之中的家園。

長途旅行讓候鳥們都是精疲力竭,特別是那些今年夏天剛剛出生的小候鳥,第一次南飛,讓它們體會到了生命艱辛的一面。能量幾乎耗盡的候鳥們來到這片山水之后,一直緊繃的神經終于是放松了下來,它們全身心地投入,休養生息。

這些候鳥將會在小鏡湖嬉戲、覓食,一直到來年開的時候,一直到它們把自己養得膘肥體壯力充沛的時候,才會動身前往北方的湖泊、沼澤,進行例行的繁衍,壯大自己的種群。

生命就是這樣,在不斷地磨練之中成長,在堅強之中延續希望!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