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玉堂春小說>玉堂春最新章節列表 >玉堂春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玉堂春-第七十七章 題名花簽 寫詩傳情
更新時間:2013-03-09  作者: 織錦   本書關鍵詞: 古代言情 | 織錦 | 玉堂春 
正文如下:
古代言情

收費章節(12點)

雖是如此說來,但等著下一會兒,幼蘭的神色又是一變,那灼灼然看的目光,如同一根燒紅的銀針,定定刺在馨予的身上,使得她心頭一跳,也是抬眼看。

倒不是幼蘭如何,只是先前受了那樣的氣惱,后來雖是使了計謀折騰了一番,但馨予的詩才她也是的,先前的牡丹詩便極好,人人稱許。若在這個時候也是得了這樣的榮耀,便母親賈氏先前說了那樣的話,也未必會沒有人度量著自家家世,偏生要試一試的。

這么一來,豈不是白白拋費了許多心思,還讓那小賤人得了好去

想到這些,幼蘭自是變了態度,她原就是個張揚跋扈性情刁蠻的,雖是被母親賈氏壓了一陣子,也在這樣的場合,不能露出不好的行跡來,但想著馨予日后會高嫁到好人家去,她心底的惱火自是壓住了旁的,立時腦中轉了幾下,想出幾個法子來。

然而,馨予也并非是沒個警惕之心的。她先前還對賈氏并幼蘭母女兩人的轉變有些疑惑,但后來看著幼蘭又是換了一副神態,比照著場合與情景琢磨了一通,也猜出幾分來:想來先前是她們瞧見了羅家人與自個的種種接觸,以為也許會嫁到羅家,因此厭憎惱火。而后只怕也做了事,將這個抵消了去,才是漸漸恢復。如今瞧著有了詩文一事,也怕因此拔得頭籌,那幼蘭方才又是惱了。

如此一想,馨予倒是生出幾分踟躕來。照說寫幾句詩,算個中平才是正好,也省得落在旁人眼底招惹煩擾,但賈氏母女兩人先前也不做了,現今得了這么一個機會,若是博得頭籌,或許也是一個反擊的機會。正是思量之時,邊上的幼蓉便輕輕碰了碰馨予的手,低聲笑著道可得好生走一首詩,也讓旁人我們家也是詩文傳家,非但男子,便是女子也是有才華的。”

邊上的林雯聽得這話,想著此番提心之事已是成了,又承馨予一片情誼,有心表達的謝意,便也笑著說幾句推許的話。兩人一通話,只聽得幼蘭心頭惱火,臉色也是陰沉下來,當即便揚眉冷笑道真真是不知羞的,還沒拔得頭籌呢,倒是一個個逢迎起來,真若是好的,便單獨在這里坐著寫,莫要讓人代筆”

因著詩文原是要看景致的,好些女郎聽得安的話,俱是站起身來意欲四處走動一番,靈機一動后再題詩文的。幼蘭如此說來,自是要先砍去馨予一部分的優勢。然而冷嘲熱諷的話,幼蘭并不曾低聲,倒是讓邊上的人聽見了,她們都是轉過頭看來,也讓有心反駁的幼蓉林雯動了動唇,到底礙于臉面不好再說——再說下去,反倒顯得馨予自高自大,將這頭籌視如囊中之物了。

馨予心底嘆了一口氣,此時也不愿多動彈,只笑著點了點頭,道二妹妹莫要惱了,你有心提點,我們自是明白的。這里可不是自家的院子,隨意打趣都是沒妨礙的,到底也有旁人家的女郎在。雖說她們俱是心胸寬大的,可我們也得安穩莊重些,不能失了女孩兒家的端莊。”

這一番話,也算勉強圓了,幼蓉林雯也露出笑容來,點頭應是。幾個略路聽了幾句話的女郎心底略微舒服了些,便也丟開手。然而,馨予卻也明白,若是再讓幼蘭接著話頭說下去,還不會說刻薄話,目光四下一轉,她便伸出手指著兩邊慢慢行來的兩個丫鬟道她們手中拿著,瞧著倒像是竹簽呢。”

幼蓉等人聞言,也都是抬頭看去,果見著兩個羅家的丫鬟正是與一個個女郎送花箋一樣的,還寫下一條條條幅送,也不是個緣故。這回,就是幼蘭心中不能乘機說下去的氣惱,也是被好奇心掩蓋,她仔細打量了半晌,倒是看著那條幅是寫了一個個人名的,只是那竹簽子,倒是不是個花樣了。

這思量間,那丫鬟也是走到馨予前面的一個女郎身側,笑著解釋了一番,她們方才明白。原來這安思量著到底都是女孩兒,不能沾了水的,若是使了竹管,又無雅致之感,便擇了好些竹簽,題寫各色花名,令丫鬟捧著與諸家女孩兒抽取一支,再寫下花名與名號于條幅之上。這番事做完,便可將各色花燈放置在溪泉之上,代替女孩兒做那曲水流觴之事。

若是誰家女孩兒博得頭籌,便將那花封為今日的花客,令善畫者畫下花客姿容,題寫詩文,以作紀念。二來,也是一番雅趣。

這一番解釋之后,眾人俱是覺得有趣,自是樂意。馨予在心底也是有幾分咋舌:果真是古代仕女想出來消磨時日增添生活趣味的法子,講究得很,也麻煩著緊。然而,雖然是這抽取花箋不過取個樂趣,然而女孩兒家的,誰不想得個牡丹蘭花的?便是一個兆頭,也是好的。

因著如此,前面那個女郎倒是一陣踟躕,半晌才是抽取了一樣,卻是個玉簪花,她臉色略有些暗淡,抿了抿唇角沒說。后面跟著的馨予瞧著心底一動,也有幾分感慨:若說現代人,只怕不會將這些放在心上的,也就是身如浮萍,不知日后如何的古代女子,才是為此歡喜擔憂吧。

想到這里,馨予倒也有幾分說不出來的復雜心思,她看著那丫鬟也是照樣說了一番,又請她抽取花箋,她也不的,就是想到《紅樓夢》里的一幕,只覺得手掌心也是微微汗濕,半晌才是伸出手抽取了一支——春雨杏花。

“這可真是應景,可不是正好與你先前的名兒對上了。”幼蘭瞧著是杏花,腦中就是閃過先前馨予的名字——李杏,唇角一挑,便有些嘲諷地吐出一句話來。幼蓉暗生惱怒,又對馨予帶了幾分擔憂,忙接過話頭道杏花最是儂麗繁盛,又是與你的名字略有肖似,可見這花簽也有幾分準頭呢。想來也是映照了后面的,杏花開的繁茂,春深結子,最是好兆頭不過的。”

林雯看著幼蘭又是要說些,忙打了個茬,笑著道蓉娘說得倒是有八分準頭的,想來這也是兆頭之類的。我們可也要經心些,看看能抽到。”這話一說,后面就緊接著的幼蘭自是一怔,眼瞅著那丫鬟捧著的花箋筒,心底暗暗有些想法:也是,這些花箋雖是玩笑,可也有兆頭之論的,該是得了呢?照著名字來說,應是蘭花,可依著的模樣來說,合該牡丹。

她正是思量著,那丫鬟也是將花箋送到幼蘭的手邊兒,她手指微微一顫,就是從中取出一支來,翻一看,上面卻是題了四個字:酴醾香醉。幼蘭臉色微微一變,暗暗生出幾分氣惱,可看著那丫鬟殷切地取出條幅來請她題寫,邊上的人也都是看著的,也只得忍住心頭惱火,提筆寫了酴醾并的名字。

幼蓉與林雯兩人相視一笑,俱沒。馨予卻是看得心底微微一怔,腦中閃過開過酴醾花事了這一句話:先前才是想著《紅樓夢》里的花箋,如今卻看見了這一支。要是細細想來,非但有幾分巧合,卻也十分應景。要,先前幼蘭是李家的長女,金尊玉貴嬌養長大的,便好似得了春風的花朵,最是嬌怯不過的。可她后面就是要嫁到江家,江文瀚又是那么一個人,豈不是一朵荼蘼花開過,后面春風一去不復還……

然而,這么想了一回,馨予也這些牽扯出來的話也是說不準的,也還強自將心緒收回,而后便看著幼蓉得了芙蓉,林雯得了石榴,俱是好的,便暫且將這個放下。如今多想這些兆頭的也沒用,只盡人事聽天命罷了。如此,馨予看著這一番花箋散遍,而后安便是令女孩兒各處瞧瞧看看,以一支玉生香為限,等著香燃盡了,就又是各歸各位,令人于溪泉之中安放好花燈,再用一只黃楊木雕琢的酒盞于上流下,若是沾了哪一朵固定好的花燈,便將其取出,請那位女郎朗誦自個的詩文。

如此五六個人,馨予也是被喚了起來,她這回已是拿定了主意,當即便將先前想出的詩詞放下,擇了一首秋景的詩: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原是劉禹錫的《秋詞》的一首,別有情致,獨出心胸。凡是寫秋日景象的,多是愁緒悵惋,何況今日的女郎原是弱質芊芊,詩文便更多了三分柔婉。馨予這一首詩吟出,全場便都是一怔,安靜了半晌,才是被丫鬟的回話聲打斷了思緒。(。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是由無錯會員,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