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寒士謀小說>寒士謀最新章節列表 >寒士謀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寒士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劉備入荊州
更新時間:2012-12-11  作者: 坐井觀天的青蛙   本書關鍵詞: 穿越小說 | 歷史小說 | 完本小說 | 寒士謀 | 坐井觀天的青蛙 | 坐井觀天的青蛙 | 寒士謀 
正文如下:
眾文武聽之,知劉備仁慈,不愿連累其身,無不感動,皆掩面而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此等場面,讓人不由恨嘆在場個個都是天下好漢,只恨蒼天無眼,不助忠國義士

劉備淚眼之內,精光爍爍,一直在觀察眾人,苦難之時,誰忠誰奸,最易發覺劉備,厚黑奸雄也再是落魄,其志難曲,此番不過虛偽而之,觀色察人

潘鳳鳳目一凝,收住淚光,震臂呼日

“兄長此言差矣昔日高祖與項羽爭天下,屢戰屢敗,世人皆說高祖以卵擊石高祖大志不改,韜光養晦,蓄以大勢后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九里山一戰成功,而開四百年基業勝負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潘鳳話音一落,眾人紛紛奮然拍掌稱好孫乾雙目爍爍,走于劉備面前,重施一禮,劉備執手而視,孫乾感而呼道

“成敗有時,主公仁德聞名于天下,天下忠國之士,皆望之能投于主公麾下,主公又為漢室之胄,時下社稷遭曹賊操縱,天下諸侯人人自立,無視漢室皇權主公當以匡扶漢室為己任,豈可喪志

此離荊州已是不遠劉景升坐鎮九郡,兵強糧足,且與主公皆漢室宗親主公若能投之,必如龍入大海,虎進叢山”

劉備目發精光,此等道理他自然知道不過相投之事,茲事體大,他率眾去投,若不知那劉景升心意如何,貿然而行,若是劉景升懷有歹心,日后定遭滅頂之禍

劉備心中自有推度,不過卻是多有顧慮而道

“備自起軍,先后各有投依,皆不能得以終善,但恐劉景升不容耳”

孫乾素有口才,劉備這一說,他頓時暴起了斗志,豪氣而道

“某雖手無縛雞之力,但卻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乾愿先往說之,必保那劉景升自愿歡喜,出境而迎莊公”

劉備聽罷大喜,便令孫乾星夜往荊州孫乾自知使命重大,一路少有歇息,馬不停蹄,至荊州廣陵郡,漢壽城入見劉表劉表素聞孫乾有忠士之名,又想劉備被曹操一路追殺,如同喪家之犬以為這孫乾趕來投身,劉表大喜,喚其來見孫乾入殿,畢恭畢敬,先施一禮

禮畢,劉表先是問曰

“我聞孫義士,從于劉玄德麾下,今日何故至此”

孫乾目視劉表,凝聲而道

“我主劉使君天下英雄,雖兵微將寡,但使君麾下潘、張、華、太史四將,皆有于萬軍之中取敵將之首之武勇,堪比四萬精兵我主志欲匡扶社稷,卻時運不濟,連遭奸賊謀害,幸上蒼保佑,使君皆能化險為夷

明公與使君,同為漢室之胄今使君敗,欲往江東投孫文臺乾僭言曰:不可背親而向疏荊州劉將軍,當世英豪,禮賢下士,仁德兼備,士歸之如水之投東,何況同宗乎因此使君特使乾先來拜白望明公能予收留”

劉表一聽,頓時大喜,原以為得一孫乾足矣,未想到卻能得劉備整個勢力來投,孫乾口中四將,皆是名震天下的名將,荊州若能得之,足以力抗天下諸侯,得以安身自保

“哈哈哈哈玄德,我弟也我與他同為漢室宗親,自是一家之人久欲相會而不可得今肯惠顧,實為幸甚公祐,快快引我去見”

劉表話畢,立即起身,迫不及待,就欲引兵去迎劉備這時在殿下的蔡瑁,卻是忽然走出,厲聲譖曰

“主公,不可劉備先從公孫瓚,后事陶謙,近投袁紹,皆背負而棄,足可見其為人,忘恩負義,不顧忠義今若納之,一者主公恐遭先前三人后塵,二者曹操深恨劉備,欲要除之而后快,必加兵于荊州,枉動干戈不如斬孫乾之首,以獻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

孫乾臉色一變,望那人正是在荊州握有重權,可謂是除劉表之下,第一權臣蔡瑁,字德珪,襄陽蔡州人荊州名族諸家以蔡氏最為鼎盛蔡瑁乃蔡諷之子,其姑母是先朝太尉張溫之妻,長姐與二姐先后嫁給,荊州名士黃承彥,與劉表成為繼室

后劉表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當時江南宗賊興盛,蔡瑁協助劉表平定荊州,仕奉劉表期間,歷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諸郡太守,劉表獲得漢廷封賜鎮南將軍時,領荊州牧時,蔡瑁擔任其軍師,蔡氏一族勢力遍布荊州,事到至今,有時劉表要施行政策,還需蔡瑁出面輔佐,才能事半功倍

孫乾一正顏色,毫不退縮,怒聲而道

“乾非懼死之人也,身微言輕,死不足惜可嘆劉使君忠心為國,卻遭人嫉恨,有門難報公孫瓚、袁紹皆乃豺狼也,使君不愿同流合污,自當離去至于陶公,使君忠心相待,徐州之地乃陶公臨終托付,未能保守,使君亦是痛心

今聞劉將軍漢朝苗裔,誼切同宗,故千里相投未料蔡將軍如此獻讒而妒賢,荊州之主乃劉將軍,收之不收全憑劉將軍之意,何須蔡將軍妄加而論”

“你”

蔡瑁未料到這孫乾口齒如此犀利,竟暗示荊州主次不分劉表頓時臉色黑沉起來,蔡瑁剛是發言,就被劉表厲聲打斷

“閉嘴劉玄德乃我之族弟,今落難來投,我豈有不收之理我主意已定,你勿多言”

蔡瑁慚恨而出,自此恨上劉備一系之人劉表對孫乾先做一番安撫,再做賞賜,遂命孫乾先往報劉備,一面親自出郭三十里迎接

孫乾幸不辱命,來見劉備劉備聽得,孫乾果然收服劉表收留,而且劉表親自來迎,當即大喜過望后來劉表率荊州文武趕至,劉備甚是謙卑,執禮甚恭劉表見之如此,以為這劉備當是真心來投,亦相待甚厚劉備引潘、張、華、太史等大將拜見劉表,各將一一執禮拜見,劉表見這四人個個威風凜凜,英明神武,喜意勝,遂接劉備等同入荊州,分撥院宅居住

劉表待其如親,后又問劉備出身,劉備一直未能證其之身,暗道機會來也,當下重重一拜,言其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

劉表故親教取宗族世譜檢看,見世譜所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勝生陸城亭侯劉貞貞生沛侯劉昂昂生漳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潁川侯劉達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范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按世譜所排,那劉備正是當今圣上之叔,也就是劉表之族弟劉表見劉備果真是漢室宗親,喜而大笑,劉備急忙向敘兄弟之禮,從此劉表稱劉備為弟,劉備稱劉表為兄劉表為劉備證其身份,又令人進告朝廷

曹操正于官渡作戰,無暇顧及朝廷,漢獻帝收得劉表書信,暗思

“曹操弄權,國事都不由朕主,常聞這劉玄德,乃天下英雄,身邊將士皆是勇不可擋之驍勇悍將,朕今得此英雄之叔,實為大助矣假以時日,定能大用”

漢獻帝心中自有思量,當即承認劉備皇叔之份,拜劉備為左將軍、宜城亭侯劉備于荊州領命,大謝皇恩同時對劉表是倍加感恩,全然一副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報之大恩的死忠姿態

劉表見劉備知恩圖報,也不枉費自己一番用心良苦,助他得盡名利此時的劉備受到漢獻帝承讓皇統之身,可謂是正式宣布脫離寒門苦海,再也不是那販屨織席之輩自此荊州上下,人人皆稱劉備為劉皇叔

劉備入荊州,如魚得水,一改多年迫窘落魄之態,行到何處,皆受人禮待當然除了荊州蔡氏一脈,因蔡瑁對其不喜,蔡氏大小官吏都無給過劉備半分好臉色劉備自知蔡氏勢大,也不敢得罪,反而以德報怨,凡遇蔡氏皆禮遇三分,對此潘鳳、張飛雖多有怨怒,不過都被劉備好言勸住潘鳳、張飛對劉備惟命是從,只好把怨怒往肚子里死吞,暫且強忍

當然,劉備厚黑而又偽善,奸雄之姿毫不遜色當年漢高祖劉備深得劉表信任,劉表親許以軍權,讓其征伐荊州內的賊禍,劉備招軍買馬,徐圖征進,自然不在話下

其中又有劉備發小簡雍,知劉備身在荊州,早有入仕皇叔麾下之心的簡雍,趕來投靠劉備甚是了解自己這一發小的才能,簡雍擅于辯論、議事,頗有口才,性情簡單直接、不拘小節,行事兢兢業業,少有犯錯劉備得其來投,大喜,許以司馬之職簡雍得以劉備重用,亦是感恩,甘愿為其效命

(創客)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