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教師遠程培訓計劃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許那份策劃案有著我眼下無法注意到的東西,等我回來的時候,一定會進一步豐富策劃案的,蘭司長,您和齊司長也還要為策劃案先期準備工作多多努力!”
梅舫的
格很是隨意,對于他來說,上副部級高位,已經是天大的福澤,根本就沒有了其他的追求,只不過別人可沒有這樣看,你一個好幾年資歷的副部長擺在那里,任誰上位之后,都會覺得是一個威脅。..
劉楓原以為,他曾經在單于鄉見到的一切,就已經是足夠震驚的了,像劉忻初冬時節還舍不得穿鞋,只是不想上學的時候,會有一雙臟兮兮的鞋子。
然而當他和梅舫一行十幾人,用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中西部地區某些省份考察過后,他才知道,華夏還有太多的貧困人口,掙扎在生存線上,溫飽線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太奢侈的事情了。
他親眼看到一個十二歲的少年,下煤窯背煤,每一次居然要背著五六十斤的煤到賬房那里交賬,換取可憐的兩分錢,那個男孩賺錢并不是為了養家糊口,而是為自己賺取上學的費用。
一個十四歲的孩,應該是上初中的年紀了,每天上山采摘
材,送到收購站,換取塊八錢,交給病榻上的父親大部分,自己每次留下一錢,這是她給自己讀小學積攢的學費。
一群衣衫襤褸的娃娃,蹲在犄角旮旯,每人端著一個搪瓷缸子,看那搪瓷缸子上噴印的文字,還是紅
年代的東西,搪瓷缸子里面,是稀溜溜的玉米糊糊,地上擺著一碗山野菜腌制的咸菜。
1991年的華夏,就是燕京城也還沒有到把山野菜當做是嘗鮮的東西,這里的山野菜拌鹽巴,那些孩子吃的異樣香甜,這已經是那位民辦教師用自己微薄的薪水,做到最大的努力了。
一間絕對是危房的教室,上面的茅草棚已經多處
天,地上到處是雨水的痕跡,墻壁上很多地方都漏著縫隙,墻外是用幾根木桿支撐的,“教室”里面,也是用柱腳支撐著房頂。
但是孩子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學習的勁頭依舊足,這件教室里的孩子參差不齊,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不等,擔任教師的,是一位背著嬰兒的母親。
一個山村的教師,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道,老人在這里已經生活了十幾年,就是為了幫助這里教授學生,老人最初的學生,已經出大山,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了。
老人還守著這個僅有十幾個頑童的“學校”,老人笑瞇瞇的對這些來自燕京城的官員說:“看著這些孩子期盼的目光,怎么可能
心丟下他們離開呢!”
是的,留給一行人印象最深的是孩子們渴盼的目光,一個小孩可憐巴巴的站在教室外面,身上背著一捆柴,這是要送到集上賣掉換取家里急需的鹽巴,小孩也只能是在外面看看,看著那些同齡人在里面讀書。
很多地區資源匱乏,土地瘠薄,有的地方甚至一口人不過是幾分口糧田,這么一點土地上收獲的,就算是再多,也無法滿
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更不要說供養孩子上學讀書。
一個歲的男孩,因為無法上學讀書,蹲在自家院子里
泣,他那殘疾的父親,一個五尺高的漢子,蹲在地上,比自己的娃哭的還要大聲,他是為自己的孩子感到悲傷,為自己的無力感到愧疚。
一個八歲的小孩,那一雙小手哪里是孩子的手哇,怕是城里五十歲老人的手也沒有那么多的褶皺,那是每天
農活的手,就是這樣一雙手,拿著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的書本,認真的學習。
孩沒有本子,面前攤開的是她父親從城里拾來的廢舊試卷,孩在空白的地方,認真的抄寫老師給布置的作業,看她一絲不茍的模樣,劉楓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被觸動了。
一直跟隨劉楓的黃素馨,不止一次潸然淚下,這一幕幕在黃素馨來說,實在是太震撼了,兩個月的時間里,黃素馨和她的助手,為貧困區的學生們發放了數百萬的錢物,也不過是為這些見到的孩子帶去一點希望。
希望工程是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為目的,于1989年發起的一項公益事業,其宗旨是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建設希望小學,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援建希望小學與資助貧困學生是希望工程實施的兩大主要公益項目,但是新生的希望工程,此時可以做到的還是太少了,畢竟華夏有著眾多的貧困地區,有著龐大的貧困人口基數,這其中的貧困學生有多少。
劉楓更關注貧困地區的教師隊伍建設,像是這種貧困地區是沒有正式師范學校的畢業生,愿意來這里授課的,這里不要說年輕人向往和喜聞樂見的娛樂生活,很多地方一年到頭就連電都沒有。
就像當初的單于鄉,那高高在上的電線,更多的是擺設,農民們交不起電費,用不起電,大多數在這里擔任教師的,不過是當地的農民,好一點的,不過是初高中文化水平。
但是也正是這些人才支撐起了貧困地區的教育,只是這些愿意扎根鄉村的教師,很多真的水平有限,畢竟這些當地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畢業生,擔任教師力有不逮。
在這些地區,民辦教師是收入最低的群體,他們靠著微薄的政丶補貼,更多的是學生們七拼八湊的“學費”,那是什么樣的學費呀,沒有現金,有紅薯,谷子,玉米,
柴還有帶著
水的青菜,明顯是剛剛從園子里摘下來的。
劉楓看到這些貧困地區最可愛的人,這些甘于清貧卻又充滿愛心的教師,他連夜寫出了一份《貧困地區教師遠程培訓計劃》,在這個計劃中,將會由遠程與繼續教育處牽頭,聯系諸多的師范院校,形成強大的培訓網絡。
這個網絡,將為貧困地區的教師提供免費的進修機會,讓他們享受足夠的教育資源,但是師范院校的工作卻不是免費的,這其中所有的費用,將會由大風慈善基金承擔。
這個網絡將會實行遠程教育與
產學習相結合,既有電大、函授教學,也有委托師范院校代培,這樣就會極大的提高貧困地區的教學水平,同時因為接受教育的都是當地的民辦教師,他們將會因為獲得正式的師范文憑,而獲得轉正的機會。
在貧困地區,民辦教師轉正極為困難,最難的就是沒有相應的文憑,如果劉楓的計劃得以實施,那些民辦教師有了奔頭,勢必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當中去。
梅舫看到這個計劃的時候,長嘆一聲:“劉楓,你這個計劃太好了,你可是決了我這些天食不甘味的心病!”
梅舫原本就是善良的
子,那一幕幕親眼目睹的場景,讓這位老好人無數次淚
衣衫,現在有了劉楓這份教師扶貧計劃,怎么能不讓梅舫感到欣慰呢。
長達兩個月的跋涉,所有人都瘦了一圈,但是每一個人收獲都是巨大的,看著黃素馨消瘦的模樣,劉楓心痛的捧起愛人的臉:“你就是一個小傻瓜,為什么一定要上這條路呢,其實你完全可以僅僅是做出資人的!”
黃素馨驕傲的一揚下頦:“看著那些孩子,接過錢物時候欣喜的表情,我的心中充滿了滿
感,成就感,這個理由還不夠嗎!”
劉楓把人緊緊擁進懷里:“你真的是菩薩心腸,未來的華夏慈善事業,素馨姐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行人
節是在鄉下過的,特意召集了附近三十多位民辦教師,和他們的家人,一起過的,不可能召集更多的老師了,這已經是周邊近百里全部的民辦教師。
1992年2月4日,是壬申猴年的正月初一,劉楓出資,借用了當地縣政丶的食堂,籌辦了豐富的一餐,其實,當地所能采購的東西著實有限,就算是跑出二百多公里山路,買來的東西也讓燕京城來的人看不上眼。
但是這些在民辦教師們看來,已經是國宴級的味佳肴了,梅舫和劉楓為每一位民辦教師敬酒,感謝他們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還在堅持教育,為當地的教育扶貧,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位背著孩子的教師嘆口氣:“其實,條件苦點也沒啥,還不是一樣生活,可是最讓我難過的是,自己的水平實在是太低了,我不過是念完了初二,教六年級的學生真的是太吃力了。
說起來不怕各位笑話,好些次,學生問的問題我都無法答,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羞愧的跑出去痛哭一場,恨自己當初為什么不多學一點東西!”
其實教師說的這個問題,在場的很多老師都遇到過,孩子們的求知
是沒有止境的,但是他們曾經接受過的教育著實有限,面對一雙雙充滿探究
望的眼睛,每一個老師都有一種負疚感,那就是自己似乎在誤人子弟。
可是,對于這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民辦教師已經是最后的希望了,如果不是他們站出來,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當地那些簡陋到令人發指的“學校”,早就不復存在了。
梅舫笑著說道:“教育部很快會進行一個面向教師的計劃,這個《貧困地區教師遠程培訓計劃》,就是為諸位這樣甘心扎根農村的民辦教師服務的。
這個計劃,將會為各位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各位的整體素質,同時促進各位的專業化,為大家提供一次再教育的機會,有了這次機會,諸位的教育水平,肯定會得到大幅提高,也許再也不會出現學生問倒老師的事情了!”
“真的嗎,我們也可以接受培訓!”
“太好了,以后就不會被學生問倒了,可是丟死人了!”
“嘿,這個消息比吃一年這樣的大餐還幸福!”
看著這些面對豐盛的“大餐”也沒有如此興奮的教師們,教育部的官員一個個背轉臉,偷偷拭去眼角的淚
,這些人就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帶去了一縷陽光。
2月28日,教育部的考察團隊終于返回了燕京城,從偏僻貧困的山區返回到富裕繁華的燕京城,每一個人都有恍若夢境的感覺。
去分享
第一溫馨提示您: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