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吳玠話不多,就這么一句,但是卻讓畢勒哥和他的臣子們是徹底放下心來。
這道理十分簡單,試問大宋怎么可能將自己的土地拱手讓給盟友,這是不可能的事,至于具體該怎么操作,那吳玠就真的沒有辦法給出任何答復,這事還得由趙楷、李奇他們來掌控,但是吳玠也相信,以李奇的性格不搞的他們欲仙欲死,那太陽都要往東邊落下了。
其實就大宋的對外擴張策略,采用的還是遠交近攻策略,高昌回鶻離大宋本土很遠,但是西夏就在邊上,過府州、太原就可直達東京汴梁,那么大宋肯定會想辦法削弱西夏,只是目前戰況未明,大家先度過這一難關再說。
談話到此,吳玠漸漸收起那應酬的笑臉,開始談正事了。
為什么吳玠要如此冒險,閃電突擊高昌回鶻了,就是因為他的鎮西軍離興慶府太遠,等他趕過去,恐怕黃花菜都涼了,但是高昌回鶻在沙洲、瓜州,乃至于肅州都有兵馬鎮守,如果高昌回鶻能夠歸降大宋,并且將這些人馬借給他,再加上河湟地區的兩三萬人馬,他就有足夠資本與完顏宗望和完顏希尹打這一仗了,而且很快就可以到達興慶府,因為這樣的話,他只需自己騎快馬趕去就行了,補給線什么都有,不需要興師動眾。
其實吳玠就是來借兵的,而且還能阻斷完顏宗望的后路,切斷他們的補給線,從而削弱金軍。
巧合的是,畢勒哥已經接受了巴爾塔的建議,全力幫助大宋對付金國,因為他們既然選擇了背叛金國,那么就沒有后路可走了,如果大宋輸了,那他們可也就慘了,比起當初幫助完顏宗望。這一次高昌回鶻要更加義無反顧,不成功便成仁。
吳玠聽后,大喜,又說自己已經派人去組織河湟地區的商人來你們這里做買賣。這些商人會帶著糧食和貨物來的,他們會讓他們的百姓完成再就業,不再愁吃愁穿。
這可不是忽悠,大宋商人當然愿意來此,這里有著廉價的勞動力。這里有著豐富的資源,而且離西域非常近,不來才是傻子了。
畢勒哥感動的稀里嘩啦,這民生民計是他目前最頭疼的事,對外倒只是其次,要是國內百姓都不滿意,那他就離下臺不遠了,百姓們沒有飯吃,不只有走上造反這一條路了,要是吳玠能夠幫他解決這個難題。那他真是感激涕零啊!
雙方商議后,決定畢勒哥先暗中派人命令沙洲、瓜州、肅州的守將,先發制人,將城內的一切金軍全部殺了,這些地方都已經在高昌回鶻的掌控中了,因為完顏宗望可沒有這么多人鎮守這些城池,他只是派了少量的兵馬在這里掌管后勤,畢竟不是一個爹媽生的,如果他不派人在這里督促,回鶻人能賣了命的幫他運送糧草嗎?
這不太現實。
當日。畢勒哥又欽點一名監軍,這人就是圖圖罕,讓圖圖罕跟隨吳玠領河西走廊的兵馬前去消滅完顏宗望的大軍。
這畢勒哥雖然算不上一代明主,但是也算不得昏庸無能。至少他還知道聽取大臣們的建議,審時度勢,選擇最利于自己的一方。
比起這畢勒哥來,那東喀喇汗國的國主伊卜拉欣二世,就真是草包級別的國主了,伊卜拉欣二世的父親阿赫馬德乃是一代明君。在歷史上還打敗了強大的耶律大石,而阿赫馬德一生中做的最錯的一件事,就是生了伊卜拉欣這個敗家子。
這伊卜拉欣二世一點本事都沒有,但又好大喜功,眼睛都長在頭頂上了,不知道是不是練了什么八荒唯吾獨尊功,反正他心中除了完顏宗望,就是他最厲害了。
他在得知宋軍主力撤出疏勒,立刻親自糾集大軍前去奪取疏勒,這可是一塊寶地呀,在大宋的治理下,比以前要更加富裕了,但是這疏勒原本是他們東喀喇汗的,而且他也害怕高昌回鶻會搶得先手,不過當時他們國內的群臣是一致反對出兵,大宋國力這么強,人家沒有來找你麻煩,你就得燒高香了,你還跑去找大宋得麻煩,你這不是吃飽了沒事干,而且事出突然,將士們誰都沒有準備好,你貿貿然出兵,一旦出現意外,那可就危險了,我們老大哥金國現在可沒工夫來管我們。
伊卜拉欣二世一概不聽,祭旗出兵疏勒。
而他們要進軍疏勒,必須要經過疏勒西面烏孜別里山口,就在他們大軍進入烏孜別里山口時,西面的帕米爾嶺突然殺出數萬鐵騎來,這數萬鐵騎的領頭人可不是別人,正是那一代人杰耶律大石,草包伊卜拉欣二世豈是大石的對手。
然而,此時伊卜拉欣二世的大軍全部都在峽谷里面,軍隊又多,根本無法轉身。
耶律大石只領著兩萬精銳大爆伊卜拉欣二世的菊花,那真是砍瓜切菜一般,僅僅一個時辰,已經被殺的心驚膽戰的伊卜拉欣二世不但不指揮大軍作戰,見到前面士兵自相踐踏,后面敵軍揮舞著大刀,坐在馬背上放聲痛哭,當場小便失禁,東喀喇汗的將士們,見到皇帝的褲襠都濕了,那還打什么,全部棄械投降。
他們一投降,耶律大石立刻吩咐士兵停手,因為這些人已經是他的士兵了,現在殺那就是殺自己人了。
原來當年耶律大石接受了李奇的建議,拋棄好不容易才奪來的疏勒城,又與李奇演了一出戲,然后就逃亡西域,其實當時耶律大石還藏了一手,這個連李奇都不知道,那就是耶律大石故意放消息給西喀喇汗,說東喀喇汗已經不行了,引誘西喀喇汗去進攻東喀喇汗。
而他出了疏勒后,就率領幾萬鐵騎,直取西喀喇汗的首都撒馬爾罕。
因為西喀喇汗大軍遠征,國內必定空虛,唯一能夠阻擋大石的,就是那一望無際的沙漠,也算是耶律大石天命所歸,大軍順利渡過沙漠,一舉拿下了撒馬爾罕。而西喀喇汗大軍又在東喀喇汗國內被完顏宗望打的幾乎是全軍覆沒,這沒回過神來,首都也丟了,西喀喇汗已經是瀕臨滅亡。
但是這西喀喇汗乃是中亞地區一個強大帝國的藩國。這個帝國叫做塞爾柱帝國。
塞爾柱帝國的皇帝見耶律大石恁地囂張,這強龍尚且不壓地頭蛇,況且我也是龍,你連老子的小弟你也敢打,你這不是找死么。立刻糾集十五萬大軍,前去攻打耶律大石,揚言要用弓箭射光契丹人的頭發,這口氣大的都無邊了。
其實這一幕在歷史上也出現過,時間上面也差不多,只是局勢不一樣了,歷史上的耶律大石此時已經稱帝了,而且有自己的地盤,而現在的耶律大石可是命存一線,生死在就此一戰了。
但是結果沒有變。
耶律大石雖然兵力只有對方的五分之一。但是他抓住了對方驕傲自大的心態,以及兵力太多,又是從各藩國調來的,難以齊心,更加難以統一指揮的漏洞,趁著對方正在閱兵之際,出動出擊,集中兵力猛攻塞爾柱大軍的左翼,左翼頓時潰敗,因為軍隊太多了。從左邊看不到右邊,從右邊看不到左邊,中軍和右翼的士兵就只見到左翼的士兵潰逃而來,也不知道是一個什么情況。頓時軍心大亂,從而被耶律大石的契丹勇士們一擊擊潰。
此戰過后,塞爾柱帝國再也無力征討耶律大石,也只能承認耶律大石的地位,在撒馬爾罕駐扎下來的耶律大石,又降服了葛邏祿人以及周邊的民族。但是耶律大石一直沒有忘記自己身上流淌的是契丹血液,復國之心一日勝過一日,所以一直在觀望中原地區,希望有機會能夠回去。
在金軍征伐西夏后,耶律大石就知道自己機會來了,于是率軍偷偷來到疏勒西面潛伏著,在得知宋、金開戰后,就立刻來到疏勒,找到吳玠,希望大宋能夠支援他復國,因為他畢竟距離東邊太遠,要回契丹故土,補給很難跟得上,如果大宋愿意支援的話,那他就好打多了,但是耶律大石現在也有資本了,他是帶著糧草來的,他將這些糧草以及一些馬匹贈送給吳玠,然后你們大宋在中原支持我回去消滅金國,這是一種等價的交換。
按規矩來,吳玠是沒有答應耶律大石任何條件的,可是當年李奇離開疏勒的時候,就交代過吳玠,如果宋金大戰開始了,耶律大石若要進來,就放他進來,只要要求不是很過分,都答應他。
二人密議一宿,都覺得想要從這里出兵,必須要先消滅東喀喇汗和高昌回鶻,因為這兩個國家是金國的藩國,你若不打敗他們,那后方不穩,而且吳玠也必須派遣大量兵馬鎮守這里,一方面要防止高昌回鶻和東喀喇汗,一方面又要震懾吐蕃各族,畢竟吐蕃才剛剛征服,沒有武力在此震懾,很有可能會死灰復燃。
所以二人商量出這一套計劃來,干脆就不動這里的鎮西軍,因為這是咱們的后方,必須得鞏固好,而且從這里回防興慶府、甚至于燕云地區那就太遠了,干脆就先降服高昌回鶻,從他那里借兵,那么就可以直接從肅州出兵,那距離就縮短了一半有余,你只需要一個人去就行了。
但是要用武力征服高昌回鶻,這不是一日之功呀,還不如從這里出兵。
吳玠打仗厲害,但是政治方面就差了一點,可是耶律大石可以遼國狀元,文韜武略,他就分析當前的局勢給吳玠聽,從而謀劃了那一場閃電戰,就連那封信都是耶律大石寫的,這吳玠投桃報李,想出引誘東喀喇汗的計策,順便就把這東喀喇汗也給收拾了。
這二人可都是軍事天才,豈非伊卜拉欣、畢勒哥能比的。
二人依計行事,幾乎在同時間就相繼降服了高昌回鶻,消滅了東喀喇汗,完顏宗望肯定做夢也想不到這兩個小老弟就這么的不堪一擊。
解決這后顧之憂,吳玠、耶律大石馬不停蹄,吳玠率軍出肅州,直奔完顏宗望的主力而去,而耶律大石則是率領大軍借道高昌回鶻,直奔黑水城而去,這黑水城可就是完顏希尹的西征大本營呀。
因為他們手中有各個民族的士兵,等于中亞地區也被耶律大石和吳玠卷入了這一場大戰中,里面有佛教信徒,也有伊斯蘭教,從這一刻起,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亞洲大戰徹底拉開了序幕。
ps:求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