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宋私生子小說>大宋私生子最新章節列表 >大宋私生子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宋私生子-第331章 燧發槍所改變的
更新時間:2013-05-07  作者: 何昊遠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何昊遠 | 大宋私生子 
正文如下:
楊逸率軍到達濟州,這讓蘇東坡徹底放下心來,別的不好,對楊逸的領軍能力蘇東坡還是很放心的.bsp;aihongwen穴.bsp;om,彩虹文學網

他親自率領濟州官員迎出城來,楊逸熱情地和蘇東坡寒暄了幾句,立即對劉武派來駐守濟州的將領范在喜問道:“范將軍,劉武現在何處?”

范在喜一抱拳,洪聲答道:“回楊學士,劉將軍率兩千人馬往梁山濼東面去了”

“可曾探到叛軍落腳何處?”

“還沒有”

楊逸立即叫來李一忠,派出一千人馬對梁山濼周邊進行拉網式搜索,務必盡快把叛軍的行蹤找出來

布置完這些,楊逸這才與蘇東坡一干濟州官員進城

濟州四周大部為平原,水系極為發達,北靠梁山濼,五丈河、濟水、南北大運河、泗水、洸水等河流遍布四周,農耕極為發達

楊逸進城留意看了看,市面也很繁華,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蘇東坡把濟州治理得還不錯

原來的歷史上,蘇東坡被貶謫海南島,過兩三年就將去世;

其實蘇東坡現在年齡不算老,正好六十歲,看上去精神還不錯,或許少了貶謫蠻荒的苦難生活,這位千年難得一見的大文豪能多活幾年若真是這樣,那倒是一件幸事,華夏文明中或許能多添幾篇大氣豪邁的詩篇

楊逸也不矯情,出席了蘇東坡和濟州官員舉辦的接風宴但酒喝到一半,突然劉武信使來報,斥探到叛軍就在梁山濼東面一處叫臥牛嶺的山林上

楊逸起身向蘇東坡等人聲抱歉連夜帶軍出發

天亮時,大軍趕到臥牛嶺附近

臥牛嶺,因形似水牛臥于水邊而得名山不高,但四周叢林遍布,郁郁蔥蔥;

野利阿圖的叛軍不是梁山好漢,他們初來乍到,沒有船,沒有武器,沒有糧草積蓄,他們不可能象梁山好漢一樣逃上梁山以水泊阻擊宋軍

目前只能利用梁山濼周圍的山林作掩護,暫時歇一下腳,查探四周的情形

這里離東京不遠,野利阿圖也知道宋朝大軍很快就會到來,但出了梁山濼,四周又多是平原,叛軍一不熟悉地形二沒有武器,三沒有后勤,若不弄清情況就出去,遇上宋朝大軍只有死路一條

野利阿圖估算沒錯,按楊逸的行程他們若是在梁山濼不作停留,以楊逸的騎兵度,早就追上他們了

然而躲著也只能躲得了一時而已,野利阿圖派出的斥侯很快也探到了楊逸大軍的動靜

楊逸這個名字對所有黨項人來都是個惡夢,若不是楊逸,西夏豈會滅亡得這么快,他們何至于被趕來挖河筑堤?

他們恨楊逸的同時,怕楊逸

聽到是楊逸領軍前來后,許多叛軍心里就直打鼓,士氣大為低落

就算是野利阿圖也不由得忐忑不安起來

沖出去,兩條腿跑不過人家四條腿;留在山林里,沒吃沒穿,能支撐多久?擺在野利阿圖面前的是一個兩難之境

楊逸率軍趕到臥牛嶺附近,察看過附近的地形后,心中大定

趕來和他匯合的劉武殺氣騰騰地道:“大人,您總算來了,末將兵少,不敢打草驚蛇,正著急呢,大人來了,咱們就可以四面合圍,關門打狗了”

楊逸淡淡一笑道:“不用四面合面,西邊是梁山濼,叛軍沒有船,飛不過去,你和一忠各帶一萬人馬,從南北兩面壓上,常言道了狗急跳墻,你們要注意,盡量不要在密林與叛軍糾纏,叛軍缺少糧草武器,支撐不了多久你們只需要在開闊地帶嚴防南北南面,不讓叛軍逃走即可

東面濱臨南北大運河,一片開闊,劉武有些遲疑地問道:“大人,那東面呢?”

“東面不是還有我這一千人馬嗎?”

“大人,不妥,你這邊人太少,叛軍可有將近兩萬人,南北被堵住,他們必定會向你這邊壓來……”

“我就是要讓叛軍朝這邊來,我要讓他們見證一次幾輩子也忘不了的慘景”

一旁的李一忠有些不甘心,試探地道:“大人,要不您率軍上山,末將來守東面”

“一忠啊,別爭了,所有的惡名就讓我來背負”

“大人,末將總覺得自己身上的煞氣不夠,這惡名由末將來背,有助于末將的茁壯成長大人,您就讓末將來守東面,求求您了”

李一忠連連躬身作揖,一臉期盼地哀求著,楊逸哈哈一笑道:“好,給你個機會”

李一忠大喜:“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劉武,你往北我往南,咱們走”

臥牛嶺一帶叢林茂密,但也總有些開闊地帶,楊逸帶軍上山,選擇一些空曠所在堵住南面后,立即讓王勇帶領一股人馬,準備摸上臥牛嶺,一是探探叛軍的情形,二是騷擾一下,騷擾的方式是放火,這月之間,山林里枯枝落葉落地,一但放火,必定能把叛軍逼出來

總不能讓叛軍太清閑了不是?

王勇的兩百人剛摸過去不久,很快就退了回來,只見他們身后是無數的叛軍如同叢林中的野豬,呼啦啦的沖來;

野利阿圖也不是傻瓜,楊逸兩萬大軍到來他并非一無所知,他明白困守臥牛嶺只有等死的份,因此不顧一切地率領叛軍往南沖來

“大人,叛軍太多了,沖來了”王勇一邊狂奔而來,一邊大喊著

還用你喊?楊逸早以上令一萬大軍布防在臥牛嶺南面,嚴陣以待前面是一條雨水沖涮出來的河溝,這種河溝雨晴也就斷流了,只剩下凹凸不平的石塊大概有十來丈寬的空地

判軍舉著鋤頭鐵鍬沖下來,黑壓壓的一片,楊逸一聲令下宋軍萬箭齊發,如暴雨傾泄而下,噗噗的入肉聲不絕于耳,沖下來的叛軍被一片片地射倒在地,尸體很快就填滿了河溝

狗急跳墻的叛軍不顧慘重的傷亡,依舊前赴后繼、洶涌而來,然而沖過了箭陣,迎接他們的卻是為慘烈的屠殺;

只見宋軍陣中擲出一串串的手雷劇烈的爆炸聲在山林間回響不絕,一團團火光,一股股硝煙,沖在前面的叛軍被激蕩的氣流沖上半空,飛舞的彈片在宋軍前面形成了一道難以跨越的煉獄

在巨大的傷亡面前,叛軍終于退卻了

北面也有一萬宋軍,只有東面了

野利阿圖別無選擇坐困臥牛嶺是死,那只有往宋軍防守最薄弱的東面沖了

雖然,東面一是開闊的平原,雖然,往平原上去也必定危機四伏但總比往地獄上闖強些,至少野利阿圖是這么認為的

李一忠這邊確實只在一千人,叛軍從東面沖下臥牛嶺,李一忠立即帶著一千人馬遠遠兜過去,擋住叛軍的去路

然后一千人全部下馬,排出整齊的隊形,手里拿著一種叛軍看不出是什么東西的武器

“預備”眼看叛軍沖過一里距離,李一忠舔了舔嘴唇,大吼一聲

實在的,燧發槍威力他是知道,但這畢竟是第一次用于實戰,李一忠心里還真有些緊張

排成三排的士卒也是個個屏息凝神,在李一忠的號令下,第一排三百多士卒齊刷刷地平舉起槍,對準沖來的叛軍

遠處的叛軍大概也知道,這是拼命的時候了,沖過去沖過去只要沖垮這一千宋軍,或許還有一條生路

叛軍個個咬牙狂奔著,嚎叫著沖來

“第一排,放”

呯呯呯……

一陣沉悶的槍聲響起,宋軍陣前一片硝煙彌漫,而沖來的夏軍就像麥子一般,被割倒一片,他們甚至看不到是什么東西把他們擊倒,只見沖在前面的人成排的倒下,慘嚎不絕,血流如注

“第二排,放”李一忠再次大吼

宋軍這邊,第一排射擊完畢之后,第二排立即搶上前,隨著李一忠的號令,又是呯呯的槍起響起;

第二排射擊完畢,第三排上,等第三排射完,第一排也裝好了彈藥,如此往復不斷地射擊著

對面的叛軍還沒沖過三百步,已經倒下一半,每個倒下的人身上都有一個或幾個血洞,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噴涌而出的鮮血染紅了大地

李一忠這邊是越打越上手,射擊度進一步加快,一陣陣的硝煙冒出,一排排的火光噴射,一顆顆子彈帶著死亡的呼嘯向叛軍射去

這種毫無還手之力的屠殺,把所有的叛軍嚇瘋了,他們根本不知道同伴為什么倒下,不是刀槍、沒有箭矢,再了,就算是神臂弓,也不可能射這么遠

他們連宋軍的面孔都沒看清,叛軍已經遺尸遍地,那些被擊中手腳的叛軍則躺在地上,捂著血洞慘嚎著,到處是九幽煉獄般的慘景

一萬多人啊

李一忠這邊每人還沒放到十槍,也就兩三分鐘的時間,一萬叛軍就倒下過半,這種慘景便是李一忠也看得心驚,燧發槍的威力是如此可的可怕

李一忠哪里知道,別是對付一萬毫無防護的步兵,就算對方是騎兵,那也只有挨宰的份

在清末,幾千洋鬼子就能橫掃整個中國,清軍的騎兵揮舞著大刀狂沖上去,不可謂不英勇,但除了遺尸遍地,他們根本無能無力;

四萬萬人的清朝,被幾千洋鬼子輕輕松松地攻入京城,肆意的燒殺搶掠,而且還不止一次

現在,俺們先發明了燧發槍,該是咱們去宰別人了

楊逸弄出燧發槍,根本目的是希望中華民族不再出現全境淪陷的慘景

漢族是農耕民族,面對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前總是疲于應付

作為農耕民族的漢族在冷兵器時代,很難真正控制北方遼闊的草原,所以在漢唐強大之時,雖然能打敗游牧民族,但本身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像漢武帝甚至把內國打得一窮二白

而一但漢族衰弱時,北方的游牧民族任借著優勢的騎兵,彪悍的體格,往往就會給中原百姓造成血淋淋的傷害

可以在冷兵器時代,無論中原王朝怎么努力,游牧民族開始是中原最大的危害

楊逸弄出燧發槍來,就是要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只有進入熱兵器時代,北方草原才能真正成為華夏的后花園,才能真正解除華夏全境淪陷威脅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