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士子風流小說>士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士子風流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士子風流-第四百七十一章:開拓進取
更新時間:2013-10-30  作者: 上山打老虎額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士子風流 | 上山打老虎額 | 上山打老虎額 | 士子風流 
正文如下:
·

事情商量定了,事情沒有出乎徐謙的預料之外,徐謙松口氣,呵呵笑道:“大家近來都在做什么營生,是了,天津那邊的道路修筑的如何?”

王成笑道:“這事兒是我經辦的,一條天津衛,一條是塘沽,天津衛這邊的已經修筑的差不多了,至于塘沽這邊,因為港口還未修繕,所以也不急。制造局那邊,倒也不急著開工,不過每年花費的銀子卻是海了了,如意坊這邊家大業大,雖然不在乎這點銀子,可是這樣浪費,終究不好,是不是讓他們先開工,可以先制一些農具出來先掙點蠅頭小利?”

王成如今滿身的銅臭,一肚子的生意經,哪里像什么皇親國戚。

不過如意坊給他的影響實在太大,當他嘗試到了大筆銀子大筆銀子掙錢之后,有了這個甜頭,便再沒有心情飛鷹逗狗了,人就是如此,賺了第一桶金之后,自信心也就建立起來,開了眼界,就會發現原來這世上掙錢如此簡單,這興趣自然而然會放到事業上。

反而每rì圈養著,讓他每rì玩樂,這玩久了就會膩味,膩味了就要嘗試各種新奇的東西,其他的皇親國戚,大多走的都是這條不歸路,要嘛煉丹了,要嘛就是產生某種嗜好,染上一身花柳回。

徐謙倒是對王成的提議頗為贊同,道:“先制農具也好,可是先讓工匠們練練,現如今不比從前,許多士紳地主都缺人,因此這農具反而好兜售,人不足,自然得用好的工具嘛。到時候正好販賣給他們。”

眾人哄笑,某種意義來,在座的眾人和地主是天生敵對的,有你沒我,正如后世某國南北戰爭一樣,北方的工廠主和南方的莊園主之間的矛盾絕不可能調和,因此到了掙士紳們的錢,大家都不由會心一笑。

張鶴齡感慨道:“這銀子怎么就這么好掙呢,從前就不曾想過。現在回頭想想,人家做買賣一年賺幾千兩便算巨富,可是我們……”

徐謙道:“這叫錢生錢,利生利,誰的錢最多。誰掙得就越多,你有十兩銀子,一年下來未必能掙一兩,可你要有一千兩銀子做錢,一年下來兩三百兩也未必賺不到,可要是你有十萬、百萬兩銀子,便是一年將這些錢賺個十倍百倍。那也不算什么。到底,誰的錢高,誰就掌握了主動,就如這地價吧。你一千兩銀子買一個鋪面來,一個月租出能掙多少,可是你有十萬百萬兩,再將這方圓數十里的土地全部買下。在上頭修筑碼頭,修建道路。再設一個如意坊,等過幾年再兜售出,十萬兩銀子的錢,怕是要價值百萬了。白了,到了咱們這個地步,已經不在是做買賣,而是引領潮流,天津北塘的那塊地,來一錢不值,隨便幾萬兩銀子,能將附近的土地全部盡收囊中。再花幾十萬兩砸下籌建制造局,招募人工,修筑道路、修繕港口,那幾萬兩銀子買下來不值一錢的土地可就寸土寸金了,現在這么多商賈都往那邊涌,為何?這便是我等引領了潮流,將那兒變成了金山銀山,我剛看到了賬目,不少商賈都在咱們里買地,有的用來建商鋪,有的呢修筑貨棧,還有的將來用來修筑工坊,好從制造局邊上分一杯羹,單單咱們賣地的收入,今年就已超過了九萬兩,這錢幾乎收回了三成,明年后年,除了一部分自留的土地,其余的土地也全部都要兜售出,錢也就全部回來了,至于這制造局,這港口、道路,還有相當一片的土地,都是別人花錢送給咱們的,將來只要制造局能辦好,你我雖是砸了幾十萬兩銀子,可是將來的利潤卻是十倍百倍,就算辦不成,單單咱們賣地的收入,怕也有足夠的賺頭。生意,就是這么做的,今rì是北塘,明rì或許就是其他州縣,不毛之地多的是,錢掙不完。”

眾人紛紛點頭,對徐謙滿是崇敬。

這家伙掙錢確實是一把,鼓搗出了個制造局,來剛剛要從如意坊拿銀子的時候,大家還舍不得,畢竟是幾十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原以為是穩賠的買賣,誰曉得幾萬兩銀子買下了那一大片不毛之地,方圓數十里之多,而后又瘋狂招募人、吸納人口,又打出各種旗號招商,并且進行規劃,那兒的地價一rì三漲,原來不值一的土地,現如今時價竟遠超一般的州府,而且按照明年的走勢,怕這價格還要往上漲一漲,畢竟這一塊土地相對寬松一些,有制造局在這邊,大家做買賣也方便,更何況制造局招募了大量人,這些都是強大的消費力,而隨之而來的無數商鋪又要招募無數人,結果扎堆的人越多,吸引來的商賈自然越多,商賈越多,需要招募的伙計就越多,這便是一個循環,由于人口不斷增加,所以需求越大,需求越大,就提供了更多的生意,從而吸引了更多的商賈,商賈們的進入,帶來了更多的工作崗位,因此又吸引了更加多的人口。

整個北塘,都在滾雪球,而如意坊的獲利,也在滾雪球,畢竟還有七成以上的土地握在里,張鶴齡這邊,也在大肆向周邊大肆購地,甚至有人在暗中估算,這一次單單賣地,不但能把所有錢收回來,可能利潤也至少能高達百萬。

徐謙方才所的引領潮流,若是尋常人,或許一知半解,可是在座的這些人卻有深刻的印象,張延齡不禁道:“不錯,就是要引領潮流,只是近來各地有不少非議,尤其是不少士紳,這些人卻要小心一些,咱們是無所謂,隨他們罵便是,自己掙自己的銀子,倒是你畢竟是朝廷命官,卻要小心,這朝中的事我活了大半輩子是看透了,什么仁義都是假的,可是你妨礙到了人家,這便是生死之仇,小心駛得萬年船,休要讓人抓了把柄。”

徐謙朝他笑笑,領了這個情:“朝廷的事不必你們憂心,如意坊現如今已是越滾越大,要注意到的地方多的是,卻要有勞你們,北塘那種法子,其實未嘗不可以復制,比如在杭州附近,就可以弄個紡織局嘛,其實路數都是一樣,就看怎么辦了,這些事,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還有錢莊,其實也可以cāo辦一下,要辦錢莊,就得定下規矩,不能胡鬧,總而言之,如意坊有的是銀子,有銀子眼界就要開闊,不能只著眼一處,這天下到處都是金山銀山,就看你們自己了。”

眾人紛紛笑了,王成道:“你就是鞭子,咱們反而成了驢,你抽一鞭子,咱們才能動一動,聽你這么一,我倒是想親自杭州一趟,看看這紡織局能不能建起來,錢莊嘛,似乎也好,如意坊名下就有錢莊,想來你的是頒發銀票的事,這事兒倒是可以擬出細則來辦一辦。”

張鶴齡卻搖頭:“紡織局的事得宮里答應了才成,依我看,王伯爺還得留在京師,宮里得由你來交涉,請王太后出面做主,否則陛下未必肯點頭,不妨讓我杭州一趟,踩踩盤子。”

張鶴齡的擔憂不是沒有考慮,如意坊現在攤子鋪的大,雖然如意坊送了宮里兩成的干股,不過畢竟這么大的事,沒有宮里點頭不成,陛下那邊未必肯答應,可是有王太后出面就輕易了許多,只要能動,事情就輕而易舉,至于選擇土地,購地,籌備紡織局的事宜,其實都是旁枝末節,這是大明朝,大明朝做生意,最重要的不是錢和土地,最緊要的還是宮里肯不肯開這個特許,特許能辦下來,你有的優勢別人就沒有,那便是躺在地上也有金山銀山自動送到家門口來。

張延齡嘿嘿一笑:“有制造局和紡織局,難道就不能有造作局,江西那邊,瓷土諸多,那里也可以試試,設造作局,專產瓷器。既然要請宮里特許,不如連這個一并都請了,我過幾rì直接江西。”

王成不由苦笑:“你們倒是的輕松,這又是造作又是紡織,事情哪有這么容易辦,難道教我又宮里滔滔大哭一場,尋死覓活,逼著太后點這個頭嗎?你們反倒輕巧了,卻是苦了我。”

徐謙不由笑起來:“誰叫你現在和后宮走的這么近?這叫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謂超人是也,我倒是有個主意,既然都要請命,不如連錢莊放銀鈔的特許也一并請了,這錢莊做的才是大買賣,大不了,給宮里多讓兩成利,咱們把里的分成都勻出一些,給宮里多一些便是。”

王成不由咋舌:“那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得有個名目才行。”

第二章送到。

精彩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