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發展
623發展
類別:歷史軍事作者:馬口鐵書名:
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火箭發射中心。
一枚體積巨大的火箭已經豎起安放在了發射臺上,這就是科羅廖夫的心血之作r7洲際導彈(北約代號ss6),經過數年的試驗之后,r7終于開始了一次全程發射試驗,目標是新地島的靶場。
隨著倒計時讀秒的結束,噴管中冒出了煙霧,緊接著絢麗的火焰也噴射出來,巨大的噪音意味著巨大的推力。這枚接近三百噸的怪物緩緩的離開了發射臺,越來越快風馳電掣的直沖云霄,然后就看不見了。
當然,看不見只是對于肉眼而言。幾十臺航天測量雷達正死死的盯著它,將它的軌跡反饋到指揮中心,每一項數據都被仔細核對,隨著一個又一個的數據被核對,工作人員的心情也越來越輕松。
“成功了?”坐在后排觀禮臺上的斯維爾德洛夫略有些焦躁的問道。
李曉峰倒是比他鎮定得多,雖然r7幾乎比歷史上早了十年出現,但是他覺得現在的r7和歷史上的成熟度是不相上下的,成功應該是必然的。
李曉峰的想法一點兒也沒錯,現在的r7成熟度確實不比歷史上的1957年的水平低。甚至某些方面還有很大的超出,比如在慣性制導原件上,現在的r7精度就要高太多了。歷史上r7的精度大概是五公里左右,而現在則只有一千米的樣子。不要小看了這四公里的差別,實際上這就是數量級的差別。五公里的精度只能對付大型城市,一公里就可以打中小型城市了。而且李曉峰還知道在突破了激光器件制造上的問題之后,蘇聯在激光方面的技術是突飛猛進,很快精度更高的激光陀螺儀就能得到應用,到時候制導的精度將更高。
幾十分鐘之后,新地島靶場傳來了導彈準確命中目標的好消息,熱烈的掌聲經久不絕,而政.治局的大佬們對此更是十分滿意。因為按照科羅廖夫告訴他們的數據,r7導彈現在的射程已經高達9000公里,能拋投一枚五噸重的核彈頭。這意味著r7完全可以越過北極攻擊美國縱深的目標,也就是說之前美國通過在歐洲部署重型轟炸機和中進程導彈對蘇聯進行單方面的核威脅已經成為過去式了。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現在也可以讓美國人常常夜不能寐的滋味了。
這個好消息讓政.治局興奮萬分,第一時間委員們就決定向全世界公布這次“遠程火箭全程飛行試驗”。其實說白了就是講給美國人聽的,讓美國人也知道他們并不能高枕無憂了。
美國人確實被驚呆了,之前按照他們的估計蘇聯要發展出能夠威脅到美國本土的彈道導彈怎么也要五十年代中后期了,而現在才幾幾年?雖說r7這個玩意兒怎么看都那么簡陋,問題也不少,但是有這個花架子和沒有這個花架子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對美國人來說,只要一想到蘇聯的核彈頭能落到自己的境內,那就要抓狂!
很快美國的幾大能夠研發火箭的公司就感受到了春天到來的喜悅,元老院從來沒有如此大方過,真心是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只要能盡快搞出美國的洲際導彈,元老院是在所不惜!
只不過此時并不是錢多就能夠解決問題,原因在于美國沒有了馮布勞恩這個大作弊器。當年二戰剛結束的時候,馮布勞恩就拒絕了蘇聯的邀請準備投靠美國,但是他才剛剛跟美國人搭上線就不明不白的死了,英國的和美國的醫院專家詳細的解剖了馮布勞恩的尸體,試圖找到他死亡的真實原因,因為當時美國人高度懷疑是蘇聯下的黑手,可是不管怎么檢查,馮布勞恩都沒有任何中毒的跡象,反而怎么看都是因為心臟驟停猝死的。
無奈之下,美國人也只能承認自己的運氣太不好,好容易搞到了一個火箭專家,誰想到就猝死了。比較有意思的是,猝死的不僅僅是馮布勞恩,這位火箭天才團隊中最重要的那幾個核心任務,在接下來的一兩年里都死得不明不白,有食物中毒死的,有洗澡時觸電死的,甚至還有吃棗子被噎死的。總而言之,這一批德國火箭專家還沒發揮出什么作用就全部嗝屁了。而之前美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儲備并不是那么充分,沒有了馮布勞恩一干天才,其進度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按照kgb的估計,就算元老院敞開的花錢,不計成本的投入,美國也很難在1955年之前研發出刊用的洲際導彈。而實際上美國人的投入不可能是無限制的,因為蘇聯不僅僅是在洲際導彈這一項上給美國施加了壓力。包括原子彈、氫彈,包括核動力裝置,包括防空反導,甚至還有其他常規軍事領域,蘇聯都給美國施加了巨大的壓力。
比如在防空反導領域,蘇聯第一代s25金鷹防空導彈,也就是人所共知的薩姆1導彈已經在1947年投入生產。雖然s25系統體積龐大,發射準備工作繁瑣,但畢竟是一款成功的防空導彈,對美國的戰略轟炸機產生巨大的威脅。
而且蘇聯也在持續不斷地改進s25系統,1948年其改進型號s75經過了國家靶場的測試,正式宣布投入服役。而此時美國的“三t”導彈還全部都在繪圖板上,從這個角度說美國人又輸了一陣。
甚至在美國人優勢很大的項目上,蘇聯也在積極追趕。二戰結束之后,蘇聯將就開始將第一代航空母艦進行退役,最老的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已經在1947年退役,取而代之的是兩艘1942型航母的改進版。而且蘇聯對1942改進型航母也不是完全滿意,從1945年開始論證未來航母的各種技術指標。歷時兩年發展出了1947型航母。
1947型航母的噸位被進一步放大,標準排水量提高到了六萬噸。能夠搭載更大型的噴氣式戰斗機,而且飛行甲板更加寬大,更重要的是其蒸汽彈射器也更加的有力和可靠。
按照紅海軍的規劃,1947型航母將生產兩艘,提供給紅海軍地中海艦隊使用。是的,你沒看錯,紅海軍也有了地中海艦隊。其實就是在原來的黑海艦隊上發展而來的。主要基地在希臘,兩個航母戰斗群雖然不算強大,但怎么也算是能夠看家鎮場子了。
而且1947年航母還不是蘇聯的最終目標,按照軍.委的規劃,在1950年左右將發展出更大的新一代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該航母的標準排水量應該提高到8萬噸左右,能夠搭載更多更大的飛機,還將要擁有更強的自持力。這一代航母將是為蘇聯太平艦隊打造的,在未來,蘇聯太平艦隊將不少于四艘大型航空母艦,以便能夠維護蘇聯及盟友在亞太地區的權益。
按照軍.委的規劃,未來的紅海軍將擁有十艘大型航母,四艘配屬大西洋艦隊、四艘配屬太平洋艦隊,以及兩艘配屬地中海艦隊。實話實說這樣的配置已經是非常完美了,就是比日后的美帝也是相差無幾。當然,要實現這樣的配置,某仙人必須要對蘇聯的經濟動刀子,以原來那個搞法,上這樣的規模簡直就是死路一條。
紅海軍的發展重點不光有航母,核動力潛艇也提上很高的優先級,現管的研究尤其是第一代潛用核反應堆已經開始陸上試驗,如果效果還行的話五年之內有下海的希望。
除了海軍,紅空軍也要大發展,隨著米格15取得成功,未來的三到五年內活塞動力的戰斗機就會被紅空軍淘汰,數以萬計的拉系列、雅克系列要么回爐,要么以低廉的價格賣給其他國家。比如以色列和t共就預定了數千架拉系列和雅克。其中猶太人喜歡拉系列,尤其是拉7是他們的最愛。東普魯士在整個二戰期間就采購了超過一千五百架拉7,而對拉7的發展型號拉9更是下達了很大的訂單。
以色列人喜歡拉系列,原因也很簡單,風冷的發動機比較適合中東缺水的環境,而且以色列的維修能力比較低,液冷發動機實在不好伺候。更何況以以色列以少打多的大環境,抗揍耐操的拉系列確實更適合他們。
至于t共拉系列和雅克系列都采購一部分,反響也還不錯。只不過t共畢竟有大國的底子,對國防的需求不是以色列這種小國的身子中等國家的實質的國家能比的。所以哪怕明明是一窮二白,t共對剛剛出現的噴氣式飛機更有興趣,如果不是米格15暫時因為要滿足蘇聯紅軍的需求而無法出口,t共恐怕一架拉系列和雅克系列都不會買,直接就上米格15打天下了。
當然,紅空軍也不只有一個米格15,國土防空需要的截擊機是米格15不能滿足的,在這個領域米格和蘇霍伊展開了競爭,最終鹿死誰手還很難說。至于攻擊機中,蘇霍伊終于擊敗了老對手伊柳辛,噴氣動力的蘇7走上了生產線,不出意外的話蘇聯的新一代戰斗轟炸機就滑落蘇霍伊家了、至于轟炸機,圖波列夫不是一般的忙,搞定了圖4之后,為了對抗美國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圖95項目正是上馬,不光是圖95,蘇聯還需要新的中型轟炸機,圖16也一并上馬,甚至老圖還得分心運輸機和客機項目,反正是忙得一塌糊涂。
至于之前擁有一定優勢的陸軍,紅軍也沒有停止發展的腳步,尤其是鐵甲洪流,更是飛速發展,先是加強版的t62中型坦克過渡,在此期間t64項目也已經上馬。對于蘇聯而言,t64將是一種劃時代的坦克,將開啟新紀元。
可以想象如此多的項目取得進展必然對美國是極大的刺激,為了獲得對蘇聯的全面戰略優勢,美國人必須加大投入,比如洲際導彈、原子彈、核能這種戰略級別的大項目,那真心是吞金巨獸,就是以美國的體量敞開了折騰那也是相當勞民傷財。再加上諸如發展更加強大的海軍、空軍和陸軍,這里面要投入的資金就更是天文數字。更何況按照李曉峰的策略,是不是還要放一兩顆衛星刺激一下美國人,比如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在r7導彈成熟之后也立刻就提到了議事日程。以r7的成熟度,稍微改改一直能用到21世紀的。
其實不光是美國人將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英國人更是連喘氣都覺得困難。畢竟美國人經濟實力還在,而英國現在真心是破落了,洲際導彈、核武器、核動力、航天科技、噴氣動力、大海軍這些項目他要是一個落的咬牙跟著上馬,破產是分分鐘的事情。還有法國,他比英國還要不如,真要硬啃這些項目,結局也不會好到哪去。
可能有同志要說了,北約可以分工合作嘛!對此李曉峰只能說呵呵,北約是有大的分工合作不假,但是這種分工合作是很粗劣的,涉及到本國利益的時候,北約內部絕對不是鐵板一塊。比如說在北越步槍口徑選型上,美國人就強硬地坑了北約一把,硬是讓自己的那個7.62毫米全威力步槍彈成為了北約標準。
這其實還是小事兒,真正涉及到更高精尖的項目時,北約內部絕對是個人自搞一攤子,畢竟大流氓的安身立命之本在這里不是。再看看北約歷史上的那些所謂的合作項目,大部分都是虎頭蛇尾甚至是有頭無尾,比如著名的mbt70項目,比如后來歐洲戰斗機以及地平線項目,哪一個不是矛盾重重最后分道揚鑣。
更何況這兒時空的北約比歷史上弱小了很多,搞合作也沒有那么大的能力,更何況此時的蘇聯也沒有歷史上那么咄咄逼人,法國之類的國家壓力并不是那么大,自然的在國防領域的熱情也就不那么充足了。這些因素都決定美國要比歷史上擔負更多的責任付出更大的代價,而這就是李曉峰所希望看到的。
當然,這只能說蘇聯比歷史上的外部環境要好,但是卻不能說高枕無憂。畢竟美國人的經濟實力實在太強大了,如果蘇聯不能迎頭趕上,最后依然會被美國用強大的經濟能力生生拖垮。
所以要想贏得這場爭霸的勝利,蘇聯就必須趕緊修煉內功,讓經濟再上一到兩個臺階。只不過想要做到這一點,實在是太難了。阻力不是一般的大,老一輩的老革命恐怕會很不喜歡李曉峰進行的改革,而斯維爾德洛夫絕對不會放過這個翻盤的機會。
李曉峰知道,他現在不能太著急,因為老一輩年紀已經大了,而蘇聯的冬天又不是一般的寒冷,對于老年人來說,每一個冬天都是致命的,再加上俄國油膩高糖的飲食習慣,各種心血管疾病也會冒出來,放肆一點說,老革命們恐怕很難熬過七十四五歲這個關口按照這個時間點算,1950年前后就是1870年、1880年這兩個時間段的老革命最危險的時間。也就是說在這之后,老革命們將爆發性的消失,而他們消失得越多李曉峰的壓力也就越大。
所以李曉峰很清楚,他現在必須保持耐心去等待,從1950年算起他都還有15年,他完全是等得起的。而且要進行改革,除了掃興那些讓人頭疼的障礙之外,還必須做一些精神上的準備。后世t共進行的改革,雖然有提起過精神和物質兩手抓,但后來實際行動中根本就只抓住了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一點。在精神上可以說完全垮掉了,層出不窮的貪腐是屢禁不止,都危險到了要亡黨的地步。這是必須引起警惕的。
之前蘇聯還沒有改革貪腐和官僚主義就很嚴重了,這要是一下子就放開了,那不是直接完蛋。所以在這個方面的工作必須加強,必須要在開放之前剎住歪風邪氣。
當然,割韭菜一樣的反腐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歷史上朱元璋的反腐力度還不大?但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了沒有?老朱沒死*都依然存在,老朱死了那更是死灰復燃。
說到還是要形成一套長期的反腐制度,而蘇聯現在就缺這個。所以李曉峰認為在未來三到四年內,他的工作重點應該放在這上面,反正經濟改革沒法開始嘛,不如先夯實一下基礎,不說未來完全避免問題,但也要將問題限制在較小的范圍之內。
想到這兒,李曉峰是有些遺憾的,捷爾任斯基還是走得太早了,鐵面人要是在,對付那些老資歷的老油條要容易得多啊!(未完待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