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唐朝大齡剩女小說>唐朝大齡剩女最新章節列表 >唐朝大齡剩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唐朝大齡剩女-第九十章 名聲
更新時間:2014-02-07  作者: 羽外化仙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唐朝大齡剩女 | 羽外化仙 | 唐朝大齡剩女 
正文如下:

第九十章名聲

古閨秀與裴知湘、崔靜怡三人在角落里說話,襄城公主等人已主持茶會開始了。(

更新更快..)

果真如崔靜怡所說,這個茶會就是為蕭家姑娘準備的,襄城公主安排蕭家的姑娘陸續獻藝助興,彈琴、唱曲、跳舞、作畫,場面十分好看。

古閨秀邊觀賞邊思索,她今天既然是有目的而來,自不能在宴席上落寞而歸,總得留下點名頭傳到宮內,讓蕭淑妃警惕她,不想讓她進宮才行啊!

她想來想去,眼神便落在了柴沐萍的身上。

柴沐萍一直盯著對面的豆盧欽望轉,臉上癡癡的表情讓古閨秀都有些感動。

少女情懷總是詩啊!

她心中說了聲抱歉,走到柴沐萍身邊感嘆道:“蕭家小姐六藝卓絕,真是羨煞人,柴小姐不知比她們如何?”

柴沐萍自然不甘落下風,說:“我從小從師甚多,她們會的我也都會。”

古閨秀故意說道:“可我曾聽說柴小姐為了逃課,竟然連自己的先生失蹤數日都不知道,這樣的學藝態度……”

柴沐萍脾氣一下子被她撩起,問道:“你什么意思,你是說我比不上她們嗎?”

古閨秀笑著搖頭說:“柴小姐剛剛在外面想打我,實在非淑女所為,我便想,我們二人之間的過節不如以‘比藝’的方式做個了斷。咱們也別讓長輩們知道,就借今天的茶會比試一番,你若贏了。我不僅給你道歉,還給你哥哥道歉,你若輸了,你需答應你和你哥哥再別找我麻煩。好不好?”

柴沐萍一聽她說要給她和她哥哥道歉,她興趣滿滿,一口答應道:“這可是你說的,你等著!你說,如何算贏?”

古閨秀說:“你我都上去獻藝,等到贈茶時,誰得的茶多,自然誰贏。”

“好!就這樣!”

說罷,柴沐萍就找旁邊的女子商量去了,只見她悄悄用手指著豆盧欽望。問別人那男子是誰。恰有一女子認識豆盧欽望。笑著告訴了柴沐萍。

古閨秀很快就聽柴沐萍主動請纓道:“大姨母,萍兒見今天茶會熱鬧,也想獻藝贈興。”

她主動開口。襄城公主自然不能說不好,便問:“哦?你有這個興趣,那很好,你想表演什么?”

柴沐萍翩然上場,說:“我要舞一曲《鳳求凰》,但要請對面的郎君替我奏樂。”

高陽公主在旁聽了十分有興趣,說:“哎呀,你倒大膽,快說,你要誰替你奏《鳳求凰》?”

柴沐萍往郎君們的方向看去。羞澀的回頭說:“我想請豆盧世子奏樂。”

豆盧欽望一口茶差點噴了出來,古閨秀亦然,萬萬沒想到她無意把豆盧欽望給坑了。

少年們有人開始起哄,豆盧欽望卻大手一揮說:“我不會彈《鳳求凰》,你找別人幫忙。”

柴沐萍不罷休,說:“不會彈琴也可吹簫,都無妨。”

勛貴男子或多或少都會一兩個樂器以陶冶情操,但豆盧欽望堅定的搖頭,就是說不會。

有男子說:“思齊,你明明吹得一手好笛,柴小姐如此邀請,你不可掃興啊。”

思齊是豆盧欽望的字。

他臉上不高興的說:“我今日沒帶笛,也從不吹別人的笛,柴小姐請別人吧。”

一番僵持,襄城公主出面道:“我記得治平的古琴彈的好,就由治平來為柴小姐奏樂吧。”

有人給了臺階下,雖然柴沐萍不甘心,也只好順階而下。

柴沐萍走到天井之中,伴著《鳳求凰》的琴聲舞起來。

她舞姿還算不錯,也難怪她敢上去表演,只是獨舞的好壞,因編排不同而差異較大,她的表演到底算不算好,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她一曲完畢,大家都很給面子的鼓掌稱贊,柴沐萍便昂著頭對古閨秀的方向說:“李歸錦,輪到你了!”

襄城公主微微皺眉,不想一個兩個少女都跳出來搶蕭家女兒的風頭。

高陽公主以為柴沐萍故意為難古閨秀,便說:“獻藝湊趣乃是自愿,并不見得人人都得表演,不要勉強她。”

她是想著古閨秀生在外面,長在鄉野,怕她琴棋書畫歌舞什么也不會。

但柴沐萍自然不聽高陽公主的話,見古閨秀身形未動,高傲的笑著對古閨秀說:“莫不是你什么也不會?現在怕了?”

早先在外頭看到柴沐萍和古閨秀起沖突的那些女孩子一個個側頭低笑,聚在一起小聲議論道:“萍兒慣會欺負人,先前沒打到李歸錦,現在卻要她丟丑,可見這小祖宗是不達目的不罷休,李歸錦今天可要難堪了。”

而坐在古閨秀身邊的裴知湘和崔靜怡也有些替她著急,轉頭看她,崔靜怡小聲為她出主意道:“你可會唱什么曲子?就算是民間小曲也無妨,興許大家沒聽過,反而覺得有趣。”

她們也都以為古閨秀長在民間普通人家,必然身無技藝,十分為她擔心。

古閨秀笑著起身,對眾人說:“我歌舞琴藝十分普通,便不在此獻丑,不過心有所感,得了一首好詩,想寫出來,請大家雅正。”

眾人都驚訝了,她一個女子,不表演女子特長的琴藝歌舞,竟然要賦詩,還要寫出來。

這作詩和書法,乃是讀書男兒家的特長,雖然唐朝女子也讀書,但能被稱為才女的卻不多,她一個鄉野間長大的女子,能有什么才學,敢在這么多郎君面前作詩書法?

要知道,這些男子既然被宋國公府看上,除了出身非凡,也都不是庸庸碌碌之輩,不乏才高八斗的人物在!小小女子怎敢在這種場合賣弄?

蕭八娘瞪圓了眼睛拉著蕭六娘說:“三姐是京城有名的才女。之前參加詩會做了一首詩被人取笑,羞的她月余不敢出門,李歸錦竟然說要作詩呢!”

蕭六娘不屑的說:“她只怕是學寫了幾個字,就以為了不起。不知道京城臥虎藏龍,不是她能翻出浪花的地方。真是不知者無畏,等著看她丟人吧!”

古閨秀心中惴惴,倒不是怕丟人,而是因為她準備“未來古人”的詩作來撐場面,覺得有些內疚……

至于書法,她上一世學考古時,為了更好的鑒定出土的古籍,特地去學過書法,臨摹過多種字帖。也跟著老教授補習過。但她當時總覺得十分可惜。想著若能從小就學習書法,肯定能寫的比半途出家的好很多。

所以當她重生到唐朝時,古爹爹送她上女子私塾。她別的學的一般,但書法卻是下了大功夫練的,她對自己的一手毛筆字,十分有信心。

待天井中準備好了文房四寶,她并不多言,提筆寫下一首唐詩。

“世間花葉不相倫,

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

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

翠減紅衰愁殺人。”

這是李商隱的《贈荷花》,古閨秀覺得很適合今天的“全荷宴”。便借來一用。

她擱下毛筆,輕輕吹了吹墨跡,將字拿起來展示給眾人。

坐在南邊的郎君們早已翹首以待,他們早因古閨秀出眾的長相而注意,現在更是想知道她能做出怎樣的詩,寫出怎樣的字。

不知是誰先叫了一聲“好”,南邊的坐席突然議論聲大作,紛紛討論起來,更有人迫不及待的走到天井中,近距離仔細看這首詩。

而北邊的女子坐席,先前等著看笑話的人不由得覺得奇怪,而有些不在意的人也紛紛注目過來。

裴知湘遠遠的看著白紙上的幾行字,抓著崔靜怡的手喃喃道:“花入金盆葉作塵……我與她今日同是做那入塵的綠葉,為蕭家的紅花作陪,她能卷舒開合任天真,我卻自添煩惱惹人生厭……她的心境這般豁達,真是個不簡單的女子!”

說完,她的眼睛竟然濕潤了。

她的外祖父渤海靖王因為聚斂奢靡,在四月清明時曾被皇上斥責,當時李治賞賜諸王錦帛,獨獨不給渤海靖王,裴知湘、崔靜怡兩姐妹也因此在京中被很多人看不起,所以曾經非常自傲的裴知湘變得怨天尤人,認為她們如今艱難的境地全因長輩的不檢點,以及外人的落井下石造成。

如今看了古閨秀的詩,竟有一種看透世態炎涼的感覺!

崔靜怡點頭道:“你我如今境遇越是不好,越該有她這樣的心境,你要想開一些才是!”

而柴沐萍看見男子們都圍上來對古閨秀的詩作看個不停,憤憤道:“不就是會做詩嗎,有什么了不起,至于這樣吹捧她嗎?”

她的女伴中有一個也喜歡書法的,看著古閨秀的字,眼睛晶亮道:“她的一手真書寫的真好,頗有鐘繇真書的精髓!”

真書乃“八分楷”,尚未脫盡隸書筆意,但已屬楷體,是唐初頗為流行的寫法。

好詩、好字,讓古閨秀一下子從“得了天大便宜僥幸成為宗親女”的好運之人,變成了“秀外慧中的才女”,宛如今天宴會的中心。

古閨秀因借用李商隱的詩,所以對眾人的稱贊有些心虛,笑著回了座位。

襄城公主對她和柴沐萍搶了蕭家女子風頭感到不快,又怕別的賓客有樣學樣,起了攀比之心,便出言止住大家的議論,讓丫鬟們上茶品茶。

有心之人都知道宋國公府舉辦茶會的意思,也知道贈茶的含義,南邊坐席上的郎君們紛紛端著茶敬給古閨秀,一輪下來,她面前的茶杯已有七只。

來參加茶會的郎君也不過十多人而已。

柴沐萍看到她面前桌案上堆滿的杯子,臉上又紅又臊,心里是又急又氣,可她比藝輸了,就不能再找古閨秀的茬,將她憋的兩眼中泛出淚花,只得轉頭離去。

如果你對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