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唐朝大齡剩女小說>唐朝大齡剩女最新章節列表 >唐朝大齡剩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唐朝大齡剩女-第九十九章 謀劃(加更)
更新時間:2014-02-15  作者: 羽外化仙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唐朝大齡剩女 | 羽外化仙 | 唐朝大齡剩女 
正文如下:
第九十九章謀劃

“皇后娘娘!”

古閨秀沒料到王皇后會因擔心她而親自來找她,不禁有些動容。(4G更新更快)

王皇后攜她的手,說:“既然沒事,就回去吧,太妃娘娘還在擔心你呢。”

“嗯。”兩人一起往安壽殿去,路上說起王皇后來找她的原因。

近日來,古閨秀時常去找王皇后說話,漫漫長日,女人之間能聊些什么呢?

古閨秀費勁心思的將一些女子養生、保健、美容知識都搬了出來,制作花茶、做牛奶面膜、練瑜伽等等,都是王皇后從來沒聽說過的東西。

王皇后羨慕古閨秀膚白美貌、身段又好,便在古閨秀的鼓動下跟著一起弄這些玩意兒,不知不覺,關系一下子親近起來。

她今天本是喊古閨秀去她的清涼殿試試黃瓜補水面膜,看宮女依她所說做的對不對,誰知燕太妃告訴她,古閨秀被李治招到穹洲池上的船坊用晚膳。

念到古閨秀這些天纏在她跟前的用意,想到不能讓這樣一個奇妙的姑娘變成爭寵對手,王皇后便坐不住,親自擺駕到穹洲池“救”古閨秀。

燕太妃見古閨秀安然歸來,也是松了一口氣,在安壽殿擺晚宴答謝皇后。

皇后說:“太妃何用謝我,我還沒到穹洲池,她就已經下船了。說起來,皇上怎么這么早就放你下船?只怕晚膳都沒吃完吧?”

古閨秀說:“嗯,喝了兩杯酒。說了兩句話,皇上就讓我回來了。”

皇后不解,問道:“這是何意?”

古閨秀不敢說武媚娘的事,怕皇后知道她跟武媚娘串通。便說:“皇上英明,聊天之間他看出我的心意,說感情之事不可勉強,皇上乃九五之尊,又怎會勉強我一介女子屈尊于他?便讓我下船了。”

皇后心中忽然掀起驚濤駭浪,冷笑道:“他……這么說的?”

王皇后想起她剛剛嫁給李治做太子妃的那兩年時光。

李治性格平和,她恭順貌美,少年夫妻十分恩愛,但在蕭淑妃進太子府做良娣之后,這一切都變了。

蕭淑妃有數不盡的花樣哄李治開心。即使耍小性發脾氣。也是風情萬種。王皇后做不來這些。眼看著李治離自己的心越來越遠。

她曾試圖挽回,在他面前哭訴過,可是李治對他說:“我沒辦法勉強自己的心意。感情之事豈可人算?我喜歡她,你莫要為難她,也別苦了自己。你放心,你既然是我的太子妃,我就不會讓你失了體面,你該有的尊榮,我不會讓其他女人奪了去。”

如今,已經從太子妃變為皇后的她再次聽到類似的話,心中的恨意不減反增。

既然皇上如此順從心意和感情,那么她也不介意利用感情來報復蕭淑妃。以補償她多年的心酸和委屈!

她揮了揮手,讓安壽殿的眾宮女都退了下去,對燕太妃說:“太妃娘娘,如今蕭淑妃一個勁的給皇上添亂,皇上身邊也沒有一個知心的人……本宮想把武才人接回宮以慰帝心,只是武才人的身份尷尬,我想接她回來并不是什么易事,關鍵時候,還請太妃娘娘幫襯一把。”

燕太妃和煦的笑道:“后宮之中,蕭淑妃已不足為懼,皇上現在聽不進她的話。朝廷之中雖然會有反對的聲音,但是自有討好皇上的人,你請兵部侍郎出面說兩句話,自有人應和。而您,只用拿出態度就好了。只要帝后同心,有什么是辦不成的?您如此體貼皇上,要叫皇上知道,他會感念您的賢惠。”

兵部侍郎柳奭是王皇后的舅舅。

王皇后眼神一亮:“如此……我知道了。”

待到接下來的幾日,古閨秀照例去給王皇后請安并說話,但王皇后經常會出神,想必是李治偷偷接武媚娘到萬年宮的事被她知道了。但她沒說任何話,裝作不知道一般。

古閨秀在旁陪坐,十分佩服,女人有這樣的隱忍,實在是厲害又可怕。

李治自從將注意力從古閨秀身上挪開,古閨秀就自在多了,也敢隨心所欲的在萬年宮中玩耍。

她逛園子時經常會遇到巡視的豆盧欽望。

這日上午,李治在跟眾臣商討長安送來的奏章,豆盧欽望得了空,又遇到古閨秀,便喊她到一旁說話。

“武媚娘昨日已被送回感業寺了,魏大人親自送回去的,不過我看武媚娘神采飛揚,走的時候十分高興,估計她回宮的事要定下來了。”

古閨秀卻沒他這么樂觀,她依稀記得武媚娘沒這么早回宮,應該還有一兩年的時間才對,便說:“現在事情還沒公布,若公布出來,反對聲音肯定很多,就算皇上、皇后和蕭淑妃都同意,只怕這事也不簡單。”

豆盧欽望說:“你是擔心長孫大人和御史們反對吧?”

古閨秀點點頭。

豆盧欽望說:“這有什么難?朝廷又不是長孫大人一個人說的算,他能反對,其他人就能支持。禮部尚書許敬宗才因嫁女兒收受珠寶被彈劾貶去了鄭州;中書舍人李義府被長孫大人排擠,快要在中書省待不住了;還有英國公李勣,他的兒子李震身體不好,等英國公百年之后,他兒子靠什么支應門庭?這些人,都等著機會討皇上歡心,只要放出風去,自會為皇上說話。”

古閨秀驚異的看著豆盧欽望,他的想法倒跟燕太妃不謀而合,只是他了解朝廷之事,比燕太妃說的更具體。

聽到許敬宗、李義府、李勣這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名字,古閨秀也想起歷史上的一些記載,這些人跟武媚娘的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她腦海中雖然有這些知識,但是之前卻沒想到,一是眼界有限,二是不敢將手伸向朝廷。相比而言,她之前的手段真是小打小鬧了。

同時她也在心中感慨,豆盧欽望比她了解的要厲害多了,她以為他是個沖動的大男孩兒,卻不知他已是個胸中有丘壑的男子。

“你真厲害,能想到這么多,可是這些要怎么讓皇后知道?我去說的話,只怕會引皇后懷疑。”古閨秀擔憂的說。

豆盧欽望說:“這事不用你來說,自有安排,會有人跟柳大人商議。”

朝廷是古閨秀不熟悉的地方,豆盧欽望既然說有安排,她便不再擔憂,安心的消暑度日。

眨眼快到七月二十一日,李治的生辰將至,萬年宮中已彌漫著萬壽節的喜慶。

陸續有車馬載著宗親和朝廷重臣來到萬年宮給皇上祝壽,古閨秀這才驚覺她的萬壽節禮物還沒有準備好!

她先前惹的李治不痛快,若再不表達一下心意,她以后還怎么在唐朝混?

她冥思苦想,終于想起她自己的小金庫里有一塊玉鏤雕谷紋“長樂”璧,是東漢的宮廷玉壁。

此璧個頭很大,有兩個成人巴掌大,正中鏤刻“長樂”二字,字的兩側有對稱透雕獨角螭龍,以陰線飾龍身和身上的勾云紋,龍身下飾有卷云紋,使螭龍軀體翻卷有致,看起來十分有氣勢。

這塊“長樂”璧拿來送給皇上當萬壽節禮物再適合不過!

拿定主意之后,古閨秀又犯愁,她小金庫的鑰匙在她手上,若要取出長樂璧,只能她回衛國公府一趟了。

她找到燕太妃說明情況,燕太妃便派了馬車和侍衛送她回長安。

要動用侍衛送她出宮,豆盧欽望那邊就得到了消息,他非常可惜的對古閨秀說:“皇上派我明日回宮將蕭淑妃接來,不然我若得空,就能送你回去。”

古閨秀說:“才一日的路程,誰送我回去不都一樣嘛,你有差事自然差事要緊。皇上跟蕭淑妃和好了嗎?怎么要把蕭淑妃接來過萬壽節了?”

豆盧欽望說:“蕭淑妃見皇上一個月來對她不聞不問,慌了神,又聽說皇上不再執意納你為妃,就同意了皇上接武媚娘回宮的要求,算是和好了。”

古閨秀微微點頭,武媚娘回宮的日子真的是指日可待了。

待古閨秀輕車簡行趕回衛國公府取禮物,傍晚到家時把李二夫人嚇了一跳,不知她為什么會突然回府,生怕是她在皇上面前犯了錯。

古閨秀少不得解釋一番。

李二夫人又說:“你不在家的這些日子,古家那邊來找過你一次,問他是什么事,他也沒說。”

古閨秀聽說古爹爹找她,也沒在府中吃晚飯,當即趕到了古家的小宅子里。

古爹爹見她回來,喜上眉梢,一面讓人準備酒席,一面拉她到房中說話。

古爹爹拉著她的手,一個勁的笑,半天不說話,倒把古閨秀笑的一頭霧水。

“爹,您怎么了?為什么只笑不說話呀?”

古爹爹說:“好丫頭,爹都聽說了!”

古閨秀最近幾個月值得“聽說”的事有好幾件,就是不知古爹爹聽說的是哪一件?

“您聽說什么啦?”

古爹爹說:“狄大人前幾日提禮物上門提親了,雖說你的婚事我做不了住,但是狄大人很尊敬我,說你的婚事得讓我先知道。等你父親從吳郡回來,他就會正式去衛國公府像你提親的!”

“啊?”古閨秀萬萬沒想到是這個事,她不是跟狄仁杰說好了提親時機不對,讓他先別提親的嗎?

這是今天的第二更,前面一章不要忘記看哦再次雙節快樂祝讀者大大們安康幸福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