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絕品醫仙小說>絕品醫仙最新章節列表 >絕品醫仙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絕品醫仙-第613章 幸運觀眾
更新時間:2014-06-17  作者: 歐陽流浪   本書關鍵詞: 都市小說 | 都市重生 | 絕品醫仙 | 歐陽流浪 | 歐陽流浪 | 絕品醫仙 
正文如下:
第613章幸運觀眾

所屬分類:

作者:

書名:

“我姑母說一下要付六塊銀元的學費很困難,付個一二元還有可能。”

“姆媽,我和家興已經認了她做妹妹了!”君蘭在旁邊對媽媽說。

“姆媽,這些人家你都領我去過,我都看到了。”家興表示理解媽媽說話的用意。

“我本來就聰明嘛。不相信,你們聽,剛發給我的書:人、手、足、刀、尺,山、水、田,狗、牛、羊,小貓三只、四只,白布五匹、六匹。阿榮爺叔只教了我兩、三遍,字我都認識了,還背得出來。”她沒發現君蘭的媽媽已經生氣了,而是更加興奮地在說著、背誦著。

“我正是來同君蘭說這個事的。”家興向君蘭的媽媽說。

后來,這事總算比較圓滿地解決了。

“姆媽,教育孩子讀好書,發家是一個方面。還要教育孩子長大了,今后怎么做人也很重要。一個人從小就要學會勤勞、誠懇、勇敢------”姐姐也插上來說道。

“我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但姆媽有話還是要說在前面。我們李家有兩個遠房侄子,我自己娘家有一個外甥,都讀過很多書,現在不是在外國人洋行里做買辦,就是自己開洋行做老板,做進出口生意。一賺就是幾百、上千大洋。還有一個過去的鄰居,先是在一家典當做朝俸,后來自己開起了錢莊。你還有一個過房爺,是什么博士,在上海地方法院當法官。這些人家住的是洋房,穿的是西裝,吃的是山珍海味,進出包車、汽車,家里傭人一大幫。”媽媽又數說了幾個親戚的情況。

其實家興也知道,君蘭媽媽心里想的是什么。這兩個男孩子接著就一同去找麗絹。

“這些我也知道了。”

“我的女兒真是顧這個家庭的大局,一直幫姆媽領著弟妹。就是我中間生的一對男女沒能留住,養到五、六歲就都走掉了。家興,你知道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名字嗎?就是想李家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使李家今后能興旺發達起來。”媽媽又說了自己對兒子的希望。

家興也想起有一次,媽媽帶他到姓曾的一個表哥那里去玩。這個表哥住在博物院路,(現在叫虎丘路),開了一家很大的進出口洋行。這個表哥叫曾文生,年齡不到四十,人的塊頭大大的,西裝筆挺,一付大老板的神氣。他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老婆剛去世。他那里一樓是洋行三開間的門面,里面有十幾只櫥窗,柜臺陳列著幾十種非常漂亮、出口的絲綢服裝樣品。二樓是會客室、吃飯間和廚房,三樓是寫字間,四樓是他家的居住房間。這個洋行雇用的職員、傭人有三十多個,上上下下很是熱鬧。他那里生意興隆,人丁興旺,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一個老板娘。這位表哥看中了表妹蘭珍的美貌,但蘭珍不愿意,因為是做填房,這事就作罷。而家興卻看中了表哥開的洋行,夢想將來也能做這種進出口的大生意。

“家興,你明天就要上學讀書了,到了學校一定要刻苦用功讀書,不能再貪玩了。”說完轉而又對女兒說:“蘭珍,我原來對你的想法,現在看來是不對的。總認為姑娘長大了要嫁人,不必讀太多的書,能寫個名字,記個豆腐帳就行了。所以只給你讀了兩年書,現在想想姆媽真對不住你。”

今天兒子真的要上學讀書了,根發不禁喜上眉梢,樂呵呵的樣兒,對家興的爸爸說:“家興阿爸,說句笑話,你叫永發,我叫根發,但是我們兩人命里注定發不起來,今后就看這些小囡了。”

這三人現在相處得真像是親兄妹一樣。如今三人要一同上學了,據說已分在一個班級。三人圍在一起同吃這美味早點,而且每人一次吃兩只雞蛋,很難得,三人吃得真開心。家興,君蘭,對吃蔥頭讀書就會聰明,都不大相信。但都知道是媽媽的用意,所以蔥頭雖難吃一點,七只蔥頭一口氣都吃了下去。麗絹不同,她邊吃邊說:“糖滾蛋真好吃,蔥頭真難吃。”麗絹兩只糖滾蛋吃下了肚,兩只蔥頭吃到嘴里,咬了咬吐到了桌上,其余的剩在了碗里。

三個孩子讀書的事算是解決了,但是家興的媽媽想法還真不少,她想得很多很多。

媽媽想想兒子真要上學讀書了,顯得十分開心。這幾天,媽媽和蘭珍忙里忙外,去學堂報名,付學費、書費。又給家興趕做了一件新的藍布長衫,做了一雙新布鞋,還把父親過去包做軍裝時用的小皮箱,做了一只書包。還特地叫剃頭師傅上門,給他剃了個小平頭。家興這下真的像個上學讀書的小學生了。媽媽心里實在高興,李家今后會有希望了,一定能夠興旺發達。她獨自一人,坐在客堂里想得出神時,兒子從閣樓上下來了。蘭珍買蔥也回來了。

你爸爸商量一下,再同麗絹姑母談談看。”最后,君蘭的媽媽的口氣緩和了一點。

“家興姆媽,我同你的命差不多,你看我們兩家,都生了四個小孩子,中間的兩個都跑掉了。最后的一個都是兒子,要是一對男女,我們兩家攀個親家該多好。”君蘭媽媽也有說有笑。

家興一聽心里暗自歡喜,但他再一想,去學校讀書,白天就要關在學校里出不來,不能和這一大群孩子玩耍,這又是多么沒勁。然而再一想,人長大了總要讀書,讀了書才有學問,才能做大事賺大錢,才能實現自己的美好夢想,因此還是讀書好,反正學校里也有許多孩子。但要是都不認得、不熟悉,怎么辦呢?

“姆媽別說了,事情已經都過去了,往后還是把弟弟家興培養好。”姐姐蘭珍對媽媽說。

“是的,全家想過上好日子,祈禱天主保佑當然重要,但更加實在的是希望你將來有學問,有學問才能做大事。家興,你媽媽下過決心,日子再難過,再窮,當掉包腳布,也要給你上學讀書,讀完小學讀中學,讀完中學讀大學。”媽媽說了自己要把兒子培養成才的決心。

第五回欲興家需有學問才能再貧寒亦要背起書包

“這個付學費的事么,君蘭姆媽,你不是很喜歡麗絹的嗎?”。家興不假思索的說道。

蘭珍一到家,生好煤球爐,急忙洗蔥,切了十四個蔥頭,敲了四只雞蛋,煮了兩碗蔥頭糖滾蛋,還加了不少白糖。“你怎么燒了兩碗?”媽媽問女兒蘭珍。

這三個孩子到了學校里讀書都很用功、爭氣,成績一直很好,家興的母親也一直很高興。但有一次家興母親突然非常光火,不僅嚴厲的質問兒子、還要動手拿雞毛撣帚教訓兒子,這是為什么?且聽下回分解。

“麗絹,讀書的事你姑母怎么說的?”君蘭問。

吃罷蔥頭糖滾蛋,三個孩子提著書包走出家門,在兩位姐姐的帶領下,跟著走到弄堂中間,手牽著手,連蹦帶跳地出了弄堂。在自來水龍頭前排隊等水的人們,也都目送這三個孩子去上學。家興、君蘭父母一直送到弄堂口,他們以喜悅,期待的心情,目送孩子們走出弄堂,走向學堂,走向希望!

“君蘭正在同他姆媽說,他已認了你這個妹妹了,你的學費叫他姆媽付,我也會同我姆媽說說看。”家興說。

“這個我知道。”家興很懂事的樣子回答媽媽。

“兩個阿哥你們放心,我會努力的,我白相是第一名,讀書肯定也要爭第一名!”麗絹也很自信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隔壁君蘭姆媽昨天不是說,開學早上,給小囡燒兩只糖滾蛋,加上七只蔥頭,吃了讀書就會聰明。”媽媽說。

對了,要讀書就同君蘭一起去,就不會孤單、仍有一起玩耍的好同伴。

“假妹妹以后不可以成為真妹妹嗎?”家興開玩笑地說著。

“你不讀書長大了做個睜眼瞎子,就太可惜了!”家興說。

“對!加上蘭珍這幾句就更加全面了。古人說:一個人是‘三歲看八歲,八歲定終身’。這話雖然說得絕對了一些,但從小就要教育好,不是沒有道理的。”媽媽肯定了女兒的說法。

“我是喜歡小麗絹,但是替她付學費是另外一回事,她又不是我們沈家的人。”君蘭的媽媽很坦率地說。

“姆媽,你嫌家興還不夠聰明、不夠精靈,你真想把他培養成小精怪?”蘭珍說著笑著地出了家門,上菜場去買蔥了。

“我也是這樣想的,你們兩人該上學讀書了。”君蘭媽媽也說。

君蘭的父親沈根發,浙江舟山沈家門人,從小到上海學生意,也是做洪幫裁縫。原先也是在鴻翔時裝廠做老師傅,同家興的父親是老同事,兩人交往頗深,現在又做了鄰居,后來不做裁縫生活,而是做起綢布掮客生意。自從日本人打仗,生意一落千丈,現在生意總算好了一些。這兩個人,一個叫永發,一個叫根發,都有個發字,根發的日子過得稍為好一點,但沒有真的發財。君蘭的母親是浦東南匯人,過去同家興母親過往甚密,姐妹相稱。家興的母親是信天主教,君蘭的母親拜菩薩,兩人雖然信仰不同,但對兒子的期望相同,都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君蘭爸爸小時上過私塾,讀過《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后來又上過幾年學堂,可以說有點學問。根發的口頭禪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而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就是常用這兒句話,反復訓示、開導兒子。

話說這家興一家人這天在閑談中,媽媽說對家興已經有了新的想法和安排,家興著急地問媽媽是什么想法和安排,媽媽就說是要把他送到學校里去讀書。

“我不相信!”麗絹馬上回了君蘭媽媽一句。

“兩位哥哥,幫我想想還有啥好辦法?”

“還有一碗是給隔壁小麗絹的。小麗絹姑母上早班去了,臨走之前叫我把小麗絹一同送去上學。”蘭珍說后就去把麗絹叫了過來,在客堂里坐好。君蘭的姐姐菊芳也領著君蘭到家興家前客堂,隨手也端著一碗剛煮好的,熱氣騰騰的蔥頭糖滾蛋,放到了八仙桌上。家興、君蘭、麗絹三人圍著八仙桌,東,南,西三面坐好。父親也從閣樓上下來,君蘭的父母也從西隔壁來到家興家中。大人們高高興興地交談著,看著三個孩子吃早點——蔥頭糖滾蛋。

就在家興要開學的前一天,吃過中飯,她獨自一人在閣樓上,想起不少往事。她十八歲那年,從浦東川沙農村來到上海,同李永發結婚,已有近二十個年頭。這些年來日子過得還可以,要不是日本人到中國來打仗,可能還要好一些。但再仔細想想,對比幾個親戚,自己家還是很不如意。她覺得有很多心里話,要同兒女講講。于是就把蘭珍和家興叫到了閣樓上,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家興聽完媽媽和姐姐的教育后,同君蘭、麗絹,說起了自己新的感受:“你們兩人給我聽著,剛才我姆媽和姐姐對我說了,我們馬上要開學讀書了,不能再貪玩了。什么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像個做大哥哥的樣子,來轉而教育弟、妹了。

“家興阿哥,我也是這樣想的,是不能再一天到晚的白相,上了學我們三個人,一定要好好的讀書。”君蘭似有同感地說。

還是蘭珍機靈,趕緊用手捂住了麗絹的小嘴,說:“不要背了,準備拿好書包上學去了。”

“這個沒人教養的小囡!”君蘭媽媽這下真的光火了。

“那太好了,可君蘭說要他去讀書,就要把麗絹也帶著,要讓她一起去讀書。一起去讀書我也同意,但她的學費誰來付?”君蘭的媽媽對家興說。

麗絹確實是聰明、伶俐,只要有人給她講個故事,就會聽而不忘,過了幾天她還能倒過來講給你聽。而且人也長得很漂亮,兩頰白里透紅;臉上有一對深深的酒窩,一笑十分動人。一雙烏黑明亮的大眼睛,長長的睫毛。說話嗓音清脆,加上苗條的身段,真是逗人喜愛。雖然愛哭,不如意就會哭,但哭的樣子也蠻可愛的。君蘭媽媽一向把小麗絹看作自己的小女兒一樣。不過今天回了她嘴,臉上lou出了很不高興的樣子,但她心底里還是很疼愛小麗絹的。

麗絹姑母拿出兩塊銀元,君蘭和家興的兩位媽媽,先各墊兩塊銀元,還與不還以后再說。這樣,這三人總算可以一起去讀書了,了了這三個孩子的心愿。

“阿娟真不懂事,今天吃了蔥頭,讀書就會聰明。”君蘭媽媽很自信地說道。

“這是你們小孩子的事情,不過這話又得說回來,這小麗絹人是很聰明,現在不讀點書,今后長大就太可惜了!這樣吧,我再同

就在家興第一次上學堂的那天一早,媽媽叫女兒蘭珍快去小菜場,買兩個銅板的新鮮小蔥。

“姆媽,我還聽老師說過: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思是說一個人小時不努力,長大了再感到后悔,是沒有用、來不及了。家興,你不要嫌姆媽和姐姐羅嗦,你要聽進去,牢牢的記在心里。”姐姐又補充說。

君蘭的媽媽就問家興,說:“你找君蘭有什么事,是讀書的事嗎?”

“看到就好,家興,你阿爸做裁縫,再怎樣做也難達到這等地步。包做軍裝就那么一次,后來就再沒有這種機會。現在單kao幫人做做裁縫,手藝再好,也掙不了多少銀洋錢。俗話說得好:‘一根針沒有三錢重,二十四根肋骨根根動,’‘一針不去,一針不來。’吃勁吃力,發不了大財。”媽媽進一步說了自己心里話。

“姆媽,這個我也懂得。”

“是的,我姆媽說我已經八歲了,不能老是在弄堂里白相,做孩子王了。從小不讀書,長大后就做不了大事。”家興說了自己媽媽的想法。

“這兒不是有三個孩子嗎,小麗絹給你做媳婦怎么樣?”家興的媽媽也笑著說。麗絹把頭低了下去,君蘭看看家興,但都沒說什么。

“知道管知道,我還是要多說幾句,你現在就是太貪玩了。當然,好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但一個人長大后是要kao有學問、有本領、有才能,才可以成家立業。”

于是,家興到了君蘭家里。

“你這小囡氣煞人了,敢回大人的嘴。”君蘭媽媽馬上顯得很惱怒。

“這怎么可以,我又不是你們的真妹妹。”

“買小蔥做啥?”蘭珍問媽媽。

©2004-2010,allrightsreserved主打小說: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