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原始而落后的路布蘭制堿法
化工公司留在河口基地的那位技術員,名字叫侯致本。
在那面的世界里,他在許多大中小型化工廠都做過,天南海北的地方都留下過他的夢想,但結果……我不說了。
他極為崇拜本家的化學家侯德榜先生,并對侯氏制堿法極為推崇。他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堿方式,是某個民族在化工行業上的絕唱!
可是他有意忘記了,化學家侯德榜先生如果不是被逼到四川去辦堿廠,如果不是因為四川的井鹽太貴,成本太高,天知道化學家侯德榜先生還有沒有改變索爾維制堿法的沖動。
恕小子大膽,一切都只是假設,未嘗可知。
技術員侯致本,本來應該去布袋鎮的,但河口基地這面的造紙、皮革加工方面也需要化工人才。
還有最重要的一條,他心里非常憤恨布袋鎮的制堿法,盡管他能理解為什么這樣。可情感上就是無法接受。個性,你懂嗎?
他們竟然搞起路布蘭式制堿法!
我的天啊,你知道那有多浪費嗎?一比較你就知道侯氏制堿法有多了不起了。
路布蘭式制堿法分為三步,先使氯化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然后用焦炭還原硫酸鈉得硫化鈉,最后利用硫化鈉與石灰石的反應生產碳酸鈉和硫化鈣。
這種方法難以連續生產,一步一取出一投入,又需硫酸作原料,對設備腐蝕嚴重,產品質量也不純,原料利用也不充分,成本很高。
這簡直是對穿越者的侮辱!
它是1791年由法國醫生路布蘭首先取得專利的,可現在竟然讓穿越者中的化工人才首先使用這種方法!丟人啊。
然而憤恨歸憤恨,但他心里也非常清楚,這是目前條件下最合適的辦法。
這一切真是矛盾。
硫酸好弄,臺灣本來就出產天然硫和硫酸鐵、硫酸銅。再說這次也繳獲了不少。穿越者們帶來的硫酸廠設備正在布袋鎮開始擺布呢,紅星水泥廠的水泥和河口基地的紅磚紅瓦,加快了廠房的建設。
石灰石,布袋鎮本身就出產。
布袋鎮鹽場早就興修完備了,當然產量和那面世界的鹽場不可比。但足夠穿越者們現在用的。這個以后講。
焦炭可以用高溫機制炭替代,在含炭量上兩者不分上下,機制炭灰分還低。
所有的反應條件,一個高溫就可以解決,那么,不用這種技術用什么?
硫酸鈉本身就是好東西,在工業上它可以用于造紙,玻璃,印染,制革,合成纖維。
除了最后一條,你說穿越者們哪條不要?
再說路布蘭制堿法的副產品,硫化鈣也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制成鞣革脫毛劑、農藥殺菌劑、發光材料、潤滑劑的添加劑,以及制取獸藥。
除了發光材料暫時用不上,剩下的穿越者們哪一樣不要?
不過從他們需要的產品中,我們可以看出穿越者們發展的思路。
還有氯化鈉與硫酸反應時,生出的氯化氫也是好東西吧?
用焦炭還原硫酸鈉得硫化鈉時,生出的一氧化碳也是好東西吧?
如何密封,如何提高純度那是另一回事。穿越者們早有準備了。
再說現在這個時空,對純度要求很高嗎?如果設備都腐蝕壞了,那么穿越者再走另一條路。
到現在我們完全可以看出,穿越者們一開始就決心走一條綜合利用,綜合產出的邪路,暫時不走細化、精化、專業化的正確道路。
技術宅男們的無數種技術暢想,被這些長期工作在化工一線上的中年大叔們擊得粉碎。
那么這個所謂的制堿廠,一定會被建成四不像。
當漢唐集團化工公司的決策下來后,化工公司經理王強看到技術員侯致本不太高興,他拍了拍技術員侯致本的肩膀說,老兄,一切從實際出發吧,等你把氨生產搞出來再說吧。
設備我們有,可煤呢?如果用木炭制取氨,那我們所有的木炭產出量,都用上也不夠。
技術員侯致本是化工公司經理王強在穿越后結交的朋友,化工公司經理王強發現他身上有那面世界難得的善良,好像四處漂泊的經歷沒有讓他的心變硬,反而磨礪得更柔和而明亮,只有一個小小的缺點,性子有些急躁。
當然這對我們年輕人來說不算什么。我們現在真的是年輕人。
技術員侯致本知道化工公司也帶了一些液氨,但那是先要給陸地冷庫用的,如果用來生產堿,那么不管是用比利時人索爾維的氨堿法,還是最好的化學家侯德榜先生的聯合制堿法,都是遠遠不夠用的。
所以路布蘭式制堿法現在是最實用,當然也就是最好的了。
技術員侯致本無奈地嘆了口氣,事實本來如此。
化工公司經理王強先把他安排到河口基地,怕他看了生氣。
技術員侯致本握了一個拳頭,像是發誓一樣說:“放心,我們一定能生產出氨來。”
“當然,有了它,我們真就可以說是天下無敵了。”
布袋鎮制堿廠建在布袋鎮的下風口,離鹽場遠,離正在興建的硫酸廠遠,甚至離石灰廠都遠。因為這種方法沒經過實踐檢驗,穿越者們有些怕。
化工,從來不是玩笑。
沒辦法,如果真完全使用原始而落后的路布蘭制堿法,以穿越者們一次的投放量來看,這周圍是沒法呆人了。
大量的鹽酸濃霧會要人命的。
18世紀末的時候,他們歐洲人生產的堿加一起才有多點產量,都不夠穿越者們看的,所以他們歐洲人用露天制取的方法行,穿越者們的不行。
低壓反應釜是普通碳鋼的,只要溫度不超過425c,它一點事兒也沒有。實際上氯化鈉與硫酸的第一步的反應,所需的溫度遠遠達不到這樣高。
如果溫度超過425c后,那就真壞了,普通碳鋼里面的碳就會石墨化,從而改變材質的力學性能和耐腐蝕性能。
不過,超過425c穿越者可以選擇耐高溫的耐熱鋼和低合金鋼,他們的口袋挺深。
什么設備都可以打壓,當初李子強可沒有敢動孫德發的反應釜和耐高溫高壓設備。
第二步木炭還原硫酸鈉反應就更簡單了,高溫煅燒吧。
河口基地的粘土式耐火磚完全適用,已經經過了紅星水泥廠的檢驗。反應窯體上的集氣器是現代設備,可以把反應出的一氧化碳送回窯體。節能減排從穿越者做起,實際上難度不大。
第三步硫化鈉與石灰石的反應更容易了,高溫煅燒吧。
最后用水溶法分離。溶液經濃縮后碳酸鈉結晶析出而硫化鈣不易溶于水,自然沉淀。
關于第一步反應時生成的氯化氫,穿越者們早就安排好了,一個淋水洗滌塔就搞定了。他們用木炭填充洗滌塔。在塔內使從塔底上升的氯化氫氣體被下降的水吸收,制得鹽酸。
當然他們還有后手,等下一階段時,他們將此氯化氫氣體與預熱的空氣混合通過銅和錳的氧化物,生成氯氣。再讓它通過石灰水,可制得永遠需要的消毒粉。而且或可能制備氯酸鉀……但是以目前的情況看,氯氣還是用電解鹽水的方法制取簡單些。
小樣吧,這樣一個破玩意還整上了聯合化工生產思路了。
化工公司的人一點也不擔心自己設計的硫酸廠和制堿廠,這才哪兒到哪兒。但是其它行業的人真心害怕。這些土不土,洋不洋的設備能行嗎?
如果不是考慮人員安全的問題,其他穿越者們真想把這些硫酸廠和制堿廠都建在一個孤島上。
盡管化工公司的人拍著胸脯保證一切平安無事,比px項目都安全,絕不會引起群體件,他們沒觸動當地土霸的利益。
可其他穿越者們還是怕,誰能聽懂你們說什么。
他們的小心眼兒又表現出來了。
讓我們回顧一下布袋鎮的開發經過吧。
布袋鎮地名緣起于外繞沙嘴,深居泄湖內,似布袋狀而得名。昔稱“布大瑞”訛傳為“布袋嘴”,騷人墨客稱為“岱江”,也是日據時地方士紳以取七福神之布袋和尚雅號,以布袋為名延用至穿越前。
穿越后,穿越者們怕弄錯仍用原名。
穿越前,布袋鎮位于臺灣嘉義縣西南沿海,北鄰東石鄉,東北連樸子市,東南連義竹鄉,西濱臺灣海峽,南隔八掌溪接臺南縣北門鄉。
同熱蘭遮城一樣,都位處嘉南平原之上,地勢低平,系由八掌溪多次沖積而成,形成原因與紅星工業區所處的地區是一樣的。
只不過它比較遠了一些,離熱蘭遮城大約直線距離為五十公里,不過,它還是有一條路可以到達的,雖然不好走,但至少有。
穿越者們選擇在這里另開基地是有原因的。
穿越前,它就是臺灣省最大的鹽場,在臺灣島西南沿海。沙灘廣布,地勢緩斜,河流注入淡水量少。
此地季風強勁,尤其是冬半年干燥少雨,日照長,氣溫高,蒸發快,海水含鹽量高,波爾美濃度高,含鹽量竟達千分之三十五。被人們譽為“東南鹽倉”。
穿越后,穿越者們特地去那里查看一番,還好變化不大。
只不過奇怪那里的制鹽者為何不用曬鹽,而是用費工費時的煮鹽技術。等著看了一下資料,才發現那還得等鄭成功十二年來此地,才帶來了曬鹽技術。
不過隨著穿越者們深入到布袋鎮地區,細心了解后,才發現,原來此地的煮鹽者不是不會曬鹽。
煮鹽的工具,只需一口鐵鍋,可以拿了就走。而要是采用曬鹽之法,先期投入大,不知道荷蘭紅毛蕃又要如何對待,那會是關門打狗啊,那么開墾鹽田的前期投入就完全泡湯了。
我靠,真的是一切都可以解釋的呀!
荷蘭東印度公司,只是殖民掠奪不發展當地的論據又多了一條。事實上,穿越者們的內心里,更希望荷蘭東印度公司開發出個萬畝鹽田好讓他們接收。
(關于鄭成功收回臺灣之前只會煮鹽這一點,有個臺灣朋友和我爭論,他認為這是技術上的限制所制,至少許多公開的資料都是這樣說的。但小子認為,百十來公里的海峽不可能達到屏蔽技術的作用,除非在那面的世界,再說曬鹽算個什么神秘?所以我查過相關資料后得到本文的這一結論,不知各位書友大大,認可哪方?)
布袋鎮的煮鹽者為數不多,只有一百來個人,都是從福建沿海過來煮鹽的。尤其是廈門人。這里與廈門比較近,交通方便。
這里還有個港口,不大,比較破爛。穿越者們看不上眼,所以一直都沒派專人去接收,不值得,認為可以傳檄而定。
穿越者們也怕出意外,別再嚇跑了他們。在他們到達布袋鎮之前,他們安排吳化龍領著他的兄弟先去那里宣揚漢唐公司的政策。
那里都是正了八經的明人。
感謝美樂芝、酒后不亂性、書友527829、激angsong、云刀圖等朋友們的支持。感謝其他115位書友的訂閱。
如果學院式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那么穿越式小說就是對一個民族歷史的拷問和反思!
――――小樣有型
好看的小說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