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三國小兵之霸途小說>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三國小兵之霸途-第四百零八章 公孫度的城府
更新時間:2015-05-29  作者: 一級煙槍王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正文如下:
關外,山巒起伏,雖然并沒有太過險峻的大山,但大多都是小山坡丘陵地帶,并且,都是處于相對原始的山林地帶。∮頂∮點∮小∮說,x.自然,山海關外,沿著渤海岸一路向北,幾乎全是一望無盡的大草原。

到達公孫度所在的遼東太守府遼陽城,足有八百多里。若是急趕慢趕,不計戰馬死活,累死了戰馬,能及時再換上一匹的話,那么早上出發,到晚上上半夜時分,可能就能趕得到遼陽。

對于千里馬來說,日行一千夜行八百,這雖然不是傳說,可是,世上千里馬實在太少了,實際上,一般的馬匹,根本就不可能做得到一天不停的奔馳。

所以,公孫瓚受戲志才之托,出使遼東,前往見公孫度并不是太急。從山海關到遼陽,分兩天時間趕到。如此行程就輕松了許多。

隨行的,有公孫瓚的三千白馬義從,以及跟隨公孫瓚一起歸順新漢朝的一眾舊部。如田楷、關靖,此兩人,在歷史上,都是隨公孫瓚打了最后一仗陣亡的。但這一世,公孫瓚并沒有被袁紹圍攻而亡,所以,他們也跟著得以幸存。

此兩人,說起來有點搞笑,這兩人呢,對公孫瓚都是忠貞不渝之士,但是,卻一忠一奸,一個有本事一個沒本事,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始終都是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順眼的,常常搞對立,哪怕現在隨公孫瓚投了新漢朝,也依然如此。

田楷文武皆可,盡管武藝不算太強。但其文采斐然,尤其是他的那一手毛筆字。楷書字形美觀大方,很受大眾喜。最終得此美稱。

可關靖,文不成武不就,就只懂諂媚阿諛,是一個眼光短淺之徒。

讓人奇怪的是,公孫瓚卻可以很好的架馭他們,在其帳下,一直都沒出太大的事故,互相反似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

田楷與關靖的事兒,連劉易也聽聞一些。有時亦覺好笑。

出使一行人當中,除了公孫瓚的人之外,還有戲志才派出的數個文官,以及三百精銳護衛。還請隨趙云一起北上到了山海關的史阿帶其師弟陪同。派史阿師兄弟一起出使,主要是為了提防萬一,萬一公孫度不聽公孫瓚之勸,要跟新漢朝翻臉的話,史阿一眾師兄弟便可護送公孫瓚等人逃離遼東,返回山海關。

不管如何。戲志才都想做到萬無一失,不想出使的公孫瓚出事。畢竟,公孫瓚對于烏桓人來說,的確能起到一個威懾烏桓人的作用。公孫瓚萬一出事。就有可能挫傷新漢軍的士氣。

不得不說,戲志才的擔心是有必要的,公孫瓚一行。一路上,的確發現有不少異族游騎在活動。他們大多都是藏在沿渤海北上的平原西面的山林當中。

這些異族游騎。一般都是一兩百人一股,多的有上千人。估計。是烏桓派出來作先鋒探路的小股部隊。他們要不是看到公孫瓚這一行人有三千白馬義從,人人衣甲鮮明,威風凜凜的樣子,非是他們敵手,恐怕早便殺過來了。

第二天傍晚時分,公孫瓚便趕到了遼陽城數里之處。

實際上,在離遼陽城還有數十里的時候,就已經碰到了公孫度的一支騎軍。這支騎軍亦有數千人馬,駐扎在往遼陽必以之路的一個軍寨之內。

公孫瓚上前交涉,說明身份來意,其軍將方同意放行,讓公孫瓚一行人進入遼陽境內。同時,其軍將,亦派出了快馬,前往通知在孫陽的公孫度,告知公孫度,有新漢朝公孫瓚來訪。

正因為如此,公孫瓚來到遼陽城數里之外時,公孫度已經率一眾手下文武及一支精兵在侯著了。

“來人可是吾弟公孫伯珪?”

公孫瓚示意自己的軍馬停下,拍馬而出,準備上前去交涉,這時,對方已經馳出一將,老遠的便大聲叫道。

公孫瓚與公孫度認識,但已經是很早之前的事了,那個時候,公孫瓚應該還是一個少年,但公孫度早已經壯年。也就是說,公孫度比公孫瓚大,現在,叫一聲公孫瓚吾弟,也是正確的。

“升濟兄?”公孫瓚現在,的確是認不得公孫度了,因為,拍馬馳來的這員將軍,胡子已經花白了,似已經是一員老將。

相對而言,公孫度的確是一員老將了,五十多歲了。不過,其聲音雄亮,看其策馬過來的樣子,依然矯健,想來應該是一個老當益壯之人。

“哈哈,可不是為兄?我聽聞下面有人送來快報,說賢弟你從山海關趕來,為兄心里甚喜,在此等侯多時了。”

兩人喊著話,各自拍馬馳近,片刻,兩人便只相隔十來步,互相看得清對方了。

雙身下馬,快步上前相見。

“升濟兄!”

“伯珪吾弟!”

兩人似是有點惺惺相惜的樣子,在相隔數步的時候,齊齊抱拳,有點親切的叫著對方,當然,亦是暗暗的打量著對方。再然后,兩人都哈哈一笑,走近相擁了一下。

“伯珪,一路辛苦了,來來,先不要多說,跟為兄進城,讓為兄為你接風洗塵,今晚,咱們兄弟不醉不歸!”

“好!討擾兄長了。”公孫瓚客氣的道。

“別說客氣話,遼東不也是你家么?你現在,就等于是回家,我這個做兄長的,就有責任接待你。哈哈……走!”

公孫度拉著公孫瓚的手,齊步往遼陽城走去。

進城之前,公孫度順便交待人安置好隨公孫瓚一起來的這三千來人馬,并且,互相介始了對方的部下相識。

公孫瓚認識了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與公孫恭,還有其部下大將卑衍,倫直。

看上去。似乎是很和諧的一次見面,但是。公孫瓚卻心里暗自警惕。因為,在公孫度似是有意無意的安排之下。公孫瓚的人馬就與公孫瓚隔絕了,讓公孫瓚也難以開口提出,要帶一部份親兵進城。不過,借著介紹互相軍將相識之機,公孫瓚把田楷與關靖帶進了城,另外,史阿等師兄弟帶著不到百人作公孫瓚的貼身護衛隨公孫度進城。

另外,公孫度表面上,看上去似與公孫瓚很親切。可是,公孫瓚卻從其兩個兒子的眼中,看到了一種冷漠,對他這個族叔的到來,似乎并不是太過熱切。

當然了,公孫瓚的心里其實很明白。他以前,還在遼東公孫家的時候,他的這一支一直遭受到公孫家族的排擠,當年認識公孫度的時候。公孫度對他更加是不假詞色,對公孫瓚是相當的冷淡的。因此,這一次見面,公孫度一反常態。對公孫瓚如此親熱的樣子,這讓公孫瓚覺得有點不對路。

哪怕公孫瓚的確是一個有勇無謀之輩,可他也明白。事出反常必有妖的道理。

但是,既然已經來到了遼陽。見到了公孫度,公孫瓚亦無所畏懼。坦然的隨公孫度進城。

畢竟,來之前,戲志才已經跟公孫瓚說得很明白。來見公孫度,并非是來對公孫度示好,更加不是前來尋求與公孫度結盟的。而是來擦清公孫度的態度,看其有否可能歸順新漢朝。弄清楚他是想與新漢朝為敵。

當然,站在道義的立場上,戲志才認為,公孫瓚應該跟公孫度交流交流,跟公孫度說清楚如今的天下大勢,讓公孫度清楚的認識到,他已經沒有選擇,只能歸順新漢朝。起碼,要讓公孫度明白,絕對不能與異族人聯手對抗新漢軍,更不要有心存饒幸之心,還想著割據一方稱王稱霸,在如今的天下大勢前面,新漢朝統一大漢已經大勢已經成,假若他還抱著那種心思,將來,定然是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

既來之則安之,公孫瓚也沒有急著說什么,順著公孫度的意思,先看看情況再說。

遼陽城畢竟是在關外,城池沒有關內的城池那么的大,城墻也沒有那么雄壯。看上去,始終都有著一種比較原始的野性味道。

尤其是城內的人,奇裝異服,有不少人都是異族人。

那些穿著皮甲,腰跨彎刀,頭戴插羽布帽的,一般都是異族人,與漢人的裝束有著很大的分別。

在關外,有許多異族人漢化比較嚴重的,他們已經適應了生活在漢人的城市當中。當然,他們心底里,恐怕也已經將自己視為漢人了。有的,只是他們的一些生活習慣,還沒能完全擺脫以往的習慣罷了。

所以,在這樣的城池當中,雖然漢異混居,但是,卻依然能安然相處。

不得不說,遼陽城,作為關外最大的一個城池,其另類的繁榮另有一翻鳳味。在公孫度的治理之下,似乎民生相當不錯,起碼,城內的百姓相當活躍,沒有想象中的那種死氣沉沉之色。

如此,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公孫度的確具備一定的才華,有一定的戰略眼光,起碼能把一座城池治理得整整有條,百姓安足。

這個,在異族人虎視眈眈之下,能夠做到如此,的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起碼,現在看到了遼陽城,公孫瓚的心里不自禁有點慚愧。相比較起來,人家公孫度治下的城池,似乎要比他當年所治理的右北平等城好得多了。

這的確是一個事實。當初公孫瓚治下的右北平,城內的百姓大多都慌慌張張的,朝不保夕。公孫瓚根本就不懂得要如何治理好自己所奪得的城鎮,只是一味的向百姓橫征暴斂,直接讓百姓對公孫瓚的統治感到不滿恐慌,直接導致許多百姓一旦有機會,就逃離受公孫瓚控制的城鎮,逃到別的地方去謀求出路。當年,幽州琢郡大澤城基地,就吸收了不少從公孫瓚治下逃離的百姓流民。

不管如何,站在對百姓治理的這方面來說,公孫瓚對公孫度還是有幾分服氣的,自認自己不及他。

進城之后,公孫瓚亦看到了公孫度親民的一方面。一路進城,沿途都有不少百姓與公孫度打招呼。而公孫度,亦似很有耐性的。跟下面的百姓說上幾句話。頗有掌慈之風。

在遼陽城官衙大廳,公孫度命人擺下了宴席。

眾人落座。

“伯珪!一眨眼多少年過去了?當年,你還是一個毛頭小子吧?現在……呵呵,來,為了我們公孫一族的榮光,為了我們今天的相聚,來,喝!干了!”公孫度高坐正席,舉杯示意。遙敬公孫瓚,舉杯先干了一杯。

“還有田楷先生,來來,一起,嗯,公孫某人早聽聞田楷先生寫得一手好字。一會,還想向田楷先生求得一幅墨寶呢。呵呵……偶爾,公孫某也會附風俗雅一下。”公孫度又示意坐在公孫瓚一旁的田楷,讓他亦同干一杯。

“老啦……”公孫瓚擄著額下長須。搖搖頭,似不勝噓唏的道:“轉眼間便十多二十年過去了。小弟這些年,也算是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經歷了人生起落盛衰……呵呵。還是升濟兄你好啊,雄據遼東,自由自在。大富大貴啊。升濟老哥,你才是我們公孫族的英豪。是我等的光榮啊。”

“好了,別給老哥我戴高帽子了。你也別妄自菲薄。你現在,正好壯年之時,意氣風發之時,怎么可言老?我們公孫族人,哪個不言公孫瓚英雄?哪個不羨慕?我?呵呵,只是在關外鬧鬧,成不了大器。這些,不說也罷……來,今晚,咱們就只聚舊情,只談風月,別的,先不要說,不然,就枉費了我要為吾弟你接風洗塵的性質了。哈哈,各位,遠來是客,不用客氣,酒管夠,肉亦管夠!”

“好!今夜,不醉不歸,為多謝兄長的盛情款待,弟就借花敬佛,敬兄長一杯。!”

“干!”

一夜無話,賓主盡歡。

公孫瓚等人,被安排到了一所府邸住下。

第二天一早,公孫度長子公孫康便以侄兒身份,前來請公孫瓚去其家中與公孫度一起用早膳。

田楷、關靖,以及聽到消息的史阿,趕緊跟隨。

到了公孫府之后,公孫康先進去了,其公孫府的人,卻有人來攔下了田楷、關靖、史阿,說請他們到另處去用早膳。并說明公孫度請公孫瓚前來一起用早膳,只是普通的家宴,有公孫度家中的女眷,外人不方便在場。

田楷與關靖自然不肯,史阿亦覺有點不妥,但是,公孫瓚卻讓他們不用跟著。

不管公孫度有什么的目的,公孫瓚認為他不可能敢害自己,對于這個,公孫瓚是有信心的。就算公孫度不怕新漢朝新漢軍,亦要考慮到他公孫瓚亦是遼東公孫家的血脈,無故害自己?相信公孫度不敢。尤其是,公孫瓚隱隱的看到,公孫度在表面上,不管他是真心還是假仁,似乎都想以一個仁義的形象示人。

當然,公孫瓚也知道,這一次,公孫度絕對不是單純的請自己一起用早膳那么的簡單,肯定是另有要事。他的心里也隱隱的感受到,很快,他就可以弄清楚公孫度心里的真正用意及其真正的想法了。

從山海關到過遼陽,一路所見所聞,公孫瓚已經感受到遼東現在,應該處于一個外緊內松的狀態。暗中,公孫度絕對不是表面這樣的輕松,肯定已經有所行動。起碼,他肯定已經知道了烏桓異族的動靜,肯定已經做出了針對性的安排。

當然,有一點,公孫瓚是肯定的,公孫度的心里,恐怕也在忐忑不安,因為,以公孫度現在的實力,也不足以和烏桓異族的大軍對抗。公孫瓚就敢肯定,公孫度的心里,一定也在擔心著烏桓族是否會向他遼東發起攻掠的問題。如果公孫度不擔心,那么,那就表明,他或者在暗里和那些烏桓人有了什么的秘密協議。

還是那句話,既來之則安之,不管公孫度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立場,此時此刻,絕對不敢害他公孫瓚,如此,公孫瓚讓田楷、關靖、史阿等人不必跟隨,自個一人,進入了公孫府。

當公孫瓚被公孫府的下人直接引到公孫府后園,進入一個單獨的樓閣當小廳之時。公孫瓚就明白,果然,這并非什么的家宴,而是公孫度想單獨與自己密談罷了。

不過,公孫瓚裝作不解的樣子,對廳內案幾旁坐著自斟自飲的公孫度道:“升濟兄,不是說家宴么?我那兩位侄兒呢?還有嫂夫人呢?怎么不在一起?”

“呵呵,來了,伯珪請坐。”公孫度沒有起來相迎,只是擺擺手,示意公孫瓚在一張宴幾后坐下,道:“兩個犬子上不了臺面,你也認識了,至于你嫂子,早就不在了,倒是續弦了幾個,但都是一些粗鄙婦人,你不見也罷。”

“兄長言重了。可惜我兒年幼,沒能攜他一起前來拜見伯父。”公孫瓚坐下道。

“伯珪!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以后,多的是機會。今天,為兄以家宴的名義請你來,是特意為了讓你擺脫你的隨從,免得我們兄弟的談話再傳他人之耳。”公孫度將手上的酒杯倒轉放到了桌上道。

“哦?兄長請我來,某非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要跟兄弟說?”公孫瓚一臉迷糊的道。

“咳,伯珪,別這樣,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你這次從山海關前來我遼陽,難道就當真的來探望一下我這個族兄?就沒有別的事?”公孫度似是不太滿意公孫瓚的神色,咳了一聲道。

“呃,那、那自然,公孫某這次是奉我軍軍師之命,前來拜會兄長的,有事要與兄長相商。”公孫瓚想了想,把自己的來意說出來。

“等等,你的事,先別說。”公孫度揮斷公孫瓚的話道:“伯珪!為兄現在只是問你一句,你身為堂堂的北平王,幽州之主,你就當真的甘心臣服于新漢朝,聽命于劉易?”

“啊?兄長何出此言?”公孫瓚的心里一沉,心想,公孫度果然城府其深,他的心里,肯定是已經有了什么打算,但絕對不是向新漢朝歸降。不過,公孫瓚卻裝糊涂的樣子。

公孫度緊緊的盯著公孫瓚,似乎是想看公孫瓚的糊涂是否是裝出來的。不過,在公孫度的心目中,甚至,在天下人的心里,都認為公孫瓚只是一個有勇無謀、剛愎自用的武夫,他們沒有想到,經歷過爭霸失敗之后,公孫瓚已經大徹大悟,性情大改,就算依然無謀,可是,也不是那種輕易被人看透他內心想法的人了。

“伯珪啊,我們遼東公孫,是北方的名門望族,如今大漢氣數已盡,天下英雄共逐鹿,這樣的時勢,正是我們公孫族掘起之時啊。原本,我們公孫族,你最有希望成就不世大業,讓我們公孫族永世流芳,威震天下的。可是,你現在,竟然向新漢朝劉易腑首低頭,這著實讓我們族人蒙羞,你難道,還真的甘心為劉易之犬?就從來都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可以東山再起?”

“兄長……我……”公孫瓚心里有點明白了,原來,公孫度的心里,的確是有著爭霸天下的野心啊。

“伯珪,不要尋借口。那什么不敵袁紹什么的話就不要說了。據我所知,當年你大敗于袁紹,可你還有十多二十萬的軍馬。當時,你曾派人來向為兄求援對不?只可惜,那時候,為兄也剛剛在遼東站穩腳,手上沒有多少可用之兵。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希望伯珪切莫因為當年的這事兒而埋怨為兄。”公孫度一臉款意的樣子,跟著又似埋怨的道:“可是你真的糊涂啊。當時,你就算不敵袁紹,也沒有必要投靠新漢朝劉易啊,你可以把你的那二十萬大軍撤出關來,回到咱們遼東,與為兄一起合兵在一起,我們兄弟同心,一起經營遼東,如果那樣的話,我想,如今的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是啊……當、當時我怎么沒有想到呢……”公孫瓚抓抓頭,順著公孫度的話道。當然,心里不禁有點歪膩,那個,如果當時率軍撤進幽州到了遼東,你敢收納我么?(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