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德國為什么會失敗?
對于這個問題,從不同立場出發的人會給出完全不同的諸多答案。.有的人會將其歸結為國家結盟方面的短視,也有人會認為是陸軍戰略選擇的謬誤。有人覺得是原本完美的施利芬計劃被小毛奇所涂改得面目全非,還有一些口徑同倫敦紳士保持一致的人將德意志帝國的覆滅源頭歸咎于是威廉二世和提爾皮茨這兩個“十惡不赦的罪犯”對神圣海權的滔天野心,嚴重破壞了原本良好的英德關系,從而使得大英帝國毅然揮動手中的圣劍,向這個“邪惡的海盜軍閥政斧”發出了“勢不可擋的”“正義的”審判神光。
平心而論,這些觀點的某些部分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德國戰略結盟的短視絕對是其決策層的一個重大敗筆,外交上縱橫捭闔數十年的老宰相在晚年交友不慎,竟然在俄國和奧匈之間選了奧匈這個僵尸作為自己的盟友。無論俾斯麥當時是處于何種關乎內政外交網絡的復雜考慮,德奧聯盟的決策失誤在整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悲劇表現便是不爭的事實;這種多民族二元君主制的國度只適合在和平氛圍中聯歡發展,而在那個社會達爾文主義盛行、“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內”的地區和時代,奧匈打起仗來就是被除意大利之外的所有列強給各種亂干!如果德俄能結成同盟,那么650萬灰色牲口和250萬條頓漢斯將形成一股鋪天蓋地的滾滾浪濤,就算是閉著眼睛打都能橫掃整個歐洲!
其次,德國陸軍戰略目標的選擇不當、以及在戰爭期間的來回猶豫,也是他們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一場持續近20個月的曰俄戰爭,已然將俄國國內掩藏下的腐朽衰敗給徹底揭露;而曰本通過前線勝利誘發俄國國內革命,從而簽訂有利條約的見好就收的成功范例,也是明明白白的就這么擺在了世界的面前。然而整個歐洲卻仍舊沉浸在“壓路機”不可戰勝的魔一般的幻術里,深信這個動員起來的龐然大物將以無窮無盡的人力和資源壓垮擋在它面前的一切敵手。如果德國能夠看清這一點,從一開始就將戰略重心轉向東方;亦或是在施里芬計劃失敗之后就老老實實的去東線打毛子,不要在1916年搞什么“讓法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西線攻勢,那么說不定還能在提前搞定俄國之后,還能以一定程度的讓步來達成與英法之間的和解,從而以不敗的態勢結束戰爭。清英所竭力推行的西守東攻戰略,便是對這一觀點的認可體現。
至于將戰爭失敗的罪責歸結到小毛奇對施里芬計劃的修改上,雖然有失公允(畢竟1914年的情況和1905年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清英也不可否認,小毛奇對施里芬計劃的修改的確是有著導致德軍最終失敗的因素。如果毛奇能有施利芬一樣的狠辣,敢于像施利芬所原本計劃的那樣在比利時進行以戰養戰的掠奪政策并強征10億法郎的軍費,德國在進攻后期的物資供給將很有可能不會缺乏。而如果毛奇的姓格能不過于謹小慎微,在俄軍進攻東普魯士的關頭不將整整2個軍的戰力調往東線(實際上這批軍隊也沒趕上至關重要的一戰),而是去填補克魯克和比洛之間的缺口;那么已經是強弩之末但卻士氣高昂的德軍右翼便未必不能如愿拿下巴黎,而失去了首都的法國也將有很大可能會與德國和談。
不過,將德國失敗的原因歸咎于海軍的發展,那就實在是本末倒置的觀念了。英德之間的根本矛盾在于德國不斷發展的世界貿易極大擠占了“曰不落”帝國賴以為系的海外市場,以及這架近在咫尺的普魯士戰爭機器正在朝破壞歐洲大陸實力均衡的趨勢持續膨脹。提爾皮茨正是敏銳地看到了英德之間沖突的不可避免,預感英國將會在德國尚未完全成長起來之前,像普魯士軍方對法國的戰爭謀劃一樣發動一次對德國的“預防姓戰爭”,所以才通過打造一支大海軍的方式來直指英國世界霸權的最脆弱的核心維系——海權!在俾斯麥當政的時代,德國國力相對低微,還遠沒有能達到能顛覆英國世界霸權的地步,所以才有“沒有海軍的德國是安全的”這一論調的大行其道。而到了威廉二世時期,強大起來的德國已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那么發展海軍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換句話說,如果德國沒有海軍,那么英國將能毫無顧忌的對德國恣意揉捏;而如果德國有了一支強大的艦隊,那么英國同德國開戰的風險將會呈幾何倍數上升,因為艦隊的損失是這個嚴重依賴海洋的國家所無法承受的!
而在清英看來,除了這些林林總總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美國在1917年加入協約國一方對德國宣戰!經過南北戰爭后半個世紀的和平發展,這個國度已經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變態的存在:她不僅擁有接近1億的人口,還實現了超過英國人均工業化三分之一的恐怖進展,綜合國力甚至比英法德三國加在一起還要強大!美國這個開掛一般的存在加入協約國一方,登時讓深陷戰爭泥潭、被海量消耗折磨得苦不堪言的英法注入了一針極強的強心劑。大量來自美國的物資和軍隊源源不斷地開向歐洲,協約國兵營得到轟然填充,實力得到急劇膨脹的英法對戰爭的勝利又充滿了信心,以至于在協約國經受了俄國退出戰爭、并割讓大片土地賠款60億馬克的重大打擊之后,仍舊執意將戰爭進行了下去。。
通過歷史不難看出,只要德國陸地戰略正確,足以在英法俄三國的聯合下立于不敗之地;然而一旦美國加入戰爭,那么實力的天平則會瞬間發生逆轉。因此,清英要想讓改變德國的命運,則必須避免與美國的交戰;而要想達成這一目的,海軍則是其中的關鍵!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加入到協約國一方作戰的主要原因,絕對不是因為他們和英國之間有著所謂的“撒克遜表兄弟”的同文同宗、血脈相連的紐帶關系,以及出于艸著相同語言的原因而去幫英國同仇敵愾。對于國與國之間,特別是這些大國而言,利益永遠都是第一位的,決不會有哪個國家的決策者會腦殘到因為一個虛幻的“同源同種”的原因去幫另一方毀家紓難。美國之所以會參加到戰爭中去,完全是由于錢的原因。
一戰爆發之后,美國最初在大洋彼岸嚴守中立,以一種悠閑的姿態靜觀兩大陣營進行著的殊死拼殺。隨著戰爭的繼續,交戰雙方都發現最初計劃中只會打3個月的戰事竟演變成了一場長期戰爭,各種物資本就儲備不足、且在戰場上損失巨大的英法,頓時就把目光轉向了美國這個工業實力和各種資源都爆棚的國家以尋求支援。面對英法手中大量的真金白銀、和購買戰爭國債的極高利率的誘惑,貪婪的美國資本家們饞涎狂吞,立即推動國會通過了“現購自運”的法案,將武器彈藥原料礦石等禁運品敞開了銷售。
盡管這個法案表面上是對交戰雙方都平等開放的條約,但由于英國大艦隊在斯卡帕灣所實施的遠程封鎖,德國的遠洋航運陷入中斷,僅能憑借潛艇將一些微不足道的貨物運往本土,美國實際上成為了單方面為協約國輸血的超級血庫。隨著戰爭的持續,美國在賺飽了真金白銀的同時,也認購了協約國所發行的海量債務: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在大戰爆發的兩年半的時間里,通過“現購自運”的方式所持有的英法債權數額達到了驚人的100億美元。至此,美國的錢途也就和協約國的戰局捆綁在了一起,成為了休戚相關的利益共同體:如果協約國能夠獲勝,那么這些錢就有收得回來得保障;而如果協約國在戰爭中失敗、或是以一個得不到任何利益得筋疲力盡的態勢同德國和談,那么本身經濟在戰爭中已然遭受重創的英法將很有可能還不上這筆款子,美國人所發出的海量借貸就真成了無私援助的空心泡沫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遲早都會搭上英法的戰車,德國所發動的無限制潛艇戰只不過是給華盛頓方面提供了一個宣戰的理由。
如此情況便很明顯了。只要協約國繼續如歷史上一般獨享海權,那么則極有可能如歷史上一樣將美國這個開掛國家拖下水與德國為敵;而德國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則必須打碎英國在海上的遠程封鎖,并開辟一道沿挪威海岸北上、之后通往美國的海上航道。只有德國能夠利用大洋,通過物資輸入來潤滑戰爭機器、同時綁架美國的國會金融,這個對德國而言的最大隱患才會真正消除。而要實現這一點,德國海軍必須要擁有一舉打破大艦隊封鎖、并將其一舉殲滅到無法威脅這條航線的強大戰力。這也正是清英孜孜不倦強化海軍的核心原因!(。)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