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生之第二帝國小說>重生之第二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重生之第二帝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生之第二帝國-第612章 輔助戰艦角力
更新時間:2015-02-08  作者: 幽泠秋月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重生之第二帝國 | 幽泠秋月 | 幽泠秋月 | 重生之第二帝國 
正文如下:
“為了完善條約,從而將戰后各國的海軍發展納入良性框架之下,我們有必要對主力艦、巡洋艦、驅逐艦,以及潛艇和水上飛機母艦進行嚴格的定義和分類。除此之外,各種艦艇的總噸位和單艦性能也需要受到具體的限制,這樣才能保證各國海軍力量實現真正的均衡。”

伴隨著至關重要的戰列艦角逐落下帷幕,一場矚目程度稍弱、但激烈之處卻絲毫不比前者來得孱弱的議題又被提上了日程。畢竟現在參加會議的海軍列強都是擁有一支各艦種齊全的均衡艦隊,而這些輔助艦艇的性能無疑也直接關系到了其總體艦隊實力的強弱。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些輔助戰艦甚至會成為決定海戰勝敗的關鍵性力量:無論是雷擊、偵查、還是護航,它們的作用都無可取代。

“巡洋艦的排水量和主炮口徑應當與戰列艦有明顯的差距。身為輔助艦艇的它們標準排水量不應當超過1萬噸,主炮口徑不應超過203毫米,如果這兩個限制有一個得不到滿足,那么該型戰艦就應被劃歸為戰列艦,并受到之前各國所允許保留的主力艦總噸位的限定。”美國代表在會場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對于這一預料之中的限定,清英也沒有再表示出反對意見了。在前無畏時代,裝備203毫米火炮的裝甲巡洋艦就是世界的主流,雖然各國在后期都建造了裝備234毫米或254毫米主炮、排水量也超過了1.4萬噸的重炮裝巡,但那畢竟只占少數,在裁軍條約的背景之下難逃命運的銼刀。德國所建造的那一票決戰裝巡在本質上更是低干舷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一詞實在無法掛鉤;在德國海軍活動范圍延伸至世界各片海域、且戰列艦的火力、航速、防護等指標又大幅提升的情況下。這種特殊時代下的軍艦,便已經再不能滿足新時期的決戰要求。

除此之外,巡洋艦本身也是一種性價比頗低的艦種,其相較于主力艦而言的單位戰斗力根本不成比例:歷史上德國海軍的3艘希佩爾級重巡,單艘均價接近9000萬馬克。卻只擁有1.4萬噸的排水量和8門牙簽主炮,裝甲防護更是薄如蟬翼;而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的造價為1.816億馬克,不過希佩爾級的2倍,卻擁有4.2萬噸的排水量和8門380毫米重炮,其防護更是不知道比希佩爾高明到哪里去了。而即便是將巡洋艦發揮到極致的美國阿拉斯加級,其7400萬美元的造價也幾乎與一條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相當。而二者戰斗力差距也同樣是宛若云泥!

在這種情況下,追求巡洋艦的大型化便顯得毫無意義了。將這種艦艇造大造強,表面上看是有利于提升海軍實力的行為,實則是嚴重浪費資源與金錢的不智之舉。之所以還會建造巡洋艦,只是因為戰列艦和驅逐艦之間的跨度實在過大。不得不用一款中間貨來填補二者之間那在火力、防護、和航海性能上的巨大差距。有鑒于此,清英便不準備再與各國在這一領域進行無休止的扯皮,而是接受當前這一性能較低的框架,在此范圍內建造新型巡洋艦。

退一步講,接受巡洋艦的萬噸限制,對于德國海軍而言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從歷史的情況來看,各國海軍裝備8英寸級別火炮的巡洋艦在1萬噸的限制下幾乎無法做到攻守均衡:然而在清英面前,這卻根本就不是什么難以解決的事情。通過削減水上寬度形成的突出部。運用后世流體力學成果在方尾處加裝的尾板,以及相當于平地增加艦長、同時提升航速和適航性的球鼻艏……等等,樁樁件件都是令人無法直視的大外掛。再加上從法國人那里得到的四聯裝炮塔技術。以及絕對堪稱逆天的動力系統,打造一款攻守均衡的條約巡洋艦不過是等閑之事!

由于德國并未在這一問題上提出異議,各國對于新建巡洋艦的性能上限就這么確定下來了。而驅逐艦的限制也隨之被確定,標準排水量2000噸和130毫米主炮口徑,將成為今后各國海軍列強新開工驅逐艦的性能上限。至于潛艇,由于德國最新服役的u127級已經擁有了1220噸的水上排水量。因此其單艘噸位上限便被放寬到了1300噸,而其搭載的火炮口徑則被限制在了130毫米以內。

結束這無關痛癢的標準劃分之后。各國代表便驟然投入到了口沫橫飛的總噸位保留中去。如果說之前的性能限定是各國為了迎合自身工業體系而進行的友好磋商的話,那么現在則是完全不遜色于之前主力艦談判時的激烈爭奪。德國要求各國按照之前主力艦噸位的比例來劃分巡洋艦。但除了奧匈之外的所有國家都表示了反對:英國人指出《阿姆斯特丹》和約中關于英德海軍力量的協定僅適用于主力艦和潛艇,包括巡洋艦和驅逐艦在內的輔助艦艇并不受限;不列顛擁有遍及世界的殖民地,無疑需要大量的巡洋艦來進行和平巡弋。

而美日意三方也都對當前自己所獲得的主力艦份額并不滿意,指望著能在巡洋艦上扳回一城,這使得談判又陷入了爭吵當中,幾乎永無止境。眼見各方都相持不下,清英最終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意見:由于驅逐艦和巡洋艦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再把巡洋艦劃分為裝備203毫米主炮的萬噸級重巡,和裝備152毫米的6500噸級輕巡兩類;如果各國對按照主力艦比例劃分巡洋艦噸位的方案存在異議,那么就按照一定的比例建造輕巡洋艦,直至達到理想中的噸位。

這一提議登時得到了英國的大力擁護。當前他們正苦于難以要到足夠的噸位總量來滿足自己在殖民地巡航上的需求,而德國人提出的這一建議正好讓他們有了解決問題的策略。相較于萬噸級別的重巡,6500噸的巡洋艦一樣可以滿足巡航要求,而且價格也勢必會比萬噸巡洋艦更加低廉。最為重要的是,這種船將不是英國一家在建造,而是各國都會在這一領域投入噸位,這就使得英國所新建造的巡洋艦不會出現只有自己是小船小炮的尷尬局面。

經過一番內部會議之后,各國代表都同意了德國政府的這一提議:畢竟對方不再堅持自己在巡洋艦領域也擁有的絕對優勢地位,而萬噸巡洋艦和小型驅逐艦之間也的確似乎需要一型中間船只來予以填補空缺。各方談判隨即重歸正軌。看著反應熱烈的諸國,清英心中不禁再度泛起了一絲得意的微笑:自己在談判桌上剛挖好了一個坑,這幫國家便都迫不及待地跳了進去。

歷史上,輕重巡洋艦的區別是到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才得以標定:在此之前,各國都在鉆先前《華盛頓條約》的空子,大規模建造萬噸級別的重巡。不過,這卻并不妨礙清英先就將裝備152毫米主炮的輕巡洋艦的概念提出,用挖掘機挖好坑洞讓各國去跳。因為相比于裝備203毫米主炮的重巡,輕巡的戰斗力簡直不忍直視,把這種東西造出來,幾乎就是對納稅人金錢的海量浪費。

當前,英德海軍內都擁有大量裝備6英寸級別火炮的輕型巡洋艦,美國也在規劃建造裝備12門152毫米火炮的奧馬哈級;然而,這卻是一戰這個特定時代下所催生出的產品。由于精密沉重且造價昂貴的火控系統僅僅配屬到了主力艦,只有簡易測距設備的輕型巡洋艦,其在歷場海戰中的交戰距離便至多不過5000米。然而隨著火控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這些原本只屬于主力艦的儀器也有了裝備巡洋艦的機會;而這所帶來的直接后果,便是巡洋艦之間交戰距離的急速飛躍。

在這種情況下,6英寸級別的火炮就遠不能滿足未來巡洋艦之間的交戰需求了。因為根據物理,這種口徑的火炮當飛出10公里之后,其精度散布和穿甲威力都會急劇衰減;超過15公里,則更是幾乎脫離了有效射程,除了為己方提升士氣之外很難再有實質性的意義。而8英寸級別的火炮則不然。15公里的距離對于它而言仍舊擁有穩定的彈道和強勁的穿透力,即便是到了20公里開外,也仍舊具備一定程度的威懾。也就是說,重巡完全可以在遠距離上就將輕巡有效擊毀,而自身所受到的威脅極為輕微;即便是輕巡全速拉近距離,重巡自身所具備的高航速,也同樣能保證讓對方發揮投射量的想法化為泡影。

有鑒于此,清英便是絕不會讓德國海軍去造這種看似很美,但實則乏善可陳的東西了。即便是巡航殖民地,也應當由重巡洋艦來實現。(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