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吹舞,月色清明。?..清英靜靜躺在客房中的床榻上,思緒中卻仍舊滿是幾個小時前所暫告一段落的海軍談判中的情形。
對于自己今天所提出的航母限定,包括奧匈在內的各國代表均反應平平:他們雖然在自己的陳述之下認可了航母這一新型艦種,但對于最后的噸位配比卻都沒有立即表示贊同。對于英美而言,他們甚至懷疑德國此舉是在變相提升自己的主力艦隊實力,從而挽回之前其在巡洋艦總噸位上的份額優勢缺失:如果讓這種排水量2.7萬噸的“航母”裝夠10門254毫米火炮的話,那在炮戰中的能力可比只有1萬噸的重巡洋艦強太多了!
想到這里,清英嘴角邊便不禁露出一絲苦笑。做為最志慮忠純的bb黨,他內心深處倒是絲毫沒有建造這種毫無美感和力量可言的蠻夷cv的念頭;然而時代前進的腳步,卻是不會隨著他的意志而出現偏離歷史航道的改動。隨著20世紀的不斷向前推進,以內燃機為核心的文明,必將取代當前已經走到極盛巔峰的蒸汽煤鋼,成為時代的核心: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只能忍痛將心中的信仰放到一旁,全力投入到未雨綢繆的將來謀劃當中。
有鑒于此,德國便必須獲得足夠對他國形成明顯優勢的航母總噸位了。事實上,即便是按照當前主力艦的份額來分配,清英心中都有些許的不悅:畢竟美國人都占了自己的80,這無疑為將來增添了相當程度的變數。如果說主力艦的噸位大家都還好商量的話。那么航母噸位則是德國海軍所必須堅守的底線!
除此之外。清英也不能對那個敏感的2.7萬噸航母單艦上限做出削減。因為根據后世航母的設計經驗。這種平頂船必須要在這個噸位下,才能在螺旋槳時代實現載機量、防護等多項指標的均衡,日本的翔鶴、大鳳便是典型的例證;而如果噸位過低,則航母的性能則必將會因為邊際效應而出現急劇減弱。雖然清英能通過種種源自后世知識的開掛手段,將戰列艦、巡洋艦等艦艇的性能實現大幅度的飛躍,但卻并不能在既定性能下減少多少航母的噸位。除了他本身主要是以設計主力艦為主,對船型干舷、艙室劃分迥然不同的航母缺乏經驗之外,其在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大掛——水下突出部。無法在航母上實現,也是其中的核心關鍵。
對于正統的火炮型艦艇而言,其水上空間基本上就只有作為船員生活和工作區的唯一用途;因此清英完全可以砍掉一部分水上部分的艦寬,在節省結構重量的同時、也省掉對tds縱深區域毫無意義的甲板防護。而蠻夷航母則不然。這貨的水上空間不僅要做為機庫停放飛機,還要保證甲板面積來作為飛機的停靠,這就決定了航母的水上空間以及甲板面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必須越大越好。在這種情況下,清英依靠削減水上艦寬來大幅降低噸位的開掛手法,自然也就行不通了。即便是他還擁有基于后世流體力學的尾板和球鼻艏的外掛,但它們能起到的也僅僅只是平地提速1.52節左右。對于航母噸位的質變性控制于事無補。
而航母所能搭載的火炮上限,也同樣是清英刻意準備留給各國海軍的一個條約漏洞。由于艦載機技術發展的相對遲緩、和傳統思維的根深蒂固。歷史上直到20世紀30年代中葉,各國海軍對航母的定位都還十分模糊,準備讓航母兼顧炮戰的思想始終盛行不衰。《華盛頓條約》中規定了大型航母不得搭載口徑超過8英寸的艦炮,美國人便在列克星敦級上以雙聯裝炮塔形式裝了8門;而只想占便宜卻不肯吃一丁點虧的日本人,更是給他們的一航戰雙姝裝了10門8寸炮,其炮械總量甚至超過了大多數的條約巡洋艦!
有鑒于此,清英便有意將航母所能裝備的火炮上限提升到了254毫米。如果美英等國的航母受此限制的誤導,裝上了這一口徑的火炮,那么其航空能力和裝甲防護都將因此而大打折扣,根本無法與專業的德國航母爭鋒。如果這一限制得到與會各國的通過,那么清英幾乎可以斷定必然有國家會在這一點上大做文章:歷史上各國在條款明細的《華盛頓條約》中,尚且不厭其煩地找尋漏洞并鉆來鉆去,又怎么會錯過這么明顯的一個機會?更何況除了德奧之外,其余各國都擁有254毫米的現成口徑,將這種不知從哪蹦出來的蠻夷艦艇改成俊美雄壯的炮艦簡直是手到擒來;雖然這一口徑的主炮用來對付戰列艦無疑是隔靴搔癢,但用作對抗巡洋艦卻是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再加上其2.7萬噸排水量的巨大潛力,造成真正意義上的“戰列巡洋艦”根本不存在任何的技術瓶頸可言!
不過,這些卻都需要時間來發酵了。清英已經做好了與各國代表團進行長期抗戰的準備,務必要讓他們接受自己的這一提議。而實現意志的途徑則與之前如出一轍,即緊密聯絡奧匈這顆衛星,同時與在對抗美國上利益一致的日本身上下功夫,爭取將他們的立場轉到自己這一邊。趁著當前航母這個艦種還處在不為人知的萌芽狀態,清英必須先發制人,在這場會議中將它的限制予以明確。
此后的數日時間內,清英便再度開始了聯絡盟友、以便共同在談判桌上像美英施加壓力的舉動。盡管奧匈、意大利、和日本三國代表都對這臺由清英獨自演出的表演有一種莫名的陌生抗拒,但出于尊重這個歐洲帝國未來繼承者的考慮,在抗拒一番之后也都紛紛選擇了支持他的提議。奧匈今后畢竟還要跟著德國混,日本也要依靠德國的力量在大西洋上牽制美英;而意大利雖然在之前有些不滿德國在之前的戰后利益分配、和當前的主力艦談判中的獨斷專行,但他們卻在清英一席極富暗示的話語下瞬間為之倒戈,成為了推動航母談判的急先鋒。
原因無他。由于之前的主力艦噸位限定,使得意大的4艘新式卡拉喬洛級戰列艦不得不全部廢棄:面對德美英日奧5國都有權開工新式主力艦的情況,意大利人無疑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極度的焦慮。而當前,清英的“航母”設想,卻是給了他們一個建造大型艦艇的絕好機會。他們的新型戰列艦剛開工不久,完全可以在船臺上變更設計、做為這種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航母”繼續建造并竣工服役。至于火炮口徑的限制,自己先遵從了便是;至于今后是保留254毫米火炮用于對抗巡洋艦,還是恢復原有的381毫米重炮變成戰列艦,就全看自己的心情了!
得到意大利一方的加入之后,清英便已經在會場上集結了4個國家的力量。而由于英國本身也在戰爭中擁有了搭載飛機的艦艇,這使得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局面。經過多方角力之后,關于航母的總噸位限制也最終被敲定:德美英日所能擁有的上限分別為15萬噸、12萬噸、10萬噸、8萬噸,意大利和奧匈則為5.4萬噸。而在意大利代表的強烈要求下,與會各國也在之后加了一條附加協定:意大利海軍允許將2艘卡拉喬洛級戰列艦建成為航母,但必須遵守排水量和火炮的限定。
看著面條們那人人振奮的臉,清英心中也長舒了一口氣。只要己方稍微用一點超重,德國海軍就能擁有6艘標準的艦隊航母;加上自己在設計理念上的指引,足可保證今后二十年凌駕世界的艦隊實力無虞。
而在挪動航母發展的引路牌上,無私的意大利人也為德國做了最好的先驅。清英幾乎可以肯定,在自己的那番話語之下,意大利這兩艘改自戰列艦的大型航母必然會帶上濃重的炮艦元素,而這個先行者所受到的關注程度也將是空前的。一旦意大利人的航母模式被各國海軍接受,并紛紛為之跟風的話,德國就可以獨自在另一條寬闊平臺的道路上,笑看被引入歧途的各國海軍跌入深坑。清英借助意大利人之手在這一點上取得的成績,甚至還要高出他原本的預期!
此后,與會代表們又對各種艦艇的服役年限進行了限制。主力艦被毫無疑問的限制在了25年整,且替代艦的開工時間不得早于目標艦服役的第22年。航母和巡洋艦的服役期限分別是20年和18年,驅逐艦和潛艇則為15年和13年。這份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有效期則為20年。期間各國又恢復了一團和氣的局面,此前的激烈爭奪仿佛遙遠得來自另一個世界。1914年7月16日,這一條約最終得到簽署,世界的局勢從此又邁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