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東升,朝霞流舞,浩渺無垠的蔚藍海面上,一支極其龐大的艦隊正劈開重重波浪,向前方昂首遠航。灰黑色的鋼鐵艦體巍峨如岳,高聳的桅桿煙囪密集如林。從艦隊當中向四周望去,只覺得入目所及的全是一片宛若神靈鑄就的浮島宮闕;無論是開闊平整的甲板,還是粗長壯碩的炮群,其所展現出的卓絕英姿都讓任何一個海軍人士為之心潮激蕩,熱血沸騰!
當中一艘空前龐大的巨艦之上,須發花白的舍爾正滿是自豪地審視著自己所統御的艦群。上場大戰時,還是分艦隊司令的他便率部參加了那場史詩級的北海大海戰,對雙方那幾乎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煌煌縱列仍舊記憶猶新;而在今天,德國海軍的陣容卻是較當年又有了翻天覆地般的飛躍。除了18艘巨炮威嚴的戰列艦之外,還有10艘修長高闊的重裝航母、38艘各型巡洋艦、和多達120艘的驅逐艦與之同行,輔助艦艇的數量較上場大戰時多了一倍。經歷了海軍假日的蹉跎等待之后,身為艦隊總司令的舍爾終于迎來了這個再度出擊的機會;而這場戰爭,就將成為他在退役前夕、將自己的數十年積淀淋漓盡致地釋放而出的絕響舞臺!
由于德方對這場戰爭早已經是蓄謀已久,從開戰前半個月就開始召回休假的士兵,并對∵長∵風∵文∵學,.c$fwx.戰艦進行全方位的維護和補給;因此服役人員遠少于陸軍的海軍艦隊,便得以能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便宣告出擊了。當柏林政府發布對英宣戰聲明之后,龐大的德國公海艦隊主力隨即在5月11日當天傾巢而出。并從威廉肛挪威水道北上。輾轉前往其在北大西洋中最重要的港口基地:位于冰島西南部的特拉福維克要塞。相比于上場戰爭時為等待新艦服役的數月遷延。這次公海艦隊的行動無疑是快了太多;因為今天的德國海軍已經對英國本土艦隊形成了陣容和質量上的巨大優勢,便再也用不著做出如上場戰爭時一般的穩妥選擇了。
此刻映入舍爾眼簾的,便是這壯麗恢弘的熱血場景。完成了現代化改裝的8艘國王級和4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被單獨編成一個特遣隊,用以應對在航母艦載機無法起飛的惡劣天氣下的戰斗;它們都更換了風帽更長、結構強度更佳的新型炮彈,并進一步增厚了那原本就雄厚堅實的水平裝甲,在全新的火控系統指引下,完全具備與英美新式主力艦一戰的實力。而由于德國優越的艦用動力系統、以及堪稱逆天的流體力學減阻手段,使得這些老艦的最高航速從25節毫無懸念地提升到了28節以上。這意味著它們不僅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戰場上,在追擊敵方戰艦時也能保證對大多數目標的成功捕獲。
除了這12艘老而彌堅的戰列艦之外,另外6艘新式主力艦則始終伴隨航母編隊附近,成為后者的專職保鏢。它們都是滿載排水量下航速超過32節的馭風閃電,即便是當航母全速航行時也能緊緊跟住。而相比于“俾斯麥”、“提爾皮茨”、“毛奇”、“隆恩”、“腓特烈卡爾”這5艘類似于條約艦的3.8萬噸艦艇,此刻正升起了舍爾的元帥指揮旗的“威廉大帝”號更是整個艦隊的矚目焦點:它全長278米,全寬39米,其身為戰列艦的體型,竟然比整支艦隊中那些極度追求甲板面積的航空母艦們還要為巨。而在它的甲板之上,則巍然聳峙著3座前所未見的巨型主炮塔;其三聯裝500毫米L45炮塔的尺寸。比起俾斯麥級的四聯裝430毫米L42炮塔還要大了兩圈有余!
雖然戰列艦已經退出了德國海軍的核心舞臺,建造這款代號為H44的6.4萬噸級主力艦更多的是為了吸引兵源、以及對外釋放煙霧彈使然。但當其竣工服役之后,仍是受到了從將領到水兵的一致好評。原因無他,這艘以前凱撒威廉大帝命名的巨艦實在是太龐大、太美觀了。看到它的偉岸艦體和威嚴巨炮,人們便會不由自主的生出一股強烈的民族榮譽感和驕傲,比起上層甲板空空如也的異端航母,這艘巨艦無疑更能夠直擊人心中最為敏感的感官神經。而在俊美的外形之下,該型戰艦也無疑有著極為恐怖的戰斗力;其重達2噸的500毫米巨彈有劈山裂海之神威,任何一艘英美主力艦都無法抵御它的正面雷霆轟擊!
憑借著以威廉大帝號為首的這18艘精銳主力艦,即便是大西洋上始終是暴風肆虐、惡浪滔天,舍爾也完全有自信與英美聯合艦隊一戰了。而實際上,這一極端的情況也無疑是不可能出現的。待到天氣晴好時,主導海戰的航空力量便可以大量出動,而當前破浪徐行的10艘重型艦隊航母,則是實施這一行動的核心。其中“齊柏林”、“艾克納”、“里希特霍芬”、“施特拉塞”、“塞德利茨”5艘航母是條約期間建造,同屬一級的它們擁有3.1萬噸的標準排水量和超過100架的載機數;而“興登堡”、“魯登道夫”、“英格諾爾”、“小毛奇”、“馬肯森”5艦則是條約后開工的改進型,其標準排水量增至3.5萬噸,機庫容量和裝甲防護也較齊柏林級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這10艘重型裝甲航母上所搭載的1100架艦載機,也正是此番舍爾進擊大洋的核心資本;如果戰局一切順利,那么自己手中的這柄皇道仙劍,就將給予英美艦隊以致命一擊!
相比于上場大戰時的輔助艦艇匱乏,經過條約期間醞釀的公海艦隊,也在今天積攢起了極為豐厚的家底。22艘重巡洋艦和16艘防空輕巡洋艦均可在各自的作戰任務中獨當一面,而所有的驅逐艦也都是標準排水量在2100噸以上,且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優秀艦艇,與那些只能在北海中活動的低干舷魚雷艇前輩們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而在水下,186頭“海狼”也早就已經悄然駛出北海,憑借新加裝的搜索雷達和狼群戰術,它們同樣也是德國海軍戰略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經過近4天的航行,德國公海艦隊主力于5月15日凌晨順利抵達特拉福維克軍港。由于臨近北極,12萬名德國海軍官兵都穿上了御寒的冬衣。1919年,丹麥政府在德國的威逼利誘之下,將這座因洋流滋潤而終年不凍的深水港口租借給了德國,由此便極大的改善了德國海軍的先天地緣劣勢。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如今的特拉福維克已經成為了一個堪與基爾港相比肩的大型港口,其囤儲的重油和各種補給品更是不計其數;而只要戰艦不受到大的損傷,除了威廉大帝號之外的德國艦艇都能通過港口中的4萬噸級干船塢予以維修。
在航行期間,艦隊沒有遇到任何一艘英國艦艇,而在外圍警戒的驅逐艦隊也沒有異常的聲吶波段傳來。根據從德國本土起飛的遠程偵察機拍回的高空照片顯示,英國艦隊主力始終聚集在蘇格蘭以西的奧本港,并沒有出現大的異動;似乎英國艦隊也對與占據優勢的德國海軍決戰有些信心不足,準備等到美國大西洋艦隊來援之后再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對于這一情形,舍爾心中也有所預料:畢竟從冰島出發前往英國大西洋航線的直線距離也有800海里,巡航情況下非兩天時間不能到達,德國海軍移師冰島,對于英國而言也并非是迫在眉睫的威脅。
在黑暗的寒風中,稍顯年邁但仍舊精力十足的舍爾下達了快速補給的命令。從威廉港到此處共有1300海里之遙,這對于巡洋艦以上級別艦艇的燃料損耗而言倒不是什么問題,但對驅逐艦來說就必須要得到補給了。即便是在設計時就考慮了遠洋作戰的需求,驅逐艦們的續航力也只有6000海里的級別;如果沒有充足的油料,那么它們在戰斗中將很難再敢以高負荷的狀態進行全速航行。
與此同時,舍爾也向潛艇部隊司令鄧尼茨少將發出了一封密電,令其組織起已經開始在大西洋上游獵的海狼部隊,對數片美國艦隊可能經過的海域給予盡可能多的注視。盡管由于在航空力量上握有絕對優勢,使得公海艦隊并不畏懼英美兩國的海軍合兵,但這并不代表著舍爾就會坐視美國艦隊直航英倫而不采取任何動作。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將這兩國的艦隊分而擊破都是更好的選擇,畢竟對方的航母之和很有可能不比自家的數量少,而英美兩國的新式光輝級埃塞克斯級更是肯定都在其中。
讓舍爾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他在之后收到的第一封電報卻并不是關于海上戰爭的消息,而是總參謀部基于陸地形勢進展,所發出的鼓舞全軍的電報。(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