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年11月5日,東方港外海數海里,剛剛因為完成環球航行而被晉升為中尉的吉文船長,站在已經整飭一新的“探索”號船艏甲板上,用略帶吃驚的眼神看著和他們同行的一艘懸掛著英格蘭旗幟的四桅帆船。
這艘船航行在“探索”號的左舷,速度非常之快,明顯超過了未開蒸汽動力的“探索”號。當然就算“探索”號蒸汽動力開啟后其航速也未必就能快過這艘英格蘭船只,因為據吉文中尉觀察,對方的這艘船明顯也沒有升起全部風帆,其速度應當還有相當提升的空間。
“這是一艘購自荷蘭的新船,船體修長、極為漂亮,長寬比達到了驚人的7:1,空心船艏,典型的飛剪式設計,抄襲自我們國家的鎮海造船廠。”船上的大副不知道什么時候來到了吉文的身邊,只見他舉起掛在胸前的單筒望遠鏡,又仔細看了看對方的船只后,說道:“波蘭橡木船殼,內部的也許是購自芬蘭的冷杉。至于桅桿么,應該來自挪威!荷蘭佬就喜歡這么搭配材料,不得不說,他們的造船技術進步很快,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從小在航海學校長大的吉文對副官的那句“我們”非常滿意,他一直擔心這個海盜出身的中年人不肯盡心為東岸服務,但如今看來他已經很成功地代入了自己的角色——特別是他已經攜帶著多年積蓄在青島港購置了房產并娶了妻子后就更是如此了。
不過吉文船長也對副官盲目樂觀的情緒表示擔憂,因為正視現實是一名海軍軍官的基本素質,海上比不得陸上。沒有任何花巧可取。憑借的就是硬碰硬的實力。眼前的這艘購自荷蘭的船只就航速而言。明顯已經超出了任何一艘東岸自己生產的船只。
東岸共和國近些年來也建造了一些飛剪式設計的快速巡航艦(6艘)和大飛剪貨船(12艘,“飛毛腿”級),但這二十艘船只中無論哪艘的航速都沒有超越這艘英格蘭船只。雖然這里面有部分原因是東岸人不愿意為了極致航速而犧牲船只整體的壽命和安全性,同時也不愿為了追求商業利益而犧牲船只的載貨量(東岸人一般不參與被高度炒作的緊俏商品貿易,比如香料),因此被造船實力雄厚的荷蘭人在某方面超越也就很正常了。
畢竟,這種船只對荷蘭東印度公司而言非常重要。用這些航速奇快的飛剪式貨船,荷蘭人的船只可以很方便地將東印度群島的香料、印度的寶石香水胡椒、中國的瓷器絲綢、日本的銅塊(近些年已經不再暴利)、加勒比海的蔗糖、北美的煙草運回歐洲。這些都是緊俏商品。利潤頗大,荷蘭人費心研究東岸人最先搞出來的飛剪式船只倒也一點都不奇怪。商人嘛,總是追求極致利潤的。
“你錯了,埃斯波西托上士。”吉文中尉轉過了頭,朝自己的副官認真地說道:“在順風順水的狀態下,我打賭我們國家目前沒有一艘排水量在千噸以上的船只能夠超過她。這艘船在這種狀態下能夠輕松跑上1618節,我們國家沒有這么快的船,一艘都沒有!即便是最快的‘短跑冠軍’級移民運輸船,雖然其在動力全開的情況下偶爾也能摸到16節以上的高速,但那不是正常航速。‘短跑冠軍’級正常的速度大概也就在12節左右,不會再快了。因此我覺得這些荷蘭人真是可怕。他們一開始僅僅是模仿我們國家的船舶設計,但到了現在,竟然已經能夠舉一反三設計并建造出了這么快的船只,還真是令人驚訝呢。”
事實上荷蘭人舉一反三的領域不光光是在造船這行。在紡織領域,他們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幾年來自澤蘭省的荷蘭商人們聘任了大量學者為他們攻關新的紡織機器,以對抗東岸紡織品越來越迫人的競爭。畢竟即便有著關稅壁壘、地方保護主義、重商主義等一系列阻礙自由貿易的政策在為荷蘭紡織品提供庇護和喘息之機,但依然有越來越多的東岸紡織品通過各種渠道走私到西歐地區,荷蘭人的商業利益還是受到了不小的侵害。因此,荷蘭人以及控制著呢絨行業的英格蘭人有充分的理由提升自己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否則等待他們的遲早都是破產,重商主義不能保護他們一輩子。
荷蘭人與英格蘭人幾乎是從零開始,只憑聽到的一些關于東岸紡織機器的只言片語,就開始了艱苦而又悲壯的趕超東岸的過程。
他們的努力不是沒有成果的。從1642年開始,澤蘭省的荷蘭紡織商人們就已經推出了多款新式紡織機器,其中每一款都被證明較前一代產品的性能有了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在去年年中推出的一款紡紗機,幾乎已經做到了現有技術的極限,東岸人甚至都能從中得到一些借鑒。如今荷蘭人只差捅破一層窗戶紙,就能進展到擁有無限改進潛力的珍妮紡紗機上。而在持續不斷的研究投入和巨額懸賞之下,相信這也只是個時間問題。也許哪天就有某個東岸紡織工人受巨額懸賞的吸引而偷偷出逃,這都是說不定的事情。
“荷蘭人都是些敏感的吸血鬼,他們和猶太佬一般德性,不會放過每一個賺錢的機會。”埃斯波西托上士聳了聳肩,無所謂地說道:“讓荷蘭人見鬼去吧,他們的這種船速度是夠快了,但船體是承受不了高速行駛下的海浪阻力的。我預計他們至少每兩個月就得大修一次,否則肯定出不了海。我記得他們的這種船只從巴達維亞出發后會在開普敦大修,然后是幾內亞灣的埃爾米納堡,不然根本無法維持幾個月的航程。”
“他們現在從巴達維亞到阿姆斯特丹只要四個月就能抵達了,而以前要整整六個月,真是可怕。東印度公司與阿姆斯特丹聯系愈緊密,在那邊的發展就愈順利,也許用不了多久,東印度群島就將徹底被荷蘭人占領,然后是錫蘭島,再然后是印度的馬拉巴爾海岸。”吉文船長微不可聞地嘆了一口氣,東岸人力實在是太缺乏了啊,只能坐看荷蘭在富饒的印度地區搞風搞雨,大把摟錢。東岸人非但一根毛都賺不到,相反還得開放自己的港口給他們修理船只、補給食水、轉賣海外貨物等等,真是羨慕嫉妒恨啊。
其實吉文中尉所說的荷蘭飛剪船四個月抵達阿姆斯特丹還不算快的。在真實的歷史上,1855年英國人制造的“唐納德麥肯”號連續六次從利物浦出航到墨爾本,平均每次花費83天;阿伯丁白星公司的“猶太侍女”號從倫敦到悉尼只需要78天。而以上所有這些船都只不過是噸位在1500噸上下的帆船而已,但走完半個地球所花費的時間卻少得令人驚嘆。
運輸工具的改進必將極大影響歐洲社會的生產力。在發現飛剪船不耐風浪、壽命短之后,難道荷蘭人乃至歐洲人不會想辦法解決么?他們難道不會考慮制作鐵船么?鐵船所需的技術不夠那就慢慢來,一個一個難點地慢慢解決,科技進步就是這么來的……
“打旗語給英格蘭人,讓他們降低航速,保持在6節。如果他們再他娘地炫耀自己的航速,老子就動力全開追上去一炮轟沉他們。”吉文船長也放下了自己胸前的望遠鏡,冷冷地說道,在頓了一會后,他又有些躊躇,然后補充了句:“最后一句不用發出去了。另外,通知‘好奇’號探險船,讓他們盡速跟上,保持隊形。”
此番跟隨“探索”號出航的船只還有兩艘,一艘是來自英國的飛剪船“東印度使者”號,另外一艘則是來自東岸的“好奇”號探險船。“好奇”號與“探索”號是同級姊妹艦,是東岸專為遠洋探險所設計的大帆船,標準排水量為1250噸,雙軸雙槳170馬力推進,全船共計92名船員。
此次三艘船只組隊出航,其目的地則是波斯。而在這其中,那艘嶄新的英格蘭飛剪船則是關鍵,因為他們這艘船的船東以及船上大部分的水手們都已經數次抵達過波斯了。在這個年代,英國人和波斯人的關系還算是比較融洽的,因為他們曾經幫助過波斯人對抗遠道而來的葡萄牙人以及荷蘭人,并幫助他們奪回了波斯灣沿海的一些港口和小島,在波斯享受特殊的利益。
與東岸人同行的這艘英國船就在阿巴斯港當地有一些人脈,因此東岸人花費了大代價輾轉才聯系上了他們,請他們當東岸共和國與波斯之間的介紹人,以便讓東岸人能夠與波斯展開貿易聯系(主要是購買生絲,開展絲織業)。而東岸人同時也向這些英格蘭人承諾,此次無論有沒有成事,以后都將給予他們購買東岸商品的十年優惠價。
于是,雙方幾乎是一拍即合。在東方港集合后,三艘船組成了編隊,然后朝波斯灣沿岸的阿巴斯港駛去。(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