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小說>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列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五百零一章 風起云涌(十二)
更新時間:2017-05-03  作者: 孤獨麥客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孤獨麥客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正文如下:
廖逍遙選擇的目標其實還是人口相對稠密的南方。準確地說,是在江浙一帶!

江浙一帶,說起來也二十年沒經歷烽煙了,承平日久之下,這人口的繁衍生息自不在話下,無論是東岸控制區的寧波府十縣其實不光是寧波府,也含紹興和臺州二府一部,共有鄞、慈溪、定海、奉化、舟山、象山、昌國、寧海、天臺、新昌諸縣,總人口約一百三十余萬,密度較高還是相鄰的清國紹興、杭州、松江、湖州、嘉興諸府,人口均在難得的和平年代快速增長,尤其在登萊方面流出了一些經過培育、馴化后適應當地氣候的種子后,清國方面也對這些種子加以利用了起來。而經過二十多年的推廣和選種后,諸如玉米、土豆、紅薯等外來作物的種子已經被勤勞的清國農民種在了很多原本無法利用的土地上(一般是山地或貧瘠地),全國范圍內的耕地面積迅速擴大,糧食產量有所增加,這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口自然也是與日俱增了。

與江南一帶人口迅猛增加所不同的是,三十年來山東方面的人口增長卻極為有限,至今仍然沒有突破五百萬大關,這對一個在前朝萬歷年間有著一千幾百萬人口、一百零四個州縣的大省來說,確實是夠寒磣的。即便是在東岸人統治的登萊地區,經歷了幾次水旱蝗震災害及大規模流行病肆虐后,人口也不過在一百萬出頭罷了,還不及萬歷年間登州一府的人口數量,由此可見一斑。

數年前梁向儉趁著山東地震、黃河決口的有利時機揮兵西進,一舉占領了包括平度州、昌邑縣、膠州、靈山衛、高密縣在內的兩縣兩州一衛之地。后來災后重建時期,往這五個州縣填的屯墾人丁就是從寧波招募來的(遼東、黑水屯墾的人口亦有一部分來自人口相對稠密的寧波府),山東本地確實沒有多余的人丁去開墾那些荒地了,這從當地語言、風俗的細微變化中就能看得出來繼明朝初年朱元璋從江淮一帶征發了大量士兵及家屬前往膠東戍邊,并造成當地語言與山東其余地區有了一些區別后,這些寧波來的墾丁無疑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種變化,使得膠東地區的語言與西四府之間的差別更大。你可千萬別小看這種變化,當語言、風俗不同(東岸人的“新政”自然會導致社會風俗變化),地理上又有正在日夜施工的膠萊運河的阻隔,再加上文化上官方使用白話和簡體字,未來膠東地區人民與西邊同胞的隔閡和離心感必然會越來越強,這無疑是有利于東岸人的統治的。

好吧,讓我們言歸正傳,繼續談人口的問題。話說廖逍遙在發現現有的人移民儲備即便“省著點”也只能堅持到明年(1675年)之后,他立刻就陷入到了焦慮之中。對于一個有上進心的遠東高級干部來說,本土考核你的最重要指標永遠不是你開疆拓土了多少、搶了多少金銀財寶或文物、殺傷了多少敵人、做了多大的生意,而是你是否能夠如期完成交給你的移民重擔,即如數湊出每年67萬人的移民份額。完不成這一點,其他的做得再好也是零分,也是要被一擼到底的,因此他現在必須要想辦法了!

考慮到山東地區不算富余的人口,那么就只能將目標放在浙江了更準確地說,是浙北平原。比如這會,新近到任、正在和江志清辦理交接的新任南方開拓隊隊長馬文強,所遇到的第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如何籌措移民了。

“移民這種事體,說起來是大事了,不過卻很是遭本地百姓厭惡。何也?人人都怕背井離鄉,都喜歡葉落歸根,若不是實在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誰愿意遠涉重洋去他處謀生活啊?寧波人連山東都不怎么愿意去,就別提取萬里之外的本土了!”剛剛在馬文強的授意下成立的寧波府移民督促辦公室內,剛剛從南方廣州一帶返回的呂方,正一邊捋著胡須,一邊對辦公室內那七八個道。

“所以,我等謀的這個,委實是苦差事啊!”呂方掃了一眼屋內眾人,然后話鋒一轉,說道:“然則再難也得辦了!也不瞞諸位了,馬隊長已經明說了,誰能辦好這個差事,日后即便外放任一個縣長也是等閑之事。這可不是誑你們,即便寧波沒位置了,登萊、黑水也有的是空缺,絕不會屈了各位就是。你們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如何弄到足夠的移民!”

呂方說到這里頓了一頓,然后端起桌上的茶杯飲了起來。而房間里的眾人得其允許,立刻交頭接耳了起來,兩兩討論著這事情該怎么辦很明顯,現在這事已經變成頭等政治任務了,不然也不會將他們這些能力頗強的干部從各處抽調過來,在這么一個小小的辦公室內做事,而且辦公室主任還是呂方這種根基深厚的紅人。

一群人也都是老于政務的官僚了,這會群策群力之下,倒也想出了一些歪招。

其一,是控制寧波府的商業規模,使其無法吸納太多的人口就業,而既然人們無法找到工商方面的工作養活自己,而土地又不夠分的話,他們自然而然只能出海謀生了,這算是比較正經的一個方法了,就是和府內很多人的利益相抵觸,不過以東岸政府的威風,執行起來問題應該不大。

其二,是想方設法忽悠鄰近的清國諸府的民眾逃奔到東岸控制區,然后安排他們出海移民,當然對外宣稱是就地安置,以免造成不良影響。這些老官僚們認為,清國松江、嘉興、湖州、杭州、紹興諸府長期與東岸軍隊對峙,要供養杭州大營十萬大軍,這負擔自是極為沉重的,而最近幾年他們與東岸、魯王政權之間又戰火重燃,坐鎮杭州的佟國綱加緊了對民間的搜刮,百姓生活艱難,很多人吃不飽飯,東岸這邊著力忽悠之下,應該能騙到一些人過來。唯一的麻煩,就是得派人潛入清軍控制區搞宣傳,這既需要派出去的人警醒能干,也要當地人配合,比如松江府大地主范河這類與東岸關系密切的所謂進步士紳。

其三,也是最現實的,那就是派人去搶了,這也是最有效率的。如果說得再確切一些的話,就是派出大隊人馬進入紹興府,沿著曹娥江一帶搜索前進,所謂見村就進、見人就抓,當能收獲很多人口。尤其是這會清軍從金華府西半部分不斷抽調兵力回援,原本擊敗王朝先部后取得的有利形勢也化為烏有,甚至在張煌言親自統領的援兵的追擊下顧此失彼的情況下,東岸人若是抓緊時機,當不至于一無所獲。

而說到清軍火速抽調主力回援,就不能不提一下如今金華、紹興二府的形勢。說起來,在幾個月前數萬清軍浩蕩南下進攻金華府,并首戰大破王朝先部,進圍浦江縣城的時候,形勢對他們是極為有利的。不過清軍有些低估了東岸人的反應,也更是高估了己方的戰斗力,他們安排的嵊縣一帶的萬余兵馬原本是以固守為主的,奈何其統兵官新嵊總兵劉景承受不了地方上彈劾的壓力,主動離開堅固的既設工事與東岸人野戰,結果軍大潰,劉景僅以身免,后入山剃發出家,連帶著嵊縣也被浙江新軍第二師一鼓而克。

嵊縣既失,上虞、會稽、余姚等縣就完全暴露在了東岸人的兵鋒之下尤其是余姚縣最為危險,大量在前線與東岸軍隊對峙的清軍有被截斷后路的風險杭州的佟國綱大驚失色,第一時間檄調金華府的清軍交替掩護撤退,然后抽調精干之士到會稽山以東,堵截東岸大軍的行動,掩護紹興府北半部分的安全,然后再做他圖。

而敵前撤退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即便王朝先部剛剛被清軍重創過,浦江圍城戰中又死傷了不少精銳,這會能戰之士不過六七千人罷了,但依然對歸心似箭的清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再加上這會張煌言奉魯王之命率二萬余人從溫州府晝夜兼程趕來,清軍面臨的局面就更是兇險了,這會他們不但讓魯王所部盡收金華府失地清軍攻來時義烏、東陽二縣曾叛投清軍,“喜迎王師”甚至還反攻進了紹興府,圍困了諸暨縣城,讓清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得不再度從杭州抽調部隊南下紹興,穩固當地局勢。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東岸人自然有大把的機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了,但可惜的是他們竟然還沒開始做!不過現在才八月中下旬,清軍一部兩三萬人被調到了會稽山以東,正驚慌失措地搶占戰略要點、修筑工事,準備拼死擋住臆想中的東岸人的進攻他們并不清楚東岸人的兵力,因為新嵊總兵上萬人如此干脆利落地敗了,使得他們下意識地將自己擺在了守勢,不敢輕動,于是這豈不正是東岸人的良機嗎?

辦公室的老官僚們甚至直接向呂方提議,反正嵊縣在清軍大舉南下反撲時很難守住,那么不如直接棄了,將當地人口、財物、糧食等一切值得搬運的東西通通強制搬運到相對安全的天臺、寧海二縣,然后再慢慢弄回定海港安置,充作移民儲備。甚至于,他們覺得現在新昌縣都可以提前做好此類準備了,尤其是鄉野中的農民要盡快遷移,將這個縣變成一個純粹的軍事營地,以免清軍大隊攻來時不及保護民間百姓,以至如同遼東那樣很多人慘遭清軍殺戮,白白做了犧牲。

呂方對這些建議頻頻點頭,而在綜合了各方的想法了,他又萌生了一個更大的念頭,那就是能不能通過給紹興府的清軍施壓,調動杭州大營的軍隊大舉南下救援,然后再來個聲東擊西,利用海軍優勢,派兵在松江、嘉興一帶登陸,擄掠人口。他下意識覺得,此舉勝算還是很高的,清軍主力一旦南下,短期內就根本不可能回返了,那么東岸人將有充裕的時間在上述二地“肆虐”。

這個計劃的前提,就是東岸人繼續往紹興府增兵,同時慫恿魯王所部總計近三萬兵馬反攻進紹興府,讓清軍驚慌失措,無力抵擋,最后成功“騙”來杭州大營的人馬,給海軍在松江、嘉興二府的登陸戰提供機會。

眾人又計議了一會,呂方讓人一一寫下各自的計劃,然后他便帶著這些材料回去潤色、加工,打算盡快呈遞給新官上任的南方開拓隊隊長、寧波保安司令馬文強,一位據說曾在本土巴塔哥尼亞臺地區做出卓越政績、背景深厚的中生代干部。

馬文強在接到呂方幾天后提交上來的計劃書時,也是吃了一驚。他當然知道如今清軍已經被逐出金華府,諸暨縣城也在明軍的圍攻下旦夕不測,不過是否加大在嵊縣一帶的投入,他還有些難以抉擇。因為他總覺得前面第二師博格丹部幾乎全殲敵新嵊總兵的戰役有偶然性,現在清軍穩重了許多,即便他再投入一到兩個仆從師,總兵力也不過才一萬多人的樣子,且戰斗力參差不齊,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很難說。

不過到底是要立功的心思占了上風,馬文強只稍稍考慮了兩天時間,便全盤同意了移民督促辦公室提出的幾條建議,然后調仆從軍第十師丁濟(丁維岳之子)所部三千五百人、第十二師胡興邦所部三千人,分別從各自的駐地定海、昌國縣出發,前往紹興府嵊縣增援,統一歸浙江新軍第二師師長博格丹指揮,并授予了博格丹便宜行事的權力。

與此同時,他也派出了使者前往登萊,請求調坐鎮煙臺的第七混成營南下,隨時準備展開登陸戰。至于使者本人嘛,自然是一名督促辦公室的呂主任了,他搭乘臺灣銀行租用的“尼布楚”號武裝運輸艦一路北上,于8月25日抵達了煙臺港。r

(戰場文學)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