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小說>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列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四百三十三章 “汴梁”號
更新時間:2018-12-25  作者: 孤獨麥客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孤獨麥客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正文如下:
第四百三十三章“汴梁”號

1692年10月18日,青島港,大魚河海軍造船廠新廠區。一條巨大的龍骨已經鋪設到位,大群來自大魚河廠的技術人員正在對其進行最后的整修。這條龍骨是鋼制龍骨,因為長度驚人的緣故,其并沒有如同其他鋼鐵龍骨那樣在黑山工業公司內鍛造,而是由改公司抽調專業技術人員抵達大魚河廠,然后利用這里的既有設備進行熔鑄、鍛打,然后鋪設到船塢內。大魚河海軍造船廠的設備還是比較先進的。其位于青島港的新廠區內有自己的熔煉爐,可以鑄造船用龍骨。而為了提高龍骨的強度,他們還特別從黑山工業公司緊急訂購了最新型號的“打鐵工”系列水壓機,用于對鑄造好的龍骨進行鍛壓成型,可謂是花了血本。好在交通部也知道大魚河廠任務的重要性。他們撥出了2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大魚河廠在全國范圍內采購包括水壓機、高精度機床等在內的各類設備。海軍也不落人后,他們的軍費開支固然緊張,但在本財年初就已經準備好了20萬元資金,一股腦兒投給了大魚河廠。不過這卻不是白投的,而是作為“汴梁”號鐵甲艦的先期建造經費,相當于是還沒正式開工建造的時候就打過去的預付款,也可以算是一種變相的支持了。是的,現在我們都知道了。大魚河廠船臺上建造著的不是別的東西,而是傳聞已久的“汴梁”號鐵甲艦,一艘噸位接近4000噸的大家伙。單從噸位上來講,這艘戰艦就可以吊打世界各國的一眾小戰艦,畢竟即便在此時的英格蘭、法國和西班牙,他們也才剛剛開始研究如何生產2000噸以上的大型戰艦,而且還為船材苦惱,不得不去新大陸想辦法。3000噸以內,基本上已經是木船的極限了,再大的話就有兩重以上的困難。其一是自然界很難找到那種通體直透、強度合適的木材,即便找到了,長度可能也不夠,造不了太大的木船。其二是結構強度的問題,這個更無解,畢竟木材的強度天生不能和鋼鐵比,大船在海里航行時,各部分所受到的力非常大,強度不行的話,船只結構很容易受到巨大的破壞,甚至在惡劣天氣里當場散架。這兩個困難,基本上就注定了2000多噸的排水量就是木船的極限了。再大,既不安全,也不經濟(維修費用過高),還不如用鋼鐵呢!東岸人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即便他們早就有技術建造2500噸3000噸的大木船,卻也沒有去嘗試。他們寧愿建造1000多噸的中型木船,這種大小的船在木材資源極為豐富的東岸是最經濟合理的,船只按上蒸汽動力系統的話,操作人員也下降幾成,基本上是各大船舶運輸企業最喜歡的型制。不過,隨著交通部海上運輸指導思想的改變,計劃經濟色彩濃厚的東岸造船界領受了新任務,那就是建造更大噸位的船只,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海上運輸。其實不光是交通部,就連執委會諸公都有了類似的指示,執委會主席邵耀光更是一年內三次視察幾大國營船廠,要求他們不要想著躺在功勞簿上吃飯,將小船“造到天荒地老”,而是要加快大船的研發速度,并盡快將其投入實用之中。沒辦法,幾大船長雖然賣了一部分股份給私人,但到底還是國家控股,最后只能撥出資金進行研制。大魚河海軍造船廠作為老牌國營船廠,其任務還要更重一些,因為其主要負責“汴梁”級鐵甲戰艦的研制任務,這其中的技術含量可相當不小。船殼、裝甲、船用機械設備、火炮炮塔等等,每一個對他們來說都是新事物,無章可循,只能自己慢慢摸索。東岸人目前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以上等巴西蘇木作為船殼的方針。這種木材硬度高、柔韌性強,一直是海軍戰列艦的首選船材,這次自然也不例外。大魚河廠建造“汴梁”號之前就已經收集了大量此類船材,并對其進行優中選優,以確保質量可靠。裝甲是“汴梁”號的重中之重。按照海軍的要求,重要部位裝備了鐵甲的“汴梁”號要有抵近射擊敵軍炮臺的能力,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要知道,在海上與敵艦對轟是一回事,抵近與炮臺對轟又是另一回事。軍艦限于噸位、大小、機動性和射速等因素,火炮威力不可能無限制變大,但炮臺就不一樣了!因為其是固定在陸地上的,只要敵人愿意且能克服成本、技術等因素的話,其火炮威力可以變得很大,大到足以一炮就給予在海面上航行的敵方軍艦以重創!海軍提出這種要求,簡直就是不給人活路嘛!艦炮抵近轟擊,摧毀敵人的炮臺和防御工事,然后呢?方便陸軍登陸嗎?拜托,咱們國家陸軍數量有限,而且大概率不會勞師遠征,你搞這么高的標準是干嘛?無奈海軍的人就是不松口,不愿降低標準,官司打到最后,上頭居然還是支持了海軍,讓大魚河廠的干部職工們很是受傷。最后沒有辦法,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大魚河廠緊急聯系了青島港炮臺,然后派人拆了數門威力巨大的海防重炮過來,到陸地上做實驗,一塊塊鐵甲試過去,看破壞力如何!為此,鐵嶺重工聯合體的工程師也常駐船廠,將一塊塊鍛造好的鐵甲安裝到特制的試驗臺上,然后按照1000米、500米、300米、200米等不同距離接受海防重炮的實心鐵蛋轟擊,看看鐵甲到底能不能夠達到要求。最初試驗的結果非常糟糕。遠距離的話還好,鐵甲沒有太過明顯的損壞,但到了近距離時,問題就很多了!不但鐵甲經常斷裂、崩飛,就連鐵甲后面的柚木襯墊也經常損壞,船體結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傷,急得鐵嶺重工聯合體的工程師嘴上都起了幾個泡。他們不斷將最新的糟糕試驗結果用電報發回廠里。廠里為此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多次抽調骨干技術人員,研究新的高強度鐵甲的配方及制造工藝,隨后又將緊急生產出來的鐵甲用火車拉到青島港,重復上一次的試驗。這樣的試驗,無疑是極為耗費經費的!但沒辦法,現在這已上升到政治任務了,不但海軍的人盯著,就連執委會諸公也時常過問,搞得鐵嶺重工聯合體停了其他許多項目,集中精力研發高強度的軍用鐵甲。上個月的時候,鐵嶺重工聯合體生產出來的最新鐵甲終于承受住了24磅艦炮在300米外的多次直射轟擊。海軍的人雖然仍有些不滿意,但他們也明白,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大家都盡力了,再強行要求更高級的鐵甲,不但研發費用要嚴重超支,這技術上也存在巨大的難關——材料學,從來都不是什么可以一蹴而就的學科,它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經費——因此他們勉強接受了這種被稱為“48號鐵甲”(意為生產的第48批軍用鐵甲)可以被運用在“汴梁”號鐵甲艦上。與鐵嶺重工聯合體類似,復雜戰艦蒸汽動力部分的黑山工業公司也一度被拖得焦頭爛額。他們為“汴梁”號特別研發的“大力水手22型”蒸汽機被海軍直接否決,理由是熱效率不夠高,耗煤太厲害。海軍的軍代表直接就說了,黑山工業公司設計“不用心”,“汴梁”號鐵甲艦因為是雙層船殼,且大量運用了鋼鐵(包括軍用鐵甲、炮塔等)等因素,船體自重很大,因此燃煤倉不會太大。如果蒸汽機熱效率不夠高,耗煤太厲害的話,這對船只的續航力是一個挑戰。不得不說,海軍的人說得有道理。這些年來,他們生產的各類船用蒸汽機動力是足夠了,但這多是簡單粗放的馬力堆砌,熱效率其實還有提高的余地。沒辦法,黑山工業公司的老總直接拍板,放棄原先的設計方案,重新為“汴梁”號設計一款專用的蒸汽動力系統,就是他們后來推出的“蛟龍1型”蒸汽推進系統。這款全新的動力系統目前已經設計完成,實物正在黑山工業公司的車間內緊張制造著。一俟制造完畢,他們就會將其先安裝到一艘行將退役的大型貨船上,并邀請海軍的軍代表一起上船評估其性能。毋庸置疑,新事物剛出來時肯定會遇到種種麻煩,“蛟龍1型”的試制也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方向對了,后面就只是時間問題了。而如果說鐵嶺重工聯合體和黑山工業公司遇到了大麻煩的話,那么手里握有大量技術儲備的北方兵工廠的日子就要好過上一些了。“汴梁”號鐵甲艦上的火炮系統是他們負責的,按照要求,“汴梁”號不會裝備太多的火炮,但其被裝甲炮臺重重保護著的艦炮卻必須能發射錐形炮彈,以給敵艦制造更大的麻煩。這個要求對北方兵工廠來說不是問題。他們早就研制出了這種射程較遠、精度很高的艦炮,并且完美地通過了海軍的驗收。甚至于,他們還更進一步,研發出了一種裝備了碰炸引信的炮彈。當這種炮彈落在敵艦甲板上時會直接爆炸,進而劇烈破壞其船體結構,讓敵方軍艦迅速失去戰斗力。海軍的人對此非常感興趣,目前已經專門撥付了資金過來,要求他們對其進行改進,提高威力、降低成本,以備日后大規模使用。參與“汴梁”號鐵甲艦設計、生產的還有其他許多單位,如現代特種船舶廠、平安煤鋼聯合體、大魚河兵工廠、東岸精密儀器公司等等,幾乎每一家都領受了一項或多項技術的研發任務。可以這么說,“汴梁”號鐵甲艦的研制生產,是東岸重工業企業全員參與的一場大型科技攻關活動,不管這艘戰艦未來是什么樣,至少這對東岸工業技術的進步有著巨大的正面影響。雖然研發經費比起最初而言肯定會大大超支了,但比起技術的進步而言,這似乎又算不了什么了。畢竟,軍用技術里面的很多,一旦被驗證可靠、成熟,然后再想辦法把成本降下來的話,未來都是可以轉到看小說到吞噬tsxsw民用上的。對于這一點,執委會諸公當然是一清二楚的。而這,似乎也是他們對于“汴梁”號鐵甲艦所涉及的各類技術研發經費秒速批準的最主要原因所在!

2009吞噬.tsxsw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